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閑聊每無益,抿茶自誦經

閑聊每無益,抿茶自誦經  

   問:法師登座說法口才甚佳,平日里卻罕見您與人交談,不知何故

   答:我不無聊,有啥好談的。

   問:那您如何與人相處呢?

   答:有問題說問題,有事兒辦事兒,此外,各安本分,各行其道。

   問:這,太過冷酷了吧?

   答:嘿嘿,請問尊駕,是冷酷些好呢,還是隨時製造些是非煩惱,最終發展為糾纏不清,甚至於相互傷害才好呢?

   問:哦,那,那寧願冷酷些吧。可是,交談也會帶來安慰和樂趣呀?

   答:人世間的交談,無非這麼幾類:一是「談愛」,情侶之間相互傾訴愛意,通過美化雙方,從中獲得一種虛幻的滿足感。二是「談情」,家人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同僚之間、合作者之間,等等,大家談的是感情與交情,目的在於交流溝通並加深感情,以便於家庭和睦、相處和諧或者合作順利共同發財。三是「談事」,就事論事,以便交換意見、解決問題。四是「談判」,對立雙方明爭暗鬥,動手前後時常要談一談。五是「談趣」,各類愛好者們聚在一起,交流心得體會,以便把興趣玩得更爽。六是「談法」,交流法義與學問,互通有無

   這六種交談當中,「談愛」愛難長久,最終陷入糾纏不清,甚至反目成仇者居多。「談情」不如平淡交往,家人之間也是一樣,接觸多了誰看誰都不會順眼,偶爾聚聚反而其樂融融。「談事」是必要的,但不可多談,大體清楚就可以,談多了人就皮了,必生反感。「談判」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多屬公事,公事公辦為上。「談趣」玩玩就好,不可痴迷於其中,否則便會自尋煩惱,越玩兒越苦趣兒。「談法」交流,需要投緣,也需要雙方水準相當,還需要見解相應,否則,多半不歡而散。

   此外,還有一種無聊的交談——閑談,就是心裡空虛得發慌,嘴發癢,非得找個人絮叨一下不可。這個,屬於人家的個人愛好,咱就不說了

   總之,生活當中,「交談」以簡要為好,多則無益。至於處世態度,無論對誰,都以「君子之交淡若水」之心態為佳。這樣的心理狀態,比較平等,比較相互尊重,比較沒有企圖心,比較輕松自在,它只屬於優雅的文明人。

   問:可是,生活當中也需要濃烈的感性色彩呀!要不然,還有何樂趣呢?

   答:感性理性並不矛盾,濃烈也未嘗不可。只是,要有足夠的內在「省察力」才好,要有相當的智慧修養與之匹配,要有度。否則,一旦過度,感性就會發展為盲目與無知感情則會演化為迷醉與沉溺。

   到那時,您就會明白,為何許多優秀的藝人與藝術家會選擇自殺。為啥呢?因為,那樣的心境空虛而痛苦,甚至會痛不欲生,乃至於精神分裂也有可能。問題是,那種痛苦並不是別人帶來的,而源於自身,源於無知與迷醉,不善學習的緣故

   問:您也有濃烈的感情嗎?或者,感性之美?

   答:這個人已經不需要濃烈的感情了,不過,他並不缺乏感性之審美。他會在靜夜裡獨自品味桂花的馨香,也能夠手舞足蹈地欣賞那些選秀節目,還可能因為淘到一件滿意的物品而拍手叫好,甚至,假如有不識的人提出些無聊的問題,他很可能會文明,或者半文明地把對方罵個狗血噴頭。

   當他應邀講個所謂開示的時候,嘿嘿,他完全沒有了紳士風度,就像一個披著僧裝的瘋子,從里到外,狠狠地把他們數落了一通。結果呢,那些傢伙們下來還紛紛誇獎他,說他回答問題特別「接地氣」。

   不過,這些都不是他最日常的狀態,在生活里,他話不多,往往幾句就把對方打發了。回到房間里,他便會自言自語,自讀自寫,自靜自觀,偶爾也自歌自笑。寺院的人們,時常看到他獨自在院子里經行,戴著一副幽深的變色眼鏡,用一種悠閑的氣場霸佔了整個四合院的氛圍。要是有人看他不順眼,他便會體貼地告訴對方:哦,倘若您覺得我住這裡不合適的話,千萬別為難,盡管說,我再地方,儘快搬走。

   問:哇,您這麼拽啊?哪來的能量啊,教教我行嗎?

   答:行啊,記住了,兄弟要想身上下充滿精氣神,此乃無上竅訣,偈曰:  

   閑聊每無益,抿茶自誦經;

   舉世不牽掛,淡看輪迴景。

   坐禪歸心地說法凈六根;

   家中何所有,一藏大光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