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十一)~A 一、跋陀和利經(194)

漫說《中阿含》(五十一)

(卷五十一)

一、跋陀和利經(194)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跋陀和利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跋陀和利比丘自言他不能堪任一坐食,而不奉行佛說一坐食之教,而獨離於眾,藏一夏不見世尊。在夏安居完了,過三月後,乃詣佛悔過。佛曾當面責訶,終於接受而悔。佛並為其解說具戒則得四增上心、三明達。跋陀和利又問:何因何緣諸比丘們會同犯於界,或有苦治,或不苦治呢?佛乃為說四種比丘,並說往昔設少戒而都遵奉,今設多戒,比丘們卻多不奉行之因。   

  這部《跋陀和利經》所講的核心話題,就是「一坐食」。那麼,什麼叫「一坐食」呢?如果我們純粹從字面上理解,「一坐食」就是只要坐下來吃飯,就要坐到吃完為止;一離開座位,均視為用餐結束,不允許再次回到座位上就餐。

  我們不禁要想起這樣的問題:佛陀為什麼要將「一坐食」上升為戒條?這裡面可能有多種因素,比如說有的比丘無法堅持日中一食;有的比丘胃飯量比較大,到了傍晚肚子咕咕叫了,於是還想吃第二餐;甚至有的比丘到夜晚還到村邑里去乞食。如此一來,各種問題便出現了。首先加重了僧團管理的難度,尤其是允許比丘下午甚至晚上外出乞食,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其次,加重了老百姓負擔,因為在佛陀生活時代,許多國家的收成並不怎麼好,老百姓也只是勉強維持個溫飽。如果遇到荒年,人民生活更是困苦,由此可以看出「一坐食」是佛陀為體恤民情之舉措。再次,擾亂了比丘的日常修行計劃,對比丘個人修行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此點是主要因素比丘吃的過飽,或反覆進食,對於個人修行,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這部《跋陀和利經》的開篇就如此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一坐食,一坐食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汝等亦當學一坐食,一坐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

  而佛教中的律部重要經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也重點談到了「一坐食」:

  「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告諸苾芻曰:我為一坐食時常得少欲無病,起居輕利氣力康強安樂而住,汝等亦應為一坐食。由一坐食故亦得少欲無病,起居輕利氣力康強安樂而住。如佛所說,一坐食時有如是功德,時諸苾芻皆一坐食。」

  在這里,我們注意到一坐食的好處,集中體現在「少欲無病」四個字上。因此,《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在談到一坐食的利益時,作如此說:「一坐食者,論雲,先受食處,更不得食,有十利故:一、無有求第二食疲苦;二、於所受輕少;三、無有所用疲苦;四、食前無疲苦;五、入細行食法;六、食消後食;七、少妨患;八、少疾病;九、身體輕便;十、身快樂。」

  但是我個人以為,佛陀所講的一坐食,除了包含著過午不食含義以外,實際上還涉及到一個威儀教相的問題。在這部經中,佛陀態度很明確:比丘吃飯,完全有理由一直把肚子填飽為止,沒有哪個規定吃飯必須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但是,只要坐下來吃飯,就不允許再次起身再次去乞食,或自己主動去添加飯食佛陀認為,比丘吃飯時隨意起身走動,很不威儀。當然,威儀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而「少欲無病」四字才是佛陀制定「一坐食」戒條的最好理由。

  我想對於大部比丘來說,他們或許一開始並不知道佛陀制定「一坐食」戒的真實意圖,也不明白持守此戒究竟有哪些益處——但是他們的觀點是:按照佛陀所說去做,肯定沒錯!於是他老實去做了,結果正如佛之所說的那樣,即「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

  那麼,能不能保證所有的比丘都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去不折不扣地執行呢?事實上未必是這樣,這部經中的「跋陀和利」比丘,就無法做到一坐食。據說跋陀和利這個比丘飯量很大,他一頓飯可以頂得上三、四個人的飯量。在他看來,佛陀給大家們制定的一坐食戒條,就等於在他頭上套了個「緊箍」,使他渾身感到不自在。不過這個人比較坦率,像張飛那樣心裡藏不住話,有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心計。他聽了佛陀如此教導之後,便不顧大家的勸阻,徑直跑到佛陀面前,對佛陀白道:「世尊我不堪任於一坐食。所以者何?若我一坐食者,同不了事,懊惱心悔。世尊!是故我不堪任一坐食也。」這里的「同不了事」,就等於說是無法與大家共事。佛教的四攝里的「同事」,是指與他人和睦相處,並肩共事。跋陀和利的意思是說,如果他一旦持守了這條戒,那麼就無法與大夥合作修行,合作勞動。為什麼呢?他認為他肚子吃不飽,哪有心思去修行辦道呢?

  佛陀很是慈悲,說你可以試試一坐食啊,如果你過了,就一定會感到渾身自在無比。一坐食對於我們的修行,不僅沒有害處,反而是大有助益。可是跋陀和利怎麼也聽不進去,任憑佛陀苦心婆心反覆教導他,就是一口咬定說自己無法持守這條戒。

  佛陀制定了一坐食這條戒,既然跋陀和利守不了,他於是選擇逃避。他跑哪去了呢?佛經中沒有說明,反正他躲得遠遠的,連眾多比丘也不知道跋陀和利的行蹤。跋陀和利一共躲了多久呢?佛經中說「遂藏一夏」,即整整三個月時間

  等到為期三個月的夏安居快要結束了,比丘們開始著手為佛陀以及他們自己縫補三衣。待三衣縫補好了,便要整裝待發,四處雲行去了。跋陀和利一聽大家就要分別了,他實在憋不住了,便跑到以前的同參道友那裡,打聽佛陀下一步的行程。當然,他見到老同參們,自然是十分不好意思,因為他畢竟當了一回逃兵。

  比丘們一見到跋陀和利,都深感意外。他們並沒有責備跋陀和利,相反,對其關切有加:「賢者跋陀和利,汝當知此為佛作衣,世尊於舍衛國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被治衣竟,攝衣持缽,當遊人間。跋陀和利!當彼處善自守護,莫令後時致多煩勞!」比丘們說,佛陀馬上就要出發到遠處去教化眾生了,今後你一個人要多多保重,自己照顧好自己啊!

  比丘們的這些話,使得一向豪爽直快的跋陀和利簡直是無地自容。此時他不禁深深地自責自己的魯莽與無知,不僅冒犯了佛陀,而且嚴重影響了整個比丘僧團的聲譽。他想無論無何都要當面去向佛陀懺悔,發露自己的過失

  於是,他即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曰

  「世尊!我實有過!我實有過!如愚如痴,如不了,如不善。所以者何?世尊比丘眾施設一坐食戒,諸比丘眾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微妙法,唯我說不堪任,從座起去。所以者何?以不學具戒及世尊境界微妙法故。」

  佛陀見了跋陀和利,自然是有幾分不悅佛陀說:「跋陀和利啊,你可曾知道,自從你離開以後,你知道大家都怎麼議論的嗎?無論是眾多的比丘比丘尼,還是那些優婆塞、優婆夷,都跑來問我:跋陀和利比丘作為世尊您的弟子,怎麼躲起來了呢?跋陀和利!你讓我如何回答?」……

  佛陀的一番話,說得跋陀和利啞口無言。他「內懷憂戚,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但是佛陀在呵責他跋陀和利後,實際上已經原諒了他。然後,佛陀為跋陀和利說了種種妙法令其歡喜佛陀所說之法,實際上就是在講持守戒律與修行道業之間的相互關係。在講述二者的關係時,佛陀還運用了一些譬喻,比如將我們喻為無馴野馬,將戒律喻為御馬之術。良馬是調御出來的;無有調御,便無有良馬。在具體談到「御馬術」時,佛陀列舉了種種法門,具體表現為十無學法,即八正道與正智、正解脫

  最後說一句閑話。如今「一坐食」這條戒恐怕持守的人也極其稀罕了。但是這並不等於「一坐食」我們就看不到了。比如說寺院里的過堂吃飯,就是典型的「一坐食」。大眾師付們進了齋堂就得老實實坐在那兒,不允許隨意走動,一直吃完飯才能離座。如果中間需要添飯加菜,就會有專門巡堂的師付過來添加。當然,過堂時除了奉行「一坐食」以外,還有其他各種規矩,此處就不再一一介紹了。(09.09.1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