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十八)~D 四、郁伽支羅經

四、郁伽支羅經

  說法地點:跋耆國恆河之畔的郁伽支羅村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遊行在於郁伽支羅村,在恆水池岸,為一位比丘說法。所謂四念處,應該要和三定、四共俱定並修,也應當善於修習四無量心,就必定能得果證。   

  首先,所謂「郁伽支羅」,它是地點的名稱,位於恆河之畔,跋耆國境內。我們在系列阿含經典之中,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大部經典都是以地名或人名的形式而命名的,它和其他廣為人知的部分經典有所不同。比如說像《華嚴》、《法華》、《般若》與《涅槃》諸經,都帶有一定的寓意所指,文學色彩比較濃厚;即使是以人名為命名,往往也會附加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說《地藏菩薩本願經》、《維摩詰所說經》等經典,其實大部分人都簡稱為《地藏經》或《維摩詰經》。而後綴的「本願」與「所說」諸字,則是經過文士修飾的痕跡的產物。從這個立場上講,到目前為止,四部阿含是我見到的所有佛教經典中最為樸實無華的,就像一塊玉石,在未經雕琢之前,總是自然天真,貌不驚人,在外表上還可以說很是粗糙和甚至是醜陋。但是,正是在這些貌似醜陋的外衣之下,卻隱藏著多麼深刻的佛法義理,套用一句話我就稱之為「敗絮其外,金玉其中」。說句心理話,我連續一年來,幾乎天天與阿含經打交道,不但沒有感到疲倦與乏味,相反,卻使我感到遨遊其中,真是妙不可言。每當我們心情困惑浮躁時,我就會翻開阿含經中的某一經。阿含可以安撫人心,讓我覺得有種塌實感,有種依靠感,有種滿足感,有種低調感,甚至它還讓我有成就感。我崇尚自然,反對做作;崇尚低調,反對浮躁;崇尚樸實,反對華麗。這些都是我的真實話,沒有半點虛假。如果一定要將佛法分成大小之別,那麼,看來我的根機,只適合從最基本的開始做起了……

  這部《隨伽支羅經》是佛陀應一位比丘之請而宣說的。這位比丘所問題的事情讀起來有點複雜,實際上就是一句話比丘出家後,如何修行,才能證得聖道?

  接下來就是佛陀所給予的大段回答,這些內容主要包括:

  (一)四念處

  1、身念處

  比丘努力使自己的這顆「心」得以安住,「在內不動」,在此基礎上修習一切善行;接下來,要做到三件事:

  (1)要「觀內身如身」——就是要以觀察自身為標準,一切從內求而求;

  (2)要「觀外身如身」——就是要觀察身體以外的各種情況的變化;

  (3)要「觀內外身如身」——就是觀察身體內部與外部的關係

  2、覺念處

  (1)要「觀內覺如覺」——覺即「受」,觀察自己諸多感受的變化;

  (2)要「觀外覺如覺」——觀察身體外感受的變化,或者用「受」去感受外界的變化;

  (3)要「內外覺如覺」——觀察自身之受與外在之受的各種變化以及相互關係

  3、心念

  (1)要「觀內心如心」——觀察自己內心的變化;

  (2)要「觀外心如心」——觀察自己內心以外的各種心識的變化;

  (3)要「觀內外心如心」——觀察內心與外心的各種變化與相互關聯。

  4、法念處

  (1)要「觀內法如法」——觀察自己以內的各種構成與變化;

  (2)要「觀外法如法」——觀察自己以外事物的構成與變化;

  (3)要「觀內外法如法」——內法與外法的構成與變化,以及相互關係

  從內(自身)方面來講,自然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從己而推及大自然眾生萬物,皆不過如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物我不二。由此,樹立不凈觀、空無觀、無常觀與苦滅觀。

  (二)三定

  所謂「三定」,就是有覺有觀定、有覺少觀定以及無覺無觀定。此三定我們在前面的相關文章中已經有所分析,此處不再重複。

  (三)四共定

  所謂「四共定」就是:

  (1)喜共俱定——伴隨著「喜」的定,通常指「初禪」或「第二禪」。

  (2)樂共俱定——伴隨著「樂」的定,通常指「初禪」到「第三禪」。

  (3)定共俱定——譯義不明,本人疑為從「第三禪」至「第四禪」的過渡之定。

  (4)舍共俱定——伴隨著「舍」(平靜)的定,通常指「第四禪」。

  有關四禪的話題,前面相文章中略談,後面有機會,將辟出專節予以詳述。

  (四)四無量心

  所謂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此話題以前談得頗多,此處不重複。經中對此雲:「當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如是喜、悲、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無論是四念處、三定、四共定,還是四無量心,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這些修法都是相互融合的關係,一開始時,可能會存在先後順序的差別;但當修到一定程度(境界)時,對於孰輕孰重、誰先誰後、誰大誰小等等一些差別,此類觀念已經完全消失殆盡。就是說,它們之間不存在高下先後的次第問題,而是互通有無、一體圓融、「法無高下」的關係。在修習過程中佛陀尤其強調了比丘要極其精勤,要「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戚」。而且,要保持一個持久性,隨時隨地都要修,甚至連睡覺時也不能放鬆,「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卧時、眠時、寐時、眠寐時亦當修習」。如此時間一長,即便在睡夢之中,也自然呈現出精修狀態而不會胡思亂想。到那時,連纖毫神經運行都會受到我們意念的控制。

  那麼如此修持下去,會得到什麼善果呢?世尊說得很清楚:「比丘!若汝修習此定極善修者,汝於二果必得其一,或於現世得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就是說,在前面基礎之上再去修行四共定,那麼在最初的二果之間,最少可以證得一果(即斯陀洹和須陀洹),也有可能得阿那含,也有可能證得四果阿羅漢。當然,這個要看各自的因緣佛陀並沒有把話說得那麼絕對,他不會給任何人打包票。「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世尊修行方法說得很清楚,剩下的就看我們自己如何去修行了。

  在經中,我們需要注意一個詞,叫「善自御心」。我們自己的煩惱,歸根結底,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去降伏它、消滅它、改變它。「善」是指捷徑,就是好的方式方法;「御」就是「調御」、調整、降伏。自己不但要降伏自己的雜亂心態,而且還要善於降伏。有則禪宗公案,謂禪宗二祖慧可大師達摩禪師安心」。此公案大家都很熟悉,但我從中得到另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的「心」若想真正「安」下來,實際上祖師是靠不牢的,只能按照佛陀的教導,自己去努力思惟、勤修,方才最終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現在流行念佛法門,主張臨終之際蒙佛接引。我覺得,若是平時不下苦功夫去精勤修習,臨時抱佛腳怕有些危險。念佛的最高境界,大約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就是禪定功夫嘛!實際上,念佛法門是一種方便權巧法門它是讓根機相對較淺薄的眾生換個方式去尋求解脫就好像作詩,一味「苦吟」未必能作出好詩來,俗話講「功夫在詩外」,就是極佳譬照。

  最後,請大家(當然包括我本人)記住一句話:「善自御心」!  (界定,09.03.2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