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見法師:結夏安居期間,要怎樣清凈三業?

結夏安居期間,要怎樣清凈三業?(一)

(2010-05-03)

釋寬見:安居就是結夏安居。安居期間要結界,一般是不允許出去的,都是修行為主,集中專門學習。安居真正的意思是,農歷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屬於夏天,萬物茂盛,有很多蟲子,如果你要出行的話是會傷害這些動物的。一個原因是為了慈悲不殺生,一個原因是過去印度的夏天,尤其是南方是很潮濕的,樹木茂盛,經常在草叢里走路會傷害到小蟲子,所以在安居期間大家都不走動,並且集中修行

在結夏安居期間,很重要是有些羯磨法,要誦戒、學戒,要自恣(就是自我批評),向大眾懺悔,自己檢討自己,不是去檢討別人。過去正規的叢林都是這樣的,嚴格來講,比丘問你戒臘有多少,一般是安過一個居才算一臘,結夏安居是一個標准,經過一個結夏安居,會有很大的提高。因為是集中的修行與學習,這個功德確實是很大的。但是,現在的寺院能夠去做安居結夏的不太多,這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發心。既然(我們)想讓天開寺成為正法叢林道場,雖然現在的條件仍然很有限,(但)我們希望努力圓滿

當然要參加這次結夏,現在觀察一下自己,可能都還差得很遠,每一個人的習氣煩惱很重,要認識到自己的習氣,並且真的去改正才行,否則時間長了以後,就會成為佛油子人生真的很容易白過,身口意三門造業非常厲害。

首先,身業一般來講還好辦一點,現在去動手打人傷害的事情少見。但口業是太容易犯了兩個在這好好的,等一會兒就發生了一場嘴巴大戰,言語傷人。你看,我們很多的煩惱都來自於語言語言的這種惡業,按照我們佛教的分類是四大類,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妄語就是欺詐,像這種一般來講還好一點,妄語一般犯的可能性還少一點。兩舌很容易犯,尤其是同志,當然不是所有。這個如果不改的話,後果真的是很不堪啊。要去學習一下關於業果的知識。《弟子規》在關於語言是怎麼解釋和要求的?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就是凡說話,要誠實,不要欺詐,不說妄語。話說多不如少,把話說到恰當最合適。勿佞巧是說不要花言巧語的。

釋寬見:在大多數情況下,話多是一個惡習,大家注意觀察一下,是話多還是話少的人容易讓人生歡喜?(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為什麼很多道場要止語,客堂不是一般人能進的,客堂不是閑雜人等在里頭胡作非為的地方客堂寺院的一個招牌,有客人來掛單或(辦理事情),要由客堂來安排。我們應當知道,來到寺院,不是到了集市,不是到了菜市場,也不是回家了我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這是寺院,應當認識清楚你來到了什麼地方

一個在紅塵里呆了很長時間的人,他到寺院里第一感覺是什麼?大家可以舉手來說一說。

※※a:清凈

寬見法師:它表現在哪裡?

※※a:沒有那麼多的抱怨和煩惱,沒有那麼多瑣事,沒有是非

寬見法師:太籠統了,不夠具體。

※※b:比較調柔。

※※c:威儀,這種威儀可以約束自己的習氣

※※d:清凈,沒有那麼多俗事。

寬見法師客堂不止語,但不會亂七八糟。客堂里要講話的,但講的都是如理的話,什麼叫如理的話?等一會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就是非禮勿做,非禮勿說,談俗事的少。什麼又叫做俗事?你不需要跟別人講,掙了多少錢,家裡有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不開心等等,或者說你對誰不滿,對誰有意見等等,這些都屬於俗事。

※※e:把俗世中的一切全忘了,我感覺就像到了另外的一個世界,就是現在也是一樣,來和回去是兩個世界。好像適應能力很強,到公司是一種公司狀態,到這兒卻又是另一種狀態,到哪個環境我好像就把另外一個環境忘了。

釋寬見:你對法源寺有什麼感覺

※※d:是比較開放的,很多方便,很安靜,文化很深的感覺

寬見法師我也講講對寺院的感受。作為一個出家人,很慚愧出家幾年,因為講法緣故,除了去寺院,就是去跟佛有關的地方,其他地方一般也不太想去,可能也是一種執著。因為在佛法氛圍時間長了,在寺院里待的時間長了,對紅塵中很多事情不太習慣。有些在寺院里不用考慮的(事情),到紅塵就會經常接觸到。比如,有的人就愛問問:師父家庭啊,掙多少錢啊……(我)不是太願意參與和過問這些事情。當然在寺院也會遇到有些居士,也會有些問題,或者是有些什麼事情跟你講,但這也是跟佛法有關的。只要是跟佛法有關的事,能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利利他的,我們出家人應該去做

到了寺院,一般會有一比喻,叫」紅塵中的一片凈土」。包括法源寺,本身在鬧市裡,一進寺,好像溫度都低了點,沒那麼熱了。你會發覺這個氣氛、這個場不太一樣,比如動物不太怕人,有沒有注意到,冬天會有兔子,因為人的這種友好度增加了,而且來的人在外面很浮躁,一進寺院心就靜下來你要吵架也別到寺院里吵,你到外面想吵架,進到寺院也不願意吵架,為什麼呢?因為進寺院都是拜佛來的,場不一樣。你看在法源寺人這麼多,跟廣濟寺比又少了,到天開寺更是如此。紅塵中的一片凈土,心自然靜下來。大數人對寺院感覺都是一種靜。靜是一個相比較而言的,和紅塵當中比起來,確實靜很多。

不過對我們修行人,真正的靜還是來於自己的內心你自己貪嗔痴的熄滅就是真的靜。或者說靜是一種什麼樣的標准呢?比如說到寺院裡面來,在紅塵中經常聽到摩托車、汽車或是兩個人吵架的聲音,還有一些人肆無忌憚地高聲大笑,類似這樣的事情,這些就是世俗習氣;也包括濃妝艷抹的那些女子,在寺院里見不到;其他,如經商啊,勾心鬥角,怎麼多掙點錢之類的。這是語言上的。

進到寺院裡面來,妄語少很多。你到了紅塵中,妄語是經常的事情要做生意,不打妄語很難。但到了寺院這就減少很多。而且到寺院里即使住時間長了,一般來講也不容易犯。但是兩舌很容易犯。到處去家長里短,誰家又發生什麼事了,或者他又說你了,什麼鄰居啊、大姨之類,很多的話題。家長里短,一般以女性居多,但談論國家大事,男性居多。中國有多少武器,美國有多少核武器之類的。講到兩舌,往往是談論家長里短容易發生,比如一些人,有一天性就是嘴裡藏不住事,看見什麼就要說。比如,今天我看見誰幹了件什麼事情,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意思,愛八卦。有些人喜歡乾的一件事是閑聊天兒,不聊天又能幹什麼?而這些八卦很多都屬於是非的范疇,所以為什麼修行人往往要修止語。這一條八卦出來之後,會傷害很多的人

我們都愛評價別人,但評價別人往往都愛評價他的醜聞,評價自己卻從不評價醜聞。願意自省的人很少,但自戀的人很多。評價別人也愛評價自己,但評價自己是另外一回事情,是評價自己多了不起,多有料,多能幹,自誇自戀。這些其實都是屬於口業不清凈的范疇。我們不少的煩惱都來自於此。到了寺院,這種妄語習氣可能還好一點,容易改;兩舌的習氣改起來難度要大一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句話聽說過嗎?我們是除了念佛的時候念佛念佛以外全都在兩舌、惡口、綺語,所以功夫不容易得力啊。

什麼叫得力?法喜充滿,能降伏自己的煩惱。或者說自己的習氣煩惱逐漸減少,習氣毛病逐漸改正叫得力。一個人有壞毛病,經常遭到人家討嫌的毛病,你通過念佛、誦經、持咒或者是聞法,包括看光碟,最後能慢慢地降伏。其實嚴格來講,我們通過學佛一定會多多少少有成長的。


結夏安居期間,要怎樣清凈三業?(二)

(2010-05-03)

寬見法師:這裡要問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哪些習氣毛病?我們的習氣毛病有沒有減少?

※※:第一,恆順眾生這一方面,不能恆順眾生,當時有人說句話我就不愛聽。第二,有時候是忍辱、耐心,師父教導我們「煉心二十四字」的「習莫牽」,有時候我也是按著自己的習氣去。還有「莫抱怨」,我就是愛抱怨。我怎麼會有病,人家為什麼就沒有病啊,其實這就是錯誤的。

寬見法師:其實古人(老子)有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多數人都是對別人的習氣毛病特別了解,但對自己的習氣毛病很容易忘記,很糊塗。他要是說別人有什麼習氣毛病,可以從早上說到晚上不停。但是要說自己有什麼習氣毛病,得想,得考慮,考慮半天,都不一定能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為什麼「自知者明」?能知道自己的人,認識自己的缺點,自知自己的習氣毛病煩惱的人,才叫做「明」——明白人。你是不是明白人?看你是否能知道自己習氣毛病知道自己煩惱。還有(張三豐)一句話:「順就是凡夫(順則凡),你就聖人(逆則仙)」,道家講過這樣的話,我們佛家更如此。凡夫都是顛倒妄想,所以我們一直在輪回。怎樣才能不輪回呢?那就得逆著這個顛倒妄想,把顛倒的錯誤再顛倒過來,變成正確的。逆是逆著自己的習氣,就是聖人。但是逆著自己的習氣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你得知道自己習氣是什麼,你不知道自己習氣是什麼,你連要逆的對象都沒有。

我們怎樣才算真正了解自己的習氣毛病啊?講別人,能分析得多透徹,滔滔不絕如果你講自己也能達到這個程度我覺得也許可以算是一個明白人,所以倒過頭來講,不要兩舌。廣義上的兩舌就是什麼?愛瞎聊天。過去寺院講不要串寮,更何況在客堂里。為什麼要串寮?悶啊,找人說說話。那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不念咒呢?所以說剛剛從紅塵寺院里往往都有這樣的一種感受。比如住下來的人會悶得發慌,除非你宿世善根很厚,宿世就是出家人。可能有些人悶得發慌,嘴巴有兩秒鐘不說話就發熱,說話剛好瀉一瀉火,這其實是屬於一種相當要命的習氣。為什麼說要命?因為很難改正。但是不改,真的會要命。真正在道場住慣了、很清凈的人,遇見這種人還會覺得寺院清凈

還有惡口,在外面經常會聽到那些罵人或者是帶髒字的話。到寺院里一般來說不容易聽到,一般也不會說。但是有一個「廣義上的惡口」就是什麼?一個是嗓門大,嗓門大不是帶髒字,是大聲發表意見。我看一個資料上說,中國人到國外去往往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就是太吵。打個比方來講,在一飯店吃飯,這裡有一中國人,旁邊都是老外就沒法正常去經營啦,因為聲音太大、肆無忌憚、哈哈大笑。比如說,我和講話內容只是關於我和你的事,只有我兩個聽得到,別人聽不到,因為跟別人沒有關係。但做到這一很難,但至少聲音要放低。比如兩個講話經常會出現什麼情況我想說服你,然後你又想說服我,最後導致的情況怎麼樣?兩個人會同時說。為了讓對方能聽到我的話,就會提高嗓門。這裡提高嗓門,那裡會怎麼樣?把他聲音蓋過去,對方肯定不幹,又會繼續提高嗓門。當然也可能有另外的好處,我曾經見到過一位70歲的老太太,聲音洪亮,相隔一百米,輕輕鬆鬆講話別人都聽得到,聲音太洪亮了,這其實是一種很沒有素質的表現。我也經常犯這樣的毛病,我們《弟子規》裡面有沒有講這方面的內容講到聲音大的有沒有?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寬見法師:從廣義上來講,我覺得這可以歸於惡口的范疇。所謂惡口是什麼?讓人聽了心裡不舒服。如果有一個人聲音大地和你講話你會覺得不舒服。同樣也是,我們如果嗓音很大的跟他講話的時候,別人也會很不舒服。但是如果碰到有兩個有同好的人這就完了,旁邊的人就很難活下去。因為他們溝通的方式讓人嘆為觀止。

上次一位老法師講到學佛要「柔和善順」,第一個叫柔,柔和。上面說聲音大近於惡口,還有第二種聲音尖銳(不柔和)也近於惡口,發出像這樣刮地鏟的聲音,歇斯底里,情緒無法控制,聽起來很尖銳。

三種近於惡口的方式,就是說話特別快:為什麼說它近於惡口呢?因為你和一個聲音特別快的人講話很容易讓你著急,本來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和聲音特別快的人來講,尤其是再特別啰嗦的人,真的是一種痛苦說話像打仗一樣。這是我的看法,書上沒有這樣講。

四種就是羅嗦:本來很簡單的一個意思,說了一大通,繞來繞去把人繞暈了,聽的很煩,近於惡口。習慣啰嗦的人你要他不啰嗦有一點難度。這個需要一些訓練,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訓練,這一點確實是不太容易的。

第五,就是抬杠,我看也近於惡口。比如你說東,他偏說西,一定是和你不一樣。為什麼說抬杠也近乎於惡口?因為和愛抬杠的人交流也很難過。比如你說:現在該吃飯了。而他說:憑什麼,為什麼要吃飯?比如你再說:一點鐘去。而他又說:為什麼不兩點鐘去?當然這些話,也不必過於當真,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如果說我們要訓練自己的習氣呢,其實這些方面注意一下可能會對自己有一定的好處

第六,再加一個類似惡口,就是愛插嘴。比如,張三跟李四講話,王五插一杠子進來。你會打亂別人的思路,我個人的看法近於惡口。會讓人很懊惱,你算是哪個部隊的,要插進來。

前面說了妄語再來說說綺語。在寺院裡面,一般意義上的綺語可能不容易犯。社會很容易有綺語,黃色笑話,帶有色情語言,在世俗上是很容易聽到,當然還有其他的讓人聽了想入非非的或心情浮躁語言

不過,有一些也近於綺語。包括一些肢體語言。比如在寺院裡面講威儀,看到一位很威儀的人你會得很清凈庄嚴。如果看到一個不威儀的人你就感覺他跟寺院不太匹配。什麼是威儀?就是一些肢體語言。比如說在寺院裡面,女子不要穿過度裸露的衣服,男的不要光膀子之類的,還有不要穿高跟鞋。為什麼不要穿高跟鞋?滴答滴答,世俗里經常聽到這種聲音,在寺院里聽到這種聲音就會得很突兀。還有亂開玩笑,這是屬於綺語范疇,尤其是拿別人的隱私、缺陷開玩笑。有一些過於俏皮的話,自以為活潑有趣,其實很可能近於綺語。還有一些肢體語言動作,凡是跟穩重不太相乾的,往往都有可能落入綺語的范疇,就是近於綺語,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確

寺院裡面,如果我們口業上能夠在這些方面注意一下,其實對自己修行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也不用講自己念了多少聲佛號也不用講自己念過什麼經,也不用講自己持過多少咒。如果說這些口業不能夠加以清凈和降伏的話,事實就不能稱之為得力。但所謂的習氣也是特別難改,慣性太強,所以我想以後有些場合,我們可以自己有意識地修修止語,尤其是有這些習氣毛病的,可以自己打一個止語七。

身口意三業,意業太微細,身業一般來講不容易犯,最容易犯或者說最容易改的是口業。意業改起來不容易,但是你改了口業,意業必然能改正。

當然,有些人可能沒有這方面的習氣,卻有那方面的習氣這是必然的,否則我們就不會來娑婆世界。每一個人都要對治自己的習氣,在修行的路上,不要給自己借口你說,雖然我可能有點兒這些習氣,可是我每天都念佛,每天都誦經,每天都幹活了——不要拿這個作為借口。固然每天誦經、持咒念佛,但是還要更上一層樓,要對治自己的習氣。我們大家來到寺院,就是要通過在寺院的學習熏修,能夠對治我們的習氣

(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