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成功
立身處世當以聖賢為榜樣。時時以古德先賢的為人處世、智慧慈悲觀照,如有違背之處,應以慚愧心真心痛改前非,效法聖賢之言、行、心靈,直至成就聖賢之品德人格為止。修行當時時省思自心,明察當下是否與道相應,不如法當努力克服。
為人當仁至義盡,始是佛陀的慈悲心腸;處事應契理契機,方乃如來之大智大慧。
有才識、有氣量,有氣節、有仁義,乃成大才。
心量、氣度應該廣大,目標、眼光應該長遠,思想、智慧應當深廣,精神應當積極奮進、飽滿,意志應當堅定,慾望應當淡泊,心靈應當寧靜,做事當有計劃,為人應當坦誠。如此,則可養成偉岸之人格。
要做一個偉大的人,首先要斷惡修善,聞過知非,知錯能改;接著要能有大心量包容一切,為人仁慈厚道,樂於隨喜別人,不自贊毀他;為人謙虛有禮,樂於幫助別人,為國為民、為眾生,匡救時弊,充滿正義感、使命感,不因得失而改變自心。
蔡元培「三不啟事」:1、不兼職,去掉許多虛名銜;2、不寫字幅,自認不擅長書法,不代人題字;3、不代人介紹職業,不以私人名義替人介紹職業,建議找職業介紹機構。由此可見其難舍能舍,「聚精會神,專治一事」的良好態度和智慧,也可見其勇於放下虛名、人情的果斷處事方式。
謹守道德,不傷害社會人群,顧大局為人著想,明因果以良心行事,問心無愧!
遇事不急躁,凡事三思而後行,以沉著冷靜平和之心面對環境。得失不在意,學會感恩惜福,而非抱怨、憤恨、自私。
凡道德、智慧、定力之修持與培養不可停滯,應努力向上向善。凡傷人害人,違背道德良心的言行舉止、心態應痛絕改進,不讓發生。
世間事,無非因緣聚散,看得開,放得下,保持寧靜、安詳、氣定神閑。
不符合真理之事,決不宣揚學習,免受不良影響,凡真理、合教證之正見應當深入體會落實!
與人相處,以誠待人,以禮對人,言語也當注意分寸,不可肆無忌憚,放任自己之好惡,不顧他人之感受,此最是自私,久之令人生厭。
與其空談不切實際,不如落實行動,以德化人。
勤奮、精進而不懶惰、懈怠,儉朴而不奢侈腐糜,尊敬、謙卑而不傲慢、輕浮,仁愛、慈悲而不怨恨刻薄,是為做人處世、修道之根本。
善於提升思想深度的人能獲一般思想者所無法獲得的成就,所以不要止步不前。
其實我們的本性具一切福德、功德,無欠無餘。只要恢複本性,人人圓滿。
吸收一切有利於我們成長的健康思想,無需為了害怕別人的批評和取悅別人而被動接收某些思想。
批評是人們做得太多的事了。我們經常因害怕批評而不敢自立、自強不息!其實我們可以完全堅持真理的信仰和獨立自主的思考,而不管別人怎麼說。
每一個人都可以走自己的路,也有自由和權利走自己的路,只要它不是傷害自己和他人的過程,就是值得欣賞和隨喜的。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好好行自己的路,當我們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時候,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我們沒有白來人間,因為我們曾經活過,也奉獻過,問心無愧了!微笑地告別人間,這是多美的結局。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去羨慕誰和嫉妒誰,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我們絕對有權利自由地思想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動向,假如我們放棄了自己的權利,那就是放棄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只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提供服務的能力,不是本身具備了什麼能力就具備了什麼價值。因為有能力不等於服務到位,能否服務到位在於自己的心態是否正確。一個人要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那麼就要經常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人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所以不能得少為足,人應利用綜合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斷追求更高的成就。
在服務的過程中,要有愉悅、和諧的言行舉止,以促進各方面的互相合作。這是成功者的總體原則。
作為現代民主時期的人們應該格外注意愉悅、和諧的服務態度,因為沒有誰願意被別人指手畫腳、惡劣對待。
理智、清醒地知道什麼對自己最有幫助。什麼樣的人和事對自己有幫助,什麼樣的人對自己沒有幫助,或另有所圖,應以人品作取捨,不必患得患失。即使你是對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必定贊同你,不要因為別人不贊同而難過。得失從緣,堅持正確的人生目標才是最重要。
知錯即改,從善如流。
身邊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是我們的良師,當他以同情心指出我們的錯誤的時候,當他用良心做事的時候,這不是善知識、良師嗎?
知錯即改,隨時調整自己,令損失減到最低。知錯拖延不改,就是讓損失加重,乃至不可收拾。
自利在道德、智慧,利人在慈悲、禮儀。若無道德、智慧為根本,慈悲、禮儀即無從立足;若無慈悲、禮儀,則道德、智慧不圓滿。
利人當以誠心相待,不可以個人私心為先。事事不必但求成功,只要盡心盡力就好!
如果一個人不真心培養道德人格,只是賣弄口舌,即使說得天花亂墜,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果一個人只是空談,花言巧語,而沒有真實的修養,那有如紙龍、畫餅,縱能欺弄一時,也終難敵事實。
做人當以誠信為本,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就喪失了人的基本人格。如果誠信都沒有,妄談高深的道理,只是自欺欺人。
如果能真心地善待他人,善待世界,那麼,有朝一日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善待,世界的善待!
待人當以道義為重,不可存私。
輕信諂言,容易被識者所笑!
內心剛正而外表柔和,雖剛正而不失其善巧,雖柔和而不失其原則。如此,進退可無憂!
沉穩而不輕信,勇決而不猶疑,謙虛而不傲慢,理性而不沉溺,此乃良好的品質。若能多培養這樣的品質,則能於大事從容處理,達成目標。
凡事應謙虛,能夠臨眾而不畏懼,主要在平時鍛煉得當。處眾能夠從容自若,主要是平時涵養足夠。
謙虛是對的,但要用在恰當的時候。有時候必須當仁不讓,敢於承擔。所以為人處世當視機緣,不可刻板不知變通。
處事當中道為之,不落極端,自能進退自如!原則固然不可變易,隨時調整應變之能力也不可不有。
為人做事當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不要與人為惡,成人之惡。如此廣結人緣廣結善緣,也就是廣結福緣了。
做事要心量廣大,進退自如。不然,關鍵時刻,有可能卡住而郁悶、痛苦不堪!
努力去完成自己能完成的各項工作,結果是有因緣的。著急、擔心都沒用。
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
不公開指摘別人的過失,而私諫令其自己改過,乃為最好。多贊嘆別人的優點,不隨喜別人的缺點。
鼓勵、隨喜能讓人做得更好。即使適當的批評也要注意方式,以免打擊別人的熱忱。批評並不是為了刺傷別人,而是為了讓別人能夠調整自己。
用怨憤的語氣批評別人,往往帶來嚴重的反感。
被批評指責的人往往會反辯,這是人的習慣。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受到了傷害,沒有人願意被傷害。
惡毒的攻擊、批評,往往讓一個人終生痛恨,能夠真正包容別人的惡毒攻擊、批評者畢竟很少。所以,說話要一再慎重。
指責和挑剔往往令人不快,即使是正確的,有時也讓人難以接受。在適當的時候,善巧的表達又能令對方明白、接受,無疑需要三思而後行。
指責和批評往往讓人失去信心,換一個角度去說話,也許效果更好。
任何人都希望受到讚揚,而害怕指責。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口德。與其指責,不如引導、講道理,善巧地表達觀點。
不要批判自己,可以隨時改變自己。
喜歡自己所喜歡的,也要尊重別人所喜歡的。只要是正當的愛好,都可隨喜,隨喜的心能讓自己更開闊,也贏得更多的善緣。
每人都活在自己不正確的觀念和情緒中,智者不為不正確的觀念和情緒所束縛,能自由地思想而以究竟的真理為歸。我們都應向智者學習,而超脫自在。
負面的情緒往往傷害自己,負面的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即開始傷害別人,人往往在傷害別人之前已經傷害了自己。正念當下,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觀照當下,不隨著情緒而傷害自己和他人。
什麼都不用埋怨,痛苦只因缺少坦蕩、寬宏大量的心態,狹窄、計較、嫉妒、不能容人只能讓你發瘋。
人生要活得輕鬆,有三個人要經常理解、寬恕。第一是自己。因為難以事事如願,成敗乃兵家常事,不理解、寬恕自己,又如何更輕鬆進步呢?第二是親友。傷害你的有時候是你的親友,你不理解、寬恕,親友有時就變成仇人。第三是仇怨你、毀謗你,讓你呼天搶地的人,你不理解、寬恕,只能讓你活在痛苦的深淵。
自我太重的人,會死要面子活受罪,堅執自我而每每傷害別人,也苦了自己。放下嚴重的自我,才能獲得坦然、安樂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
有時禮讓三分,吃虧一些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收穫。不顧別人的利益,只顧自己的得失,反而失去很多成功的機緣。
真心的微笑讓這個世界這么燦爛。微笑是令人心悅神怡的,是最令人歡迎的!
擯棄前嫌,以寬宏大量的心擁抱這個世界,當我們散播微笑的時候,我們獲得整個世界的擁抱!
不要認為我們一定得得到別人的尊重。其實我們可以尊重每個人。不看輕任何人,尊重每個人,將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尊重。
尊重別人,但我們可以非常自信。
尊重別人,支持隨喜別人的成就,將會受到別人的歡迎。這也是一種歡喜的布施。
不要吝嗇我們的隨喜贊嘆。
什麼是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修無量福報的方式?那就是隨喜別人的善事和成績。
真誠的讚賞能夠讓人們增長自信和力量,更好地發揮潛能。真誠地尊重別人、真誠地送給別人祝福、真誠地送別人禮物,都會讓人感動。
當然阿諛奉迎則可恥,也令明白人嗤之以鼻。
讚賞與奉迎的不同在前者真誠,後者虛偽。
我們的一切福報都是別人給與的,只有真誠的感恩和祝福才符合道理,也才更有福報。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值得贊嘆、學習,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有很多長處是我們所沒有的,所以我們應當贊嘆並向他們學習。
以贊嘆、感謝為前提,為對方著想而不抱怨,以謙卑的語氣提出合理的建議。
充實自己的能量,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此是修行與做人的基本原則。
在修學中不斷充實自己,只有具足更多能量,才能為這個世界放射更多的光和熱。
人們往往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信心,信心的培養、堅固和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不要看輕任何人,雖然有些東西我們懂的別人不一定懂,但有些別人懂的我們也不一定懂。所以沒有任何理由看不起別人。
雖然我們不當看不起任何人,但我們還是選擇良師益友,遠離不良的人和環境。
與什麼人相處非常重要,親近善友或惡友,往往決定著人格的形成。
交良朋,離惡友。
君子實在可敬,小人實在可怕。但最可怕的是表面君子,內心實是小人者。
適當的禮儀、客氣是人們之間的和諧劑。
禮尚往來,是尊重別人的表現。
受到贈品要道謝!
互相尊重,乃有禮儀之設。
禮儀乃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體現!
關心別人有時候行動和語言同樣重要。真誠地去做一些事,比什麼都重要。
能夠尊重別人的需要,不要一味地強調自己的需要,才是受歡迎的人。
提供別人方便的人自己方便。
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實現願望又不居功的人永遠受到歡迎。
送給別人最需要的美好事物,永遠從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樣你將是最受歡迎的。
樂於助人,勇於付出,切莫慳貪吝嗇,助人者人亦助之。
中醫說埋怨會傷脾胃,經常埋怨的人總覺得別人不對,不能寬恕。有的人覺得自己很能幹,別人總不行,或覺得自己很吃虧,雖能幹,卻又不甘心,難免埋怨。雖做事,又打一堆妄想,所以消化不良。情緒紓解不了,身體也消化不良。
脾胃不好的人多活動,因為中醫說脾主四肢,所以多活動,脾就好,脾好消
化就好,多活動也會讓一個人少打妄想,妄想少心就清凈,不易患鬱症。
科學實驗證明,生氣呼出的氣體能毒死小白鼠。其實佛陀早就告誡說貪嗔痴是三毒,生氣即屬嗔心。而且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生氣三分鍾,相當跑完三千米所消耗的能量!
如果一個人心態好,就健康和諧,即使病了,好的心態也能使病好得快。
想開了,寬恕了,就能解除心裡生氣的痛苦,也能解除身體因生氣導致的疾病!
浩渺、廣闊的大海能讓人心胸廣大,氣勢非凡,包容天下,紓解情緒,開闊眼界,培養海納百川的氣量。
高大巍峨、青幽的高山能培養人勇氣、壯觀、寧靜、鎮定、從容、博大的情懷,讓人棄名利而慕隱居,甘淡泊而明志。
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眾生恩。為人當知恩、感恩、念恩、報恩,四恩重如泰山,為人不思恩,枉為人矣!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最重要,其實我們的一切都是別人的成就。感恩所有成就我們、支持我們、欣賞我們的人。
用齋(飯)前,合掌用柔和的心讀誦或默念:
用齋(飯)畢,合掌用柔和的心讀誦或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