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四)~A 一、大天柰林經

漫說《中阿含》(十四)

(卷十四)

一、大天柰林經

  說法地點鞞陀提國的彌薩羅的大天柰林中

  參加人員:阿難等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在彌薩羅的大天柰林中,為阿難說佛的本生譚。佛昔日經八萬四千代為轉輪王,都因見頭生白自發而出家,而學仙人梵行,居於大天柰林中。最後之王名為尼彌,乃廣行善戒,受三十三天所贊嘆,並被帝釋天請至天上佛陀並囑阿難,應轉相繼法,不可使佛種斷絕。     

  我們在佛經中時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佛陀每次說法,總是有著一定的因緣。而因緣具足了,世尊才開始演說妙法;當機緣成熟不具備的時候,佛陀一般是保持沉默,不作任何錶態。當然,在佛經中,大部分都是有請而說,不請自說的情形是十分少見的,比如說在《佛說彌陀經》中,就是佛陀的不請自說。這部《大天柰林經》,就是緣於阿難所提出的疑問而宣說。

  那麼這部經的說法因緣又是什麼呢?根據經中的說法佛陀有一天正在鞞陀提國行走,准備在回到他們所居止的大天柰林中去。走在半道的時候,佛陀於「行道中路欣然而笑」,也就是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侍者阿難很是細心,他覺察到佛陀的笑肯定是事出有因,「若無因緣,終不妄笑」,於是他就上前詢問原由,「願聞其意」。那麼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說在過去久遠劫以前,「在昔異時此彌薩羅柰林之中,於彼有王,名曰大天,為輪轉王」。就是說從前這個國家有一位叫做大天的國王他是一位轉輪王,成就七寶,得四種德。所謂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以及主兵臣寶。所謂四種如意德,第一是極為長壽;第二是「無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熱,安隱無諍」;第三是身體光澤,皎潔明凈美色過人,少不及天,端正姝好,睹者歡悅」;第四是體恤臣民,視臣民如子,深受人民的愛戴

  但是從經中我們也可獲知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轉輪王由盛轉衰有一很重要的標誌,就是「頭生白發」,因為這預示著「天使已至」——說明老、病、死三個天使已經開始光臨了。那麼,既然天使光臨了,該怎麼辦呢?那就要把王位給他兒子,即太子,然後他就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去出家修行。而他的太子呢?也是和他父親一樣,當發現自己頭上生有白發的時候,也要王位給他太子,然後他也披度出家。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他們都「已得人間欲,今當復求天上之欲」。如此這般,一代傳一代,經中說一直傳了八萬四千轉輪王。這些退了位的轉輪出家後,到哪裡修行了呢?就是彌薩羅的大天柰林之中。其實這些轉輪王的修行目的,也是十分地明確,就是為了命終之後,上生三十三天之中。

  最後一位轉輪王,名叫尼彌,他不僅自己努力修行,還發動太子、後宮等家眷積極修習善業,廣做好事。當然,好人是有好報,尼彌王的這些善舉,竟感動了三十三天的諸天子們,他們都集坐於善法講堂,對尼彌王是贊嘆有加。最後,竟連三十天之主天帝釋也深受感染,親自跑到尼彌王那兒,請他到天上去參觀旅遊

  我們現在需要知道的是佛陀在中途之中,說這些因緣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在經中,世尊對此也有所交待。他說,最位大天王,就是他自己過去世之身。他不僅當過轉輪王,而且也曾剃除鬚髮披度出家,他的子子孫孫,也和他一樣,都在當了王後,再捨棄王位出家佛陀用過去世轉輪王的故事,來闡述一個道理那就是,佛法以及出家比丘比丘尼二眾,要像過去世的轉輪王那樣,生生不息,世世流轉,要讓佛法種子,永遠傳播下去。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佛陀阿難說:「我今為汝轉相繼法,汝亦當復轉相繼法,莫令佛種斷。」我們常說的「紹隆佛種」,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里的「相繼法」,具體指的是什麼呢?經經中,世尊為我們講的很明白,就是要以「八支聖道」為重點。至於八正道內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需要我在此多舌了。(09.03.1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