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法師:凈心啟福慧,禪門作津梁——深切緬懷一代高僧凈慧長老

凈心啟福慧,禪門津梁
——深切緬懷一代高僧凈慧長老

覺醒

  當代著名高僧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創始人、趙州柏林禪寺退居、當陽玉泉寺退居、黃梅四祖寺、五祖寺方丈、邢台大開元寺住持凈慧長老,於2013年4月20日安祥示寂,中國佛教界再失棟梁,生活學人痛失導師山河含悲,龍天共哀,四眾扼腕,祈願再來
  凈慧長老年少入道,學修精進,十八歲即在廣東雲門受持三壇大戒,跟隨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左右,聰穎慧達,深得器重。1956年中國佛學院創立後入學深造。1963年被錯劃為右派,先後在北京廣東、湖北等地參加勞動。1979年平反後,重返北京參與中國佛教協會的各項恢復工作。1981年《法音》創刊,任責任編輯,1983年至2002年任主編;1982年增補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1987年當選為常務理事;1988年受命籌建河北省佛教協會,並被選為會長;1992年主持趙州柏林寺重建工作;1993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10月應湖北省黃梅縣、當陽縣有關部門邀請,任四祖寺和玉泉方丈;2004年10月辭去柏林寺住持職務。1993年起倡辦生活夏令營,在教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同海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宗教界發展友好往來,為中國佛教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長老一生愛國愛教,戒行精嚴,修正功深,建寺度生,愛護僧伽慈悲大眾,行化南北,德播四方,為當代佛教的振興和發展、為推動佛法生活化、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宏偉事業,嘔心瀝血、摩頂放踵,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著佛教契理契機、服務大眾原則,秉承趙州從諗禪師平常心是道」的禪門宗風,凈慧長老富有創見性地提出了既具時代意義、又能充分體現「人間佛教精神的「生活禪」理念。主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生活」,試圖在佛教眾多的修持法門中選擇一種「既能達到明心見性解脫生死的終極目的,又能適應現代人生活環境修行方法」。以「繼承傳統(契理),適應時代(契機),立足正法,弘揚禪學,開發智慧,提升道德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凈慧長老創導的「生活夏令營」,使無數學人走進禪、了解禪,受用禪的智慧、禪的清涼、禪的慈悲、禪的灑脫,實乃當之無愧之佛門泰斗,名副其實之人菩薩
   長老生前十分關心上佛教的發展,多次蒞臨上海弘法宣教,與上海佛教四眾弟子結下了深厚的法緣,深受大眾尊敬和愛戴。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凈慧長老中國佛教協會主持《法音》編輯部工作時,就曾多次到上海與先恩師真禪長老交流工作,並在上海佛學院發表演講,本人有幸聆聽到長老的諄諄教誨,深得法益。長老善於將深刻的佛法哲理寓蘊於樸素真誠的話語之中,幽默風趣、通俗易懂,很受學生歡迎。
   長老主持恢復和住持趙州柏林寺,是全國佛教場所中管理與道風俱佳的寺院。1999年9月,我帶領玉佛寺寺務處所有成員來到柏林寺參訪,凈慧長老不顧身體有恙,全程陪同我們參觀,並對柏林寺的治寺理念和修學情況進行了詳盡的介紹,令我們非常感動。在柏林寺參訪的三天時間裡,我們跟隨大眾上殿過堂、禪坐修持,凈慧長老以身作則、親歷親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11月,玉佛寺舉辦為期六天的講經法會,凈慧長老應邀為大眾演講,以「佛法生活」為題,長老精闢闡釋了佛法的精要思想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體驗佛法、實踐佛法的要領。長老法王座,作獅子吼,台下四眾雲集,偌大的法堂被擠得水泄不通。法會完畢後,人們仍久久留連,不肯離去。
   2002年11月,玉佛寺慶祝建寺120周年,凈慧長老特於百忙之中飛赴上海,出席當天的紀念活動。在座談發言時,長老滿含深情地表示:「虛雲老和尚是我的受益恩師,虛老在玉佛寺指導禪修的講話已廣為傳頌,影響了一代禪門學人;已故玉佛方丈真禪長老是我的舊交好友;現任方丈覺醒大和尚與我也堪稱忘年之交,因此我與玉佛寺可以說是夙緣深厚。柏林寺與玉佛寺也一直互相支持、互動互助,是僧團和合、寺院友好的典範」。
  真禪長老圓寂後,凈慧長老深感痛惜,多次撰文表達緬懷之情。2010年9月,聞悉玉佛寺即將舉辦紀念真禪長老圓寂十五周年系列活動,長老欣然提筆賦詩:「天下叢林處處新,法門此日正逢春;振衰赴弊憑誰力,一代師模憶上人。歸隱蓮池十五年,度生說法日中天;願乘悲智慈航渡,重續娑婆未了緣。名垂僧史記殊勞,演教宏宗一擔挑;獅子窟中無異獸,傳燈續焰有賢曹」。言辭懇切,字字率真,老一輩人深厚的情誼令人動容、催人落淚。
  色身無常,世壽苦短。而今,凈慧長老也離別我們匆匆西去,怎不令人扼腕痛惜?長老雖已了脫塵緣,西歸九品,相信其崇高的精神和懿德風範必將永留人間,鞭策和激勵後人常隨佛學,銳意進取,庄嚴國土,利樂有情。作為佛教事業的接班人,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長老遺志,沿著老一輩高僧大德的光輝足跡奮勇向前,為建立人間凈土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
  至誠祈願凈慧長老:早登極樂,速往蓮邦,不違本誓,乘願再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