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體用 10.直言須道

(一)公案本文

僧問慧真禪師曰:「如何是玄中的?」

(識起迷情於玄中又玄之境界行者證至玄中又玄時,其後又應如何自處?)

禪師曰:「有言須道卻。」

(行者應緣利物應知語帶悲。)

僧曰:「此意如何?」

(生處能熟,當知何意雲何。)

禪師曰:「無言鬼也嗔!」

(行者守住頑空,將墮入空亡,並無利眾生之處。故《金剛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應有斷滅相。)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古德雲:「玄中又玄者,有如死人舌。」這是行者修空、無相、無願等三昧,祈能悟入真空理地後,不為一切法縛,不住一切法中。但修證解脫道路中,不執一法、修忍辱是入空的最佳修證。當行者證得空理後,身心已能自主,即能對法無礙於心,對外法能無所覺知、攀緣,故又回復到凡夫相,千聖不知,別人不識,僅是默默地行菩薩道。

但因行者心眼已開,此心對於外緣均能感知,當另類眾生來時是有所求也。行者於此時對於眾生,當起心動意,該說則說,說些利益眾生的話。若是守住空寂,不理萬境,則另類眾生有時亦會不能接受的。

話雖如此,真修解脫道者,行無聲勝有聲,以空無的體面對一切境緣,也許另類眾生也可以感受到那種安祥、無礙的聖境,世間一切言說,都是多餘的,保持那種祥和、空寂,更是無有爭端的良方。世間無事,庸人自擾之。若也能無礙於境,無礙於人、事、物,總是自我瀟灑外,還能讓周遭眾生亦能自在無礙,萬物祥和,無有語言文字來破壞那種謐靜。

菩薩摩訶薩則應學習世尊在《金剛經》中所雲:「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故當另類眾生前來有所求時,有言須道卻,不然無言也可能會引另類眾生起瞋心的。

 

2.釋題

公案名為「有言須道」,這是修行者到達悟空境界,得空、無相、無願三昧時,心能遇緣不應一切緣,故常會住空守寂,享受那種無心之謐靜,這是涅槃寂靜之樂。但若轉成修菩薩道行者,應以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為主,不應再住空守寂,故要轉修一切智門,當再對境時該應緣就要應緣,不要像在修證空時那樣,永遠沉空住寂。

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都是隨著每根的六結使在進修,一關一關的修上去,經歷動、靜、根、覺、空、滅等六結使;動、靜、根是在修色身五根方面的,如果悟入本來以後,心就有覺、空、滅這三個毛病還待解決,剛剛講的就是落在「空結使」這里,心還沒有磨滅以前,心光照破天地。待覺知一切後,啄磨了以後,以空來應對一切境,這就是真的在修心,斷絕一切業緣牽扯,所以在修空觀的時候,我們是希望這個心能大死一番,心沒大死一番的行者他是沒有真正的禪定解脫力的。

心大死一番以後,行者就能對境不起念,對一切的順、逆境都能無礙,為了要修空,不想說話、不能說話,因為說話時就會不舒服祖師大德常常講:「當下即是,動念就乖。」當悟得空時,當下不起心動念,即是我們本來的空真如體,若也起心動念就乖離了空真如性。故禪宗行者在進道功程中,都要能真的有這種經驗:「當下即是,動念即乖。」

不思善惡當下,你有一個了了的空真如體—空的如來藏性;起心動念就乖離了這個本來空的真如體,而進入有相之不空如來真如性中。修行是有層次的,不能逾越,首先要悟入這個空,故有祖師大德常常講的「語言道斷,心行處滅」的認知。在修入空證之前,要有語言道斷,心行處滅」的過程,此過程自然進行的,不是故意要這樣子做的。此處的「心」是比較粗的心想,「行」是比較微細內心形相也就是八識中的一切法塵種子;「處」是根、塵、識三和合所生的境,六根入六塵為十二入,再起六識則成十八處,有時稱為十八界、十八處。萬法都從這里起的,要滅也是從這里滅起,沒經歷過「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那就沒有辦法證入空,所以在這里心行處都滅掉之後,才能真正悟入空。

悟入空的時候,心大死一翻了,此時也不說話,進入玄之又玄境界,故古僧大德說如死人舌。這公案很有意思,如果你一直都不說話,遇鬼它也生氣!我們修到心裡面去的話,能知眾生心;待證得空時,更能感知、分別眾生的心、意念,但是因為你修空觀,不想去惹是生非,也不想去一問一答,所以進入「空覺」以後,不想再應緣時,就會變成一種頑空。

這個公案是說「有言須道」,普通人還沒有證到空,就去玩這個「有言須道」,就會迷失定力智慧。當然修行者鬼神之間,是以心跟心的對話為主,或者是自言自語,一問一答,若開始就這樣「有言須道」,一定是沒有辦法修證入「空」的,證空者始能不被境轉,先證空得解脫,才能來提及度眾生的事,這是菩薩道的前後順序。你如果是有不通商量的心,就表示已真正的悟入空性。但悟空以後就要轉向回凡,要學習去遇緣應緣,不然無言鬼也瞋是也。

 

3.語題文解

僧問慧真禪師曰:「如何是玄中的?」

有一僧前來問慧真禪師說,「什麼是玄中的境界?」「玄中的」也就是非常微妙的,不可言說的。古僧大德常言:「玄之又玄者,如死人舌。」這是悟得空行者的寫照,悟空行者心能體知一切境緣,但能不說出來,因一說出來即是犯有「法執」,即無空證,故行者所知甚多,但不能有言說,是有如死人舌。

按語說:識起迷情於玄中又玄之境界行者證至玄中又玄時,其後又應如何自處?此僧起迷情於玄中又玄的境界,想要了知其境況。如前述,玄中的是玄之又玄,本悟得真空理地者,無有我法二執,能住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中,行者以不言說為行動指標。此後又當如何?

 禪師曰:「有言須道卻。」

慧真禪師聽後,即要破去「執空」行者毛病,不要落在「空結使」的修證中,故禪師即說:「有言須道卻。」意思就是說有話要說就說,有意思要表達就要表達,不應該沉空住寂,貪圖那種寂滅的愉悅。世間行者未發菩提心,故不要說話小乘行者也以自我解脫為主,沒轉入大乘之林時,常以寂靜心靈的寄託,享受寂滅為樂快感

這樣執空下去是會障礙菩提道的前進,也不容易得到一切智慧相的。但反之,未悟得空證的行者,一開始就好講話、好辯論,這樣永遠沒辦法證得真空理地,當然解脫道是沒證得,僅有世間禪定境界及體驗,此非修佛禪者所應為。

按語說:「行者應緣利物應知語帶悲」,有時候「物」是指非人。我們佛教中國文化不清楚待人接物,這個「物」是指桌子、椅子嗎?不是的,這個「物」是指非人、鬼神之類。所以「利物應知語帶悲。」就是說你在度化這些鬼神之類時,有言須道卻,但要語中帶慈悲,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咄咄逼人的語氣出心念

譬如說有一位非人在向某人討債,等於給他好看,作弄他或是讓他生病,...。你碰到這種狀況也不怪此非人,因為兩個以前那世無明才會互相的結怨,現在它來要債,你也不能說它不對,但是你要化解它的心結,出言要語帶悲切,帶一點慈悲的心,以比較有感性的語句來打動它,讓它放棄報復。不要用咄咄逼人的語氣來說教,甚或有些道家法還用符咒趕它走,這樣是不好的,它不會心甘情願的。

 僧曰:「此意如何?」

這位僧人卻再問:「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有言須道卻。」我不懂其意思,請再為我開示按語說:生處能熟,當知何意雲何。古德雲:生處能熟,熟處能生。意指一個有進入狀況行者對於境界及心能力都是第一次接觸到,難免會六神無主,不知所措。但經一次、二次、無數次,您懂了就不以為意了,這就是生處能熟。在修行過程之間,很多是第一次碰到新鮮事,這新鮮事有時候會使你害怕,有時候使你高興,有時候會不知所措...。但總是有一個心的感受,一回生,兩回就熟了,下一次再有這個現象出現的時候,你就經驗了,也就是生處能熟的寫照。

「熟處能生」是指什麼?是你最熟悉的,我們最熟的莫如我們的習氣毛病修行人要讓這些已根深蒂固的毛病斷除,讓它們成為陌生,不要留住它們。一切的習氣毛病如貪、嗔、痴、慢、疑等,養成了一大堆的習氣毛病,每一個人都很熟悉,這些要把它淡薄,要把它慢慢的去除掉,變成很陌生這是個善境界

 禪師曰:「無言鬼也嗔!」

僧問「有言須道卻」是什麼意思呢?慧真禪師就坦白的告訴他說:「無言鬼也嗔!」當一個行者住「玄中的」,如死人舌,一直不說話,住在空寂境界之間,如如不動,是能不被境轉。若有非人之類前來,您不與它一問一答,或者不幫它破解那個問題,這樣子鬼、神也會脾氣,會耐不住而生氣。故說住空守寂者,不與眾生類教化,該說不說,鬼也會現起瞋心的。

按語說:行者守住頑空,將墮入空亡,並無利眾生之處。故《金剛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應有斷滅相。守住真常,並無利眾生事,如何之處,惟心一念。你要當下心念怎麼做也不是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那樣做就那樣做,而是當下感知應該怎麼做—該講就講,不該講就不要講,起心動眾生心中都有感召、感知,讓它們得到應得的教化。

(1998 年 10 月 13 日講於龍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