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八講 如何掃除自心的塵垢 四、共業增上

四、共業增上
  1.共業與別業
  我們常常聽到一個詞,叫做「薪火相傳」。火需要靠柴來燃燒,這塊柴燒完以後,火還會再去燃燒別的柴。人的生命也是一樣,一生又一生持續下去,這塊柴燒盡了,能夠再燃燒下一塊柴,下一塊燃燒完了以後,又能夠再接續另外一塊柴。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的生命不但同過去有關係也能夠延續到未來。同時,人的生命也會受到別人的影響,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會影響別人。我們把一塊木材兩塊木材、三塊木材、十塊木材、一百塊木材……扔在一起,他們就能夠同時燃燒。就是說,我們大家在一廟里,坐在佛堂里,我們自己的內心跟別人的心,我們自己的業跟別人的業是匯在一起的,叫做別業、共業。我們每個人是一塊木材,一百個人就是一百塊木材,一百塊木材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百塊木材一起燃燒,就是心心念都會互相相應、互相影響、互相啟發,這樣的業力不可思議
  在寺廟里,我們所造的是三寶相應的業,和佛菩薩相應的業,都是清凈的、無漏的,自然而然,我們內心智慧火焰也容易增長,容易燃燒。反過來說,我們如果是同一些不入流的人,甚至同世間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會被影響。當然我們也有可能會去影響別人,我們好的時候也會去影響別人,但是我們不好的時候,我們也會被別人影響。這個就叫做互相影響,就看哪一種的力量比較強。我們如果不小心、不注意,就會被別人影響,這是肯定的。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能夠提起佛法正念,知道防護自己的內心就不容易被別人不好的業影響。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還是原來那顆煩惱的心,自然而然煩惱煩惱就會相應了。煩惱煩惱相應,煩惱不會跟智慧相應,智慧是對治煩惱的。
  2.在逆境中累積資糧
  對治煩惱過程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在寺廟不生煩惱的時候,就到下士道;你在對治的時候,就到中士道;你的習氣都沒有了,那就上士道,那個很不容易做到。
  你要做到不起煩惱,不是很簡單事情。當然你能有一時間不起煩惱,比如你能夠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天、兩天不起煩惱,但你很難永遠不起煩惱如果你永遠不起煩惱就意味著你的煩惱已經被對治了。所以,大家在寺廟里,做事也好,用功也好,不用擔心自己有煩惱,自己說錯話、辦錯事,這些也是很正常的。我們做錯的時候,怎麼辦呢?如何來以此為鑒,如何在這樣一個境界中提升自己?我們在寺廟里常常聽法師說,我們心靈得到提升,資糧得到累積,往往都是在這逆境當中得到的,但是我們通常的思維習慣認為,一定是拜佛念經的時候,才是在積聚資糧,不認為遇到這些挫折逆境的時候,甚至說倒茶、掃地、搬椅子、布置場地的時候,也是在累積資糧。有時候有人給我們講這些事情是在累積資糧,我們也可能會隨即附和,而內心不容易真正去認同。從這點就能夠說明,我們內心同佛法相應不相應了。
  道次第告訴我們逆境中對煩惱本身就是累積資糧。有可能我們已經知道了、聽過了。我們知道了、聽過了,是不是認同呢?怎麼樣才叫認同呢?只是認同這樣一個道理,還是認同這個道理跟自己有關係?我們一談到佛法,它必須跟自己有關聯,如果跟自己沒有關聯的話,那就不是佛法了。因為佛法本身是要來解除所有眾生痛苦,所有的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反過來說,我們在談論佛法的時候,如果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跟佛法有什麼關聯,那你又怎麼去說明佛法其他的有情有關?因為佛法本身是要解決一切有情的問題。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需要佛法,自己都意識不到佛法對自己有多麼的重要,那你又如何能夠證明你告訴別人的佛法是真正的佛法你是真心實意要去幫助別人?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佛法學得比較好的時候,至少我們自己不起煩惱的時候去幫助別人,才能夠真正讓別人得到幫助。
  3.對治煩惱是真正用功
  我們想不起煩惱,就要修行,要自己用功,否則的話,我們生起煩惱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在生煩惱就如我們有病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生病,只有醫生告訴我們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有時候,醫生告訴我們的時候,我們還不相信。但是醫生會把指標列出來,告訴你身體的哪些指標是不符合標準的,心電圖怎麼樣,血壓怎麼樣,膽固醇怎麼樣,把這些指標給你列出來。儀器一檢測,你很多的指標不夠,很多的指標超標,讓你不都不行。中醫他會跟你講,什麼病是什麼特徵。佛法也是一樣,它告訴我們貪慾有什麼表現,嗔恚有什麼表現,愚痴有什麼表現。那麼你有這些特徵,有這些問題,就說明你有這方面的煩惱,有煩惱會有危害。
  大家在佛法用功修行有相當長的時間了,所以,今天我們談的也是比較實在的一些問題。如果我們談得不實在的話,就是在談玄說妙、談空說有。我們談一套理論,可能大家覺得佛法離自己很遠。如果要把佛法談到離自己很近,談到自身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內心不好過,甚至說內心痛苦,不知道怎麼辦。這個時候是非常重要的時候,因為我認識到自己內心有問題,內心煩惱內心痛苦,不是說不去管它,不去理它,恰恰自己要正對治。正對治,一點一點地對治,慢慢去對治,就要找到對治的方法。我們在對治的時候,就是真正用功的時候,是真正叫做如理修持佛法的時候。
  4.放低自我虛心學習
  我們來到寺廟 ——三寶地,大家都是在如理修持佛法,我們千萬不能以一種很狂妄的心、很高慢的心來看別人,這是要不得的。我們只有平心靜氣、非常虛心、非常認真、踏踏實實地照著佛法去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去落實,佛法才能同自己的生命真正相結合。看看自己,是在煩惱還是不起煩惱;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對治煩惱;看看自己,還有哪些習氣。雖然你不煩惱,但是你還煩惱方面的習氣。只有成佛的時候,這些習氣才能完全沒有,在成佛以前,還是會有習氣的。
  我剛才談到,上士道還要再對治習氣。第一步我們先不要讓它煩惱;第二步,我們一點一滴去對治煩惱寺廟里,大家有這樣一種氛圍,是每一個人發心創造、營建起來的,所以每一個人的發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修得比較好,修的時間比較長,而有些人剛開始學。我們學得比較長的人、學得比較久的人也不能去輕視初發心的人。反過來說,我們初發心的人、初學的人,要很好地、很認真地向學得比較久、比較好同行善友學習。我們要有學習的榜樣、楷模,那我們跟著去學習,就不會錯。如果常常認為,自己最好,沒有可以學習的人,沒有可以學習的對象榜樣,那我們就很有問題。菩薩學五明,菩薩在所有眾生身上都能夠學到佛法佛法就是要在所有有情身心上去體現、去落實。我們今後在佛法的引導過程當中,會一步一步更加深入,同時,會一步一步更具體、更直接,跟每一個人掛上鉤。
  希望大家發心,好好發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