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五)~E 什麼叫授記

  據說,四天王及其天眾之壽量皆為五百歲,且其一晝夜即相當人間五十年。這樣一換算,其壽命相當於人間的9125000歲。其身量為半由旬(一由旬一般為四十華里),天人一出生即形相圓滿有如人間五歲孩童。如此的長壽,如此的身高,真是令人咋舌。而目前我們的地球上,頂級身高也沒有超過三米的,相當於天王們的動輒數十里的身高,人類是何其渺小!

  那麼這個闍沙尼,到佛所靜思的林中去做什麼呢?因為他此時所顯現是鬼神身份,實際上他已是證得須陀洹果位的較低層次聖人。按照上面有關須陀洹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得知,證得了須陀洹果位以後,就不會再墮入惡道。但是為什麼這位闍尼沙卻以鬼神形象顯現於人間呢?這裡面就值得推敲,當然,我們也可以視作是他的一種化身。因為鬼神給人印象總是不太正面,比如阿難一聽說佛陀遇到了鬼神,就渾身不自在:「今聞其名,乃至生怖畏,衣毛為豎」。

  於是佛陀就問闍尼沙:你說你已經證得了須陀洹果,有什麼證據?闍尼沙說,他的過去世曾經在人間國王,那時就是佛的忠實信徒他在世時一心念佛,死後投生到北方天王家裡,作了他的第五個兒子。我們在這裡要留意一下,佛經中提到,雖然證得了須陀洹果位,但是這隻是一種「預流」,也就是準備進入聖流,說得更淺白一些,它就好比時下流行的預備黨員,要正式加入黨組織,還需要作進一步地考察。那麼證得了須陀洹果位後,還要作哪些考察呢?就要還要往返人間跑七趟(投生七次),當然這七世之中,做的都是好事,不會去做壞事,否則不可能「不入惡道」。而這位闍尼沙呢,七生之中都當闍尼沙,也就是當勝結使(意為見道跡,就是具備解脫的種種跡象)。他這次不是專門來謁見佛陀的,而是打算去拜見毗樓勒天王(就是南方的增長天王),經過此處,恰遇佛陀在一棵樹思維,因此順道拜會一下,並問問有關摩揭陀國人民死後去處問題。

(二)什麼叫授記

  什麼叫授記?通俗一點講,就是對未來作種種預言。注意,我在這裡所取的是廣義的「授記」。狹義的授記僅指佛陀眾生成佛日期的預言,這不在我的討論之內。我們在經典中,時常會見到有關授記的記載。比如說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世尊曾經不止一次甚至反復地作出種種預言,比如說行惡道,不尊大乘,破壞僧尼和合,以後會獲得怎樣的下場;如果瞻禮讀誦地藏經,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在本經中也是如此,佛陀對彼伽伽羅等十二大臣,都作了授記;甚至對當時十六大國的人民,都曾作了授記:「某生某處,某生某處」。但是,在這裡,我們切切不能將「授記」與「預言」二者加以混同或直接劃上等號,因為二首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首先是主體不同。授記的主體佛陀,而且只限於佛陀,因為只有佛陀能夠望穿時空,能夠徹底無礙地看穿我們的後世乃至無量劫以後的事情,其餘諸如菩薩、辟支佛或者聲聞乘的聖人則不能了達此境,因此他們不能給眾生作授記。而預言由不限於此,哪怕是我們凡夫,只要有一思維能力的,都可以對事物作某種推測性的預言。其次是真實與准確度有著很大差異佛陀的授記,真實不虛,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加以改變;而預言則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說有人曾預言某某地方可能要發生地震,結果沒有發生。因此可以這么說,預言的准確性的概率,是相當低下的。第三是內容不同。佛陀授記的內容,範圍比較狹窄,一般只對某人或某物未來世的證果情況進行預言,對於世界的成住壞滅,一般不涉及。我們在一大乘經典中,往往會見到佛陀為某某人授記:這個人於多少劫以後會成佛佛號叫什麼,佛土叫什麼,他的壽命有多少,他的人民是什麼品性,等等。而預測內容主要以自然物為主,預測人生的一般稱之為相命算命,不屬於我這裡講的「預言」的範疇。第四,它們在時間長短方面有所不同。佛陀的授記,並不是限於今生。恰恰相反,佛陀對於我們的授記,往往會是對無量劫以後的生活狀況的提前告白,也就是說,這種授記一般只發生在我死後佛陀一般很少授記今生。而預言則不同,它可以預測一般時間跨度相對較小,絕大多數都不會超出今世。比如說,我們可以預言四年以後的倫敦奧運會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國際盛會,因為四年以後是可以進行預測的;但是我們卻不能對四百年甚至四千年以後的奧運會進行預測,因為憑我們的能力,根本無法對之作出預測,如果有人對很久以後的事情進行預測,弄不好人會以為它是瘋子

  授記有多種類別,《首楞嚴三昧經》謂共有四種:(1)未發心而與授記。有眾生往來於五道,然諸根猛利,好樂大法,故先行記其經若干劫發菩提心,乃至得菩提。(2)發心即與授記。有人久植德本,修習善行,乃至發心而入菩薩位時即授記之。(3)密授記。有菩薩未得授記,常精勤求菩提,乃至久行六度,有成佛之相,故於其他菩薩等之前記別此一菩薩,然不令其人知之。(4)現前授記。有菩薩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乃於一切大眾中現前授記之。

  坦率地說,「授記」對對那些沒有宗教信仰(尤其是佛教信仰)的人來說,便會覺得太玄乎了。他們或許會驚訝不已:怎麼,佛陀能把幾十萬年甚至幾千萬光年以後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不會吧,他有那麼大的神通?其實,我們如果系統全面地把握了佛法最根本東西就會了知授記一點也不玄虛。佛法最根本東西是什麼?就是因緣所生法。那麼因緣所生法與授記有什麼關係我說大有關係,因為無論是佛陀的授記,還是佛教所主張的各種修行階次、佛教因果輪迴思想,以及三界二十八天,這一切的一切,均是建立在因緣法則基礎之上。若離開了因緣所生法去談授記,或者孤立地去談授記或者佛教的別的理論,諸如神通輪迴等問題,那麼就會得很空洞,很浮虛。這裡我只是簡單地點一下問題的實質與要點,具體的一些問題,限於篇幅,我就不多談了。

(三)關於四念處

  「四念處」是佛教界經常運用到的一個名相(術語),它是佛教基本教理之一。這部《闍沙尼經》中,對這個問題談得比較透。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經文是怎麼說的:

  「如來、至真善能分別說四念處。何謂為四?一者內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生他身智。內觀受已,生他受智。內觀意已,生他意智。內觀法已,生他法智。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念處。」

  這段經文可能念起來有些難以理解。實際上它講的就是四個問題: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凈;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處是觀法無我。此四念處四種觀法都是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因此經中出現了「身智」、「受智」、「意智」、「法智」四種智慧。此經文中的「意智」與一般常說的「心智」,應該說意義基本相同,可以互換。

  佛陀為什麼要說此四念處呢?它主要是對治我們凡夫所執持的常、樂、我、凈等「四顛倒」的觀法。在我們一般眾生看來,這個世界是恆常不變的,人生是充滿快樂的,我們自己是可以掌控我們自己的,可以隨心所欲的,我們的身心是潔凈無比的。正因為我們存有這四種顛倒,因而佛陀才講四念處:我們的身體是污穢不凈的,我們時時要遭受痛苦的擠壓,我們的這顆心是無法自主調伏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短暫無常的。我們在這裡就可以佛陀說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佛陀一般不會憑白無故地說法,他所說之法都有著「對治」的特徵。假如我們這個世間大家的覺悟都很高,都能夠擁有在極樂世界居住的那些居民們的思想覺悟,那麼佛法在我們這個世間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正因為我們的想法以及各種做法都是顛倒的,都是執迷不悟的,才需要佛法來予以引導。從這個意義上說,正因為我世間眾生死守著「常樂我凈」四顛倒不放佛陀才會說出「四念處」來加以對治,來加以破除。所以,我們一定要知曉佛陀說法的苦心,這樣才不會去懷疑佛法、毀謗佛法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四念處。其實「念」與「處」是兩個不同性質的術語,「念」指與觀慧相應的念心所,「處」是指身、受、心、法四境。於此四境起不凈、苦、無常無我等觀慧時,能令念止住於其境。因此我們就稱之為「念處」或「念住」。

  讀過《涅槃經》的教友們大約不會忘記,在《遺教品》里,曾記述了阿難佛陀滅度前的四問,其中之一就是佛陀反復叮囑阿難:佛滅度後,比丘們應「依四念處嚴心而住」。有人主張《阿含經》是小乘佛法,認為我中國是講究大乘佛法的,不講小乘。因此造成《阿含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備受冷遇,沒能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如果將《阿含經》判為小乘,那麼請問,大乘菩薩道要不要修四念處?如果大乘菩薩道不要修四念處,那麼這純粹是歪理邪說,難道修菩薩的人都認為「常樂我凈」是正確的?可以這么說,四念處聲聞大乘所共修的法門聲聞乘要修,大乘菩薩更要修。因為只有徹底無礙地洞察了四念處,才能更好地去普世度人啊!

  下面我就四念處簡要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其中一些觀點參考了明真、船庵合著的《漫談四念處法門》一書,特作說明)。

  第一,身念處——觀身不凈。如何理解「現身不凈」呢?根據我的理解,它主要對象是針對於出家比丘。因為比丘戒律很嚴,而所謂的250條戒律是,屬於性戒的主要有殺、盜、淫、妄、酒五條。其中最難持守的,就是淫(色)戒。出家比丘生活現實社會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寺院香火鼎盛,遊客量也在逐年增多。在這情況下,讓出家比丘世俗女子斷絕來往,顯然是不現實的。那麼如何才能將這一戒條持守好呢?佛陀為了消除出家比丘慾念,於是便提出了「觀身不凈這一對治法門。它讓我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觀想觀想我們自己從頭到腳都是由各種不凈物所組成,女人也是一樣。但是這種觀想法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做起來非常之難。

  第二,覺念處──觀受是苦。「受」是什麼?受就是感覺外在事物,經過我們器官的感知,最後在我們腦中形成意識過程。從心理學上講感覺事物直接作用感覺器官時,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一般是從感覺而始,它是一種最簡單認知形式佛教外在事物叫作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把我身體的感知器官叫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把初級的感知分析過程稱為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受因身起,因此客觀環境的好壞與善惡,會直接讓我感覺到苦與樂,喜與悲。由於我們眾生沒有充分領會,便會認為這個世界是樂多苦少,從而形成顛倒的感覺佛陀就是教導人們不要為現象所迷惑,不要被貪嗔痴所驅使而自陷於憂悲苦惱的深淵。

  第三,心念處──觀心無常佛說「心」與我平常所理解的「心」二者意義不完全相同。在佛教義理里,心是「集起」之義,意思是說前面六識所形成的各種觀念意識都會匯集到我們的「心」中,加以統一,我們的行為,往往就會受到這個「心」的支配與調遣。但是佛教為我們的心識事實上是剎那生滅的,每個念頭的消失,就會有一種新的念頭隨即產生,並且舊的意識會不斷地被新的意識所替換。我們的「心」無形無狀,既沒有重量也沒質量,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因此佛教主張「心」是無常的,只要我們及時行善止惡,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可以把原有的惡種子替換掉,從而為今生後世的出離,累積慈善的資糧。

  第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什麼叫「法」?通俗地說,就是法則標準真理,它的界域是相當寬泛。在《阿含經》里,是限於每一有情所具有的心身和它活動的領域。六根加六境即是十二處,以十二處為一切法。四念處中「觀法無我」的所觀之法,當然也不五蘊、十二處範圍所有之法外。因為一切法皆從緣而生、從緣而滅,故是無常無常故是無我無常無我是普遍一切緣生法的共相故。

  當然,關於四念處的理論非常抽象,細說起來,很是枯燥繁瑣。如果全面展開來講,倒變成一種純粹的對佛理的闡釋,與隨筆大相徑庭。因此在很多佛教教理上,我只是點到為止,不作詳細論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