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二十五)~D 四、念經

四、念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世尊為諸比丘分別諸念,分作為二分:所謂慾念、恚念、害念作為一分;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作為一分。如生慾念、恚念、害念時,就必須不受斷除吐;如生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的話,就須速修習廣布。其次則應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而得定,向法次法,及至於證得四禪,斷諸漏。

  這部經文與上面的幾部經典從主旨上是基本相同的。其實,我們若仔細地加以推敲,便可獲知在不少經典中,佛陀會時常提到他過去世的一些事情,以及未成正覺前的一些經歷。比如說在這部經中,佛陀講到他在成道前,如何進行修習道業的一些經驗世尊為什麼要講這些?原因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很可能也會遇到相類似的情形,因此佛陀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告訴弟子應如何對治這些問題。

  世尊這次對弟子們所講的主題是:他在成佛前,是如何斷除自己的各種有害的慾念的。那麼佛陀是如何斷除的呢?答案就是將自己所生起的念想按性質好壞分成二類,一是慾念、恚念、害念劃歸為一類,二是將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劃為一類。在劃歸完畢之後,再分別對此二類念想進行分別觀察。如何觀察呢?對第一類念想進行思惟後,發現它們是「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會導致我們「慧多煩勞不得涅槃」。因此,對於這樣的不利於我們修行念頭,就應該努力去滅除,不能讓它們繼續生存下去。

  那麼,如果我們對於自身所生起的各種慾念、恚念以及害念不加約束滅除的話,會引起怎樣的後果?從最高標准上講,它們會大大地妨礙我們成就道業的可能性;從現實生活方面來說,「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就會去多造惡業,連起碼的「人道」都難以自保。佛陀在這里作了一個譬喻,這個譬喻很有意思,也比較貼切:春天到來的時候,萬物復甦,大地開始出現零星的嫩綠。此時,原野中總是會出現牧童的身影。有時,牧童貪玩,結果水牛跑到別人家的莊稼地里,將好端端的麥田啃踏得一塌糊塗。此時,牧童便會十分驚慌,迅速將水牛牽出莊稼地。由於擔心會受到大人的責罰,牧童往往會會將怨氣發在了牧牛身上。因此之故,牧牛總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若。

  世尊進一步講道,身為出家修行比丘,如果「不離慾念不離恚念,不離害念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愁憂、啼哭,亦復不能離一切苦」。如何才能脫苦呢?就要生起慾念、無恚念以及無害念。生起這些無欲無恚無害之念後,久而久之,便會「身定喜忘」,便會使我們的「心」止息於「定」當中,從而讓欲恚害等之貪念無從生起,也自然不會去造作種種惡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就好牧童牧牛,如果將牛群聚集在一起,則牛群一般不會去危害莊稼,都會安守本份;只有那些擅自離群索居的牧牛,才有機會有可能去踐踏莊稼地——這就是群體的約束力量

  在經中,世尊著重列舉一譬喻:

  寧靜的大山谷里,有一鹿群在自由自在生活著。

  有一天,群鹿們都覺得口渴難耐。於是,群鹿在鹿王的帶領下,前往一處泉水甘冽的山澗去飲水。通往山泉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而且只有一條道可以通行。群鹿在飲水完畢後,必須順著原路返回,此外別無他途可供選擇——除非投向深不可測的山澗,最終溺水而死

  群鹿飲水完畢,在歸途之中,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1、有偷獵者在鹿群必經的歸途之中,暗設機關,「開一惡道,作大坑塹」,上面敷蓋一些枯枝落葉,作為掩護。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獵人便委派一些人在一旁靜靜守候,伺機捕殺群鹿。

  結局:群鹿或「一切盡死」,或成重傷為獵人捕獲後宰殺。

  2、有心善之人,知道群鹿面臨的危機,特意在鹿群必經的歸途中,清除障礙,「開平正路,閉塞惡道」,將那些「惡道」悉數清除;最後驅走那些惡徒,並安排一些人在一旁守衛,防止偷獵者趁機對群鹿下手。

  結局:群鹿安然無恙,「普得安濟」。

  那麼,世尊作這樣的譬喻的用意何在呢?

  1、泉水——喻五慾念念歡樂。五欲: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

  2、群鹿——喻沙門、梵志。

  3、偷獵者——喻魔王波旬。

  4、開惡道布機關——喻三惡不善之念,即:慾念、恚念、害念,以及八邪道

  5、坑塹——喻無明

  6、守候捕鹿者——喻魔王波旬的眷屬人等。

  7、心善之人,為鹿提供方便及守護者——喻如來

  8、閉塞惡道,開平正路者——喻三善念,即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以及八正道

  最後,世尊對大家說:

  「比丘我為汝等開平正道,閉塞惡道,填平坑塹,除卻守人,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無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09.05.2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