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九)~E 五、大空經(191)

五、大空經(191)

  說法地點迦毗羅衛國的迦羅差摩釋精舍和迦羅釋精舍

  參加人員阿難等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的主要內容有:(1)遠離法、修內空、外空、內外空以及不移動法。(2)正知法、稱不放逸之法。(3)煩師法、煩弟子法、煩梵行法。(4)不恭敬行者,為於師行怨事;能恭敬行者,為於師行慈事。   

  這部《大空經》的說法緣起,似乎是緣於一起制衣(作衣)事件。曾經有一時間佛陀止於他的故鄉迦毗羅衛,住在尼拘類園內。這個尼拘類園似乎挺大,裡面至少有兩座精舍,即迦羅差摩釋精舍和迦羅釋精舍。而這兩座精舍相距並不遠,此時裡面住著大批的比丘。按常理推算,此時似乎正處於夏安居期間,因此大家都有充足的時間,將自己的舊行裝收拾一下,並將破的三衣縫補一下;如果衣服確實不能披了,就要製作新衣。而此次大規模的作衣活動的組織者,似乎是阿難——佛陀阿難談話,似乎可以印證這一點

  那麼大批的比丘在一起製作三衣,由於大家坐得很近,相互關係也不錯,難免就彼此交談幾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結果使偌大的精舍顯得人聲鼎沸,異常嘈雜。佛陀起初是到羅差摩釋精舍,見裡面是「敷眾多床座,眾多比丘於中住止」。佛陀看了一下,沒有停留,於是就趕往另一座精舍,即加羅釋精舍。而阿難與眾多比丘就集中在這個精舍內集體勞動,即進行制衣工作阿難見到佛陀來了,連忙起身迎接,並為佛陀鋪好床座,然後打來清水,為佛陀洗足。佛陀洗完腳後,坐在床座之上,然後對阿難說:「阿難!加羅差摩釋精舍敷眾多床座,眾多比丘於中住止。」這是佛陀簡單的表述,但它的潛台詞是:阿難,如今精舍內一下子聚集如此多的人是在做什麼啊?

  阿難聽後,就回答佛陀說:是啊,的確是這么回事。為什麼呢?「我今作衣業」——我帶領著大家一起在從事著縫製三衣的工作呢。

  佛陀聽後,沒有就作衣這件事進行評說,而是對阿難說了如下之法——

  (一)五種漸進法

  1、遠離法

  「比丘不可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之處若有比丘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若得如是樂,易不難得者,終於是處。」

  從佛陀的這段講話中,我們不難體會出,佛陀似乎在告誡阿難:作衣本來並不是件壞事,相反,它卻是有利於比丘修行好事。但是大眾聚合在一起,言談吵雜,像一群蒼蠅似地亂哄哄的,卻是為佛陀所不欣賞的。在這里佛陀告誡阿難說,作為佛弟子,不僅要做到身遠離,更要做到心的遠離。這個「遠離」,就是佛陀的鮮明態度佛教反對拉幫結派,相互抱作一團。佛陀說,如果我們喜歡到處捧場、湊熱鬧,那麼他想了脫生死,卻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如果比丘喜歡清凈不喜歡嘩說,不樂於嘩說,那麼獲得正覺之樂,以及獲得愛樂解脫、不時不移動心解脫,將是必然之事

  2、修外空法

  所謂外空法,就是觀察或思惟關於自己五蘊以外的空無我法。正如經中所言:「我不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通過對外在色、受、想、行、識的深入觀察,從而思惟所謂的外在五蘊都是變動不居的,都不是永恆的,而它們保持現狀也只是極其短暫的事情。通過這種外在的觀察,從而克服我們的貪念之心與依著之欲。

  3、修內空法

  所謂內空,就是觀察或思惟關於自己五蘊的空無我之法,它是一種自省、內省之法。佛陀說:「我行此住處已,生歡悅,我此歡悅,一切身覺正念正智,生喜、生止、生樂、生定,如我此定,一切身覺正念正智。」就是說,通過對自己內心的深入觀察,從而始終把自己的念頭收攝在自己能調控的範圍之內,從而使得自己的內心能「住止令一定」,即住止於禪定之中,不讓我們心念四處游盪,變得魂不守舍。

  4、內外空法

  這種觀法,是將外空與內空結合起來,交替融合起來相互思惟觀察。「比丘者,此身離生喜、樂、漬、盡潤漬,普遍充滿,離生喜、樂,無處不遍」,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內心止於定中。從觀內五蘊,再觀外五蘊;觀外五蘊,再觀內五蘊……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但是其修行過程卻是呈螺旋狀的,即並非在原地打轉,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領悟與修證。但是,內空與外空一方面要互為融合,另方面卻是涇渭分明,因此做到不迷惑,的確不容易。

  5、不移動法

  「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內念內外空。彼念內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也。」佛陀在這里所說的實際上也是一個觀察思惟過程。我們既不能住於內空,也不能住於外空,一句話,我們不能為空所縛,不落於空。那麼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即是保持心性的不移動。無論我們接近於外空,還是接近於內空,都是錯誤的,有漏的,不究竟的,不得清澄的。我們常講一句話,叫「如如不動」,實際上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從上面五個修持進度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修行的第一步,要習遠離法。如果比丘做不到遠離,整天忙於應酬,見到利養就心花怒放,那麼根本就談不上修定的問題。有人說,迎來送往也是修行啊。這話沒錯,但是要看什麼人來講。如果你聖賢乘願再來,你完全有資格這么講,而且你可以效仿道濟大師去吃狗肉喝辣酒,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問題是酒肉是穿腸而過,可是佛祖在你心裡能不能留得住呢?這是個大問題。所以作為比丘,還是不要過於活躍,低調點好。要想活得滋潤瀟灑,出家條路似乎不太適合你我

  第二步,就是要修習外空法,通過外在諸相的觀察,從而領悟出因緣聚散、為空為苦的道理。第三步,從外而內,觀察自己的五蘊,我們自己也是六大假合,是個不實之體。第四步,將內空與外空相互交替觀察,從而更深層次地深入觀察。第五步,就是既不住於外空,也不住於內空,即保持自性的巋然不動

  (二)、正知法不放逸法

  1、五正知法

  一個人其實能獲得正知,極不容易。什麼叫正知?就是對自己的所有行為、舉動,甚至動什麼樣的念頭,以及自己處於什麼樣的修行層次,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佛陀這部經中,為我們講了五個方面:

  (1)對於內空的觀察。「若比丘觀時,則知念不移動,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若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已,當以內空成就游。彼內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游,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這里所講的,就是比丘對自己觀察內空時的自主把握。就是說比丘在觀察之時,知道其念不動,而心在移動(從這里我們可知心與念是兩個概念不完全是一回事),這時候就需要進一步加以調御,從而使我們的心再柔軟、再善快而柔和

  (2)是對於外空、內外空、心不移動的深入觀察。這里所講的道理,與上述基本相仿。

  (3)收攝諸根,去除三惡念。「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經行者,彼比丘從禪室出,在室影中露地經行,諸根在內,心不向外,後作前想。如是經行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法,是謂正知」。當經行結束後,便於道頭坐下來,再次入定思惟,將心中慾念、恚念與害念去除乾淨。

  (4)勿作種種戲論。所謂戲論,就是與修行無關的閑話,對善法無益的觀點和言論。如今時髦的戲論主要有股市、房地產行業、兩岸關係商品經濟以及如何發財致富等等,佛陀此種種戲論為「非聖論,無義相應」。那麼應作哪些論呢?所謂「施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會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斷論、滅論、宴坐論、緣起論」等,都是我們應當談論的內容

  (5)對五欲的清醒觀察。我們知道,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這些都是容易導致我們產生慾念的根本要素之一。作為比丘,就需要觀無常、觀衰耗、觀無欲、觀斷、觀滅、觀斷舍離。

  2不放逸法

  所謂不放逸,就是要守住我們的五陰(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從哪裡入手?即從四聖諦開始,從而在五蘊之中消除我痴我慢等頑疾。其次,要攝持諸根,做到諸根不放逸。在此基礎上,修習無量善法,修行三十七道品。

  (三)煩師法、煩弟子法、煩梵行

  1、煩師法

  什麼叫師法?即受其弟子的不良影響而退墮的不幸老師。「若師出世,有策慮思惟,住策慮地,有思惟觀雜,凡人辯才,彼住無事山林樹下,或居高岩,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彼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已,便貢高還家,如是為煩師,是亦為惡不善法、穢污,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所煩,是謂煩師。」我們常講的「欺師滅祖」,大約就是指這一類人物。學生不好好學,到處打著老師的招牌四處招搖撞騙,為非作歹,結果老師也被惡學生拉下水,一起干起了壞事老師本來修行很好,可是還不怎麼到家。學生呢,便帶了些烏七八糟的人來參謁老師,結果使老師生起了貢高我慢之心,以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理應受到世人的尊崇,於是自高自大,很在意自己的名譽和地位。在不知不覺之中,老師退墮了,成了一介凡夫

  2、煩弟子

  與前面相仿,煩弟子法就是影響其老師退墮的不幸學生。「彼師弟子學彼遠離,彼住無事處,山林樹下……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弟子還梵志……便貢高還家,如是為煩弟子」。這里的意思似乎是在老師弟子,受到其再傳弟子的影響,而生起貢高我慢之心,結果導致了「還家」——老是往俗家跑,開始貪戀起俗家中的一切。

  3、煩梵行

  從字面上講,煩梵行法就是干擾修行人的正常清修活動,導致修行人的退墮。佛陀在經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佛,本來已經成就了所有功德證得了所有境界。他不需要再去修證什麼,他也沒有必要去參禪打坐,他哪怕是整天躺著睡大覺,對他修行也絲毫沒有影響。那麼佛陀為什麼還要經常到山林僻靜地方去宴坐呢?按照佛陀自己的回答,原因要有兩點:「一者為自現法樂居故,二者慈愍後生人故」。前者為自利,即佛陀此生安樂生活,他要保持始終如一;後者為利生,即為眾生做個好榜樣,讓所有想修行眾生,都向他學習,向他看齊。佛陀希望天下所有眾生都要向他那樣,身要遠離,心裡也要時常想著遠離,隨順而宴坐,都修行四增上心(四種禪定),修習清凈梵行。作為佛陀四眾弟子都是住持、弘揚佛法的主幹力量四眾弟子修行弘法時,難免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士。此時,保持一顆不變之心尤其要緊。如果受到不良的影響而退墮,那實在是令人扼腕太息。佛陀此種受到他人不良影響而退墮的修梵行者,為煩梵行他說,「此煩梵行最為不可、不樂、不愛,最意不念」,這種煩梵行的舉動是佛陀最不樂意看到的。佛陀的意思是在告誡大家,希望弟子們都要爭當先進典型,不要做那些令他失望的事情。當然,弟子們的任何不當言行對於佛陀本身來說,決不會引起佛陀任何的「退墮」。佛陀在這里的意思是說,作為佛弟子,要潔身自好,不要去做那些與自己身份不相符、不相稱的事情弟子們一旦幹了壞事,對佛陀來說沒有毫釐影響,但是對於佛教弘法大業來說,對於佛教的整體形象來說,卻影響極大,不可小覷。

  (四)弟子於師的怨事與慈事

  1弟子於師行怨事,不行慈事

  「若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犯師教,不能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師行怨事,不行慈師。」這段話講得很明白,即老師認真教,可是學生不認真聽,更不會按照老師所教的去做。這樣的弟子對於老師來說,是怨事,而非慈事。

  2弟子於師行慈事,不行怨事。

  「若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師教,能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師行慈事,不行怨事。」老實聽,老實行,老實去漸次修證,這才是學生才是老師的最大慈悲

  佛陀最後對阿難說:「是故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所以者何,我不是說,如陶師作瓦。阿難我說嚴急至苦,若有真實者,必能往也。」這里的「陶師作瓦」,可以理解為制陶瓦的工匠,會耐心地將瓦片製作完美,並且掌握適度的火候,最終燒製成上乘的瓦片。「嚴急至苦」是指那些急性子的、沒有耐心的人其實是最為苦惱的。佛陀的意思是說弟子們若暫時修不成道也沒關係佛陀會一如既往地、像陶師燒制瓦片那樣,使每個比丘都能最終獲得解脫。從這里我們便可以看出,佛陀有著怎樣的偉岸的、完美無瑕的高尚人格

  現如今,我們到寺院禮佛,都講究香花燈塗果等種種供養佛陀曾經對弟子們說,什麼才是對他的真正、最好的、最高的供養?很簡單,就是持好佛制的戒,按照佛所說的去如實做如實修,這才是對於佛陀圓滿、最究竟的供養!(界定,09年9月10日,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