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超越生死的大智慧(文定法師)

超越生死的大智慧

文定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剛經》一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可以說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佛經
  《心經》出自於六百部《大般若經》,屬於般若經典他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譯本,方廣昌先生編的《般若心經譯注集成》中就收集了十八種,現在佛教界流傳的是玄奘譯本。至於本經註疏自古以來有百來家,可見此經傳誦之盛。
  要講《心經》我們就不能不首先了解一下「般若」的意義般若梵語的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的兩種方式就如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應內容概念,所以採用音譯。唐三藏法師在譯經過程,制定了「五不翻」的規則,其中的般若就屬於五種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般若既然是梵語的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般若什麼呢?古德為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譯般若智慧,但它又不同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是有限的,是夾雜著煩惱的,是不圓滿的,它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的,是清凈的,是圓滿的,它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徹底的解脫人生煩惱
  般若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智慧對於我們生命的改善有著至關重要的重要性。可以說沒有般若我們的生命將處在極度的迷惑顛倒當中。這些迷惑顛倒主要來自於認識上的錯誤和對物慾執著所帶來的痛苦
  佛法是用來開發智慧,解決人生問題的,但是人生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我們如果給與高度的概況,那人生中最大的問題則不外乎生與死的問題。現在的人們大都很心生活的質量,其實生活僅僅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的宗教哲學都很注重探索生的來源以及死的歸宿,作為生命科學佛法,其對生命人生的大智慧,對有情眾生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更有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我現在就《心經》的角度,對生命的形成以及延續,乃至過程中的作用作一番研究。
  《心經中說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間從無明至老死,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也就是十二因緣法。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也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明就是光明佛教光明代表智慧,因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才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滿著困惑,因此無明,是人類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
  行:行是行為,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為,如舉心動念想干好事壞事一是語言的行為,指日常生活中各種語言,有善的:如愛語、真實語、利他語;不善的:如兩舌、惡口、妄語一是身體的行為,有殺、盜、淫的惡行,或禮佛、懺悔布施善行
  有情眾生由於我見關系,對自己的行為,總是很自信,以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心經》說:無明緣行,也就是說無明是我們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由此我們的行為有多少准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人的行為,通常我們以為一件善行惡行,隨著行動的結束也就完,這又不然,一種行為雖然發生過了,並不意味著影響就此消失。何以故?因為我們在行善或行惡時這種善行惡行它會變成一種潛能,蓄藏到我們生命主體(識田)中,成為我未來生命延續的一種推動力量
  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佛在很多種經典當中都曾經說到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種力量:即壽、暖、識。壽,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體具有的暖命延續的主體生命的延續三者不可缺一,一個人壽命期限到了,識會離開,身體馬上變冷;識離開身體壽命就會結束,色身立即敗壞。那麼識是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常人們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因為只看到肉體,而看不到識的存在的關系。色身作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識是生命主體,是無形的。平常我們只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只是暫時存在,而識才是永久的延續。因此,所謂人死,僅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結束,識還在繼續,它將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出現。
  行緣識,是說識在下一生命的接生相續時,需賴「行」,這里「行」是指過去善惡行遺留下的種子,或稱業力,由此業力推動著識去投生。《瑜伽師地論》卷一對這個過程做過深刻的描述。《論》曰:「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見父母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已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貪愛,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速,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余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人類投生,雖然是業力推力下,但卻由淫慾心的驅使,足見淫慾有情生命中的地位。
  生命的構成,唯物者以為物質生意識,意識是在物質基礎上產生的。《瑜伽師地論》認為意識也有它的精神根源。《論》卷一曰:「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雲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生命物質基礎父母的精血,精神基礎則是阿賴耶識。此期生命最初的形成,是由父母精血與阿賴耶識和合一處,才完成了生命的最初狀態
  那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是什麼關系呢?同《論》卷一說:「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此心法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依託,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托,即從此處最後舍。」阿賴耶識與父精母血相互依賴,安危與共。並且是最後離開色身,宣告一期生命的結束。
  名識: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也就是五蘊的形成,名是指受想行識四蘊,色就是色蘊。阿賴耶識住胎之後,在它的執持下,生命的最初結構發生了變化。《瑜伽師地論》卷一說:「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羯羅藍位。」由根本識投胎已,進入住胎狀態;又由根本識的執持,生命形式開始完成。
  六入:即六根,是有生命接收外部資訊的六個視窗,因而又稱六入。六入: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名色緣六入:即六入是在名色的基礎生長起來的,前面講到有情住胎,生命在最初住胎階段身心都處於混沌狀態生理上,根身尚未形成,心理上,六識的活動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色逐漸形成了六根。
  觸:是一種心理狀態。在《百法明門論》所說的人類五十一種心所中,是五種最普遍活動的心理之一。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繫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凈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凈佛地,因緣殊勝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當制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所以,受是一種心理狀態。《成唯識論》卷三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受,是領納義。領納什麼?領納順適的境界,領納違損的境界,領納非順非違的境界當我們面對順境,會生起苦受、憂受;面對逆境,會生起樂受、喜受;對非順非逆的中庸境,會起舍受,由於感受上的不同,於是自然出現愛與非愛的兩種不同態度十二因緣中但講受緣愛,因為愛是有生死延續的主要因緣。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金剛經》說:「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里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歡喜。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六、惡,違背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欲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火坑」。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
  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
  有:是業有。我們對自己喜歡事物想得到它,於是採取行動,這行動也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不論是通過什麼方式,這種行動都會遺留下痕跡,即業種子,蓄存到阿賴耶識中,作為推動未來生命發展的動力。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生:是受生。生命的延續要通過四個不同的時期。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投生注胎的那一剎那;本有,是從投生後的一剎那起到死亡的前一剎那止,這中間的一期生命發展過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中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後,一直到投生的前一剎那。一般總以為人死,生命就算徹底結束了,其實不然,當我們這一生命形式正當死亡時,另一種生命形式中有身」,以化身馬上形式出現,《經》中形容:如秤兩頭,高低同時。中有身的出現與本有色身的敗壞是同一時間的。中有身生存的期限,是隨生有的出現而完結,一般為七天或四十九天。有緣生:是說因為業力決定我們的投生。經中說:業有兩種:一曰引業,二曰滿業。引業是總業,它將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滿業,是別業,它決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狀態,諸如男女、胖瘦、貧富、美醜都是滿業決定的。《唯識三十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業習氣,是業種,由於業種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報,前期業果完了,其他業因隨即成熟,如是業力無盡,眾生生死無窮,沒完沒了
  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而且這種痛苦,我們每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循環的規律。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古人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以上所述十二因緣,在佛教中有學者將它分為三世二重來說明:以無明行為過去因,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在果;以愛、取、有為現在因;以生、老、死為未來果。當然,在這里我們不可以做***械的理解,比如無明,它雖然是過去因,但在眾生生死過程中,無明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存在的。
  十二因緣佛教中又將它歸納為惑、業、苦三法。其中無明、愛、取三法為惑。惑是困惑,代表有情生命現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在這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輪迴著。
  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在這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輪迴著。
  《經》曰:無明盡到老死盡。這是佛陀教導聲聞弟子修行方法十二因緣相續是因為眾生隨順十二因緣的發展,由此有故彼有,導致了有情生死輪迴的繼續。那麼,如何才能從這十二因緣解脫出來呢?這就要在認識十二因緣發展的規律下,從還滅門來觀察十二緣起,前面說過十二因緣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比如說老死,老死誰都討厭,我們怎麼會有老死呢?那是因為有生,當時為什麼會受生,而且又是選擇了那樣一個不討人喜歡家庭這是誰安排的,那是為你自己過去造下的業力決定的,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辦法;為什麼會去造業,因為當時只想佔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並不知道人生還存在因果,以為幹完就罷了,為什麼要佔有,因為愛上了。這樣一一的從果推到因,是十二因緣還滅門的觀法。
  聲聞解脫,就是從還滅門下手的。依還滅門的觀法中,發現老死是因為生,生是因為有,乃至行是因為無明。「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乃至沒有無明就不會有行,於是聲聞人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見;從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中,開發無漏智慧,徹底打破生命無明狀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解脫
  《經》曰:「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菩薩境界。有無明,有老死,隨無明到老死而流轉,這是凡夫認識到無明至老死延續的過患,滅盡無明乃至滅盡老死,這是聲聞;以般若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照見無明乃至老死皆空認識到無明不異空,空不異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這是菩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盡。」這句話譯為白話是:沒有無明也沒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從邏輯上來說當然是這樣,在聲聞人智慧中:因為他們覺得有實在的無明,這才有無明的滅除;因為有老死,才有老死的滅除。而菩薩境界觀照無明乃至老死都是自性空,無明乃至老死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假相夢幻泡影,因此菩薩不滅生死也不必厭離生死,在生死通達死了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