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三、公案 — 保護任運 8.臨危自在

(一)公案本文

僧問慧宗禪師曰:「前是萬丈洪崖,後是虎狼獅子正當恁麽時如何?」

(緣起現象界,行者若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因緣際會,妄念紛飛,無處宣 時,當何以自處?)

慧宗禪師曰:「自在!」

(萬法均是幻有,守住本性,自當如如,不被物謾,當得自在。)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一個開悟行者是登地菩薩,依經論言,當修學空、無相、無願等叄叄昧,始能得真正解脫知見。但剛開悟行者因心的靈知靈覺,常感召諸多業緣,甚至招來諸多冤親債主,擾亂行者身與心,使身不能自主,心常慌亂不定,行者面對此困境,如何打出一條血路出來,獲得身心自在,當是開悟行者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反之,有些無正知見行者,妄執一些異能魔相或鬼通等,因不明就裡,誤以為是神通,妄執諸有境為真,常分辨體知之事為真,反而會被諸魔、魑魅、魍魎等所迷,而迷失在魔道中。

修行過程之間常會遇到障礙,其實面對種種業緣,也就是說的人因心不清凈故,面對一個境界就會胡思亂想,那是習氣心病還沒有斷盡;有的是冤親債主來要債,或來討行者修行功德,從各方面來的因緣是無量無邊的,在那麽多的境界之間,要怎麽樣來自處呢?

其實講那麽多佛法,最主要還是面境時要以「空無」的心來面對,不管順、逆、好、壞境界都能把它空掉,離念、無住,這樣的話就能自在。反之,有所祈求、有所逃避,都不讓你心安寧,所以逃避也不對,因還是怕事的執著;執取也不對,因為有一念頭起,就產生另一不清凈法,那就永遠沒有辦法得到自在。所以說在境界上不怕死、不怕不如意也不事情壞到何境況,反正有了最壞的打算,就能心安理得。行者若做了最壞打算的話,心就會踏實、安寧了,因沒有一絲一毫的希望或可執取的,就不會被拿去做文章,這樣你就自在了。就怕你有所祈望,那就會變成一種負擔也會變成一種對法的執著而放不開,抱著一個希望,那這個心就會被抓住、利用來煩您。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當修行層次越來越高時,不是有一更高明的法來用,反而只要把放下,心放下就是一條活路,而不是去學一法來對治一法。像「心中心法」一樣,第二個心是表示佛性空的心,第一個是由空性而起的念,是真實的法爾心念。不管你修得種種的法門,最後還是要回到「空無」的體,回到空無的體也才能自在不去執著一切法,不去生起一切法。佛法解脫道講的是無生法忍,對一切順、逆、善、惡境界不生起一法相應的話,這才是空無的體,那怕你修的是那一種法都是一樣的,到最後一定要化空回到空空洞洞,但有一了了知覺的佛性,如此就能不執一法,這樣的境界自在了。

剛剛所講的現象不去執著不去有所祈望,不去執有種種絲毫的利益,那你坦蕩盪的心反而能夠渡過一切的危難,因為一切法不可執著。最近有位同學比較散亂,常常執著說有人要害他,這是無中生有的一種害怕心理你自己覺得我的感覺是真的、是對的,好像有這麽回事,那你就完蛋了!抱著說有人要害我,那就給他害吧!如果是欠人的,那就還人吧!

但是一般人沒有那麽豁達,總是愛惜生命也就是這個念頭讓我們放不開,所以會疑神疑鬼的說人要害我,如果抱著一個必死的心,不怕死的心,好了!既然你要害我,那我就給你害死算了,結果是不會死的!這就是說我們面臨危難的時候,你如何能自在?不執一法就能自在講得簡單無生法忍證得自在了,一法不執就自在了,問題是認知後要如何做到。所以,佛法這麽講也是,那麽講也是,不管從那個角度去講,都一樣的法門,最主要的是要你放下放下後就自在了。

2.釋題

公案名為「臨危自在」,此處的「危」字代表諸多的法意,有的把丟掉大筆錢財當做臨危,有的把重病看成臨危,有的把心亂看成臨危,有的把生活不如意當成臨危等等,當諸境對您身心產生威脅的時候,就是所謂的臨危。「臨危自在」,那臨危要如何自在,這才是公案里的重點。「自在」是代表修行的結果,就是因為臨危時,不知如何去對付,才來請問,但禪師卻只回答自在;也許您會說禪師只回答一半,也不是這樣。一個開悟行者智慧銳利,只要有人提醒,即能知道如何來使自心自在。故公案中涉及開悟者部份,不管問題多復雜,答案都是簡潔一句,不會拖泥帶水。一者開悟行者智慧力高,解悟能力強,一言半句就能使狂心不黏或使狂心歇止下來。

那未悟之人如何學習自在?面對心有所執或慌亂時,行者當能以呼口號的法門來疏導自心讓其自在。當心在妄執某境,或因某事不安時,當記起佛經中所學者來安慰自心就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就不應去執為真實,連痛苦的心也是假的。

或以放下兩個簡單字句,叫自心下一切,不要執著而導致成心亂。「放下法門源自世尊教導一外道,話說有一外道雙手各捧一花,欲前來供養世尊世尊在遠處即叫他「放下」,此外道聽後即將一手中花放下。之後世又叫一聲放下」,外道聽後,又將另一手中花放下。但世尊在此時卻又叫一聲放下」,此時外道不知所措,兩手所拿的花都已放下,現在還要放下什麽?連忙問說:該放下的都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麽?世尊跟他開示:將您的所有心都放下,就是連要供養我的心放下,放下一切後當得自在

未悟行者有時也可用疏導的法門譬如說掉了萬元,造成心有不寧,久久不能釋懷。您可提醒自己,還好只掉十萬元還沒掉百萬,我該慶幸;或安慰自己,錢有人用就好了,也許撿到的人更需要此錢,這樣也算是功德一件。

說到「臨危自在」,有時人會想一定是很嚴重的心病,其實行者五戒十善都是臨危之境,因犯諸業都有果報。就以時下有居士行者雖自說開悟,卻無智慧世間事脫黏,當有所見、有所聞時心生執著而不自在或以文章或以出書毀謗出家眾或居士身等,此種造惡口業而不自知,除引來人心慌亂,更使無智學子無所適從,這也可說是臨危而不自在之一例證。

悟者心中能有對錯想,不能有自認己對而他非想。若要深究法門境界,熟有是非法門八萬四千,何者對?何者錯?應無對錯,適者即對;境界善行人天道,有四禪、八定,有聲聞、獨覺道,有菩薩道,有佛地智等,神通世間神通,有佛地智通,每人所修所證各不同,何有對錯可言? 在顯示其境界而已。

那應如何來研判行者修證優劣?同學當知應從其戒行、德性來研判他是否真修行者,若光會講佛法名相,不懂的學子看他滿像有修有證的,但有智者其所做所為,均是在教人家起分別、對立,毀謗他人,自我標榜,造口意業而不自知者,這種人非真佛子,有時還會令人懷疑他是否著魔了。

《寶藏經》雲:「無怨恨之教,是為佛教。無諍訟之教,是為佛教。無誹謗之教,是為佛教。」又如《佛地經》雲:「慎莫自贊,莫見他過。」「須斷己謗,莫使他謗。」「於諸佛教,遮護過惡,於師僧中,如父母想。」「於佛法要護如己命,乃至良賤莫存二心。」另世尊也說過,末法時期只要有一僧守清凈戒,佛法就不會滅亡。世尊並沒說,能弘揚無上佛法、高深佛法佛法就會長存不滅,為什麽世尊是說?因魔也有不思議的法門,就是戒律德行無法圓滿,故其法門境界不真。

上述在在顯示世尊提示德行戒律的重要性。故「法無良窳,戒律為上」,若光會說佛法如何如何,但不守五戒十善者,或到處亂罵人、咬人是在造無量口業,此等不守戒律者與魔有何不同?說了那麽多,主要是在提醒各位一句,臨危要自在,守清凈更能自在無礙。這是對外境誘惑的免疫劑,能使未悟行者蓮品增上,使已悟行者不會著魔道而迷失。

3.語體文解

有一僧問慧宗禪師說:「前是萬丈洪崖,後是虎狼獅子正當恁麽時如何?」前面是萬丈深淵,走頭無路了,後面又有追兵,如虎狼、獅子在追趕,逼得行者走頭無路的時候,該怎麽辦呢?

開悟行者面對外境或自心所現的某些境界,會認為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之勢,其實這都是自己六、七意識的妄執,若能了知一放下,就沒有境界了。前面的萬丈深淵,後面的追兵,都是行者執著後,才有這麽回事情,一執有,當然就有了;你能執著諸境,就沒有那回事情,那什麽也就沒有了!故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嚇自己的

經雲:「心是工畫師,畫作夜叉相,己畫己自怖。」自己畫的心境自己來害怕,從輪迴的根本來講也是一樣,第七意識妄執阿賴耶識中法塵那個境為真,然後放不開,就隨緣而轉,該出生就去受生,該怎麽樣就怎麽樣,所以如果你能超越了阿賴耶識根本所具有的執藏的話,你就能超然,可以平常心看一切境,但不被一切境所轉,讓阿賴耶識現出那個境,但不執著那個境為真。就如在你修心中心法一樣,打坐打得好的話,或者在你睡眠之間會起種種幻相,不管好的或壞的都一樣,不要去當真執境。

修法之間、或定中所現的相,所閃過的念頭影像您可以讀它,但不可以去抓它,它會一閃就沒有了,你可了解裡面是什麽意思,如此那就好了,不要一直再追究這個是真的嗎?是假的吧!這樣的話就是自尋煩惱,放不下一切法,就會有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之感。阿賴耶識所藏的種子,它偶爾會現出來,那是沒話講的,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因緣成熟的話,種子就會成為果報在這果報還沒來以前,你讀它,但不要起一法相應,要能一法不執。

為什麽心會畫作夜叉相呢?這是從第二個念來的,面境時,了知第一法後,一有第二念、第叄念、第四念、..,無數的念,在那裡一直起妄想就會您的習氣毛病與它相應。如果內心法相,又不去抓它,閃一下就沒有了,那就沒事了。

我們按語說:「緣起現象界,行者若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因緣際會,妄念紛飛,無處宣 時,當何以自處?」前有萬丈深淵,後有虎狼、獅子在追,心裡很熱鬧,這時候該怎麽辦呢?這事情緣起於現象界的一種,因緣際會,妄念紛飛,本身因為剛開悟的時候,心還不清凈,所以很容易攀緣。我講過:開悟時,就像中陰身現起一樣,感召的心很敏銳,所以會感召一些恩恩怨怨的人物來,發生一些恩怨的事情,所以就非常的熱鬧,這個時候您該要怎麽辦呢?怎麽來自處呢?

慧宗禪師說:自在!」要用一法去對治一法,也不要這邊找、那邊找誰來幫你,其結果都一樣的沒用,因為能救自己的還是你自己尤其是面對一些障礙的時候,你只要能坦蕩盪的面對那個境,那才是真實法門。別人幫你,也只是一下子而已,不可能天天或永遠在你身旁幫你,所以只要你有能力站得住腳跟的話,外在逆境根本就不能得逞。

那做不到「自在」,怎麽辦呢?慧宗禪師簡單的說:要「自在」,自在!?怎麽自在法呢?行者若能從理地去觀諸法,萬法均是幻有,一切法虛虛實實,但不要把它當真,要看都是幻有。我們的自性本空,能守住本性空寂,不起妄心相應,這樣就不會被物謾,這里的「物」是指「非人」、鬼神,或是天神阿修羅、..等等,你只要守住自己就不會被物謾,不被這些非人來污辱,這樣的話,你就能自在

自在的先決條件是「放下」,讓有為心進入空體的無心,當然這個要你不怕死,不希望這樣、那樣子就能放下,入空無境界。公務人員最貼切的問題就是陞官,生意人注重發財,或是行者生病或面臨死亡等,都能放下的話,那還有什麽放不下的?陞官,我不升可以吧!發財,我沒有財可以發,也好;如果是破財,那就破財罷,破多少就多少;生病我就給你看,有什麽關係!死!我就等待死亡!抱著必死的心。若也能如此瀟 ,那敵人就沒有一文章可以給做了,因為你的題目都答得很絕,他要做什麽文章,做不起來了。我們心都放不下這些,所以才常常會被利用來製造煩惱,在修行過程之間,這種事是很多的,你要有智慧看得開。

當然如果是因為自己修行才打開本來的話,就應有很大的智慧,雖然我們不清凈的心,或者還有祈求避重就輕的心會起,但起了要馬上警覺而化掉,之後當又回到原來寂靜,心不住一法的境界。有這樣境界的話,會被拿去做文章的根能拿掉,那遇境時心就起不來了, 留有 照的份。所以學佛法是很真實的,在內心真實地在戰斗,不是光說理論。這些妄執心、習氣心病不拿掉的話,那有個境界來,你都考不通過,怎麽能悟得解脫

所以行者不管未開悟或已開悟者,只要什麽都能放得下、看得開,無論是夫妻父母兒女名利病痛、死亡等等,都要看得開、放得下,才能自在,越看得開的,越能自在,這些冤親債主都沒有你的辦法。所以臨危要自在,現在的問題是怎麽個自在法?放下一切就自在了。有時候祖師大德句話簡單,但確實做到,要有相當的磨練始得。

( 86 年 8 月 19 日 講於 龍潭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