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一念之差,轉身即是

一念之差,轉身即是

  頓教的修行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能做這一點?因為在迷惑系統之外,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的潛質,具有成佛力量修行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麼,而是直接體認這個覺悟本體

  這一見地為我修行提供了極大的信心。我們都知道,學佛是為了成佛,但怎麼才能成佛呢?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個目標遙遠得彷彿是個神話,又渺茫得讓人失去信心。但禪宗告訴我們,這個目標不在別處,就在我心中。我們要做的,不是踏破鐵鞋,而是回到當下,反觀自照。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

  同時,這一見地也縮短了凡聖的距離。否則,我們總覺得自己是愚下凡夫業障深重在這罪惡感中,成佛簡直是無法想像的。此外,想到三大阿僧祇劫的遙遙無期,也會讓人失去修行動力。而《壇經》告訴我們:「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何其痛快!佛和眾生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差別是在迷悟之間,在明與無明之間。

  所謂迷,就是迷失覺悟本體。如果不能體認覺性,就是眾生。而在體認的當下,從某種程度上說,就與佛無二無別了。為什麼著境?因為我們處在無明、迷惑的系統,而這個系統是有粘性的,必然會對境界產生粘著。因為粘著,就會彼此糾纏,彼此阻礙,煩惱由此而生。而覺悟本體有無住的功能,由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就是菩提

  所以,禪宗修行是直接建立在覺悟本體之上。比如禪宗所說三寶,我們有覺悟本體,具備覺的特點,這就是佛;具備引導我們走向解脫能力,就是法;具備清凈的特點就是僧。所以佛法僧就是覺正凈,是離不開覺悟本體的。

  而禪宗所說戒定慧也有別於教下的持戒、修定、發慧,所謂「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當心安住於覺悟本體,便不會胡作非為,當下具足戒;也不會隨境而轉,當下具足定;更不被無明所覆,當下具足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