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六)無為性用 5.觀自在心

(一)公案本文

司空山本凈禪師奉唐玄宗敕住白蓮亭,一日召兩街名僧碩學赴內道場,與師闡揚佛理。

(緣起現象界,唐天寶三年,中使楊光庭入山,因緣造訪禪師,所談甚歡,回朝庭將所遇奏聞玄宗,即敕光庭詔師至京,住白蓮亭,天寶四年正月十五日,召群佛學碩士,談論佛法。)  

志明禪師問:「若言無心是道,瓦礫無心亦應是道?」

(禪師剛與遠禪師無心是道,那瓦礫之屬亦無心,是否亦有其道?)

志明禪師又曰:「身心本來是道,四生十類皆有身心,亦應是道?」

(禪師剛與遠禪師身心亦是道,那卵、胎、濕、化四生中之卵生類、胎生類、濕生類、化生類、有色類、無色類、非有色類、非無色類、非有想類、非無想類等十類皆有其身心,是否亦有其道?)

師曰:「大德若作見聞覺知解會,與道懸殊,即是見聞覺知者,非是求道之人。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無,見聞覺知憑何而立?窮本不有,何處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礫。」

(大德汝若認為道即是在見聞覺知上作了解知會,則此將與道訛差懸殊,這是見聞覺知的人,並非求道之人。例如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之經句,六根尚且沒有,那見聞覺知憑何能依立?推求其本,本自不有,何處有心存在?那不與草木瓦礫相同?)

明杜口而退。

(志明禪師無可言說,只得退下。)

師有偈曰:「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這么飛,無取無舍無憎愛。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

(行者若能對見聞覺知無所障礙,對聲、香、味、觸之塵境常處在三昧正定中。就像鳥在空中飛呀飛,但空對此卻無所取、無所舍,亦無所可憎愛者。行者若了知面對一切應緣處,守住本而呈無心之境,那才叫做觀自在。)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修行者離不開基礎工程─謹守戒律,不管修證境界有多高,不能舍棄戒律不守。所以持戒修行者規范行為准則,不管初學、老參,都能適用而不能舍棄;一但舍棄不守清凈戒,就很有機會著魔、著魑魅、魍魎。世尊在世時,佛子只要守清凈戒,降服一切妄習,即能證得阿羅漢果。末法時期眾生持戒清凈外,修禪定打坐中,還得時常念佛、憶佛,才不會為諸魔所趁。

行者經擇一門深入用功習禪,去習、破色身(黑漆桶)、證真心,往後即要深入經藏,廣博印證所學,求得見悟自性真如,讓自性應緣而無妄習相應。認知自性除變化外,還得以經典文字般若來印證心與自性。而印證的最好方法是行菩薩道,以嘴巴宣講佛法行者講得出來,即是已融會貫通之時,此乃是教學相長者也世尊在《楞嚴五蘊魔相》中說,不要做一無聞比丘,當然修行境界時,要用經典來印證,不然會走錯路或做一無聞比丘。我們未出家但也要深入經藏,不能做一無聞居士

一般人以為禪者以心為主,修行於心,攝護眾生於心,上合佛心在於慈心,下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也是在此心。所以禪宗行者都是心念成就一切法用,去習成就,利眾成就,全在於此一心,所以說心行密密,不屑說出於口中。

 

2.釋題

公案名為「觀自在心」,心能自在時,對境自在,對眾生用心亦能自在,內外都能自在,始能稱為觀自在。若一個行者對於外境能自在,但對於眾生因緣感召還不能自在就不能稱為觀自在

先說外境的自在,一般人以無知、無慧、短見等毛病,常會以大德所做的行徑,而亂批評他人,大造其口業,是為惱亂眾生菩薩本不會自煩,也不惱他,所以不應批評此等他人。譬如說律宗行者除闡述律儀外,好像很少講經說法,所以少招人議。禪宗行者重自悟、心行,有人會質疑怎能講經說法?有人認為佛教是出世間事業怎能教其弟子們專門做一些世間福報事業死後可能往生欲界天,這樣是否是佛門師輩所當為?或者顯教行者修到最後,怎會入密教修學,甚至於鼓勵其徒弟們,專學一些吉祥、生財咒語無知的人往往會心不自在總會造一些口業,這就不能自在

再觀白居易居士問惟寬禪師雲:「垢即不可念,凈無念可乎?」禪師答:「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雖珍寶,在眼亦為病。」施尚白居士亦雲:「古人詩入三昧,更無從堆垛學問,正如眼中著不得金屑,坡詩正患多料耳。」(註:此波指蘇東波居士)范肯堂居士亦雲:「雙眸炯炯如秋水,持比文章理最工。糞土塵沙不教入,金泥玉屑也難容。」此等聖哲都知眼、耳都要自在,才能稱為觀自在

關於種種世間相,我們真修實練者尚不道理時,最好以般若智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要去妄加評論,最好是用世間語言說:「無所評論」,免得因無知而造業,這種業是毀謗大乘業,是會得耳聾、嘴啞、眼瞎之報的,所以修行者不究竟者最好少開尊口,不要亂批評他人,尤其是出家人或有成就的賢聖者

再說菩薩心性自在禪宗行者的特質是以心性法用為主,心行密密是禪宗的特質,心行密密中也能自在,同時也不落於語言文字,也只有破黑漆桶或色身者始能體會古德風範。有真成就世間行者,也是能幻化神變無窮,有如《楞嚴經》中,五蘊魔相里的識陰諸魔相。但若行者無知,真落於識陰魔相中,則入欲界天中、仙道中,與他們感召而生其處。

菩薩性能心行密密,上下融合。依《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雲:「生滅既寂,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行者如何能上下融合佛心眾生心,世尊嘗言當悟自他無二想,即能升起「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契經雲:「一切法真如二障清凈相,法智彼所緣,自在無盡相,普遍真如性,修習證圓滿。」普遍真如性要能圓滿行者當離自想、他想二障,此二障能蔽清凈自性行者若能離二障則能上求佛果,以己心性上承接佛的他受用身,感通諸佛慈心而自現起慈力,能學諸佛廣利眾生事。行者二障能下化眾生則能以自受用身,攝受眾生離一切煩惱恐怖,利樂一切有情

 

3.語體文解

司空山本凈禪師奉唐玄宗敕住白蓮亭,一日召兩街名僧碩學赴內道場,與師闡揚佛理。

司空山(今安徽太湖北)本凈禪師者,絳州人也,姓張氏,幼歲披緇於曹溪之室,受記隸司空山無相寺。世尊嘗言一切法本自寂,何用言說,若有因緣可說。奉唐玄宗敕住白蓮亭,有一日唐玄宗召兩街名僧、碩學之士,名遠禪師志明禪師者赴內道場,與本凈禪師闡論心法,借機弘揚佛理。

按語說:「緣起現象界,唐天寶三年,中使楊光庭入山,因緣造訪禪師,所談甚歡,回朝庭將所遇奏聞玄宗,即敕光庭詔師至京,住白蓮亭。天寶四年正月十五日,召群佛學碩士,談論佛法。」本公案緣起是有中使楊光庭,因緣晉山造訪禪師,所談甚歡。經引薦唐玄宗後,即於天寶四年正月十五日,敕光庭詔師至京,住白蓮亭,找來專家與其討論真正佛法

公案前部討論的佛法如下:楊光庭中使禮後問曰:「弟子慕道斯久,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師曰:「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天使歸朝,足可咨決。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光庭泣拜,師曰:「休禮貧道,天使為求佛耶?問道耶?」曰:「弟子智識昏昧,未審佛之與道,其義雲何?」師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曰:「雲何即心是佛?」師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無心,佛亦不有。」曰:「雲何無心是道?」師曰:「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光庭作禮,信受。

既回闕庭,具以山中所遇奏聞。即敕光庭詔師,到京敕住白蓮亭。越明年正月十五日,召兩街名僧碩學赴內道場,與師闡揚佛理。時有遠禪師者,抗聲謂師曰:「今對聖上,校量宗旨,應須直問直答,不假繁辭。只如禪師所見,以何為道?」師曰:「無心是道。」遠曰:「道因心有,何得言無心是道?」師曰:「道本無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虛然。窮心既無,道憑何立?二俱虛妄,總是假名。」

志明禪師問:「若言無心是道,瓦礫無心,亦應是道?」

一名志明禪師者繼發問道:「如果說無心是道的話,那瓦礫亦無有心,亦應是有道啰!?」修行有次第,先悟空理是謂道,若是佛者即是真心也。道耶、佛耶只是真心面境之狀態也,以解脫假名上講依名而呼為道;若以佛心感緣知行之用此心即是佛。二者是一是異,依證者面境如何取捨,本無二致也。

按語說:「禪師剛與遠禪師無心是道,那瓦礫之屬亦無心,是否亦有其道?」此處無心不能看成滅絕一切對待法的無心,僅是真心應緣時無取無著,即是顯示其道之樣。

志明禪師又曰:「身心本來是道,四生十類皆有身心,亦應是道?」

志明禪師又舉有身心為道詰問,說:「談到修行,五根色塵之身與心,本來可以說是道,卵、胎、濕、化等四生眾生及有形無形、有想無想等十類眾生,都是有其身或心,這樣亦是屬於道了嗎?」

按語說:「禪師剛與遠禪師身心亦是道,那卵、胎、濕、化四生中之卵生類、胎生類、濕生類、化生類、有色類、無色類、非有色類、非無色類、非有想類、非無想類等十類皆有其身心,是否亦有其道?」萬法唯心,成道在心,若從身上求道,真是背道而馳。四生十類眾生未來都能成佛,但成佛當在人身,所以十類眾生非道,只能說十類眾生未來成佛機會

禪師曰:「大德若作見聞覺知解會,與道懸殊,即是見聞覺知者,非是求道之人。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無,見聞覺知憑何而立?窮本不有,何處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礫。」

本凈禪師答曰:「大德若從五根色塵中,以見聞覺知認為即是道來解釋,這樣作反而與真道背道而馳,也就是說與道差得太遠、太懸殊了。一個行者若執取修行過程中的見聞覺知,以為是道,那是外道行者,與真佛道離得太遠了。心經與其它契經都說:「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無,依六根而起的功用見聞覺知憑何而立呢?再說一切法本空無不有,哪裡有心可以留存,如果心法存而不滅,或有實法可得,那不是與草木瓦礫等相同?」

按語說:「大德汝若認為道即是在見聞覺知上作了解知會,則此將與道訛差懸殊,這是見聞覺知的人,並非求道之人。例如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之經句,六根尚且沒有,那見聞覺知憑何能依立?推求其本,本自不有,何處有心存在?那不與草木瓦礫相同?」

道有高低,世間凡夫道不談,僅談出世間聖人道。聖人道亦有高低,低者聲聞菩薩道的真道,高者有如來的真真道,當然兩者有所不同。聲聞菩薩修得三昧是為道,三三昧者即(1)空三昧(śūnyatā-samādhi),能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為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觀諸法因緣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2)無相三昧(animitta-samādhi),即一切諸法皆無想念,亦不可見,為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之十相,故稱無相,能面境而無執是無相。(3)無願三昧(apranihita -samādhi),又作無作三昧、無起三昧。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不著,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不相應之三昧故有為道(身心諸法)如船筏,得後必應舍之;若能緣無願定,當得無願、無求三昧之名

如來道果又如何?如來證得大空三昧,大空三昧者為重空三昧之異稱,是為上述三三昧再空其證相,是為大空三昧故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等名稱。細說如來道果為清凈法界體,所證得的大空、重空三昧義為:(1)空空三昧,無學(阿羅漢、八地菩薩)先以無漏智觀諸法之「空、無我」,稱為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觀前之空智為空相,厭舍、不厭離之,稱為空空三昧。(2)無相無相三昧,無學位行者先以無漏智觀涅槃之「滅、靜、妙、離」,稱為無相三昧;更以有漏智觀盡滅此智之非擇滅無為靜相,而厭舍前之空無相,亦能不舍離空無相,稱為無相無相三昧。(3)無願無願三昧,觀如上述苦集道三諦之「苦、無常」等相而更厭舍之,全不起心作意,也能不離作意,稱為無願無願三昧

如來證得此大空三昧又作正覺三昧、究竟三空三昧,三空三昧即三究竟解脫門。所謂大空三昧即不執於空,亦不著有,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之三昧;住此三昧者,即住於佛之無礙智慧如來住此大空三昧,無行無到,亦無去來,而能如其心隨緣應現,以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合融一切眾生身心而成就一切眾生道業。

明杜口而退。

志明禪師已無話可詰難,因而閉口而退下。道者既然不因六根而成,那還有何可說?只得結束問話,退下去了按語說:「志明禪師無可言說,只得退下。」

禪師有偈曰:「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這么飛,無取無舍無憎愛。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

本凈禪師再呈一偈來闡述其理,曰:「不要因為我闡述空理,而滅絕諸有相,這樣就誤會了佛道真實。當一行者悟空無相、無願三昧後,自能面對諸緣時,見聞覺知無障礙,每日接觸聲、香、味、觸等境能守住空寂而得正定,不會為一切境界所迷惑。自性應緣時有如鳥在空中這么飛,但空都能不去執取這些鳥,修行者面對心一切境,讓自性應緣而無取、無舍、無憎愛心念。這樣行者體知因緣起萬法而無分別心生,能夠懂得、做到這樣,可以說行者已悟到無心,也稱為有法無主,這樣的修證才可以稱為觀自在。」

按語說:「行者若能對見聞覺知無所障礙,對聲、香、味、觸之塵境常處在三昧正定中。就像鳥在空中飛呀飛,但空對此卻無所取、無所舍,亦無所可憎愛者。行者若了知面對一切應緣處,守住本而呈無心之境,那才叫做觀自在。」觀者觀世間一切相,有色聲香味處法等塵相,但行者都能無取無舍、不即不離,這樣在自我解脫上來說,就是已證得身心自在。當然此境非佛法的最高、最後境界,往後還有無菩提要去修證,還要行無量阿僧祇劫菩薩道才能得果地佛果位。所以行者不要以得少為滿足,每世都能不願其苦地進行菩薩道的修習,圓滿普遍真如性始得。

(2006.05.04.撰於法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