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師:關於「即心即佛」的問答

關於「即心即佛」的問答 問:我一直只簡單把「即心即佛」的「心」理解為與佛無別的心,相信也有不少居士都和我一樣,今您把他解為「即心即佛,不是說凡夫心就是佛心,此中仍有圓修圓證的過程」,擴展了我們的視野,謝謝!另外問一下,您覺得我們這些門外漢有沒必要了解這些東西?答:「即心即佛」的「心」指「凡夫一念妄心」。妄心通過修習戒、定、慧,才能轉為佛心。「即心即佛」的「即」含有「關聯」義。「即」不能理解為「就是」。凡夫就是佛,還學佛幹啥?凡夫心通過修習止觀,才能轉為佛心凡夫心與佛心密不可分,但凡夫心並不等同佛心。門外漢只要堅信漢傳佛教高僧大德留下的寶貴言教,當下就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文化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考證與懷疑。自己無修無證,有什麼資格、有什麼理由懷疑、不同意乃至否定高僧馬祖大師的「即心即佛」圓頓之說?! [附錄]漢傳佛教危機   聖嚴法師我們法鼓山,並不是一座寺廟,農禪寺雖是寺廟型態,但是我們的信徒人數登記不多;又比如齋明寺、紫雲寺,信徒登記的人數也很少。此外,台灣佛教幾個團體都不寺廟,而是宗教法團體,稱為「某某佛教基金會」,這些怎麼統計呢?再者,所謂「寺廟」也包括了一貫道道教在內,其中又以道教居多,佔百分之七十八點四;佛教其次,佔百分之十九點九一。在比例上,佛教寺院道教的民間信仰仍相距懸殊,因此佛教徒究竟有多少呢?我們法鼓山這個團體,凡是曾經護持我們,有過一次捐款的人,便視為我們徒,目前約有五十五萬人,但其中在我道場皈依三寶的不到二十萬人。我們這個團體已經是不錯了,那些捐款給我們的信眾之中,有的已在其他道場皈依,有的沒有皈依。因此,我們聽到某某團體已有信眾一百萬人,某某團體有四百到五百萬人,這些數字我是相信的,但並不都是受了三皈五戒的正信三寶弟子!再就出家人來講,台灣每年的齋僧大會,北中南都會舉辦,有的齋僧大會到了四、五千人應供,南部有四、五千人,北部、中部也各有四、五千人,全台加起來有一萬五千人。我虔誠祈禱,這些趕齋的僧尼都成為龍象人才宗教師。我在世界各地行腳,也經常參與各宗教之間的會議,我所看到的佛教宗教師非常之少,漢傳佛教的華僧更少,反而是南傳、藏傳、日本韓國和越南的出家眾都比我們多些,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省思。從世界各國及各大宗教的角度來看,漢傳佛教危機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卻有不少的出家眾認為,漢傳佛教已經沒有希望了,最好趕快學藏傳佛教去、趕快學南傳佛教去,最好是做喇嘛或者是到南傳佛教重新受比丘戒!試問這樣一來,漢傳佛教還有前途和未來嗎?雖然我曾經講過:「佛教都是一樣的,南傳也好,藏傳也好,只要他們存在,縱使漢傳佛教不存在了,佛教還是住世的。」但是我講這話的時候,內心是很沉痛的。漢語系的漢傳佛教大乘佛教的第二祖國、第二母系,韓國日本、越南以及東南亞的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甚至於包括印尼佛教,都是從漢傳佛教發展出去的。如果我們母系的佛教很衰微,至少也會影響華人海外佛教的前途。漢傳佛教智慧漢傳佛教功能漢傳佛教的性質,是最具包容性與消融性的。它賦予了佛教積極住世、化世的精神,所以現在提倡「人間佛教」的,主要是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漢傳佛教這一點,請諸位認識清楚,希望大家漢傳佛教有信心。——摘自《法鼓雜志》202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