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散陀那居士出來湊熱鬧了,他對梵志們說:「同修們,你們先前不是稱佛陀為『瞎牛』嗎?還說只要你們一出口,就會頓時使佛陀變得啞口無言嗎?現在佛陀來了,你們怎麼不把這些話再重復一遍呢?」
佛陀此時也很風趣,他問梵志們:「哦?你們剛才說過這樣的話?」
梵志們覺得無地自容,當著佛陀的面,他們不敢撒謊,於是只好老實承認。
佛陀聽後,說:「原來是這樣。我想你們這么說肯定也是事出有因。」
梵志也如實相告:「不瞞世尊您說,我們的前輩經常對我們說,那些過去諸佛都是沒事時就一個人躲在山林里,不喜歡熱鬧,盡說些對別人無益的話。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佛陀聽後,對梵志們說:「你們也不動腦子想一想,過去諸佛是那種人嗎?過去諸佛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能夠徹底證悟真理。我們不僅能夠自己調伏自己,同時也能調伏教導別人;不光自己能夠滅除煩惱,也能讓別人滅除煩惱;自己能夠渡至彼岸,也能渡脫別人抵達彼岸自己能夠證得解脫,也能夠使別人獲得解脫;不僅自己證得涅槃,也能使別人獲得涅槃。這些事情,難道你們從來沒有想過嗎?」
這時,那位尼俱陀梵志,便從他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徐身起到佛的跟前,向佛恭敬行禮,雙手撫摩佛足,對佛哀求道:「尊敬慈悲的佛陀啊,我現在就要皈依您,從今以後,就皈依到您的門下,從此追隨於您,聽從您的差遣。」
但是佛陀並沒有陶醉於眾人的歡呼聲中,他腦子很清醒,這些梵志們雖然一時為佛陀的教法而折服,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那些邪知邪見仍是根深蒂固,非一時功夫所能化解。於是他就對尼俱陀說:「至於你皈依的事,我覺得還是慢慢來為好。當我能使你達到徹底的知解之後,你再來皈依我也不遲呀!」這位尼俱陀梵志倒也沒有勉強,重新頂禮佛陀後,就退到一邊。
佛陀接下來告訴梵志:
「梵志們,你們是否認為佛陀就是為了名利和供養才為人說法的呢?如果你們生起了這樣的心思,那麼你們將大錯特錯!你們萬萬不能動這樣的心念。如果真的有什麼名聞利養的話,我們毫無保留地全部施送給你們。我所說的法,乃是極其微妙的最上最高之法,都是為了滅除不善,增益善法的。
「梵志們,你們是否認為佛陀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為了獲得別人尊重的緣故,為了想取代你們的首領的緣故,為了我的那些徒弟和信眾的緣故,為了獲取大眾贊仰的緣故,才對大家說法的嗎?如果你們生起這樣的念頭,那麼將大錯特錯,你們萬萬不可生起這樣的念頭!我絕對不會那樣做的,我不會奪走你們任何一位徒眾,這點請你們務必放心。我所說之法,都是為了滅除不善,都是為了增長善法的。
「楚志們,你們是否認為佛陀是為了想把你們推向不善的深淵里,或者推置於茫茫黑夜裡的角落之中嗎?你們萬萬不可生起這種心念。只要你們願意舍棄原先的那些成知成見,我自然會為你們宣說善凈之法的。
「梵志們,你們是否認為佛陀是在消退你們修持善法的道心嗎?萬萬不能生起這想的念頭,你們要堅持善法,精勤修行,我自會為你說善凈之法,滅除不善法,使你們增益善法。」
讓我們再來看看此經的結尾。本經的收尾有些與眾不同。一般的經典,都是以「歡喜信奉作禮而去」而作結,而此經不同。原因為何?此時的世尊並不是在他所居之處說法,而是作為客人,到梵志們所居的女林中說法,當法說完了,當然是世尊離開,總不能讓這些梵志們「作禮而去」吧?這是其一。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佛陀已經覺察到在梵志女林的上空中,彌漫著一種不祥之氣,或者說,周圍已經為魔氣所籠罩。為什麼這么說呢?釋迦佛造訪這些外道梵志,並為他們說法,使這些梵志們都開始朝信仰佛法的方向轉變,這讓魔王波旬十分地不快。前面我們已經多次提到過,這個魔王波旬很有本領,也很有勢力,他手下魔子魔孫可謂難以計數。釋迦佛在他自己的地盤里(比如七葉窟)宣說正法,讓釋子們獲得解脫倒也罷了,如今這位大沙門竟然跑到這些外道的地盤里宣說起佛法來了,作為眾魔的首領,他自然要想法設法加以阻撓。當然,憑他的實力,自然不能公開與佛陀對抗,但是對付起那些尚未證悟的梵志外道們,對魔王波旬來說,可謂小菜一碟。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這些梵志原本並不很堅固的奉佛信念給徹底摧毀。他的嗅覺很靈敏,他可以隨時隨地嗅出佛法的所在。現在,該是輪到他下手的時候了。因為他知道,如果再晚一步,那麼這些梵志們很可能從此就徹底地改信了佛法,從而徹底地與魔王分道揚鑣。那樣的話,對魔道可謂是重創——無論如何,魔王波旬該出手了。
世尊作為徹底證悟真理的大聖人,他自然早已覺察到魔王的意圖。如果此時魔王趁著世尊講法之際,前來蓄意搗亂的話,後果可能有些嚴重。那些受到騷擾的梵志們,就會由於信念不堅定而產生懷疑,甚至出現一些情緒上的過激行為,弄不好會使原本歡喜愉快的聚會變成騷動不安的鬧劇,這無疑會給世尊帶來被動甚至負面的影響。所以世尊很明智,他見好就收,見時機已到,就對弟子散陀那說:「我們可能會遇到麻煩,現在我們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我們可以回過頭去思考一下,當時那個尼俱陀到佛陀面前頂禮,請求收他做皈依弟子的時候,佛陀曾加以推託,未予同意。現在我們知道未予允準的真實含義。其實從那個時候起,佛陀已經明顯地覺察到魔王很可能就潛藏在法會的某一角落。因此那時佛陀婉拒了尼俱陀的請求,無疑是十分英明的抉擇。通過這個事情,可以說對我們當代佛教界有諸多教益。當今佛教界有種不太好的風氣,就是那些高僧大德們喜歡廣收門徒。其實廣收徒眾,也未必就是壞事,但是大德們在收徒之時,甚至連面都沒見到,就給人家寄上了「皈依證」,上面寫著皈依者的法名(師父所賜)、依止師的上下尊名,鮮紅的印章,做工考究的證件。有些名僧卻以收徒為嗜好,四處吹噓自己擁有多少多少信徒。在這一點上,我們為什麼不向佛陀他老人家好好學習學習呢?好了,點到為止,我在這裡不多議論。聰明的人一點便透,愚痴的人,縱然你千言萬語,依然我行我素,並樂此不疲。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故事的結尾。釋迦佛見大家都很開心,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大家叉手道:「諸位善知識,今天我講了這么多,如講得不好,請諸位多有包涵;如大家認為尚有一些可取之處,那麼算是我們相互勉勵。今天時候也不早啦,我就起身告辭了……」這些是我們慣用的客套話,大小場合都能用。而該經的結尾卻並沒有如此——
這個結尾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在這裡,世尊並不是與大家作別後,在散陀那居士的陪同下,徐徐返還七葉窟,而是「乘虛而歸」。更甚者,世尊施展神通,用右手接過散陀那居士,把他放置在自己的手掌之中。那麼世尊的手掌有多大?我們難以思議,也不能思議,因為佛的神力不是我們可能測度的。這有點像孫悟空大鬧天空中的那些細節,孫猴子一個筋頭十萬八千里,翻來翻去,隨便你怎麼翻,就是逃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佛掌就是這么大!我們撇開這一點不談,從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得知,此時佛陀走得有些匆忙,他可能有些擔心,魔王波旬正在發動魔子魔孫們前來搗亂,弄不好會煽動這些梵志們,做出一些顛狂不恭的行徑來。雖然最後大家還是「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但這絲毫不影響此時佛陀離開時的匆忙。我這么說可能有些人不同意,佛陀還怕魔王嗎?我的意思是,佛陀不會懼怕任何東西,魔王對佛陀來說算不得什麼,但是我們切記,佛陀主張因緣,當因緣不成熟的時候,有些事根本來不得半點勉強。此時選擇離開,對佛陀來說那是最佳時機,難道要等魔王來了,把魔王打倒,然後在這些梵志面前再露一回臉?佛陀不會主動去製造麻煩與爭端,佛教是和平的宗教。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應該擁有其生活與繁衍的空間。故而佛教主張「煩惱即菩提」、「即心即佛」,其道理也正源於此。(200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