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寂聽:心經修習課:不煩惱的活法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名:心經修習課:不煩惱的活法

  作者:瀨戶內寂聽 王建新 譯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作者簡介

  瀨戶內寂聽,生於1922年,俗名瀨戶內晴美,法號寂聽。日本佛教天台宗尼僧。51歲時出家,曾任天台寺主持,現位居大僧正。她在精研佛法的同時也筆耕不輟,她的文學作品曾獲得新潮同人雜志獎、谷崎潤一郎獎、野間文藝獎、泉鏡花文學獎等。佛教題材小說《人生在世便是相逢》的中文版已出版。

  譯者:王建新 武漢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翻譯作品有《三島由紀夫研究》《世界漫遊記》《箱男》《科學哲學》《螺旋狀垂訓》《興業銀行》等。目前在日本嘉悅大學任客座教授

  內容簡介

  僅有270個字卻道盡佛家真髓的《般若心經》,被作者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作者以身說法,運用自己半個多世紀的人智慧,向讀者娓娓道來生命中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心靈依靠。當內心苦惱、躁鬱難平之時,我們可以通過持經、誦經、抄經來穩住心神,獲得不被外界干擾的巨大能量

  書摘正文

  《心經》改變了我的一生

  對《心經》,我們再熟悉不過了。絕大部分人在人生途中對它有所耳聞。正如我們對空氣的感受一樣,對此起彼落的蟬鳴,對稀疏可聞的蟲叫,我們往往是聽到了也就聽到了,任其在耳邊掠過,並沒往心裡去。然而,我們偶爾也會覺得,這次的蟬鳴蟲叫似乎有些異樣,於是就會側耳細聽,想知道這次究竟是幾隻蟬、幾種蟲發出的鳴響。產生這種心境的時候,往往正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中產生了吸納這種蟬鳴蟲叫的雅緻,或是萌生了某種感傷情懷的時刻。

  對《心經即是如此。一般說來,我們大多是無意間聽說過,或是習慣使然地念過。突然有一天,我們會產生一種念頭,想知道它們的意義,想理解其中每一句話所訴說的真正內涵。

  這一天,就是我們和《心經》緊緊結緣之時。正如俗話所說:「讀論語不識論語」——不一定每個讀經的僧人都做到了真正理經文的含意。持經、誦經、寫經即是在功德,對前人的這一教誨,僧人們都深信不疑。只是,在持經、誦經、寫經時,我們往往是不明其意的。 我是五十多歲出家的,當時說到經文,我只知道《心經》。

  也可以說,正是這部小時候無意間記住的《心經》引導我走上出家之路的。我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研習它,想理解它的真諦,至於是否真正做到了,我不得而知。

  後來,我在自己的寂庵里開設了嵯峨野修行道場,每月十八日定期向聚集於此的修行者說法,其中就談到了《心經》。本書就是我所內容的結集。盡管當時說法時因力求做到淺顯易懂,故重復之處甚多,有時會顯得有點唆。這次結集,我也保持原貌,未作刪減。記得當時前來聽講經的人告訴過我,正是由於我講的內容平易,才使得他們興趣不減,每次必到。

  於是,在這種反饋的激勵下,我力求把《心經》的精神吃得更透,講得更易於消化吸收。

  書後特別附錄部分,是我對自己講法中涉及《心經》的內容進行整理而成文字

  我熱切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本書親近心經》,哪怕多一個人也好。

  如果你手捧本書時深切感受到自己從此結上了佛緣,那就太值得慶幸了。 ——瀨戶內寂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