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經(215)

  四、第一得經(215)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一切均為是變易有異之法,從人,乃至於十種「一切處」,多聞的聖弟子均不欲之,何況是下賤之法呢?唯應廣布八正道耳。

  所謂「第一得」,如果將之理解為「得第一」,似乎更為妥當。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在這部《第一得經》中,佛陀就是要告訴諸比丘世間的一切色法,都是變易不居的,都是處於一個成、住、壞、空的循環輪迴的歷程。因此,世間諸法有什麼「第一」(即最殊勝、最究竟)可言。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那麼就去證尋真正的「第一」。這個第一是什麼?就是取得無余涅槃。實際上這部經中所講的就是這個,甚至整個四部阿含經,乃至整個佛法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在談說。佛教的本質就是「離此岸而達彼岸」。「此岸」是什麼?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五濁惡世,就是天界人間六道眾生所居之處。那麼「彼岸又是什麼?就是涅槃。有人說涅槃是不是極樂世界啊?我們從佛經中可以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彼岸」,它只是一個成道的「中轉站」,是相對保險的、沒有後顧之憂的、尚待涅槃的中轉站。極樂世界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因此念佛發願往生西方的信徒心裡面要明白一個道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說從此我們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從此就不必再修習了;恰恰相反,在極樂世界裡,在阿彌陀佛以及諸上善人的大力幫助之下,我們仍要精勤修習,繼續向上。那麼修到什麼時候才算真正的終點呢?就是涅槃,與諸佛相同境界涅槃

  在這部《第一得經》的起始,佛陀波斯匿王作比方。他說:「若拘薩羅王波斯匿所有境界,教令所及,彼中拘薩羅王波斯匿最為第一。拘薩羅王波斯匿者,變易有異,多聞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在這里,佛陀弟子們說,人活在世上,如果人間的榮耀方面來說,其至高點大約就是當國王了。身為國王,顯赫無比,權力財富以及各種名利供養,可謂天下第一。在某種意義上講國王可以為所欲為,只想條件允許,他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他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一個無辜的人頃刻喪失性命;他可以讓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光蛋一夜之間富甲天下;他可以得到人間最嫵媚的美女;他可以擁有世間一切奇珍異寶;他可以號令百萬將士揮麾疆場為他效命……凡此等等,都是平民百姓乃至王公大臣都不敢想的。從現象上看波斯匿王的權勢可謂威極人中了,他可以堪稱為「天下第一」了。但事實真如此嗎?遠遠不是。比如說,波斯匿王永遠也不可能抵禦生、老、病、死的無情侵襲。在生死面前,在輪迴面前波斯匿王永遠都只能俯首稱臣。不僅是波斯匿王,像彼得大帝、秦皇漢武,乃至世間一切有情生命,誰敢自稱世間第一?

  佛陀進一步對弟子們說,不僅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哪怕是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乃至大千世界、三十三天以及所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都是變易不居的,都是因緣生滅有為法的掌控之下。就算是我們修證到了四禪八定的境界,仍然只是相對地不「易」(變化),當因緣成熟之時,仍要落於輪迴之中。因此,他們仍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故而佛陀說,這些諸天皆「亦易有異」,皆是尚不欲第一」,更何況欲界的各種名聞利養以及名色樂欲呢?可謂不值一提。

  作為佛家比丘,就應該要深刻地洞察到這一點。如何洞察呢?佛陀列舉了幾個要點:

  (一)四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1、小想:由大而及小,由外而內,將觀想范圍逐步縮小。比如說,我們看到春來夏至,秋盡冬臨,以及花開花落、落葉黃花,從而領悟到萬物萬物皆為變易不居。由大而觀及小,便觀察我們的生命存在方式,也莫不如此。

  2、大想:與小想相反,及由小而向大,由內而外,將觀想的范圍與對象逐步放大。

  3、無量想:將觀想的范圍無限放大,擴大至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4、無所有想:就是觀想無窮無盡遠,乃至浩瀚宇宙,一直觀想到沒有什麼可供觀想

  (二)八除處

  又譯為八勝處。「除」為「自在差遣」之義;勝處為勝於所緣之境,以及煩惱之義

  1、內有色想,外觀色。內身有色想,而觀察外色之少,為了制伏所緣的外境,使煩惱不起。對於外界之色,無論善惡,均絕少觀察,除外界之色

  2、內有色想,外觀色。內身有色想,而觀擦外色為多。即內身有色想之貪,為除此貪,而觀察外境的少色或多色,將之作青瘀之想。

  3、內無色想,外觀色。內身沒有色想之貪,而觀外色為少。對於外境少的善色與惡色,都已除已知。除後,便可見其真面目。

  4、內無色想,外觀色。於內身沒有色想之貪,唯為使其堅牢,而觀外之少色或多色,而作青瘀等想,而使其不起貪。

  5、內無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之貪,而觀外色為青色。猶如青色的波羅捺衣(波羅捺為國人所制之衣),光色悅澤,能凈意潤意,使人而不憎惡。

  6、內無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之貪,而觀外色為黃色,猶如金色的頻頭歌羅華,亦如黃色的波羅捺衣。

  7、內無色想,外觀色。內身沒有色想之貪,而觀察外色為赤色,猶如加尼歌羅華,亦如赤色的波羅捺衣。

  8、內無色想,外觀色。內身沒有色想之貪,而觀察外色為白色,猶如太白金星的的白色,亦如白色的波羅捺衣。

  比丘為什麼要作此八種觀想?無非就是通過觀想,從而看透它們的變易本質,從而擺脫迷戀心,生起厭離心。「眾生如是樂除處意解者,亦易有異,多聞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就是說所以的這些「內色」、「外色」,都是下賤之色,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眷戀貪著的。

  (三)十種「一切處」

  這些「一切處」都是比丘觀想內外色相法門。所謂的十種「處」是指:地處、水處、火處、風處、空處、識處(以上為六大);青處、黃處、赤處、白處(此為四種顏色)。從六大與四色來觀察內外色,是從它們的物質精神構成方面來分析,其目的就是要樹立「無我」、「無常」、「變易有異」的論點。

  (四)四斷

  所謂「四斷」,就是四種斷惑證真,趨向涅槃之法,它們分別是:有所樂遲、有斷樂速、有斷苦盡、有斷苦速。關於四斷的詳細註解,本人由於能力所限,無法予以準確領會。

  在這部經中,佛陀是通過四想、八除處、十種處、四斷等一切列名相術語,都是在不厭其煩反覆地叮囑他的弟子們世間乃至三界的一切內外色相都是極其表象的,它們都是極不牢靠的,都是變易生滅的,都是極其短暫的,都是處於不斷輪轉之中的。眾生欲想獲得永恆的那個「存在」,只有獲證到「涅槃」時,方能成就所願。因為只有在「涅槃」之中,我們就不再有諸如時間、空間,以及各種觀念意識等等一切形而上或形而下的東西涅槃是一種絕對的、不虛的、永恆的、常住的不易(變化)存在。我們只有證得涅槃,方能稱之為真正的解脫。到那時,我們可以獲大自在來去自由,所行無礙。

  但是如果你問我:「涅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我只能套用《金剛經》中的一句話,叫「不可說可說」。為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涅槃作為修行的終極境界,只有身處其境的人方能說得清道得明,我們凡夫俗子,又何從曉得?當然,倘若有朝一日,你我同證涅槃,料想那時,我們彼此會心一笑,因一切皆「不可說可說」也……

  (界定,09/10/14/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