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演法師:二O一二年九月十五日觀音佛七共修第三課

二o一二年九月十五日觀音佛七共修第三課

主講:悟演法師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一連串發生一些不如意事情或是俗稱「邪惑」的事情呢?其實,這是一個「心的法則」。為什麼一個人有時候會莫名其妙遇到一些不好東西?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是我們自己的心中保持著一種心像,即是心靈的圖像,所以這是從自己心裡而來的。因為恐懼,那個東西就很清晰的出現在心裡面,它影響了身體的物理磁場而感召了,接引那些不好東西出現。佛經上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其實任何境界都是我們的心所想像的,就是說你的心清凈無染障,沒有任何的一種刻意的行為,和潛意識東西,當下的一種自覺,就是冥冥中的一個答案。所以在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懂得這個因緣。如若說你當場不自覺,憑著自己的感覺,那麼,人生很多不如意事情就會到來,或者是吉祥事情如果你觸碰了這些事情,它就會一二三連續而來,因為喜怒哀樂在我心中是很飄很浮的,唯有傷悲、錯節會很刺你的心讓你根深蒂固,你心的影子永遠在此輪轉。今天晚上我就是要跟大夥說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一本書叫《秘密》,這本秘密》就是告訴我們大夥,如何用心去創造自己的人生。但是,對於一個佛教徒來說,不只這樣去作義思維,更多的是體悟,覺醒人生心靈法則,為什麼你做這個事情好事,沒有人可以理解,因為你心中的這個圖象所固有的東西與外界的東西是不相應的,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心就像磁鐵一樣,好壞都是自己的而來

在西方哲學中,有一位約翰·亞薩拉夫,他寫了這樣的一段話:「身為人類,我們的任務就是持續保持我們想要的事物思想,於我們想要的事物在心中保持絕對的清晰,從而啟動宇宙最偉大的法則之一——吸引力法則。」另外一位哲學家查爾斯·哈尼爾說:「主要的思想心態,就是磁鐵,同類相吸,就是法則,結果必然是心態會吸引與其本質相呼應的狀態。」也就是說在若干年代前的西方哲學已經認識到心的作用,正如我們《華嚴經》的一句:「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對於一個佛教徒來說「法不孤起,仗境而生。」一切好的因緣和壞的因緣都是心的境界所現,但是,學佛的人如若你不懂得「因緣觀」,不懂得「智慧般若空觀」你會隨著自己的心性變化的喜怒哀樂,而會召感一些東西,會把一些飄渺不定的東西成為實有,那麼你就獲得不穩定東西人生一切都業力所感,現前、現受、現報,因此作為一個佛教徒,他應該懂得如何在當下轉識、轉念,只有把心轉變過來,把念頭轉變過來,把一切不好東西要轉化過來,把一切好的東西升華起來,那麼,你心相應的東西就比較優良優美,也是你想真正得到的東西。因此,學佛皈依人生平安符,就是說一切要依託如來教法,懂得轉識成智,要把知識認識轉成為無上的智慧。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找到人生的樂趣,否則會十分之偏離。那麼,大家會說「人生無常」我們無法把握。因此,今日講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讓我們過得自由自在

今日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啟動我們心的力量?如何明白心力法則這一切只有通過「禪心」來覺受,只有充滿禪的生活會有真實快樂,才能真正帶來力量。我們大家都在麻木忙碌工作,結婚生子,無非都是自己的生活過得自由自在人生無常,但是,我們有些人喜歡去佔有,也覺得這個人世間有些東西真實存在,其實不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算是夫妻,結婚前結婚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結婚前,情人眼裡出西施,啥都好;結婚後,大家互相的習氣毛病就暴露無遺,甚至會產生情緒沖突。隨著孩子的降生,夫妻情感就會不斷的變化,很難再做到婚前的那種親密情感。到了孩子成長了,立業的時候,更多的是扶持孩子們來傳承自己的東西,而這個時候你們對孩子的心,和孩子還沒有成家前的心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面對世間人事的一切無常,我們學佛的人應該是很坦然,不是對方在變,而是自己的心在變。因為我們想擁有世間人事美好,這個擁有的心態其實就是我們俗人所講的佔有,人生無常你能佔有得了嗎?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因此,我們應該學會享有,當你能夠享有的時候,你會充滿無窮的快樂,所以又何必擁有呢?這是我所說的:在想自己過得自由自在,能夠享有又何必擁有的思想理念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有沖突?為什麼現在這社會家庭關係同事關係都會微妙很難處理,是因為在我人心都很浮躁,我們大家都不吃虧當我們受到人家的凌辱,不能夠忍辱,當人家侵害到我們利益的時候,當我們不滿意的時候,我們都不願站在對方的位置來理解,即是說不能換位思維,所以我們永遠在煩惱顛倒。因此,你在煩惱的同時,對方不也是一樣煩惱?也許,你在煩惱的時候,與你不友好的人還在樂,他就喜歡看到這個現象。所以我們的生活很難自由自在,那麼,作為一個學佛的人要學什麼呢古人說的:「吃虧就是福。」因此,要想過得自由自在,我們第二點就是要學習「吃虧做人討個便宜」。我們現在的人什麼都能夠吃,唯有不肯吃虧,如果一個人肯吃虧,別人會很樂意親近你,如若你老是想占人家便宜,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會遠離你,我們從這裡人生的點點滴滴中間就要充分認識,要樂於學習吃虧智慧。其實學習吃虧裡面有一微妙的人關係處理,就是人我互調對方的位置,每當我們遇到煩惱,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我們的心就特別特別的煩惱,甚至是看什麼都不順眼;當你覺得這個人跟你不合意的時候,你看他怎樣也不順眼,他的一句好話別人都能夠接受,偏偏就在你的耳朵里覺得難以接受了,永遠不順心不如意,那我們就調換對方的本位,對換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樣呢?這就很好去處理這種人關係,也許自己的心在很多錯綜復雜的人關係中可以儘快脫離,永遠保持這種親切友善的心態去接觸一切有緣的人,人我互調這一點其實是很重要的人關係藝術

我們安住於道場修法,周邊都有神明,你旁邊也有你的冤親債主,所以心要安於道,就讓你前後左右的那些冤親債主也能跟你一樣,被你的正能量身心所感染吸引,都能安住於此,他的心能夠靜下來就不幹擾你了,他不幹你就平靜平安了,因此,阿彌陀佛無上醫王就是由而來,只要我們的心很純凈,念一句心靈相應,周邊法界一切野魂孤鬼,乃至冤親債主,乃至墮胎嬰靈,乃至法界其他一切,他們都能得道,是什麼道?讓他們安靜下來好好的念佛就是道。如果你的心本身就不凈,那麼,你周遭的這些東西遲早都會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隨你帶來種種業報現前。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業果法則」,業果法則和我今日所講的「吸引力法則」同出一轍,只是表述的方法不一。比如說我們要晉升主任,我們就要心中構想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要具足這些東西我一定要具足那些善人善事在一起,當你的心十分堅定的時候,很不自覺自然這些東西就相聚在你身邊這顆心一定要很堅定,一定要一成不變,心定下來就有心的力量簡單來說就叫心力」,日而久之,你便可以找到人生最好的對制方法,得到人生真正的快樂

作為一個佛教徒要懂得修心的妙用,修心的妙理在哪裡?就是要善緣善用,啟動自己吸引力的法則,這個吸引力的法則就是增強自己的善緣善力,壯大自己的心力,因此感召殊勝因緣成就我們當下的一切人事這是創造自己佛化人生快樂人生的一種妙用方法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權巧,門門方便,旨在用心辦道。當下的心要了分明這是用心啟動自己的吸引力。積極去積累善緣善力,成就當下美好因緣

能夠享有又何必擁有?不去執著而去充分發揮享有的過程的一切,學習吃虧智慧就能討個平宜,不是傻乎乎的那樣給人家去欺負,是轉心轉智的妙用。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可以面對無常的人生,並且創造美好的人生了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丹陽寶林禪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