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十)~B 二、牟犁破群那經(193)

二、牟犁破群那經(193)

  說法地點舍衛國的朋林給孤獨

  參加人員牟犁破群那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教誡牟犁破群那比丘。因為他常與比丘尼共集會,如有人向他道說比丘尼的話,就會起瞋恚憎嫉,乃至於斗諍,如有人向比丘尼提起時,也同樣的。佛陀聽聞而知,乃訶責破群那,而教說他有開於出家當學之事:(1)學一坐食,(2)學善語恭順,(3)學五言道,(4)成就四無量心,(5)受扭打、石擲、刀害等,也得學習忍耐堪辱,不用惡語言。   

  這部《牟犁破群那經》其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經典。為什麼說它很有意思呢?因為在經中,我們首次見到了比丘比丘之間來往的早期記載。佛教自從創立以後,從僧團的形成時間上講比丘僧團在前,比丘尼僧團居後,這是毫無疑問的。當比丘尼僧團成立以後,它就必須面臨著一些必須予以明確的問題。比如說,比丘尼僧團與比丘僧團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如何處理這種關係?我們在相關的經典中,無論從「八敬法」,還是佛陀比丘立下的其他規矩(比如現存的《比丘尼四分戒本》),其中都涉及到了比丘尼在與比丘相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相比之下,《四分律》對於比丘如何與比丘尼相處,則規定得較為籠統。不過在原始佛教時期比丘尼僧團尚處於萌芽時期,加之以大迦葉代表的上首弟子,一直對比丘尼僧團持排斥態度,因而比丘尼僧團是嚴重依附於比丘僧團的。比如說比丘尼不得單獨外出乞食;比丘尼如要外出辦事時,還需要比丘陪護,以防止出現意外。但從居住地點上講比丘尼僧團與比丘僧團畢竟不是居住在一起,而是分別居住。如此一來,比丘尼僧團內若有事需要幫忙,就需要請比丘前往加以協助。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個別比丘出於個人目的,私自跑到比丘尼僧團中去樹立個人威信的可能。

  而這部經的說法緣起,正是緣於此。經中說,在某一時期佛陀止於祇園精舍,「爾時,牟梨破群那與比丘尼數共集會」。這個牟梨破群那比丘大約比較活躍,生性好動,喜歡交際。這個「集會」,可以有多種理解。在這裡,我將之理解為牟梨破群那比丘比丘尼群體中去,與她們一起探討佛法。而這裡的「數共」,就說明不止一次,而是經常性的,習慣性的,甚至是比較頻繁。如此一來,便引起了大家的私下議論。大家都交頭接耳,對此事說什麼的都有我想牟梨破群那比丘如果偶爾去一趟比丘尼僧團那裡,估計大家也不會有如此熱議。而大家所非議的焦點,大約就是指牟梨比丘的個人作風出了問題,或者說這種頻繁往來與比丘尼那裡,影響很不好,不符合戒條規定。

  其實背後被人指指點點,而當面又吱吱唔唔,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我認為牟梨比丘比丘尼之間,是絕對清白的,沒有任何違反戒條的行為甚至念頭。問題是他們之間的來往卻過於頻繁了——起碼在眾比丘的眼中,他們是如此認為。如果沒有那回事,卻被大家所誤解,並且鬧得滿城風雨,這的的確是令人異常惱火的。因此,牟梨比丘與那些比丘尼們聽到大家的背後議論,都異常氣憤,說他們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當然,最後發展到相互「斗諍」的地步。經中對此記述是:「若有人向牟梨破群那比丘道說比丘尼者,彼聞已,便嗔恚憎嫉,乃至斗諍;若有人向諸比丘尼道說牟梨破群那比丘者,諸比丘尼聞已,便嗔恚憎嫉,乃至斗諍」。如此一來,問題的性質就有些嚴重了。如果這種勢頭不及時加以制止的話,弄不好會影響整個僧團的和合大局。

  於是,一部分比後聽到這個消息後,便把此事如實向佛陀作了稟報。佛陀聽後,便把當事人之一的牟梨破群那比丘叫到跟前,問他有沒有這回事。牟梨比丘到來後,並沒有隱瞞,他如實回答說:「的確有這回事。」

  我們注意一下,佛陀所問的並不是牟梨比丘與諸比丘尼之間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而是問牟梨比丘有沒有「嗔恚憎嫉」以及「斗諍」這件事——這是問題的著眼點和關鍵之處。因為佛陀深知他們是清白的,沒有什麼緋聞可言。與比丘尼交往本沒有什麼過錯,然而別人談論這件事時,他們完全可以選擇沉默,讓事實說話;或者選擇心平氣和地向大家公開說明事實真相,消除大家誤解。問題是牟梨比丘以及諸比丘尼選擇了錯誤的應對方式,即由惱羞成怒並加以反擊。這樣一來,水面上本來是微波盪漾,一下子就變成驚濤駭浪了。從這裡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佛陀並不認為牟梨比丘與諸比丘尼來往有什麼過錯,而是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佛陀並不予認可——這是理解本經的要點,我們不要過多去聯想。

  佛陀問牟梨比丘:「你是出於對佛法真誠信仰出家修道的嗎?」

  牟梨比丘答:「唯然,世尊!」

  佛陀說,既然如此,那麼出家人就要做出家人該做的事情,「若有欲有念依家,斷是;若有欲有念依於無欲,是習是修,是廣布也,汝等當如是學!」佛陀接下來對弟子們詳加教導:

  1、學一坐食

  所謂「一坐食」,就是一旦坐下來吃飯,就不能再起身移動;只有等到飯食完全吃干凈了,才能移動身體佛陀的意思是說,既然出家了,就要一以貫之,善始善終,在成道之前,不要有任何的意志搖擺或退轉現象

  譬喻:御馬喻、治娑羅林喻。

  2、學善語恭順

  「若有比丘為遠離、依遠離、住遠離,善語恭順,成就善語恭順法者,我說彼善語恭順,所以者何?或有一善護善逝行者,謂因他無惡語言也。若他不語言者,便不嗔恚,亦不憎嫉,不憂纏住,不憎嗔恚,不發露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忍辱溫和堪耐,善制善定善息。」如果像牟梨比丘及諸比丘尼那樣惱羞成怒,那麼「彼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惡性急弊粗獷,不定不制不息。』」

  譬喻:婦人鞞陀提虛假忍辱溫和喻。

  3、學五言道

  所謂「五言道」,即:「若他說者,或時或非時,或真或非真,或軟或堅,或慈或嗔,或有義或無義」。

  (1)時或非時——是指講話要掌握時機,有時本來是句好話,但是在不恰當的時機內講出來,反而變成壞話

  (2)真或非真——是指講話真實語還是虛假語。

  (3)軟或堅——軟是柔軟語,和言悅色,娓娓道來,有條有理;堅是強硬,口直心快,有什麼說什麼,人稱「大嘴巴」。

  (4)慈或恚——指說話是講慈悲語,還是惡毒嗔恚語。

  (5)有義或無義——有義是指意義的話;無義是指可說可不說的話,廢話無聊話,沒話找話。

  4成就四無量心

  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前文多有敘述,此處不再多說。

  譬喻:掘地喻、止沸喻、畫虛空喻、貓皮囊喻。

  5、要堪忍,勿惡語

  若受扭打、石擲、刀害等,也都得學習忍耐堪辱,不用惡語言,「心不變易,口不惡言」,向對方施以慈愍心。

  經中有一則有關居士婦鞞陀提的故事,很是有趣。故事是說這個居士婦聲譽挺好,家中有錢有勢,財產不可稱計。而她本人也是「大有名稱,流布諸方」,據說是以「忍辱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而名聞四方。後來其家有位名叫「黑」的婢女很有心計,她有意裝病,賴在床上不起來幹活。居士婦三番五次跑到床邊去摧促「黑」婢女起床做活。後來到了下午四五點鍾了,這個婢女仍睡在床上。這個居士婦頓時勃然大怒,兇相畢露,「額三脈起,皺面自來」。她不由分說,「閉戶下關,手執大杖」,走到婢女的床著,照著婢女一頓暴打!如此一來,居士婦的那個忍辱溫和的好名聲,在婢女不遺餘力地四處傳播下,終於轟然倒塌!從此以後,大家都知道此居士婦,「惡性急弊粗獷,不定不制不息」也。

  身為比丘(或比丘尼),千萬不要效仿此居士婦喲!   (09.09.13,界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