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 於台北
我們在聽聞佛法之前,或是在做與佛法相關的學習時,都會強調保持良善的動機。傳統經典說我們要為了利益眾生願成佛而聽聞佛法。這對我們來說,或許遠了點。但我們可以試著用另一種想法:我們為了下一代,為了世界的未來,為了我們身處的環境都能夠更好,我們現在要來學習佛法,以此來祝福他們,祝福世界,祝福下一代,乃至於未來的有情眾生們。或許,這樣想我們會比較有感覺些。為利眾生願成佛,我們現在沒有多少人真的想要成佛,我們都覺得這個世界還挺不錯的,不是嗎?但沒有關係,這善根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所以,今天在學習《佛子行》前,請大家先在心中生起良善的動機。
二、佛法的特色:前善、中善、後善
(一)為什麼我們需要在聽聞佛法前保持良善的動機呢?因為我們身心一切的活動都源自於我們心中的動機。佛法有個特色──前善、中善、後善。前善的意思是在一開始,我們的動機與善法是相應的,亦即我們的動機是良善的;中善指在過程中,我們是與善法相應的,所以過程是良善的;後善是就結果來說,由於我們的動機與過程都和善法相應,所以結果也會是善的。
(二)就像你們跟客戶介紹保單,你們以利他的動機來做,而不是只有想到自己可以賺錢,這是初善。由於你們的良善動機與誠意,過程中與客戶的互動良好,這是中善。最後,因著良好的互動,客戶跟你簽約,公司獲得利益,你們達成業績,客戶擁有保障,這是後善。所以,各位在工作的時候要記得初善、中善及後善。
(三)其實,世間法、佛法的事情也都是這樣的。如果一開始的動機是不清凈的、惡的,那中、後善也就「害了了」(台語:完蛋了!)。不清凈的動機會讓過程與結果不那麼的完美,這也就是為什麼佛陀強調動機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凡事都有著良善的動機,於人於己都有正面的幫助。這是我們今天上課一開始所要注意的。
復習第一頌
我們學習佛法的第一步是要認識自己所具有的暇滿人身是非常有力量的,這個力量不是表現在讓你有辦法去獲取世間的財富地位,而是彰顯在能夠使生命獲得解脫的完美特質上。那麼,我們要如何利用如此珍貴的人身寶呢?聞思修是佛子行,我們透過聞思修來長養心中慈悲與智慧的力量。我們擁有此人身,不要只是活在一堆的煩惱與眼前事務里頭,我們要想得更深遠,讓身心生起慈悲與智慧的力量,讓生命獲得解脫。
第二頌
貪愛親方如水動,瞋憎怨方似火燃,痴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是什麼讓我們沒有辦法解脫呢?是我們心中的煩惱。心中的煩惱主要有三個來源:貪欲、憤怒與愚痴。我們的社會、工作以及家庭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離不開它們。要不就是貪心作祟,要不就是憤怒或愚痴。我們打開社會新聞就是在看貪嗔痴的舞台劇,貪污、家暴、婚外情......等等,都離不開這三種負面的情緒。貪嗔痴讓我們的身心飽受折磨,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獲得解脫,就是要超越這些內心的負面情緒。
二、我們最常在哪裡經驗貪嗔痴呢?
(一)第二個偈頌你們可能不會太想學,除非你們出家(笑)。「貪愛親方如水動」,最容易讓我們生出貪戀、貪著的心,就是我們最愛的人,是不是?你的伴侶、死黨、喜歡的人......等等。當我們過度的貪愛在這上頭,你就會像在茫茫大海中漂浮著,隨波逐流,生命也就喪失自主權了。這個我們都很有經驗,有時我們為了所愛的人,不得不屈就他,你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就像在海上隨波逐流。
(二)「瞋憎怨方似火燃」,我們會對誰生起瞋恨心呢?對於我們不歡喜的人、我們看不順眼的人、我們所討厭的人。當你生起了瞋恨心,你的心就會像火在燒一樣。貪著,是因為你喜歡的人;瞋恨,是因為你討厭的人。
(三)「痴昧取捨猶黑暗」,只要我們心中生起愚痴,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取捨。取捨是很重要的認識,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當下應該怎麼做讓我過得快樂些?我當下該舍棄什麼讓我痛苦少一點?這就叫做取捨。因為我們常活在負面的情緒之中,所以,「痴昧取捨猶黑暗」,我們不知道苦樂的真正原因,我們就像是活在一個沒有光明的地方,看不清楚,不知如何取捨,這就叫做「愚痴」。
(四)貪瞋痴最容易滋長的地方──就是你的家,所以說,「離家鄉是佛子行」。所以你們現在知道今天晚上回家要做什麼了吧?就是要離家出走(眾笑)。開玩笑的!在佛陀的時代,在印度、西藏、中國,修行人都會離開家鄉的。不光是佛教的修行,以前的人要求取功名,要跟隨老師學習儒家的道理,也都是離開家鄉的。另外,現在西方的年輕人很流行「壯遊」,他可能大學念個兩三年就先休學,遠離從小習慣的地方,一個人去不同文化的國度待個半年以上,然後,他再回來的時候就可能不一樣了。
三、何謂「離家鄉」?
(一)從佛法的修學角度來說,「離家鄉是佛子行」,出家眾是比較有可能的,各位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各位學了佛以後,就「離家鄉是佛子行」,這樣一來還沒有成佛,就先鬧家庭革命了,是不是?這是狹義的說法。就廣義來說,你學習佛法就會知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然而,我們學習佛法不是要在與家人的相處上增長貪瞋痴,而是學習如何讓家庭可以過得更和樂。
(二)「離家鄉」是我們可以好好思維的。我們要慢慢放下對於所處環境的負面貪著,這是很重要的。不是什麼都完全不要,是不要負面的貪著。當你有因緣活在這個地方的時候,你不要將你的世界越活越小。世界如此廣闊,不要只看到一個家、一個小區、一個地方。你要學習如何利用這因緣讓所相處的人心靈上可以越來越成長、富足、成功。這個是很重要的,我們慢慢的放下對於所處環境的負面貪著,就是「離家鄉」。
(三)家鄉,可以是你的老家,也可以是一個你待很習慣的地方,以至於讓你產生了負面的執著,這就是你所要舍離的。所以,重點不在於你是不是要離開家裡面,而是你有沒有認識到你現在所處的環境是貪嗔痴給你的影響比較多,還是正面的影響比較多。如果是前者,你可能要暫時的離開一下,因為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心的力量微弱,如果我們處在貪嗔痴較強的環境下,我們很容易忘失佛法的思維。就像你們可能會說:師父,上完你的課,我的心感覺很清凈,但是清凈個沒幾天,那種感覺就沒了。為什麼?因為你所處的環境貪嗔痴比較多。那我們就不要老是待在同一個的地方,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讓自己的生活圈寬闊一點。我們就會知道,我們的人生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個小小的地方。只要我們的心夠大,你不斷的想超越貪嗔痴,你的家庭自然會和樂。所以,「離家鄉是佛子行」,不是叫你真的要出家,而是要你遠離使貪嗔痴滋長的地方。
第三頌
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離開家鄉後,我們要去什麼地方?去安靜的地方──寂靜處。為什麼要去寂靜處?為什麼要依靜處?靜處的意思是沒有世間喧鬧、干擾的地方,或者是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寂靜處的梵文叫「阿蘭若」,很好聽,對不對?對我們學習佛法的在家人來說,我們一天、一星期或是一個月當中,可以撥出一小段時間依靜處。這對我們認識自己與增長智慧是很有幫助的。
二、依靜處的三種益處
(一)遠惡境故惑漸減。當你去寂靜的地方,你暫時遠離了讓你生起負面情緒的地方,你心中的愚痴和疑惑會逐漸減少。
(二)離散亂故善自增。為什麼我們學習佛法無法進步呢?因為我們的心太散亂了,總是要這個,又要那個,想獲得這個,又想獲得那個的,很難專註,這種學習是沒有什麼力量的。如果我們依靜處,遠離讓我們散亂的因緣,對於善法及智慧的學習,自然就會增長。這是第二個好處。
(三)心澄於法起定見。我們的心如果處於寧靜的空間里頭,心會越來越澄靜,在這樣的狀況下來學習和思維佛法會產生定見,對於佛法會有肯定的想法;這定見是源自我們內心的寧靜。心澄,內心寧靜,我們對於佛法自然會有更深入的思維與學習。
三、如何實踐?
建議大家每個星期一次或者每天花個五到十分鐘依靜處,讓我們的心安靜下來。你們可能會說:我好忙喔,都沒有時間。你們要記住有句話說:忙人的時間最多。如果你時間不多,你是忙不起來的,是不是?如果你真的很忙,每天都忙到沒有什麼時間,在這種狀況下,你還願意撥出時間學習佛法,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一天找個幾分鐘出來或者一個星期找些時間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最低現度,一個月三十天里頭找個半天或是幾個小時,讓自己先暫時遠離工作或是那些讓我們的心產生貪嗔痴的負面干擾,這對於我們的生命是很好的。古人說「寧靜致遠」,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