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乃佛心
修禪的說禪高,修密的說密好,修凈的說凈快,學教的說教圓。各宗各派的祖師都是菩薩再來,橫說豎說無不是引導眾生悟佛知見。大家說是面條好,饅頭好,米飯好,還是大餅好啊?
答:能填飽肚子就好….
師:對,能填飽肚子,使你身體健康就好。所以以後你們修什麼法入什麼派不要打仗,凡是打仗爭論的都是凡夫。數千年來教內有派,教外有教,鬥爭得非常激烈。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將是民族與宗教的戰爭。過去的戰爭是為了掠奪土地,搶佔資源。而未來的戰爭將是掠奪宗教市場——意識形態。
自古以來,宗教家首先是個思想家,只有成為思想家,才可能成為宗教家和政治家。要想成為政冶家,首先必須具備思想家與宗教家的素質。三方面的素質兼具,三個領域的見地通透,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欠缺其一都不可能。要麼一個都不是,一旦具備其一,三者皆具備。
所以我經常告訴東華寺的出家法師們:讀書要先廣而後專,剛開始要廣泛閱讀,博覽群書,包括家庭、情感方面的書都要讀。一個宗教家、政冶家,必須是個知識廣博,充滿人情味的人。通常大家都說政治是無情的,但一個政治家一定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人,否則就是一個政客。一個宗教家一定是一個情感豐富細膩,深諳情感世界的人,否則成不了宗教家。眾生內在的情感與感受你無法理解,感受不到,領悟不到,你怎麼與他溝通呢?有些人說:出家人是冷血動物,不懂感情。是的,大多數是這樣,但極少數出家人不是不懂感情,而是感情太豐富太充沛了,充沛得像大海一樣,你無法攪動他。他不需要情感,他整個就是情感,他是情感的全部,他只需要給予情感的對象。真正的宗教家、政治家是施予者,不是索取者。所以我說歷宗歷派的祖師都是菩薩再來,是為了迎合眾生的需求,你喜歡凈土,他就給你創立凈土宗;你喜歡禪,他就給你創立禪宗;你喜歡密,他就給你創立密宗……無論什麼宗什麼派,無非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感觀,讓我們入佛知見。同一種味道的餅乾,為什麼會有很多不同的款式包裝呢?其用意就是為了滿足各類眾生的需求。而祖師這樣做是為了普度眾生。如果你沒有豐富充沛的情感,想入佛知見普度眾生,你的力量從哪裡來?你拿什麼與眾生溝通呢?
我們這個地球的眾生叫欲界眾生。什麼是欲界?通俗廣義的解釋,就是一個充滿七情六慾的世界,情與欲是構成這個娑婆世界的基礎。既然如此,作為一個傳教士、一個心靈導師,你就必須深諳七情六慾和它的輕重緩急,並且把握得恰到好處,快一分慢一秒都不行。否則既不解渴也不解餓,不僅不能引導眾生提升,反而會讓他墮落。
剛才兩位信徒談到世俗音樂與宗教音樂的區別。有些世俗音樂聽了讓人充滿了性慾,有些世俗音樂聽了讓人充滿了情。而佛教的梵唄、基督教的聖樂,聽了讓人的心靈升華,渴望回歸,有種看破放下的超然感。這就是它們的本質區別,就是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的鮮明寫照。
所以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你不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不了解這個社會千奇百怪的現象,就無法看破和超越它們。既然這是個七情六慾的世界,作為一個出家人、一個靈修者,你不僅要修身修心,還要修靈,要懂得他人的心靈世界。
守本位是一個學佛人該做的分內事,要對得起一日三餐。但光守本位還不夠,還得聽招呼。聽招呼是你的分外事,你額外加班加點的工作才叫奉獻。一個學佛人如果不能以一個奉獻者的心態來學佛,在你身上是不會有佛的味道的。何為佛?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眾生和社會,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做法都是以奉獻的姿態出現,而不是以索取的形式出現;內在的悲心、智慧、情感充沛得如同大海,不需要他人給予,只需要接受者,接受他充沛的愛、充沛的悲心、充沛的智慧。
所以,以後人家問你有沒有七情六慾,你千萬別說外行話:「我沒有七情六慾,我已經超越了七情六慾。」我經常聽到一些年青的出家師這樣回答。除非你是個死人、木頭人,是塊石頭。沒有七情六慾的人還能做靈性的導師嗎?當然,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對七情六慾是做得了主的。所謂的菩薩,是進得去又出得來,而又不留痕跡。凡夫要麼進不去,要麼出不來。
師:我們都知道修道就是修心,但只有把身修好了,心才穩得住,因為身是心的載體。而心的載體是靈魂,是靈魂在主導和支配這個身體。當身心處於同一頻率時,身就是心,心就是身,從一個人身上完全可以看到他心的樣子:是好心還是惡心,是濁心還是清凈心,是美心還是丑心。身是心的顯現,是心的模樣。雖然我們修行修的是心態、思想,但入門時必須兼顧修身。何為道?身心合一即為道,道是生理與心理的合一。所以道離不開身心,離開身心則無法修靈,它是三步曲,一環扣一環。
釋萬行20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