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跟大家說過出家,每個人都要出家。我們人如果出家了,就會真正快樂了。如果不出家,就永遠沒有快樂。但出家的意義不是說,把頭發一剃,跟我一樣,住到廟里去,就叫出家,不是這樣的。那大家都還記著出家是要出哪些家了沒?對,主要是出世俗之家,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
之所以說出世俗之家,是因為世俗社會都是相互攀比,都是很虛假地生活著的,那我們從這裡邊走出來,就是不再跟別人去攀比什麼。在世俗社會裡面,穿衣服不是為自己穿的,是為了別人穿的;買房子不是為了給自己住的,是因為別人擁有了,所以,我也要擁有。所有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是一個面子、虛榮的需要。世俗社會裡的人,都是這樣的。學佛的人,佛的弟子,要出世俗之家,就是要從這些虛假當中走出來,不再跟這些人一樣。走出來後,我們該買房子還買房子,該買衣服還買衣服,但是,買衣服只是為了自己穿,因為我們真正明白了穿衣的目的。買房子是為了住的,而不會再為了面子,去計較大和小的問題。真正的出家,就是這個意思。
這本經中我們已經講過的幾章,都是針對出家人說的。這整本《四十二章經》,都是因為出家人向佛提出了一些問題,佛給他們開示時說的。但這並不是說,這本經就只是針對的出家人的。大家要明白,出家人不光是像我這種已經出了家、受了戒的人,你們在家的人,也是一樣的,也是要出家的,所以,我把這本經拿出來給大家講,目的是希望大家從中獲益,明白真正的出家是什麼意思。
幾個常見概念
但這裡邊有幾個名詞,有一些常識性的概念,希望大家認識一下。比如第一章里說到的沙門、僧、出家,還有大家熟悉的和尚、尼姑,這些名詞,都和出家人有關,今天給大家專門介紹一下。
首先是僧。一般人現在見了出家人,如果禮貌一點,就會說這個僧人。但是,大家要明白,這個「僧」不是指一個人。佛教里有三寶,就是佛、法、僧,我們常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些人皈依過哪個師父,也叫皈依三寶。大家要記住,一個出家人不能稱為僧,這是常規性的知識。僧其實是「僧團」的簡稱,中國人好簡,就把「團」字省略掉了。而僧團,必須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出家人,才能稱為僧團。僧跟眾,其實是一回事,三個人,才稱為眾,所以,三個出家人才能夠稱為僧。比如光是我一個人,就不能稱為僧。
出家與沙門:出家這個名詞,是在中國形成的,而沙門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但它們要說的,其實是一個道理,所以,出家沙門其實是一種重複。沙門是梵文的音譯,翻譯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是說,出家修道的這些人,每天是專門干修戒定慧,然後息滅貪嗔痴這些事的。不過,在印度,沙門是對所有修道人的統稱,不是光指佛的弟子。印度這個國家的很多人,都熱衷於修道,凡是離開家庭,去尋找道、去修道的人,都統成為沙門。但在中國,沙門就是佛教出家人的一個代名詞,像弘一大師寫書法作品時,落款處就總愛簽署「沙門弘一」,不過,這種用法不是很廣泛。
比丘:出過家、受過戒的男眾,稱為比丘。出過家、受過大戒的女眾,稱為比丘尼,俗稱尼姑。比丘是佛弟子的專用稱呼,一個單獨的出家男眾,就可以稱為比丘,一個單獨的出家女眾,可以稱為比丘尼。
還有沙彌、沙彌尼,分別是指已經出家,但還沒有受過戒的男眾和女眾。對這些,廟里分的很細。對大家來說,見了一般僧人,可以稱為出家人。沙門一般是我們出家人自己稱呼自己的,如弘一法師自稱為沙門弘一,或者沙門某某,這是規范的稱法。
和尚:這個名稱可不是一般的出家人都能稱的。現在的人,見了出家人,就說這個小和尚、那個大和尚的,但其實,真正能稱為和尚的人,是沒有幾個的,一般出家人都是不夠格的。和尚這個名稱也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教授,是指能夠傳授一切佛法的尊貴的人。過去,在中國叢林裡面,最傳統的、最大的寺廟裡面,配備完備了,一住幾千個人的這種廟,最多也只有兩個半和尚。所以,你到哪個廟去,見了師父,如果這樣請問:師父,這廟里住了多少個和尚?你如果這樣問,那就說明你很外行。一個廟里,不是說住了多少個僧眾,就是住了多少個和尚。一個幾千人的完整的寺廟,就是兩個半和尚,還是最多。
那是哪兩個半呢?首先是現任方丈,方丈和尚;還有一個就是已經退居二線的老和尚;還有一位半個和尚,那就是這個寺廟的首座,就是長老,資格最老的那個。前面兩個和尚不在的話,這個首座和尚就要代理表法,來主持大家,給大家講法,來教化大家。但是,現在,在大家的心目中,和尚這個名稱好像有點帶貶義了,許多人常說這個和尚怎麼怎麼,一說和尚,就好像有不恭敬的感覺。其實不是的,和尚是個很高尚的名稱。我們出家人,一般表達愛戴和尊敬時,就說某某老和尚,某某和尚。我們說和尚,是表示最高的敬意。
一個美好的東西,傳的時間如果久了,往往就會變成不好了。所以,大家現在總以為,說和尚這個名稱,是帶有貶義的,不尊重人的時候,才說「你這個和尚」。這是世人把它傳錯了。比如「先生」這個詞,見了一個男的,我們就會說某某先生。但在中國古代,先生這兩個字是相當於教授啊,是很受人敬仰的人才配使用的,像孔子,孔夫子,才能夠被稱為先生。但現在,先生卻變成了一個禮節性的稱呼。
以上這些,是一些常規性的知識,希望大家了解。
《四十二章經》不粗淺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這是第二章的經文。
這段經文是說,像我們這些求佛道者,學佛的這些弟子,要「斷欲去愛」,就是斷除一切慾望。這里的慾望,是指貪。「斷欲去愛」,就是要去除一切貪。去除一切貪以後,我們要識自本源,識自己的心源,明白我們的心性,明心見性。成為佛的弟子,我們就是要明了自己的心性,明白我們的心是怎麼回事。那麼,如何明白呢?就是「達佛深理」。「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其中的關鍵,就是無為法。這一章,主要是在告訴我們,什麼叫無為法,修無為法怎麼修。
這個《四十二章經》,過去許多人都把它當作是小乘的很粗淺的經,其實,這樣看是錯了。四十二章經,作為中國佛教翻譯的第一部經,兩位高僧當時在翻譯的時候,是把佛的道理綜合起來進行整理和翻譯的。所以,這本經裡麵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你們看,這第二章裡面教我們的,其實就是般若系統的一個法門。
無為的後面是無所不為
關於這個無為法,許多人沒有真正地認清楚,學佛學了一段時間後,碰到這個,就會產生誤解。以為自己不用修不用證,不修不證,就能夠了道,就能夠成就。所以,就會覺得說,每天誦經拜佛,參禪打坐這些修行方法,都沒必要。如果是這樣理解「無為」二字,那就是學偏了,是不懂佛的真正的深意。我們學佛,就要「達佛深理」,就是要明白佛教我們的真正的道理在哪裡。對於這個「無為法」,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去理解。那麼,什麼叫「無為」?要明白無為,我們首先就要明白有為和無為的關係。
首先來看什麼是無為。經文中,佛是這樣給我們解釋的:「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你的內心裡面對一切事物,都不會貪著。內心裡面有所得,才有貪著,才分別。那我們現在對一切事物都不起貪著,不起分別,我們能做到不?現在肯定做不到。可許多人學了佛以後,看見佛說要「無為」,就覺得說,每天誦經拜佛都是多餘的,這樣理解,顯然是錯了。佛告訴我們的無為法是說,我們雖然每時每刻都在修,在做,但是,我們的思想應該是清凈的,是不起分別的。我們不起分別的心情,但我們依然是在做,這樣,我們才能夠達到解脫。所以,無為的後面,是要無所不為。真正的無為,就是要無所不為。無所不為,但沒有為的心,才能夠稱為無為。而不是說,自己躲到房間裡面,把外面的門一關,什麼都不做了,就是無為了。誰如果這樣想,那就完全錯了。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是說,對一切景象、對一切存在物,我們的心都不貪著,不貪求。能做到這樣,那已經是超脫的人,已經是修成的人了。對於修成的人來說,就不存在修和不修的關係。反過來,當我們還存在修和不修這么一個分別時,當我們還會分別存在的事物時,就說明我們還沒有解脫。在沒有解脫之前,我們還是要該怎麼修,就怎麼修。只是,在修的過程中,沒有急功近利。
現在許多人學佛,也是急功近利的。比如說修念佛法門,一開始念佛,就要求自己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天到晚,光想著怎麼樣一心不亂,這樣,就是屬於有所求了。他求什麼?求一心不亂。這就錯了。心有所求,心就有所得,這樣,你就不會圓滿。這樣做,就不是修無為法,而是修有為法。你明白這個道理後,每天念佛,只是念著,很清凈,心裡沒有想說,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就對了。你如果天天想著要一心不亂,這個想法就是一個妄想,是最大的一個妄想,那你怎麼會不亂呢?只會亂。有為法和無為法,就是這么一個分別。當你一邊念著佛,一邊想著一心不亂,這就稱為有為法。當你一邊念著佛,心裡沒有想說,我要一心不亂,你沒有這個想法,就稱為無為法。
佛的弟子,要修的是無為法。無為法不是什麼都不去做,而是在做的時候,沒有目的,沒有貪著,沒有功利。但現在許多人學佛,也是功利大得很。只要存在功利心,那都是有為。比如說參禪,那就好好地參我們的禪;誦經,就好好地誦,心很清凈,就這樣誦著,這樣就很好。有為和無為的分別,關鍵在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把這個道理記清楚,把有為和無為分清楚了,那接下來,你就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在修道的過程中,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內心裡面,也不想得個什麼,沒有這么一個得的想法,不分別、不貪著。然後,外無所求,我們也不去求個什麼,比如說我們念佛,只是念著,也不求要得個一心不亂,把這個一心不亂的想法去掉。如果沒有去掉這個想法,那我們就沒辦法達到一心不亂,因為你心裡面已經有這個需求存在,所以,就不會清凈。
佛教的都是人生最高智慧
然後,要「心不系道。」這里這個「系」,念ji。「心不系道」是說,雖然我們在做這個事,比如念佛這個法門,但心裡不能想說,我在修這個法門。你如果老來分別和執著這個法門,那就不對。心不去分別和執著這個法門後,「亦不結業」,就是亦不去做惡業,也就是不善之業。這樣,「無念無做」。這一句是在總結前面的道理,我們對這些法門,沒有想法,沒有分別,沒有貪著,也沒有求,無求無得,就能達到「無念無作」。我們要成就最高的法,得最高的道,但我們的腦袋裡面,不存在修、證這些概念。有這些個概念,就是分別,就不對。所以,學佛修道,要把修和證的念頭也去掉。然後,「不歷諸位」。諸位就是修行的次第,修行是一層一層的,逐漸地往上修,但「不歷諸位」是說,道雖然有次第,但修行者心裡不能有那個層次,這樣,他就能達到最高:「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一段話,許多人學完後就會誤解說,修道是要靠頓悟的,因此,就什麼都不做了。佛的意思不是這樣的。「不歷諸位」是說,我們修道,雖然是在逐漸逐漸修的過程中,但我們不能有這么一個過程的想法。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你回家爬樓梯,你家如果住在七樓,你要從一樓爬到七樓。那你如果老想著這個樓梯,那你爬到七樓時看看,會覺得很累。但你如果沒有在意這些樓梯,也不在意自己爬到了幾樓,你就那樣從從容容地走著,那你到家後,就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累。為什麼?因為你的思維裡面把這個台階去掉了,沒有記住這些台階的事,所以,當你爬完這些樓梯時,就會覺得很輕鬆,這是一個秘訣。
所以,我經常說,佛教給我們的,都是人生最高的智慧。我們把這些智慧落實到人生的每一個角落,都會得到非常有益的幫助。佛的智慧,能幫助我們很好地生活。
所以,不歷諸位,不是說從此不再修行,而是每時每刻都在修,但不去分別這個過程。就像你回家,必須爬樓梯,除非你家有電梯。你爬樓梯的時候,必須是一級一級地往上爬,但是,你只是爬,不去在意到底爬了幾級。你心裡面如果去分辨這些樓梯,心裡想說,哎呀,要爬到七樓,這么高,得爬多少樓梯呀,那你就會覺得越走越長。可是,如果你把這種想法去掉,不去注意到地爬了幾級,也就是「不歷諸位」,那你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爬到了。修行的次第也一樣,你心裡如果老想:呀,這一層一層的這么多,該修多久才能修成啊!那你就會覺得很難。但你如果什麼都不想,那你很快就會達到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想了,執著分別妄想就起來了,障道就產生了,所以,我們要把「想」去掉。這樣,就「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大家要記住,理解佛的深意,就要這么來理解。不是回家以後,就不再修了,平常念阿彌陀佛的也不念了,平常誦經參禪打坐的也不做了,不是這樣的。而是我們該怎麼做還怎麼做,只是對所做的這些東西不分別、不執著,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果。這一段經文的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
無所得而得
這一段最終告訴我們,要想成就一件事情,一定是要無所得而得,無得而得,無修而證。這個道理,跟《金剛經》里的道理很像,講《金剛經》的時候,我也給大家講過的。
我們做什麼事情時,如果是很刻意地要做好,那你記住,你一定不會做好的。比如開車,現在許多人都會開車,剛學車的時候,你上到那個車上,車是車,你是你,你特別想把這個車開好,一心一意想著方向,想著前面的路,可是,你偏偏開不好。為什麼?因為你的腦袋裡面概念的東西太多了,想要做的太多了,結果,你這車就是開不好。等到哪一天,你上了車後,心情放鬆了,不害怕了,慢慢的,你的身體跟車融合為一體了,人車合一,這個時候,你開車的時候不覺得自己在開車,你的腦子裡壓根沒有開車的概念,那這個時間,你就一定能把車開好。簡單來說,當你還一心一意地想要把車開好,你心裡有開好車的這個想法,那你記住,你永遠也把這車開不好。到哪一天,你把想開好的這個心扔掉了,那這個車你很快就能開好了。這是佛教我們的智慧,做任何東西都是這個道理。
許多人看到我的畫,就會問我是怎麼學畫畫的。我說我就沒有學過,他們都不相信。大家之所以這么問,是覺得畫畫是一件很難的事。為什麼會覺得很難?因為許多畫家太在意他們那個畫,一心想要把它畫好。而我從來沒這么想過,總是拿起筆來就畫,畫成什麼就是什麼。我畫畫,也是修無所住,亦無所求,亦無所得,所以,想畫就畫,完畫了,回頭一看,自己也不知道是在畫什麼,經常是這樣的。可是,有的人不是這樣的,他總是很在意自己畫得好不好,這一在意,就壞了,就畫不好了。無論做什麼,只有當你不在意的時候,你才能把它做好。所以,你們如果要把工作做好,就記住,不要把它看得那麼重要。當你心裡不把它當一回事,這個事你就一定能把它做好。如果你太在意了,你就永遠做不好。這一點很關鍵,大家要掌握。
不爭不等於不做
那我們在生活當中如何學無為法、修無為法呢?有些人理解說,就是不去跟人爭,不在世界上跟別人去爭個什麼。不爭是對的。不爭所以不去,這是老子說的。我們不爭個什麼,它就不會離開我們,就永遠存在著,這就是真理。
對於不爭,許多學佛的人就理解為:在工作崗位裡邊,碰到需要競聘、競爭的時候,也不去參與,還認為自己這是在實踐無為法。這樣理解無為,理解不爭,是錯的,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佛教我們的無為、不爭,不是不做,也不是不參與競爭。你在工作的時候,需要競爭了,應聘了,碰到這種情況,你都應該積極地去參與,而不是說,因為學佛了,就不參與這些事情了,你如果認為這樣,那就錯了。你也不要以為,不參與才是對的;去參與了,就是不對了。這些,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學佛的人,一定要把正確和不正確,真正地分清。作為佛的弟子,在單位裡邊工作時,碰到需要和同事競爭、競聘的情況時,都應該積極地去參與,因為這是你應有的工作態度,是你該做的,所以,你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去參與。但參與完以後,你的內心「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就是說,你的內心沒有想說,我一定要得到第一,或者別的什麼。世俗的人去參與這種競聘時,都是志在必得,利益心很大。而我們佛的弟子,只是積極地去參與,但我們內心不去想,這次我一定要達到第幾,要得個什麼,這樣,才能夠滿意。自己內心裡邊,沒有對結果耿耿於懷,沒有關於結果的包袱,這樣,才是無為法。
我們去參與,因為這是工作的要求,大家都在這么做,那我們也應該這么去做。面臨所有事項時,都應該是如此。比如同事都給領導送禮,那你也應該去送,知道不?你不去送,就說明你的工作沒做好。別人送什麼,你也就該送什麼。能送的,你就一送,這也是布施。要得財富,都要布施,所以,該送該給,我們都去做。但做完後,我們腦袋裡面沒有要得到什麼的概念,這樣,才稱為修無為法,才是佛的弟子。
而不是說,碰到問題了,自己躲得很遠,光在那兒看,不參與,還認為自己很清高。這樣,就是不對的。這不是無為法,而是有為。因為你害怕自己得不到,對自己沒信心,怕輸,輸不起,所以,你才逃避。你逃避,是你自己有問題。所以,不參與是錯誤的。
學佛的人,應該做什麼,就要去做。只不過是說,做完了,我們對它的結果不在意。最後結果出來後,也不會計較它是什麼,這才是佛的弟子該要有的修為,這才是無為法。學佛的人要記住這個關係。許多人一學佛以後,分不清楚這個關係,認為學佛了,就不應該參加這些了。那你學佛以後,可以不吃飯嗎?如果從學佛開始,你一睜開眼睛,不需要吃飯,也不需要上廁所了,那麼,你就可以什麼都不去參加了,因為你已經解脫了。可是,當你每天睜開眼睛以後,還要去上廁所,還要吃飯,這說明你還沒有解脫。你還沒有解脫的時候,就是還生活在人世間。既然在人世間,那人世間的這些工作,你都應該去做。只是在做的過程當中,不貪著,不計較,不分別,這樣,才是佛的弟子應該要有的修行方法。
而不是說,你學佛以後,在單位裡邊,大家競聘的時候,你就認為這些都是名利,就不去參與了。你如果這樣,那就是把佛給學歪了。所以,大家要分清無為和有為的根本關係!把這個根本關係分清了,我們才有資格來學佛,才不會把佛給學錯了。但許多人很容易就學錯了,就是因為在根本上沒有建立好。
修無為法,就是要這么來修。做一切事,不起分別。不貪不取,隨一切緣行一切事,而不貪著。這樣,才是修無為法的開始。
所以,這一段經文是很重要的,很多佛經都會涉及到這樣的道理。有的人接觸到這樣的道理後,因為沒有理解佛的深意,就覺得佛的道理跟生活很碰撞、很矛盾,因此,三學兩學以後,就覺得自己跟生活合不到一塊去了,就很苦惱,這就是沒有學對。當你把佛法學對了,就不會存在任何問題,也不會覺得佛法和生活有任何矛盾。佛,他是一個智慧,是來教我們處理人生問題的方法的。我們修練,就是要在面對人生當中形形色色的問題時,心境保持清凈。這,才是佛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智慧。
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一章中,佛教我們「斷欲絕求」。當我們存在一個求,就存在一個得。如果我們沒有存在一個求,就「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但無求,也不是說,你不去工作就是無求了,你如果這么想了,那你也錯了。
求,是說你志在必得的慾望很大,非得要一個結果,那才稱為求。而工作,是你應該做的。對於應該做的,你就去做,只是不應該有過分的奢求,也不求能力范圍以外的,也不多求。如果求這些,那就是貪。「斷欲絕求」,就是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所以,千萬不敢說,出家學佛了,無求了,就把工作一辭,把公司一關,認為這就是開始學無為了。千萬不敢這樣!這樣,就是在糟蹋佛了。
在《道德經》裡邊,也經常談到無為這個問題。《道德經》裡邊的無為,跟般若系統裡面的無為有相通之處,主要是說,不要去分別、執著所存在物。去分別和執著這個事情,最終,它都不會是圓滿的。講《金剛經》的時候,我記得給大家講過一個寫書法無求無得、而得到最高的故事和道理,老學員們可能還記得,這個道理,是我在十幾歲時通過寫書法悟出來的。
岳陽樓大家都知道吧?岳陽樓上的「岳陽樓」三個字是誰寫的?是郭沫若寫的。解放後,岳陽樓曾重新修建,那時,正是毛澤東時代。以前,岳陽樓上的「岳陽樓」三個字,是國民黨時代的一個人寫的,此次重建後,岳陽樓文史館的工作人員就想請毛主席來給題字。毛澤東還是很精明的,他認為岳陽樓是一個文化歷史的紀念地,而他自己是一個政治人物,所以,不適合給這里題字,他就推薦了一個合適的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文豪,也是歷史學家,毛主席認為他和這個地方的文化歷史比較合拍,所以,就讓郭沫若來寫。
郭沫若平常寫字瀟灑得很,都不當一回事。但是,主席把這個偉大的任務交給他後,他就覺得很神聖,很當一回事,就很認真地寫,總共寫了二十幾張。寫到最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張是好的了,因為他太認真了。他寫完以後,全部一折,折完以後,裝到信封裡面,再在信封上寫上「岳陽樓文史館收」幾個字,就寄了出去。文史館這些人收到信以後,打開信封一張一張地看,但看來看去,這二十幾張,就沒有一張是他們能夠看上的,都不理想。最後,突然有人發現,原來信封上寫的「岳陽樓文史館收」幾個字特別好。於是,他們就把挑選的結果反饋給郭沫若,請他重新再題個名,因為信封上沒有落款,而牌匾上需要一個題寫人的落款。
郭沫若收到這個結果後,都吃驚了一下,他認認真真地寫的二十幾張都沒被看上,被看上的反倒是信封上的那幾個字。他覺得很驚訝,就親自再跑去看,看完了,最後說了一句話:真正的藝術是在百姓當中。他也沒再落款,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岳陽樓」那三個字是郭沫若寫的。
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這又說明了什麼道理呢?就是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的,「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郭沫若在寫的時候,因為是主席交給的任務,所以,很在意,也很慎重,拿起筆來時,有很多的名和利,這些,都是執著分別呀,所以,他寫的就很認真。很認真,身體就沒有放鬆。身體不放鬆,氣就不暢,寫出來的東西就不圓滿。但寫信封的時候,因為該寫的已經寫完了,所以,就寫的很隨便,全沒當一回事,結果,卻最好。
那我們生活當中也一樣,比如做飯,今天如果要來重要客人,你想好好表現一下,想好好炒幾個菜招待人家,那你肯定一炒就砸鍋。為什麼?因為心有所得,有所住,有執著分別了。你太在意這個「炒好」了,結果,它偏偏就會炒不好。你的心如果清凈了,不求好它自好。當然,你今天如果心情不痛快,生氣了,那你炒的菜也會怎麼炒怎麼難吃。
生活中,只要心清凈,無所得,不在意,就會把什麼事情都做好。修行也一樣!我們只是修著,但心很清凈,該念佛,就每天念著,隨時隨刻都念著,也不想我要念成個什麼,那自然而然的,你就會有很大成就。修別的任何法門,也都是如此;做別的任何事,也都一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