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八)~E 五、娑雞帝三族姓子經

五、娑雞帝三族姓子經

  說法地點婆雞帝城的青林之中

  加人員:阿那律、難提、金毗羅等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等三位年少的新學比丘講說離欲之法。又說如來住在無事處之山林樹下,乃為自現法樂居,以及為了慈愍後生之人,能得以效法之故如來並記說弟子命終時,生在何處,亦為諸善男信女得生信愛喜悅而效法;最後舉出四眾弟子為例。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作了一番思考。所思考的範圍是:第一,阿那律何時出家比丘?第二,比丘尼作為僧團成員,起於何時?這兩個問題看似互不搭界,實際上卻很有關聯。因為,經中所說的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位剛剛出家,那說明佛陀說此經時,距成道不出十年;而後又舉出四眾弟子——其中列出「比丘尼」的名稱,說明此時已有比丘尼僧團的存在。就是說,在阿那律出家之前,比丘尼僧團已經在成立了。根據相關經典(《佛本行集經》等)的記載,佛陀成道後的第一年,度五比丘;第二年,回到故鄉迦毗羅衛探視,當時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由於思念世尊,乃以親手織起的金縷衣供養佛陀佛陀成道後第五年,釋尊生父凈飯王命終,姨母感到人生無常,遂向佛陀提出要出家為尼。佛陀起初不答應,後由阿難從中斡旋,最終獲准出家,並為尼師制定「八敬法」。佛姨母與同時出家的五百釋種女,遂組成佛教史上最早的比丘尼僧團;佛成道六年,再次回鄉度化,見到弟弟難陀沉湎於色慾,即位後極有可能誤國;加之羅睺羅過於年幼,無法繼承王位堪當大任,於是就度此二人出家;未久後,阿那律遂與阿難提婆達多、婆娑、跋提等五位王子同時出家。如果按照這種邏輯一路推衍,倒也合情合理。然諸經的說法不盡相同,比如說,如果說阿那律與阿難同時出家,那麼此經中,卻明明說阿那律是與難提、金毗羅二人同時出家;另外,凈飯王卒於何年?有的說是七十六歲,也有說九十歲。如果按七十六歲算,其命終之時世尊成道五年;如果以佛陀三十歲成道來計算,那麼釋尊降臨人世時,凈飯王已處中年(41歲)。如此說法,顯然是不合情理的。摩訶波闍波提出家之時,凈飯王是否尚在人世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就不去多深究了,還是把它們留給考證家吧!

  故事發生在拘薩羅國北部一個叫娑雞帝的城市,那裡有一個茂密的樹林,名叫青林。在這裡,佛陀帶著弟子們清凈精修,大家都用功。今天閑來無事大家都聚在佛陀的四周,熱烈地談論著出家未久的三位比丘,即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位年青人。佛陀對新出家的三位比丘很是關心,於是就特地來到大眾之中,向大家徵詢意見:「各位,這三個新出家比丘,從他們參加到僧團一直到現在,他們的表現怎麼樣啊?」

  佛陀再三向比丘們徵詢對阿那律等三位新比丘看法,但是大家都「默然不答」。

  世尊見狀,就只好直接問阿那律:「阿那律,你們三個人來到僧團里修習正法對於這裡的一切,是否樂意接受呢?」

  阿那律就回稟佛陀:「世尊我等樂此正法修行梵行。」

  佛陀聽後,就說:「阿那律,你們都還是個年幼童子清凈黑發,身體盛壯,樂於游戲,樂數澡浴,嚴愛其身。你們如此年紀輕輕就出家學道,真是不容易啊!你們在剛出家之時父母以及一切眷屬都是悲泣啼哭,實在捨不得你們從此就出家學道。但是,你們看破生死,厭離苦聚,能夠排除重重阻撓,意志堅定地隨我出家,真是很難得啊!」

  佛陀接著問阿那律三人:「你們是不是因為看透生死苦聚、尋求解脫出家學道的呢?」

  阿那律等三人回答說:「正是如此,世尊!」

  佛陀聽後對他們說:「你們懷著這樣的心思出家,那麼能不能獲得無量的善法呢?」

  阿那律等人說:「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一切法都是世尊之口而宣說。唯願世尊慈悲為我們解說開示。」

  於是佛陀說了如下的內容——

  1、世間之人,如果被慾望與貪婪所覆,被惡法所糾纏的話,那麼就無法獲得舍棄的快樂就不會獲得無上的止息(涅槃);

  2、若一旦被欲貪所光臨,那麼就會生起種種的煩惱,比如貪慾、嗔恚、睡眠就會一天到晚悶悶不樂,鬱郁寡歡。長期以往,他必然會心生憂慮,渾身上下疲憊不堪;

  3、比丘出家後,若是不將這些問題徹底解決,那麼他就會趨向貪圖享樂,而不會忍受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最終也將無法獲得解脫

  4、煩惱與污穢,是一切眾生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生、老、病、死產生的根源所在。但是如來卻不同,他把煩惱與污穢都消滅殆盡,因此,如來不受生死輪迴的束縛。

  5、如來既然已經證得了無上的菩提,那麼如來為什麼還要「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岩、寂無音聲,遠離,無惡(指環境清凈幽雅,無污染),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呢?其中的原因兩個

  (1)「為自現法樂居故」——就是「自利」的同義詞,即如來居於無事處或清凈之處,經常坐禪入定,是處於禪樂、避開塵囂的很好方式;按理說,如來證得最高無上的境界,他已經不需要作任何修行,但是他仍然「隨順宴坐」,是為了弟子們做一個表率、示範。

  (2)「為慈愍後生人故」——這是「利他」。一方面,佛陀遠離塵囂,選擇靜修,是為了不幹世俗人安居樂業的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佛陀帶著弟子們遠離鬧市清修,也是為弟子們創造一個極佳的修持環境。其目的一是弟子們及時證悟無上道,另方面也為培養合格的弘法人才,積蓄力量。因為弟子們一旦修有所得就會利益更多的四眾弟子,故而稱之為「後生人故」。

  6、如來為什麼給弟子們作「授記」?這裡的「授記」,是指弟子們命終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比如說,死後往生何處,是仍舊輪迴六道之中,還是七來(預流果,須陀洹)、一來(斯陀含,二果)、不來(阿那含,三果)以及阿羅漢果位。那麼佛陀為什麼要這么做呢?世尊在這裡講得很清楚,目的就是要讓弟子們「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就是佛陀弟子們指明奮鬥目標讓他們知道,前途不再渺茫,使之樹立對自己修行證道的喜悅信心,從而抓緊時間修行,以便早日見道。

  接下來,佛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例證,詳細詮釋了各種授記。

  關於「授記」的話題,我在《漫說長阿含》的相關文章里已作過一些分析,此處不再重復。

  對於本經,我再次將其要點進行一番總結:

  1、無論出家居家,學佛的終極目的,在於「出要」——這點不可顛倒。現在有些人會有一些不太「終極」的想法。比如問:你為什麼要學佛?他若回答「陶冶情操」或「提升思想層次」,那麼可判定其非真佛子;若他一口回答「了生脫死」時,便可再問他:「為何要『了生脫死』?如何『了生脫死』?」若他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麼可以判定他涉佛不深,或是油腔滑調。

  2、如何「出要」?弄清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一個字:欲!詳述之,乃身、口、意三欲。因此,「出要」的關鍵就在於要制欲、滅欲。欲貪不除,出離無望!

  3、無論「自度」,還是「度人」,其落點在於一個「苦」字。若舍棄脫離「苦」患,去取悅迎合眾生,無異於把眾生推向火坑

  4、修行方式有百種千種,直至八萬四千種。雖言「擇境修行,一無是處」,然對於初機學佛者來說,「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岩、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當然是上好的修行方式。處於當前無此佳境,只能退求其次,即努力尋求心中的一方凈土

  5、佛陀授記的用意,並非「為趣為人說亦不欺誑人,亦不欲得人歡樂故」,而是讓弟子們明確目標,樹立早日證道的信心弟子獲授記後,當奮起直追,決不可因授記而裹足不前,甚至自甘墮落。

   (界定,2009年3月28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