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前言

前言

《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中,世尊說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玄祥釋解---阿陀那識具有甚深微細而廣博的行相,無所不感召之心識,其識中所含諸種子,若一旦開啟而出時,業識就有如瀑流般地,會傾瀉而出。我對凡夫愚痴等眾不敢演說此大法,恐怕此等人會起分別、執著想,將此瀑流所現的心念,當成是自己的念頭,執取而迷失。〉

黃檗禪師雲:「志公曰:『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葯。』如今於一切時中,行住坐卧,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痴人相似。世人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都無縫罅,一切法透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叄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不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 是隨意而生。」

〈玄祥釋解---梁朝國師寶志禪師曰:『若不逢出世間法門之名師,枉然採用大乘修行法要。』如今行者開悟後,當進入實修實戰的界地,但求一切時(十二時辰)中,行、住、坐、卧之間,一定要學習面對諸境界時,能不起一妄想心相應之無心法門,亦要學習無分別心,亦要學習不要依倚任何人、事、物,不要執著一切境界。如此,整天用心認真(騰騰地)的任運其本真,就像是痴人似地窮用功不輟。世間的一般人,當然不會看出汝之內心境界來,汝亦不讓他人認識,或故意用心讓他人認識、不認識工夫上打轉。心要能像頑固石頭一樣,連一點點縫罅都沒有。如此,才能使一切法透心不入,無所黏著;如此,始有一點點與佛法解脫道相應。行者若能透得過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叄界之果報,始名為一佛出世。無煩惱諸漏心相現時,始能得到無漏智慧知見千萬不要人天果報之善業因,縱使造了善業因,也要無相心觀之,始不受善業報;更不要作地獄果報惡業因,因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矣!行者能不起一切心念相應時,則諸外塵境、內心緣盡,不令您的生起法相應。如此,此身與心,才算是能自主,您也才是自由人,也才能超出[1]叄界九地,證得叄界外逍遙自在。至此境界行者已得到無量禪定力後,始能回凡,更修得理事無礙圓融究竟法。此時行之心,不是像初步在修空觀時之境況,不讓它生起,而是要讓它應緣時,能隨意有所感而生起,亦能感而遂通。因為此時的心,即是佛心,能應真實而生起,此時應緣所生之心識,即是法爾現象也。〉

[1] 、叄界九地:1.五趣雜居地(欲界) 2.離生喜樂地(色界--初禪天) 3.離苦妙樂地(色界--二禪天) 4.定生喜樂地(色界--叄禪天) 5.舍念清凈地(色界--四禪天) 6.空無邊處地(無色界--空處地定) 7.識無邊處地(無色界--識處地定) 8. 無所有處地(無色界--無所有處地定) 9.非想非非想處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地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