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五)~A 一、心經(172)

漫說《中阿含》(四十五)

(卷四十五)   

一、心經(172)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加人員:某位比丘(特定)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有一比丘世尊: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能自在佛陀說:一切唯心;並為之廣說。   

  一談起《心經》,在幾近百分百人們的心目中,都會想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但是《中阿含》中的這部心經》,所闡述的義理與我平常意義上所理解的那種,或許有些差異這部經是通過一位比丘佛陀請教而引起。比丘所問的問題是:

  (一)「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

  如果用現在語言翻譯一下,此四句可理解為:

  1、誰將世間去——世間萬物究竟是由誰牽引(引導)?

  2、誰為染著——我們究竟被什麼東西煩惱

  3、誰起自在——我們到底被什麼東西所支配(主宰)?

  佛陀對此回答說:

  「比丘!心將世間去,心為染著,心起自在比丘!彼將世間去,彼為染著,彼起自在比丘多聞弟子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比丘多聞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弟子。」

  在這里佛陀將重點落在了一個「心」上。那麼什麼叫「心」?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心」所包括的范圍實在太廣。如果一定要給「心」下個定義,我只能勉強概括為:所謂「心」,就是指主體之間、主客體之間所產生(有接觸、無接觸)的意念活動;這種意念活動必然產生直接的或間接的(有形的或無形的)作用結果。

  當然,我這個定義下得非常勉強,甚至是謬誤百出。但是我們的一切活動(身、口、意三方面),都與「心」密切相關。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被心所牽引、所支配,而是心是為我們所支配,那麼這決不一般人所做到的,只能通過不斷的自我修證方能達到。

  (二)「雲何多聞比丘雲何施設多聞比丘?」

  就是說什麼叫多聞比丘?如何分別多聞比丘,或者說,多聞比丘標準是什麼?

  佛陀回答:

  「比丘我所說甚多,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比丘若有族姓子,我所四句偈,知義知法,趣法向法,趣順梵行比丘!說多聞比丘無復過是。比丘!如是多聞比丘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

  在這里佛陀將其平生所說之法共列為十二種,即經的十二分教,它們分別是:

  1、正經——即佛法中最先集出的經典,又稱為契經。

  2、歌詠——這是一種偈頌體的經文

  3、記說——也就是「授記」,對特定對象所做的種種預言。

  4、偈他——又稱孤起偈,教法直接用韻文形式記錄;另,為流傳於邊地的偈頌的集錄。

  5、因緣——指教法緣起

  6、撰錄——說法時作種種譬喻的方便權巧。另,關於阿羅漢過去、現在的因緣事跡。

  7、本起——主要內容為涉及佛化的印度聖賢的事跡。

  8、此說——喜頌,感嘆而唱,為佛陀不問自說的感性語言的集錄。

  9、生處——即本生,即佛陀過去世的光輝事跡的記錄。

  10、廣解——即方廣,廣大之解,足智之解。

  11、未曾有法——贊嘆佛陀不可思議功德

  12、說義——即議論,將經布衍而說,對經文的總說。

  至於說「四句偈」,並未指特定的對象,而是泛指。它是指由四句所成的偈頌。佛經所載偈頌,由四句組成的字數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蓋經論佛法的要義,若受持會對人頗有助益。

  在這里,有一個問題要我們思考:佛陀在滅度之前,是否已經對他一生所說之法進行過系統的分類歸納?這個十二分教究竟是佛陀親口宣說,還是後世弟子佛陀之口加上去的,似乎難有定論。在這里佛陀對我們說,他一生中所說經典甚多,且形式多樣。如果弟子們一一都去掌握,實在是不太現實。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受持四句偈,正確地理解,努力地修證,精勤不怠,就可以稱作「多聞比丘」了。在這里,我們不僅感受到佛陀慈悲,而且也體悟到他對親身修證是何等地重視!

  (三)「雲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雲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何謂「明達」?即有明有達。有明是與無明相對,即無有「無明」,只有「有明」;「達」是指達到了一定的修證高度。因此「明達」便是聖位的代名詞。有明有達,自然智慧無礙。那麼如何才能稱為「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呢?佛陀回答說:

  「比丘!若比丘聞此苦,復以慧正見苦如真者,聞苦集、苦滅、苦滅道,復以慧正見苦滅道如真者,比丘!如是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這段話實際上就是在四聖諦佛陀說,一個比丘如果能知道四聖諦,對四聖諦有正知正見,而且能夠運用智慧去觀察體照,並最後用實際行動去證得四聖諦真實不虛的,這樣的比丘,便可以稱之為「明達智慧比丘

  (四)「雲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雲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這里的「黠」,應讀作「xiá」(狹),即聰明樣子;「廣慧」即智慧廣大。我們要明白一個區別,就是佛經中的「智慧」,與我平常意義上講的那種「智慧」,並不完全相同。佛經上的「智慧」,是緣於我們的不斷冥想與修證而自然產生的某種超然的領悟力。它不單是「一點就透」和「觸類旁通」的問題,而是「不點就透」,「無師自通」以及幾乎達到全知全能的那種境界這是一般的「智慧」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那麼什麼樣的比丘才能符合此種標準呢?

  佛陀回答說:

  「若比丘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亦不念俱害,比丘但念自饒益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比丘!如是聰明比丘黠慧廣慧,如是如來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佛陀比丘的最高要求,即比丘不僅要做到「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以及「不念俱害」,就是說連害人害己的念頭都不動一下,而且還要做饒益天下一切眾生。用大家都很熟悉的話講,叫「慈悲」,即那種菩薩般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我們在阿含經之中,可以處處看到佛陀教導弟子們要做到不僅自己要安隱快樂,還要努力世間一切眾生都能最終獲得安隱快樂。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從個人修持境界上講,把自己的事情好了,得到了生死解脫,就稱作「阿羅漢」;不僅自己的麻煩事解決了,還努力地幫助解決世間所有眾生麻煩(痛苦煩惱),這就叫「菩薩」。前者是「自利」,後者是「自他」;如果將二者統一起來,就叫自利利他」。「自利利他」是什麼?使自己有所證(自己安隱饒益),同時也使別人有所證(使別人安隱快樂)——而佛陀就是這么囑咐他的所有弟子們的。阿羅漢當然不會只顧自己,他的目標是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再來眾生解決問題。在某一時期有些人為了標榜自己的高明,硬要給阿羅漢扣上一頂「自私自利」、「焦芽敗種」的大帽子,真是曠古奇冤!(界定,2009年8月15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