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A 一、等心經

漫說《中阿含》(五)

  (卷五)

  《中阿含經》第五卷共有五部經組成,分別是《等心經》、《得戒經》、《智經》、《師子吼經》以及《水喻經》。   

一、等心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舍利弗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舍利弗為諸比丘分別內結人和外結人,等心天則以此告佛,佛在大眾中頌稱他。   

  在開始敘述這部經典之前,我覺得有必要把幾個名詞術語搞清楚。如果把這幾個名詞搞明白了,那麼就等於掌握了進行本經大門的鑰匙

  第一,就是什麼叫「等心」、「等心天」?

  第二,什麼叫內結(內結人)、外結(外結人)?

  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等心」。什麼叫等心呢?就是於一切眾生怨親持平等之心。《大智度論》卷八:「等心者,是於一切眾生中無怨無恚。」具體而言,就是無差別心,寧靜執著之心。而進一步說,它實際上就是等於「四無量心」,即同時具備「慈、悲、喜、捨」四心。那麼什麼叫「等心天」呢?一般的解釋也只是說它是天界之一,該天界眾生心意平等相同。根據我的理解,等心天可能就是指廣義上的梵天,生到此天的眾生,一般都勤修五戒十善,再繼續四無量心,命終之後上生天界。這個天界,就是梵天,或者稱之為等心天。

  關於第二個問題比較複雜,即什麼叫內結(內結人)和外結(外結人),它也這部《等心經》所重點探討的問題。在一意義上講,「結」即「結使」,就是「煩惱」的異名或同義詞。而此處的「結」,卻是「結合」、「相應」的意思。內結就是內相應,外結就是外相應。這個「內」是指我們自身;「外」就是我們自身以外。那麼,什麼叫內結人與外結人呢?從經典中對此二詞的解釋是,內結人就是指阿那含,而外結人就是指非阿那含。阿那含華譯為「不來」,即三果羅漢,就是不再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了而非阿那含,就是阿那含以下的果位,包括初果的須陀洹(預流,七還),二果的斯陀含(等流,一還),乃至普通的凡夫人等,都是屬於非阿那含。這些非阿那含,或多或少地仍要流轉於此世間故稱之為外結人。

  這部經典,是緣於舍利弗的一些言論所引起。此時的佛陀正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行化。有一天夜晚,看來是初夜時分,大家都集於精舍內的講堂在一起討論有關佛法的一些問題。在《長阿含經》里我已經談到,舍利弗作為佛陀的上首弟子十大弟子之首,深得佛陀的賞識。他常常代佛說法,因此凡是他所止之處大家都十分樂意聽聞他為大家講講開示

  今天大家在一起討論的主題是:內結與外結。

  當談到這個話題時,舍利弗談了他的觀點。他把世間有的人,分成兩種人,即內結人和外結人。那麼如何區分這兩種人呢?舍利弗首先談了內結人,「有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至於外結人,舍利弗說,「有外結人非阿那含,還來此間」。根據舍利弗的觀點,已經脫離了這個世間,從此以後不會再來這個世間了,已經達到了聖域的境界了,就叫做內結人;與之相的是,那些尚要來世間,繼續遭受輪迴之苦的,無論是來此世間一次、七次還是無量次,都還要繼續修行,才能最終跳出這個世間。在舍利弗看來,這些人應該劃分外結人范圍。其實通俗一點講,所謂內結人,就是已經具備進入聖人的圈子內的資格,或已經處於聖位;而外結人,則仍不具備聖人的資格,這些人還是處於聖人圈子以外。

  接下來,舍利對於二種人進行具體分析。

  什麼叫做內結之人呢?

  第一,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

  第二,在上述基礎之上,復學厭欲、無欲、斷欲;

  第三,得息、心解脫

  第四,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傳食天(欲界天),生余意生天(色界天)中;

  第五,既生彼已,便作是念:我本為人時,……生余意生天在於此中。

  什麼叫做外結人呢?

  舍利弗說:「若有一人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如果按照舍利弗的這種解釋,那麼可以得出結論,舍利弗把人分成內結人和外結人,事實上就是兩種人:一種是通過修習,已經超脫此世間也就是從此不再返還世間的人;一種就是不斷地修習,但是仍舊還要來世間輪迴的人。這兩種人的劃分,事實上是針對出家比丘而言,與我前面所作的分析,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在前面理解的,將外結人的范圍擴大化了,其中包括阿那含以下的二果與一果,以及普通的修行人,包括凡夫,甚至是三途中眾生舍利弗則將阿那含以上的人列為內結人,將一果、二果乃至修行比丘列為外結人。那麼其他的生人等又歸入何種類別呢?舍利在此處沒有交待。

  舍利弗和諸位比丘等眾在這里談論佛法,他們所談論的內容,沒曾想被等心天的居眾都聽得一清二楚。在第二天後半夜的時候,大約凌晨一點到五點之間吧,他們就一起,「色相巍巍,光輝煒煒」,來到佛所,並把舍利弗等人的言論毫無保留地向佛陀作了匯報。他們的用意也很明白,就是想知道佛陀這件事是如何地看法。這些等心天眾就對佛陀說:

  「世尊!眾已歡喜,唯願世尊慈哀愍念,往至講堂!」

  佛陀當然沒有表態,但是他已「默然而許」,也就是同答應了等心天眾的請求。這些等心天很是高興,「稽首佛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看來這些天眾們都很神通,都具備隱身術,與電視劇《西遊記》里所描述的神仙樣子也大體相同。

  待等心天眾們離去以後,佛陀就起身,前往講堂。此時舍利弗與諸比丘們仍在談論佛法,大家在一起交流修行心得都很歡喜。他們聊得興起,佛陀推門進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紛紛站起來,向佛陀合掌問訊。侍者們替佛陀敷設好座位佛陀待坐下來,就將等心天來提問之事,述說了一遍

  佛陀對於舍利弗,一貫以來都很是賞識讚歎。他說完上述因緣後,就說:「舍利弗,你說得非常好啊!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你昨天夜裡把世間之人分成內結人和外結人,我很贊同!」

  佛陀接下來對舍利弗說:「舍利弗,這些等心天的天眾們,即使有十個乃至數十個人,讓他們共往在錐尖之處,他們都會不覺得擁擠,大家互不妨礙。」

  佛陀繼續說道,這些等心天眾,並不是因為生到錐尖這個狹小的地方,才生起修行善心的。事實上,他們在世間人時,就已經開始修習善心,廣行善舉——他們並不是生到天上以後才開始修行的。佛陀的意思是說每個人的善報,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有時需要累劫的修行才能夠最終獲得善報。佛法中的「善惡有報」,如果理解為現世報應,那麼就過於狹隘。如果只講現世果報,那麼很多壞人一生為非作歹而得善終、而許多一生行善的人卻屢遭不沒,像這樣的現實就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佛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主張三世因果。而只有通過三世因果乃至累劫世的因果考察,才能把世間的一些貌似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給徹底解釋清楚。當然,很多人都會說:前世後世究竟是否存在?縱然存在,幾人能參透其中的奧秘?如果非要拋根問底,那麼這遠遠不是我輩所能解答的。怎麼辦?老實修行吧,待修到三果阿那含乃至四果阿羅漢時,那麼,對於這些問題,肯定會一目瞭然。因為當到了羅漢境地時,會自然修得宿命通」,我們對於前世後世自然是瞭若指掌。

  佛陀最後對舍利弗以及大眾比丘們說:

  「舍梨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寂靜,身、口、意業寂靜,向於世尊及諸智梵行。」

  「舍梨子!虛偽異學,長衰久失。所以者何?謂不得聞如此妙法。」

  此處,佛陀很明白地告訴大家,第一,要「寂靜」,要向佛陀以及諸大善知識們看齊,而不要把自己降低到那些凡夫俗子的胡作非為的等級中;第二,為拋棄邪知邪見,不要學外道的那一套,因為外道們所修學的,都是虛偽不實的,這些邪道教法,我們將得不到絲毫的好處,我們只會不斷地消靡墮落下去。

  什麼叫寂靜」呢?這里的寂靜,應從兩方面去理解,一個是修持法門,就是指心凝住一處平等安靜的修習狀態。遠離本能所起的精神動搖,稱為寂;斷絕一切感覺苦痛原因而呈現安靜之狀態,稱為靜。通俗地講,就是通過修習禪定而達到的境界。第二個是指一種修行的次第,是指涅槃的寂滅無相無生即寂,無滅即靜;涅槃境界遠離諸苦,湛然常住無生無滅,故稱寂靜。若聯繫上下文理解,我覺得第一種解釋,似乎更符合佛陀的本意。

  對於佛陀所說,我們當銘記在心,恆念不忘失!        

  (界定  2008年12月24日草就於普陀山佛教協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