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力量
問:您說借事煉心,借人檢心,在社會上,尤其在商場中,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師: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什麼工作。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全心全意,認真負責地把工作做好。做好工作有兩個必備條件:一是專註,二是運用智慧(包含了盡職盡責)。無論你和同事共事,還是與顧客溝通、交流,都要藉助人與事來檢驗和歷練你的這顆心,學會在喧嘩的環境中煉心,在無事的時候靜心,讓心歸於平靜、安寧,頭腦歸於零。
問:怎樣才能修到空的狀態呢?
師:要藉助一個方法。修到能進入零的狀態後,遇到事情,你自然會從那個零的狀態里走出來,把事情處理完後,你又會自動進入零的狀態。
師:對。因為頭腦只是靈性的一個工具,靈性可以使用頭腦,也可以不使用。而我們現在恰恰相反,靈性成了頭腦的工具。
師:是。我們修行,就是要把頭腦變成靈性的工具,而不是讓它變成頭腦的工具。
問:對!這種狀況我感受很深刻。比如在工作中,不想說話的時候必須說,不願動腦子的時候必須動。
師:這就是你問的借事煉心,借人檢心,工作中帶著覺知,工作之後隨時歸零。
問:歸零是不是不住於心,當事情做完後,不讓它的結果影響自己的心?
師:說不住也對,但必須有一個狀態出現,不光是理解上的不住,還必須能切實地感受到有一股力量與你融為一體,你就是她,而不是你與她融合。這個層次已經沒有融與不融了,你已經變成她,她就是你了,無論喜怒哀樂都不會動搖她,不會破壞她,而且她也會有喜怒哀樂。就是達到零的狀態後,一樣會有喜怒哀樂,因為身心靈合為一體了,或者說這時候肉體已經變成了靈體,而不是靈體變成了肉體。
問:如何才能感受到自己有這種靈性呢 ?
師:要懂得佛教講的「理入」和「行入」。如果你只講理入,就容易形成知見。有了行入後,就真的能感受到一種力量的存在。就像練氣功的人可能不會搞科研,不會寫論文,但他們確實能感受到一種力量的存在。而搞科研的人雖然精通理論,卻感覺不到那股力量的存在。佛法和佛學的區別就在這里:佛學是搞研究的,佛法是搞修煉的,一個是學術的範疇,一個是靈性的範疇。
問:我經常會感受到與萬物同一體,也總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請問能不能把這種空的狀態關掉?
師:對,把自我關掉就是把六根關掉。
問:我們現在看到桌面上的光,它是來自太陽的光,還是其他什麼光?這個光是從哪裡來的呢?
師:從你心裡來的。客觀上這個光確實存在,但是,如果我們的心可以關掉的話,這個光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
師:對。
問:您能否解釋一下,怎樣才能把習慣的行為變成阿賴耶識里的種子?
師:一般來說,不經意的、輕描淡寫的事情是輸不進阿賴耶識的,只有那些讓你刻骨銘心的事情才會儲存進去。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幾乎都無法儲存進去,往往過去就過去了。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沒有統一,這件事是儲存不進阿賴耶識的。如果你想把今天經歷的事儲存進阿賴耶識,你的六根必須合一。如果你不能專註,你的六根不能統一,它們是無法儲存進去的。所以常人無法把信息儲存進阿賴耶識,只有身心合一了才可能。
問:我很容易將空間的概念縮小到一點,或者擴展到無限大,但我對時間還是不夠理解。
師:空間的放大縮小是身體的感知,一般人都做得到。對時間的感知必須關閉頭腦才能捕捉到。這是二種不同的獲取途徑。很多人修到一定階段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空間是生理上的修煉。時間是靈性上修煉。
師:在生理上,六根必須關閉、統一才能進入心——意識的範疇。在意識的層面上進一步修煉,才能與靈融為一體,進入靈性的層次。心屬於意識範疇。而意識是靈和身體的一個連接體或中介。往上走,就是靈;往下走,就是生理。
師:學靜坐就好了。靜坐的時候,有意識地讓身體放鬆,空掉,融化掉,覺知到身體瀰漫、擴散到整個虛空中,融入宇宙。當你可以用意識控制身體,六根可以隨時擴散,瀰漫,縮小,放大時,身體的修煉就可以告一段落,你的意識就不需要再和下面的身體打交道,可以與上面靈體的力量銜接了。也就是說通過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身體統一,融化,瀰漫,空掉,這時候就結束了身體這個層次的修煉,可以進行下一步——意識和靈體力量的銜接。
造物主把我們的身體造得非常完整。如果我們的意識往下走,就滿足了六根的需要或者生理的慾望,就把靈性的力量拉下來使用;如果往上走,就為靈性服務。
在這個地球上,在這個娑婆世界,真正發揮作用的還是意識。當意識發揮作用時,它的力量絕對不是來自六根,而是來自靈性。這時候的意識不能叫潛意識,也不能叫第六意識,它是靈性力量的一個載體。
師:是。在沒有獲得靈性力量之前,它是第六意識,一旦獲得了靈性的力量,就不能再當作過去的第六意識理解了。佛教不是用四禪八定來描繪意識的不同層次嗎?比如初禪證到什麼,二禪證到什麼……這個意識說起來太微妙了,它往上就與靈性接通,為靈性服務;往下就為我們的六根服務,滿足它們的慾望。它就是一個中間的連接體。
問:請問西方的「造物說」和達爾文的「進化論」,誰對誰非?還是二者皆非?
師:造物雖有其事,但不是這么表達。絕不是有某個神在造人造物。造人造物的是一些元素,或者說一種力量,當因緣——內緣和外緣具足的時候,這些元素、這種力量就形成了人,形成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師:不是共業,是我們修煉好了,我們的功德、福報具足了,才有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裡面有一種可以到處移動的力量,它既不是光體也不是液體,既不是風也不是火,或者說都是,只要條件一具足,它就形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們人類也是由它形成的。
師:對。
師:這樣說也對。實際上它是一種力量,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合起來就形成了一種勢、一種力量。就是這個東西,它走到哪裡,哪裡就形成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類、動物和其他各種生命。修煉就是回到這種原始的混沌狀態。人類本來就是從它那裡來,由它派生出來的。如果今天我們往後修煉(實際上是前進),就可以回到最初這種狀態。如果最初我們不是從源頭那裡來,今天我們怎麼修也回不到那個源頭。
師:對,都有靈性,看得見看不見的都有,只不過有的東西太小了,我們肉眼看不到。
師:對。只是它們靈性的力量太小了,你的肉眼看不到,但你的靈性可以感覺到它們的存在。所有的存在散發出的氣場都是一種波浪,一種力量,我們東華山最多的就是這種力量。
師:對。加上我們這里的地形地貌很容易接收這些東西,我們樓房的布局、格局也很容易接收,所以只要人一進來,馬上就被這種力量包圍,馬上就得到了加持。
師:是自身的。這就是外風水和內風水。有接風、存風的通道,也有去風的通道;有進氣、存氣的通道,也有去氣的通道。
問:據說地球上有很多「加持線」,每個國家都有,中國也有不少,東華寺是不是也在這種加持線上?
師:粗分的話,我們中國有五條,東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和西藏各一條。我們這里屬於華南。也可以把它稱為地球的經脈,我們東華山正好坐落在一條經脈上。這樣的地方靈性指數很高。有些地方拍照,會照出一個個圓形的光團,就是那個東西,也可以說那就是靈。但這時候它沒有載體,不會起作用。必須用意識,它才會進入我們的身體,有了身體做載體,它才能成為一個有分別力的靈體,達到身心靈合一。
問:這種靈體有意識嗎?比如我們開法會的時候,就聚集了很多這樣的靈體。
師:有意識,但很粗淺,必須有個載體,它們才能成為完整的東西。這時候它只具備了一,不具備二,一旦具備了二,它就是一個活的東西了。
問:這些靈體是不是也會去投胎?
師:也會。它就像雞蛋里的細胞,說它有生命力吧,它又沒有生命力,因為缺了一樣東西——溫度。一旦條件具足,它就有了生命力。我們東華山最多的就是這些東西。
師:會,我們的思想、健康、品味、品質、能力、素質等等,都會受它的影響。
問:是不是我們心的振動頻率不同,所接收到的這種東西的質量也不同?
師:無所住的心吸收的不僅多,而且品味高。如果心態扭曲,貪心、嗔心重,吸收的就是反面的東西。
問:怎麼稱呼這種東西呢?
師:叫它光子團也好,靈氣團也好,都可以。
問:所謂的「業力招感」,是不是指你接收到的東西的能量層次不同,帶走的也不同?
師:對。
師:如果把我們身體裡面的那個東西用「靈」來稱呼,她本身就來自宇宙,所以今天我們才有足夠的理由重回宇宙。如果她不是從上面來的,就是找到了她,我們也回不去。可是為什麼當初她會進入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地球呢?她原本是想來凈化這個空間,也就是來凈化和加持這個地球,同時完善自己,完善這個身體,滿足這個身體的慾望。結果進入身體後,一直在滿足身體的慾望,忘記了初衷,忘記了修煉,忘記了回歸。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物資上得到滿足後,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煩躁不安、孤獨與寂寞,因為她在裡面敲打著我們說:「你的需求已經滿足,現在該開始滿足我了,別忽略了我!」所以有一天當我們到廟里去,會突然控制不住自己,淚流滿面,想宣洩。
問:我今年就有這種感覺,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力氣繼續在外面奮鬥了。
師:對。這時候如果你遇到一個明師,他就會告訴你,是你裡面的力量在敲打你,你所謂的空虛並不是這個身體,而是你裡面的力量感到空虛。你必須給它一個方法,讓它盡快修煉,重新回到源頭去。所以我們的身體到了一定時候,就會有一種想往上走的慾望,就是因為身體裡面有一股來自上面的力量。可是,為什麼身體裡面還有一股力量要往下走呢?因為這是身體產生的力量,它要往下走。而靈體的力量要往上走。所以在我們修行的某個階段,有的人是從上面空掉,有的人是從下面空掉,有的人是從中間空掉。這取決於我們修行時的年齡,我們是否結過婚,我們的健康程度等等。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有的人是從上面發生,有的人是從腰部發生,有的是從腳下發生。不管從哪個部位發生,最終都要回歸到它的原點,回到整體裡面,就像一滴水回歸大海一樣。
問:每個人裡面的靈體都一樣嗎?
師:都一樣,我們都是從整體裡面下來的,都是來自大海的一滴水。
問:不同人的能量有沒有大小之分?
師:沒有,只有惡習有大小。
問:要通過修行那個東西才會上去。沒有修行的人,他們的那個東西會出來嗎?能回去嗎?
師:有明師助念也可以回去,沒有明師助念就又投胎了。
師:對。你們現在可以說都是明心,明白了這番道理。見性是看到了那個東西。
問:那個東西就是阿賴耶識嗎?
師:不是。它下來後要作業,要發揮智慧,必須藉助阿賴耶識里儲存的信息。
問:要明心見性後,阿賴耶識才能打開嗎?
師:應該說大部分人是這樣。但有一部分人沒有明心見性,阿賴耶識里的東西也能調出來。
師:空也是一個層次,也是阿賴耶識里的一個空間。阿賴耶識裡面有很多空間。
師:對。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大倉庫,我們生生世世的信息全都儲存在裡面。
師:有可能(眾笑)。所以這時候明師就會告訴你:「這叫做沿途風光,一切沿途風光都不要管它,只管往前走,走完了,自然知道哪裡是黃金,哪裡是垃圾了。」
師:對,這叫做種子翻騰,什麼樣的種子都會翻騰出來,翻騰完之後,你自然就知道哪些是你需要的黃金,哪些是你不需要的垃圾。
師:是。實際上我們這個身體才叫做 「生」,那個靈體叫做「命」,那個命必須藉助我們的身體發揮作用,發揮完之後還要回到源頭去。
師:對。本來這個命是我們身體的主人,現在卻變成身體的奴僕了。就如剛才所說,六根本來是靈體的工具,結果靈體變成了六根的工具,完全顛倒了!實際上六根用得越少,越空,從靈體裡面散發出的力量就越多。
師:不是,而是只給你一件事做,就像密宗的教法,讓你磕一百萬個大頭,誦一千萬遍某個咒語,把六根累得半死,跳不動,不再跳了,靈體一下就出來了。他們所謂的「關閉六根」就是給你一個法,讓你的六根拚命地幹活,直到累到極致,干不動為止。不累到極致,六根還關不掉,還會胡思亂想,向外賓士。
師:對。
問:一邊做事,一邊打妄想,這樣不行吧?
問:如果我們做事的時候非常專一專註呢?
師:那就等於在修禪定了。打坐專一和走鋼絲專一有什麼區別呢?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實際上沒有區別。我通過盤腿進入禪定,你通過走鋼絲進入禪定,他通過練武、比武進入禪定,都是入定。打坐還可以打一打妄想。走鋼絲的人一打妄想就有性命之虞。比武的人一打妄想,刀子就到他身上去了。
師:能,但要達到靈性的層次才能開智慧。只停留在專註的基礎上,智慧還開發不出來。開智慧的前提是專註,但學會了專註還要學會轉,沒有學會轉是開不了智慧的。
問:這個「轉」需要什麼條件呢?
師:需要宗教知識,需要知道專註只是一個層次,一個境界,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
問:我對阿賴耶識的理解是這樣的,比如說樹,我們把樹進行分解再分解,之後就只剩下分子、碳水化合物、水等。也就是說,樹是由這些微細的分子組成的,是因為我們的意念和心力把它們組合成了一個可見的物體——樹。也就是說,樹形成的基礎是我們人的阿賴耶識。這樣理解對嗎?
師:基礎不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只是一個倉庫,它不做具體的事情。基礎還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對事物、信息的接收和傳遞,是由第六識和第七識完成的,之後才將它們庫存到第八阿賴耶識里。前面的五識——眼、耳、鼻、舌、身只是第六、第七識的工具,真正操縱、主宰、做決定的是第六和第七識。當我們把靈體修出來以後,靈體要發揮作用,必須到第八識這個倉庫里,把世間的知識也好,智慧也好,游戲規則也好,拿出來使用。為什麼開悟的人那麼有智慧呢?就是因為他能進入第八識這個倉庫里,把生生世世儲存的信息拿出來使用。第六意識就相當於攝像機的攝像頭,它的功能是捕捉信息。第七識是決定拍攝還是不拍攝,拍攝之後把獲得的信息資料放到第八識。
問:第七意識就相當於質檢員?
師:對,相當於質檢員。
問:我對第六識和第七識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能否請您再解釋一下?
師:第六識是前五識的靈魂,是他們的操縱者。前五識本身是死的工具,有了第六識,它們就成了有生命力的工具了。這些有生命力的工具捕捉到信息後,第七識便對它們進行篩選(質檢)、分別、判斷——該儲存還是不該儲存,儲存到哪個位置等。
我們的靈體從上面下來的時候要經過第八識,在經過的時候,把八識裡面所有的信息都儲存到了靈體裡面,並把它帶到第六和第七識,然後通過前五識這些工具發揮作用。所以我們的靈性裡面什麼知識都早已具足。當我們要往上返回的時候,前五意識要盡量不捕捉新的信息,第六識要盡量不留下烙印,第七識要盡量不把信息往第八識里儲存,我們這個靈體才會毫無牽掛,一路輕松地脫離前五識,超越第六、第七和第八識,回歸源頭。
師:要讓前七識無住無掛。
問:就是看到和沒看到一樣?
師:實際上第六、第七和第八識都是因為靈體的需要而化現出來的,它們是一個靈體。而前五根是我們的父母親帶給我們的。
問:前五根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第六、第七和第八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意會,對嗎?
師:第六、第七和第八識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不是用我們的前五根去看去摸。
問:它們就是您曾提到的一層一層像牆一樣的東西嗎?
師:對。
問:是不是我們在悟的時候,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上,悟到了這里,就到了這一層,就知道它原來是這樣,可能它就是第六、第七或第八識了?
師:對。
問:到了一定層次,耳朵可以品嘗味道,眼睛可以聽聲音。那要達到什麼程度或狀態,才能六根互用呢?
師:當五根關閉,回歸到第六、第七和第八識,進而回歸到源頭的時候,就可以六根互用了。六根消失的時候,才是六根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在這個層次,眼睛只能看。到了更高層次,眼睛還能嗅。
問:修行就是讓本來面目從身體中脫離出來,回到它原來的位置去?
師:對,它本來就是從那裡來,又回到那裡去。所以說:「修也沒有修,證也沒有證,只不過做我的舊事而已」。
師:是很容易,活在當下,用在當下。難就難在你的六根工作了這么多年,現在突然不讓它們工作,它們不買賬,它們要喧賓奪主啊!修行就是把熟的變生,生的變熟。總之,無論修多少法門,經歷什麼層次,擁有什麼境界,佛法修證的終極目的都是以智慧的圓滿為究竟。
釋萬行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