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A1 一、念身經

漫說《中阿含》(二十)

(卷二十)

一、念身經

  說法地點鴦伽國阿惒那村林中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諸比丘說十八念身之法。所謂有念身的話,善法就盡在其中,就不會被魔波旬有機可乘。反之,就會被魔波旬所乘;最後讚歎念身的十八功德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念身」之義。「念身」實際上就是「身念」,它屬於四念處之一。有關四念處的話題,我們已經談得很多。被列為四念處首位的身念處,無疑是修習四念處基礎和前提。而這部《念身經》將「念身」作為一個單獨的選題來分析,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身念處在四念處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因此,當眾多比丘在一起談論這個問題時,便不約而同地發出了讚歎的聲音,即「修習念身,分別廣布,極知極觀,極修習,極護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便會產生「大果報,得眼、有目,見第一義」。就是說,通過身念處的修習,可以最終證得第一義——即最高的究竟的真理

  為了讓比丘們搞清有關念身的問題,佛陀分別講述了十八念身之法,以及十八念身功德。下面分別略釋。

  一、十八念身之法

  世尊在經中講得很清楚,就是比丘為什麼要修習身念處呢?或者說,修習身念處有哪些具體的利益呢?

  1、「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就是說比丘在行、往、坐、卧以及睡眠之中,都要講究一個法度,做到心中不迷惑。在接下來的每一念身法之後,都會有這樣的經句:「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2、「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秩序),善著僧伽梨(大衣)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這裡所講的是比丘在行為舉止以及穿戴上,都不隨便大意,時刻注意自己的儀錶,即注重威儀教相。

  3、「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此處以墨繩為比喻,強調比丘要時時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止惡行善。

  4、「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顎,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顎,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這裡指的是習禪的一個基本的坐姿,即上牙床和下牙床要自然合為一體,然後舌尖輕輕地頂上口內上顎,這種姿式大約是有利於口內生津,並調整我們的呼吸心態對於養生祛病大約很有幫助。但對於經中的「以心治心,治斷滅止」二句,並用力士捉體虛之人來比喻,倒需要仔細推敲一番。

  5、「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所謂「入息」、「出息」,實際上就是為了調整我們的呼吸這樣做目的,當然是對治我們散亂心態,藉助於調整呼吸狀態而將心意內斂,專註於內,不為外境所染著。其與習禪中的「數息觀」,應該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6、「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所謂「由離而生喜樂」,是指遠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種感受,即初禪之境

  7、「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極凈澄清,充滿盈流,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湧出,盈流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所謂「定生喜樂」,即離開「尋伺」而由定生出喜樂,此為二禪的境界。其中尋為粗,伺為細,概指不同範圍不同層次的觀察。

  8、「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經中的「無喜生樂」,即離開喜妙樂地,達到三禪的境界

  9、「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此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凈心意解遍滿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此處即指舍念清凈地而抵達四禪之境界。

  10、「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無論是前念後念,還是後念前念,均為光明之心心中充滿著光明心中已沒有絲毫的纏縛,得到了究竟的解脫

  11、「比丘者,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猶如有人,坐觀卧人,卧觀坐人;如是比丘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所謂「觀相」,即善於記住與意念所觀察的相貌,通過觀察,然後再層層分解,以對治自己的貪著心。

  12、「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發、毛、爪、齒、粗細薄膚、……猶以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大麥、小麥、大小麻豆、菘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小便,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此處即通過對自身各組成部分的細化分解,從而產生厭離之心,即我們常說的不凈觀。

  13、「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於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此處分析色界一切有情無情的組成要素,即我們自身乃至一切有形體,皆由地、水、火、風以及空、識等六界組成。

  14、「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鴟所啄,豺狗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通過對死屍的觀察,從而觀照自己的死後情況,也是屬於不凈觀的一種。

  15、「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腐爛食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此處所述大體如上。

  16、「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17、「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髀骨、臗骨、嵴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18、「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世尊講完了十八念身之法後,對此進行了總結,即「若有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其中,謂道品法也。若彼有心意解遍滿,猶如大海,彼諸小河盡在海中。若有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其中,謂道品法也」。就是說,通過修行身念處,可以將一切善法悉數包含在內,因為它既是三十七道品(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通過涅槃之路的密鑰之一。這是從正面予以回答修習身念處的利益。如果比丘不去認真修習身念處,那麼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自然是為魔王波旬的入侵提供了絕佳的時機,即「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佛陀在這裡作了一個比喻就好一隻瓶子,如果有人往瓶子里注水,因為瓶中本身沒有水,因此水肯定會注進去的;但如果瓶子本身就水源充滿,我們就再也注不進去水了。這個「瓶」就比喻我們,而這個「水」就比作身念處,再朝瓶里注水,就表示魔王。如果我們把身念處修習得很到位,魔王自然就無機可趁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