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與信徒
師:你們認為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悲哀是什麼?這裡說的是普通人,不是修行人。
答: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生命。
答:不知道自省。
師:我認為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悲哀是沒有知心朋友,最大的財富是有推心置腹的朋友。當你做事的時候,有人不要命地維護你,幫助你,當你出了問題,有人拿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你,在關鍵時刻為你兩肋插刀,這就意味著你做人成功了。這時候什麼信仰啊,開智慧啊,成佛啊,在我看來都沒有用了。你有信仰又怎麼樣?在座的都有信仰,如果你出事了,有幾個朋友會出來幫你說話,替你承擔責任?有幾個人會為你兩肋插刀,甚至拿自己的腦袋換你的腦袋?或者明天你的朋友出事了,你會不會奮不顧身地為你的朋友做事?你朋友家裡出事了,急需要錢,你會不會賣掉房子為你的朋友籌錢?你們問問自己這一生之中是否有這樣的朋友,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如果沒有,你就是一個最悲哀的人;如果有,你就是一個做人很成功的人。
做人成功體現在哪裡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你不可能沒有答案,你的答案就是你的見地,你的見地就是你的水平。
答:被別人認可。
師:住在東華寺,在物質上我會給你們創造最好的條件。但是,我會設置最堅硬的模具來考驗你,塑造你。你能適應這個模具的鍛造,能接受萬行的思想理念,能承受我對待你的方式,能遵守我們寺廟的共住規約,你就能享受這個好環境、好條件;你不能適應,不能接受,承受不了,只想貪圖這裡的好環境、好條件,你在這裡是住不下的。
信徒供養我們這么好的房子、這么好的車、這么好的東西,你們是什麼心態?你們有什麼感受?你們會怎麼回饋他們?
答:就是「食存五觀」里說的「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答:我沒有為對方付出什麼,無緣無故得到對方的饋贈,非常有愧。
答:儘力回報他們。
師:你和尚能回報信徒什麼呢?你說:「我修行好,可以把功德迴向給他們。」在我看來,這是愚昧無知,自我欺騙,自我安慰。你沒有開悟,五戒十善都沒有修好,能迴向給他們什麼功德?你說你念經迴向給他們,說句心裡話,我們每天念著不明不白的經,自己是否能開悟成佛都沒有把握,能迴向給他們什麼?
信徒之所以把他省吃儉用的小錢給你,企業家之所以把他賺的大錢給你,為什麼?第一,他本身有信仰;第二,他認可你,對你有信心,你能跟他推心置腹;第三,他只是盲目地追隨你,根本不了解你。
答:乞士。它有兩層含義,上乞佛法無上智慧,下乞飯食度化眾生。
師:回答得非常好!和尚千萬不要把自己看作人天師表,菩薩再來,那是愚昧無知!那是你做到位了,信徒才這樣看。你能給信徒消災免難也不是你自己說的,是信徒的感覺,信徒的感受,是他們認為的。你自己應該怎麼看呢?就把自己當乞丐看,你就是世間的乞丐。
既然出家做了和尚,就要做一個好和尚,一個樣板和尚,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讓自己成為一盞明燈,走到哪裡就把正法帶到哪裡,把光明帶到哪裡。我一貫主張你們對待任何問題都要有自己的觀點、見解和看法。你是一個有靈魂的人,就應該有自己的觀點、見解和看法。當然,你有自己的觀點並不表示你否定古人的觀點,只是現在時代和環境不同了,你應該有自己的觀點,不能完全因襲古人。
和尚是沒有家的,寺廟不是我們和尚的,是信徒的。信徒把錢財給我們,我們把寺廟建好了,他們隨時可以回來。他們不在,我們替他們把家看好管好。我們和尚是給信徒打工的。所以我叫功德主們常回家看看,這是人家的錢建的廟,人家有功德有福報。所以過去的祖師在不缺乏供養的情況下還要耕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海外也有一些道場把他們收到的供養全部用來弘揚佛法,他們的生活全部自己解決。
他們的做法我非常認同,非常嚮往。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他們和我有共同的想法。為什麼當初馬祖和百丈要建叢林,立清規呢?我相信他們也有我今天的心態:你也是人,我也是人,我為什麼讓你蓋好房子給我住呢?我自己蓋房子;我為什麼讓你買好米給我吃呢?我自己種地。
但是,現在有一部分和尚昏了頭,認為接受信徒的供養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我父親罵和尚好吃懶做,是寄生蟲。他的確罵對了,佛教界裡面確實有很多混飯吃的和尚。但是真正有修行、為法忘軀、為教忘軀的和尚也很多。有些信徒問:「師父啊,你父母來了,看你蓋了這么大的東華寺,有什麼感覺啊?」我說:「我父母來了好幾次了,他們每次來,住一天或吃頓飯就走了,他們不過是來看看我。這么大的寺廟在我父親眼裡根本不值一看。他的觀點是:沒出息!這又不是你的錢蓋的,有本事你別當和尚!」我非常認可他的觀點。
徒:我們可以這樣想,但師父不必這樣想。師父應該想: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
師:(師笑)那是他們功德主這樣想。但是萬行一輩子都不會這樣想。和尚都會在內心找到平衡:你給我財施,我給你法施。但是萬行不會這樣找,也不需要這樣找。所以過去的祖師一生都活在慚愧當中,盡管開悟了,成佛了,有智慧了,做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吃的、住的、用的都是別人供養的。
人要活得真實,修行人尤其如此,心裡這樣想就這樣說,說出來的話是給知音聽的。愚昧無知的人,你不需要跟他說,說了他也聽不懂。聰明的人,你不說,他也能感受到你的內心世界,你說一句,他就知道你下半句要說什麼,你一個眼神,他就明白了。
信徒願意幫你,雖然這跟他的信仰有關,但為什麼他願意把錢給你,不給另外一個和尚呢?這說明你跟他掏心窩了,你敢把你的苦衷和喜悅傾訴給他,跟他分享。如果你對身邊的朋友、信徒只是一味地客氣,對方回應給你的也是客氣。你能把你的喜悅、痛苦、你的內心世界對他和盤托出,他是能理解你的。你的護法今天能幹到這份上,都不是一般的人,必然有過人之處,用我們的話來講,那都是再來人,都是大福報、大智慧的人。不要怕內心世界讓別人知道。對一個聰明人,你隱瞞不住;對愚昧的人,你也不需要跟他說。和任何人交往都要掏心窩,你才能獲得別人的真心和真誠相待。
我們中國有句話,「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交」。「打」,我們可以理解成兩種方式,一個是四肢上真正的打,一個是心靈上、思想上碰撞的「打」。一個人一生當中之所以沒有莫逆之交,沒有摯友,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對他人和盤托出,他的思想從來沒有和別人的思想碰撞過,共鳴過,他是個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有靈魂的人,你一定能交到一個有靈魂的摯友。即便他是你的功德主,你有什麼喜悅和痛苦也應該跟他說,不需要有絲毫隱瞞。當然,你這個功德主必須是個有靈魂的人,不是那種想消災免難求福報的功德主,這種功德主還處於迷信階段,沒有升華到智信——正知正見的階段。當功德主認識到佛教是真理,是智慧,是人類靈魂不可或缺的東西時,他就會把護持佛法、傳播佛法、弘揚佛法當作自己的使命。可是他又沒有精力去完成,所以他就會把希望寄託在我們和尚身上,希望我們去替他完成。
人和人真正、徹底的溝通,一定要有思想的碰撞。如果你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三言兩語,自己都進入不了狀態,都沒有激情,你也不可能讓別人進入狀態,也不可能喚起別人的激情;你自己都沒有忘我,你也不可能讓別人忘我地接受你。作為一個法師,作為一個傳教士,你自己都感染不了自己,又如何感染信徒呢?雖然你是一個人,是一個師父,但在大家的感覺里你是一個沒有血、沒有肉、沒有靈魂、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人,誰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呢?你是神,你是佛,你沒有七情六慾,沒有喜怒哀樂,誰敢跟這種神,跟這種佛交往呢?
上次我們討論一個問題:有七情六慾不是錯,錯在你不能做主。一個人成事是因為輕重緩急把握好了。一個人做錯了事,事情沒做成功或者沒做到位,也是因為輕重緩急沒有把握好。你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你把輕重緩急把握好了,為什麼不可以呢?你說你沒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那不是最高境界。你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但做得了主,能夠過後無痕,這才是佛教講的最高境界。大家都知道,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升華了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反轉過來就是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一個人擁有兩百斤的力量,放在這邊就是救人,做好人;放在那邊就是害人,做壞事。如果你沒有這兩百斤的力量,你做好事沒有力量,做壞事也沒有力量。
你我都是小人物,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是很正常的。不要長衫一穿,「我是大師,我沒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
釋萬行201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