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演法師:二O一二年四月初四日佛七共修第一課

二o一二年四月初四日佛七共修第一課

主講:悟演法師

止,就是斷掉我們輪迴的根本。輪迴的根本即是無明無明我執與法執。一直執著於我,執著有一真實的我,這是知見,它導致我們的煩惱。越是用種種語言去解釋,煩惱就越增長。禪學中一句老話: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句話含義就是讓我們學會專註專註於當下,不起分別,以本然之心去了人生當我們止住自己的妄念靜坐在佛前,眼看這盞光明的燈,才知道我們是一個真實的物體,我們這個人是真實的。在佛光照耀下,我們感覺到自己頭部和面部,看不到身下的蒲團和身旁的同修道友,但是,佛光不僅照耀著他們,佛光已照耀了整個宇宙。照耀與沒照耀的區別在哪裡?在心!學佛學佛的心,佛心是心包太虛,不造作一切,隨緣入行一切。所有法都是方便法,法要用耳朵去聽,才聽聞得到,才能增長智慧。耳朵不行了,用心來聽,這是聾啞人出奇制勝的地方。聾啞人可以用心去聽世界,我們正常人為什麼不能用心去聽、去看、去觸摸這個世界大地。愛、恨都是這顆心。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認識無常就必須放下。當代修行人要明白自己走的路,要知道何去何從。佛弟子皈依自己的修行,安住菩提學道路。有人說學佛人很自私,只管自己生死,不關愛他人。這是一種誤解當我們修行自己的時候就攝受了別人,減少了顛倒人事發生

我們來到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了」。了就是放下放下不是放下工作家庭責任,而是勇猛精進創造自己的佛教生活

作為一個佛教大愛無疆,居士們存在「某某人好,與某某人有緣分。」等等的理念這是一種業障。法無高下眾生平等每個人修行不同,見解不同,但只要那人一句阿彌陀佛」,都有隨喜贊嘆之處哪有高下之分。按俗諦,上下評判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有好有壞嗎?不要錯誤理解,要有包容之心,要入行之心,要入行之行。因此,我們的修行就是正心正念,在佛法大海中真正走上解脫大道

菩提道路上只有佛法是最真實的,就像這盞明燈,指引我們在二六時中走上快樂學佛的道路。菩提道路上的一切人和事是我們修行對象。面對家庭、面對事業親友等等,要知道這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驛站,不是我們終極歸宿。我們終極歸宿是走上解脫大道。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應是快樂的人,是人格完美的人,更應是充滿智慧的人智慧從何而來就像今晚這樣,眼看燈,心觀呼吸,心安然自在這就是人生智慧的源泉,仁慈動力

修行不能用心安住法性,在法相上做義思維會帶來種種障礙,即所知障。所知障會製作無端無明雜念,樹立種種障礙

學佛人對法性應是隨緣入行,快樂領受,用心體悟。這是當代學佛人應具備的心得。學佛心得:快樂解脫智慧學佛要在法相太多做義分別,要在法性上體悟體證,真正了解到法性真意。祖師大德是把自己修行因緣所得修行心得與大家方便結緣,大家還得把祖師大德法性的東西融入佛陀原始經典,才不偏不倚。

佛教是個崇拜,不是形而上學。佛教是關注當下,如何做人,辯證思維,積極入行,了脫心緣。心緣一方,法界清凈。一心皈命極樂世界,要一心。然而無始劫的無明,我們的心太多了。三心二意如何進入法性大海,找到快樂智慧源泉?修行持咒應一心,當下修行,法性清凈才能走上快樂覺悟學佛大道,在大千世界中知道媽媽和娘是同一個含義爸爸和爹是同一個人,我們就不會分別了。

注重實修,只有真正進入法性三昧,得到法語甘露,猶如醍醐灌頂,增長智慧,增長福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點點滴滴,刻刻板板,圓滿究竟,在法性清凈之中才是真正佛弟子。有分別就有妄念,就與佛見相悖。就沒有平安平安來自於心和睦家庭、美麗容顏、幸福一切由心、由因緣創造。用自己的實修增長福德,拯救心靈

今日燈供修行:無論黑暗還是光明,這盞燈不滅這是修行的根本意義

修法根本:

皈依佛:皈依佛陀世尊如來

皈依法:皈依佛陀親教原始經典,不是一般的開示錄。

皈依僧:是皈依清凈福田僧團。

作為學佛的人,在法則如此明白的情況下應是十分快樂的。所以,菩提道是光明大道、是快樂大道是指引我們解脫大道。無論疾病無明、惑業,隨著我這顆菩提心,充滿光明的心、充滿智慧的心、充滿仁慈的心,我們將征服這個世界,我們將懂得怎麼來,怎麼去,一切都隨緣入行,了心而安。

這次最後一天解七需要解答的問題: 今日佛七,何為七?
 
福建省連江縣丹陽寶林禪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