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五十)~W 1358經:本經分別敘述貧士之願與比丘之願。

  1358經:本經分別敘述貧士之願與比丘之願。

  經中記述,「有貧士夫在於林側,作如是希望思惟」,這種願想以偈的形式表達出來:「若得豬一頭,美酒滿一瓶,盛持甌一枚,人數數持與;若得如是者,當復何所憂?」這樣的偈子讀起來可能會使我們感到一絲詫異:從世間法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種豐衣足食的樸素幸福觀。對於貧窮者而言,每天能吃上肉、喝上酒,便是此生最大的滿足與奢求;如果全社會的人都能夠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再去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那人類必將更為完滿。

  貧士的願望,首先是解決溫飽,要有吃有喝;其次是要吃得好穿得美觀,即講求物質生活質量。這種願望可能不僅僅是貧士的個人想法,一定程度上也是當時古印度現實艱辛生活真實寫照。這種思想孟子樸素民本思想頗有相通之處,如《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段論述比較集中地表達了孟子思想觀點,即告誡身為統治者的梁惠王,首先要解決百姓衣食住行等溫飽問題,做到「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可以無飢」。當百姓們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便是加以教化,使之懂得仁義與「孝悌」。如此這般國家才能長盛不衰,長治久安。

  從一般意義而言,對於一個飢寒交迫的人而言,當務之急是及時送上衣食醫葯而不是其他(如思想政治工作),所以人類最基本的權利是生存權。對於這種觀點佛教並否定。佛教主張「借假修真」,我們的色身雖然是因緣合和的軀殼,但是一旦離開這個臭皮囊,我們將變成無根之木,這個「真」便無從談起。當這個士夫產生了有酒有肉的想法時,從佛教比丘角度而言,顯然是過了頭,因為這種想法已經超越了滿足生存的最低需求。士夫的願望是將獲取酒肉作為一種常態(「人數數持與」),甚至將其視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標。然而作為比丘人生目標自然不能降格於與士夫同階。對於比丘而言,他的願望則是「若得佛法僧,比丘說法我不病常聞,不畏眾魔怨」,即能夠常常親近三寶與諸大善知識,能夠聽聞正法,如此隨順而行,最終達到「不畏眾魔怨」(解脫),這便是他出家修行的最高目標。這樣的目標,可以說道出了原始佛教時期絕大多數比丘的共同心聲。(6.2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