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清法師:有債就要好好還

有債就要好好還

經文: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摘自《佛說十二章經》                                     

    上面是《四十二章經》第三章的經文這一章主要是在出家人的一些生活狀況
剃除鬚髮的儒佛之爭
    上一次講課時,我給大家介紹過什麼叫沙門,以及出家沙門關係。作為出家,首先第一個,是要把鬚髮剃除。你們看,無論是哪個寺廟師父們的頭都是剃得光光的。
    但在我中國過去的文化裡邊,把頭發剃光是不孝的行為。在漢朝的時候,整個社會思想偏重於儒家。當時的儒家認為,人死了以後,必須要保持身體三種完備,才能入土去見祖先。現在,大家還應該能看到這種風俗吧?逝去的人,在進行火化前,殯儀館給他化妝,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都已經要火化了,為什麼還要給他化妝?其實,這是源於儒家文化。過去,被人家砍掉腦袋的人,安葬前,也必須要他做個假的腦袋安上去,然後,才可以埋葬。儒家認為,人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只要是一個孝順的人那他即便死了,也必須要保持身體發膚的完整,即完體、完膚、完發,這樣,才算是做到了孝。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孝順,才無愧於祖先才有資格去見先人。所以說,人死了以後,必須要給他化妝,不管他的臉是怎麼樣,都要給他弄得平平的,這樣,才能對祖先有所交待。
    漢朝的時候,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就出現了很多佛儒之爭,佛教出家的剃頭,也是爭論點之一。那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倡導佛學的人,叫牟子,大家聽過這個人的名字沒有?這個人非常有學問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他一看佛的經典,就覺得佛的思想得很,就全盤接受了,而且,他對佛教經典研究的非常透徹。那時,有好多人對佛教出了很多質疑,他就寫了好多書,來梳理這些質疑,其中,最有名的一本,叫《牟子理惑論》。這本書儒家後期形成的一些不正確的思想,一一進行了明辨,裡面寫到了很多儒家佛家的爭執,其中就有關於剃頭的部分。儒家說,出家頭發剃掉,就是不孝。牟子在書里反駁說,孝應該是一種奉獻,是一種愛,而不是把頭發留著。他認為,儒家的三個完整的這種孝,都是不正確的。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找來這本書看看,今天這里就不再展開來說了,展開太多,這堂課就完了。
剃除鬚髮節省能源
    那麼,出家為什麼首先要斷除煩惱絲?或者說,為什麼要剔除頭發呢?這個頭發,它真的是煩惱絲啊。在座的各位統計過沒有,你們每年花在頭發的錢有多少?花在頭發上的時間有多少?現在的人,使用著各種洗發水,那些都是化學產品,它們不光是把你的頭發傷害了,更主要的,還把水、把環境傷害了。你想想,你洗頭發的這些水都流到哪裡去了?你用洗發水洗頭發,結果是糟蹋了水;被你糟蹋了的水,不論流到哪兒,都是一個污染,它們破壞水源,浪費水源,然後,污染環境。所以,且不說你頭發花的那些錢,也不說每天起來梳啊、抹啊,要花多少時間,多少精力,這些消耗,咱們都不說了,因為你願意被消耗。我們只說頭發給這個時代,給這個地球製造的污染,那已經是沒法計算的了。想想,就因為你這頭發啊,因此,它不是煩惱絲是什麼?
    此外,你要知道,這個頭發它每天都在長。它長,就需要營養。留得長一點的,需要的營養就更多了。它真正需要的營養,不是你給上面洗的那些什麼什麼素,那些,其實都沒有用的,那些只是暫時把你騙一下,讓你頭發手感好一點而已。那就像是給皮膚抹營養素,身體能吸收多少?吸收不了多少。所以,給頭發上洗那麼多的素,最後,通過化學的作用,只是當時摸上去、看上去感覺好一點而已。但是,你三天不洗再看看,就又恢復如初了。
    而且,這些洗發水非但沒有真正的好處,反而能破壞你頭發本身的儲備。頭發它也要吃飯的,是要營養的,而且一天都不能缺,那它吃的是什麼呢?是你體內的純真之氣啊!是你的元氣頭發跟指甲,是由腎來主的,所以,頭發消耗能源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消耗的是純粹的精華部分。那些糟粕東西,它還不消耗。所以說,佛太智慧了,他一出家,就首先把頭發剃掉,把這些消耗能源東西去掉。所以,出家沙門,就是要把頭發剃掉。
    我感覺,到了下一輪迴,人肯定都是剃光頭的。現在已經慢慢出現了,許多人頭發越留越短,尤其是女性。到下一輪迴,就該全部是光頭了。人真正進步的時候,就懂得要節省能源。現在,整個世界都是能源缺乏,每個人要真正為這個世界、為這個時代貢獻,就一定要節省能源頭發是人體中能源一大消耗體,所以,出家,就要首先把它剃掉。現在有許多人感覺光頭很好,但是沒有那個勇氣。哪一天,大家把頭發都剃掉了,那我們身體能源就不會無謂地消耗了。所以,頭發如果能剃掉,那是最好。當然,這種時髦只能留給下一代了,咱們現在不探討。
    出家就要剃頭,但剃頭不等於出家。之前,我給大家說過,每個人都要出家。但不是說,你剃掉頭發、住到廟里,就是出家了,要斷除煩惱才是出家。那麼,我們斷除煩惱,首先是要把煩惱絲去掉。但是,這個大家在這里聽一聽就可以了,千萬不敢模仿。回去以後,也不敢剃,剃的話,就會你自己剃出很多煩惱來。本來是為了斷除煩惱才剃的,結果頭一剃,一堆煩惱來了。你周邊的人,會一個一個輪番上陣來勸你,以為你腦袋裡面有問題了,所以,這種事,只能說說,也只能聽聽,不要當真,真正當真了,你就會招來很多煩惱。   
金錢戒在中國行不通  
    「受道法者」,就是說我們接受佛法出家人。「去世資財」,過去,印度出家人是不拿錢的,他們有一條戒,叫「不著金錢戒」。在印度,僧團完全可以持這條戒律。在中國也有一些人在持這條戒,但就持的非常難過,持的非常不適時宜,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以後,這條戒就基本沒有掉了
    在當時的印度出家人不拿錢是完全可以的,因為那裡有供養出家人習慣。現在到泰國出家人還保持著這么一種狀況,他們不拿錢,也可以在國內暢行無阻。在泰國出家人走到哪個飯店,坐下來就可以吃了。對飯店來說,如果有出家師父來吃飯,會很高興,因為他們懂得,供養僧人是在給自己修福,因此,都很樂意。出家人坐車也不掏錢,住旅館也不掏錢,他們走到哪兒,就可以吃到哪兒,住到哪兒,不需要一分錢。他們那裡整個的社會就是這樣的,所以,出家人不拿錢,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可是我們中國的國情不同,如果持這條戒,就會很不方便。在中國出家人出門後,吃飯不掏錢不可能,坐車不掏錢也不可能。可這條戒律里說,出家人不能儲備錢,也不能用手拿錢,碰都不能碰。那持這條的人,為了做到手不碰錢,出門前,就得預先讓別人幫自己把錢裝到口袋裡;等到上到公共汽車上以後,還得再請別人幫自己掏錢出來買票。這樣,在中國這條戒律不方便,也很不智慧。在中國,因為國情的關係這條戒就沒辦法持,也不應該持了。如果再持這條戒,就是一種過度。
惜福與浪費   
    「乞求取足。日中一食。」乞求取足是說出家人東西必須恰到好處這一條,不光適用於出家人,也適用於一切人。我在這個地方,每次拿經出來給大家講,就是想讓大家也能在心裡面出家,在心裡面做到跟真正的出家人一樣。那麼,說到東西,作為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是吃到剛好就可以了。我們對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都要知道滿足,知道剛好。吃東西時,每天能吃多少,每餐能吃多少,心裡都有數,能吃一碗,就吃一碗。所謂足,是說吃飽了就可以了,如果再多要,就不對了,就是浪費。
    佛教倡導不浪費。其實,不止佛教,所有的人都應該不浪費。但是,浪費與不浪費的界限在哪兒?判斷這個問題關鍵要看我們開始的時候認清了沒有。如果你平常頓飯能吃一碗,這是你正常的量,因此,你在盛飯的時候,就盛了一碗。可是,吃到半中間時,你的身體突然產生了一些變化,胃不舒服了,覺得沒胃口,不想吃了這個時候,怎麼辦?按現在一人來說,為了惜福,為了不浪費,就拚命咬著牙把這碗飯吞進去。要知道,你如果這樣惜福,就是沒有智慧
    我今天要告訴大家,學佛的人,佛的弟子,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浪費,弄清浪費和不浪費的關係。那如果你的胃已經不舒服了,可你為了不浪費,還咬著牙拚命把飯吃進去,那你就是在造罪,而不是在惜福。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沒有?這時候,你人已經不舒服了,不想吃飯了,可你還逼著自己把碗里剩餘的飯吃進去,這首先是傷害了你自己身體,把你的胃傷害了。把你的身體傷害完以後,你還要去看病,這時候,你又要花多少錢?這個過程中,你的家人親戚朋友給你操多少心?所以,像這種惜福就叫沒有智慧,是愚痴的節約,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節約是,在你去盛飯的時候,想一想,自己能吃多少,就盛多少。節約要從源頭上開始,浪費要從源頭上截止。你可以先盛個半碗,如果沒吃飽,再去補充,不要一下子就盛夠了,要給自己留個餘地。吃的過程中,因為突然產生了情況,沒有胃口了,肚子產生變化不想吃了,雖然之前算的好好的,但這時候卻發現超標了,那該剩就把它剩下來,沒關係把它倒掉,也不會有罪過,因為你不是真的要糟蹋它。這個時候你把它剩下來,也等於是省下來了;如果把它吃下去,反而是最大的浪費,因為你身體已經不需要,而你還把它吃進去,就是浪費,也是沒有智慧。那我們把這些盛的飯菜倒出去,可以給老鼠吃,給一切眾生吃,並沒有真的浪費。
    如果是在飯館裡面吃飯,就要盡量少點。有時候點多了,吃不完有些人面子,還要打包帶回去。打包回去也不吃,還是扔垃圾,像這種,也是沒有智慧。你剩了,就剩了。這些剩的東西,即使倒掉了,腐爛了,它也物質啊,至少也是肥料。何況一般的酒店會有養殖戶來回收剩菜,他們收回去後,給豬吃,或用於其它的畜牧養殖。所以,即便你倒掉這些東西它也沒有浪費。你把它硬吃進去了第二天還得拉出來,是一樣的浪費,還把你的胃弄壞掉了。這樣節約,不但不是功德,反而是罪過
    我們惜福,應該是從頭上著手。比如,你在做飯的時候,一定要算好量,要少一些,不要多了;你去盛飯的時候,也要算好量。節約,是要在這時候就開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浪費。但當你已經盛出來了,已經吃了一半了,這個時候,剩了就剩了,不要著急,不要害怕,因為這不是你故意要去糟蹋它。真正的惜福,是要這樣來惜的。
    所謂足,就是明白自己的需求。當吃不下時還硬吃下去,是罪過,不是惜福。關於惜福,在廟裡面,也有一些錯誤的傳承。有的廟裡面就是這樣的,吃不完也硬要吃下去,撐著也要吃的,而不知道說,吃飯就是葯,當我們身體已經不想吃的時候,硬吃下去,就是對身體的傷害。傷害你的身體這是最大的罪過。你的身體才是你最大的財產。所以,大家要記清楚這一點,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惜福
日中一食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去在印度,僧團一天只吃一餐飯,就是只吃中午一餐,早上和晚上都不吃。這一餐,也是托缽乞食。這是因為印度的僧團是吃肉的,不是吃菜的。所以,他們一天吃一餐,也沒任何問題。吃肉如果吃三餐,消化系統會有問題,因為肉食東西,不容易消化。不容易消化的東西,在胃裡儲存的時間久了,就會身體不好,造成傷害。所以,印度的僧團裡面,一天就只吃一餐。這樣,消化系統才能比較完備地運行,肚子裡邊也不會積壓太多的存貨。
    但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到魏晉南北朝的梁武帝時期出家人不吃肉了,只吃素菜。吃素菜如果一天只吃一餐,就肯定不行。過去,嚴格的寺廟里一天吃兩餐。後來,慢慢發現吃兩餐也不行,就改成吃三餐了。不過,晚上這一餐,還是應該吃少,不能吃多。
    吃素的人,一定不能比照說,佛當年一天只吃一餐飯,那我們也要學,一天只吃一餐。這么學,是不對的,因為飲食結構不一樣。而且,過去印度的僧團裡面,吃完飯走一走,就參禪打坐,什麼雜務都不做,也不種菜也不種地,沒有任何雜務。印度出家人,吃就是托缽乞食;住,就隨便棵樹,在樹底下鋪個墊子,就住了,僧團裡面沒有多餘的東西,所以,也不需要去幹什麼,只要參禪打坐就行有些人打坐,能坐好幾天,跟中國僧人情況很不同。
    那大家雖然學佛也要根據我們中國人自身的情況,不能簡單地學日中一食。我們中國寺廟有一傳統,就是過午不食。這個大家可以試試,晚上這一頓可以不吃,但也要量力而行。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晚上如果吃,那就少吃一點,只要所吃的東西很容易消化的,也是有益身體的。
知足才能常樂   
    對於樹下一宿」,有些人理解說,一棵樹底下只能睡一個晚上。這樣理解,是有偏差的。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句話本來是說出家人吃的簡單,住的簡單,在樹底下一就可以了,對居住的環境,沒有什麼要求,最簡單、最簡便就可以了。而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樣:在一棵樹底下,只能睡一個晚上第二天就不能再到這兒來睡了這就偏激了。作為修道人,我們所居住的,要非常的簡單
    這些道理用到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來,該怎麼理解呢?一樣的,我們一個人一天到晚能吃多少東西?能睡多大個地方?能穿多少衣服?人活著,在物質上,有最基本的保障就可以了。一個人如果要活的真正自在,就要建立自己的本生活准則。這個准則建立了,有了自己的生活范圍,沒有超越范圍的要求,就會活的很自在
    有的人認為,多花錢,物質要求提高了,就是生活品質提升了。其實,這不見得是提升,反而可能是下降。不是說你這個月本來該花一千塊錢,結果花了一萬就能說明你的生活品質高了生活品質提高或下降,不在你花一千塊錢還是一萬塊錢,而在於,當你花這個錢的時候,你是自由自在的,還是不自由自在的;你是清新快樂的,還是沒有清新快樂的。其中的關鍵在這兒。
    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在印度出家人除過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外,就不消耗任何其他物質了。在印度,僧團沒有固定的住的地方不像中國,還專門建一些寺廟,讓出家人安定地住在那兒。印度僧人,傾其所有,也就只有三衣一缽和一個坐幾。這個坐幾,相當於我們現在蒲團印度是熱帶,所以,每個人只要三件衣服就夠了。他們的三件衣服,其實就是三塊布,往身上一裹,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這些,到了中國以後,就都變了。
    作為我中國人,學佛,應該學什麼呢?現代許多中國人,也不光是中國人,尤其是女性們,都是永遠少一套衣服衣服買的再多,也覺得沒有衣服穿,這是所有人的共性。但真正你能穿幾套衣服當你覺得沒衣服穿的時候,你回去把你的衣櫃打開,數一下,看你有多少衣服。你每天清點一下,然後再回過來看你有沒有衣服穿。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知足知足才能夠常樂。如果不知足,就永遠不會快樂
有債就要好好還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這句話是說,能夠讓人變得愚蠢的,有兩個東西,一個是愛,一個是欲。
    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人的一生,都被這五種慾望所控制,做著這五種慾望的奴隸,而真正的智慧,卻沒有升華,沒有提高。被這五種慾望控制以後,人會得很愚蠢;為了滿足這些慾望就會干很多傻事,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其實,人家都清楚得很。人在利慾熏心的時候,智慧沒有打開,就沒有分辨的能力
    還有一個愛,這個問題,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記得以前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么一句話:「在愛情面前,再聰明的人都會變成傻子。」愛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聰明的人愛了,為什麼就會變成笨人?這個問題要詳細說,就會說到很多前輩子的輪迴啊,種種啊,所以,先就不說了
    作為普通人來說,愛和欲這兩個如果還存在的話,就無法做到真正出家。無法真正出家就不自在就不快樂。前幾次,我給大家講到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出家,只有出家了,我們才會真正快樂出家,就是要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要去這兩個:一個愛,一個欲。所以,要做到真正出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每個人是都應該出家,但作為你們來說,只要是走在出家的路上,就可以了,不要指望馬上就能出家那是很難做到的。那我們學佛,也是走在成佛的路上,能做到這樣,就算很進步了。每一世,我們都走一點;每一世,都往前走一點。只要正念不迷,一直往前走,這輩子走到這兒,哎呀,時間到了,斷了,來不及了,那就下輩子再修吧。因為有了這輩子的基礎,下輩子就很清楚了,就能正念當前接著往前走。這樣,每經歷一個輪迴,我們就能成佛再近一點,就是這樣。
    修行的路很長,不能著急。出家的路也是一樣的,很坎坷。今天說不煩惱了,明天煩惱來了這都沒有關係修行,難免要反覆地來調整。這樣,我們才會有一些真正的自在快樂
    這個慾望呢,它是我們到人間輪迴的根本,也是我們來人間不斷造罪、造作、造業的根源,所以,愛和欲,對大家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是俗家弟子都是在家學佛可能會想:沒有欲沒有愛,還怎麼活著。所以,大家就都很操心這個問題
    我們要明白,所謂斷愛去欲,就是加那個貪字。作為俗家學佛的,你只要對愛跟欲沒有過分,掌握得剛剛好,沒有貪,一切都自然而然的,那麼,它就不給你帶來傷害,不會給你帶來煩惱。但你只要是帶上一個貪字,把貪字給加上了,那苦果它就無邊。所以,大家要分清楚。如果你沒有貪,能夠做到剛好,這樣,就是有智慧學佛,就是要用佛的智慧來處理這些問題。這是學佛的人應該要有的姿態,要明白的道理。不是說,一學佛,就連家庭生活也不過了,如果是這樣,那就錯了。現在,你雖然學佛了,但你該做什麼,還去做什麼,一個關鍵所在,就是不貪。一貪了,你就給自己帶來很多苦果。只要把貪去掉了,那你就真正是佛的弟子了。
    到了最後,如果能去欲斷愛,就能證到阿羅漢了。阿羅漢就是無欲。沒有慾望了,愛也就不會有了。有愛,就會存在六道輪迴就會輪轉生死
    但是,明白這個道理後,你如果想說,今天回家以後,就要把那些愛全部斷掉,生活也不過了,像這種,就是迷了,不是真正的斷。斷與不斷,是看你內心對這些東西貪婪的程度有多少,有沒有貪染心,這是根本!不是不過生活了,就能說明你把愛斷掉了,不是的,你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每個人輪迴六道當中時,愛與不愛,是看你有沒有這些債務。你前輩子如果欠了這些債務,彼此之間應該好好還的,那你就還去。那我們修行是說,能夠在輪迴過程當中,慢慢地,不再造作這方面的惡業。但當你碰到了冤親債主時,該還人家,就要好好去還。你之所以會碰到這個人,之所以和這個人之間有這么多問題,是因為你們前輩子就有瓜葛。這些問題,都是前輩子遺留下來的,不是你現在說愛就能愛、說不愛就能不愛、說斷就能斷的,不是那回事,沒那麼簡單,所以,大家要順其自然
    作為俗家弟子,對這些愛的問題,只要不去貪著,不去渴求,就算是佛的弟子了。當你碰到一些機緣,產生了一種愛情,如果因為學佛了,你就對自己說:哎,我學佛了,不能再做這些事了。你不可能不做,因為你做不到!你要明白,這些事情,它不是你想和不想的問題,而是你存在和不存在這個業的問題。當你這個業還存在著時,這個債務關係就還是有的,那麼,你還是要好好去還。還清了,下輩子就不會再有這些問題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