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祥法師:《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八講:本願章,為什麼「乃至十念」就能獲得往生

《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八講:本願章,為什麼「乃至十念」就能獲得往生

講解:純祥法師

本願是我們今生的強緣

佛教力量遠遠的超過其它教化的攝持力,進來了很難出去的,即使你還在搖擺之中,想翻身卻不容易。因為佛法緣於真實,其它的是虛妄的,遇到了真實,再想找比佛法更好的不可能。對佛法感過興趣再想出來,是很不容易的,佛的攝持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力量,何況遇到了阿彌陀佛的本願。

佛教感覺也有痛苦的一個地方,已經知道有解脫回事了,給你指引極樂世界,要是得不到往生世間事情就老是罩著陰影。有那麼好的地方又得不到,想完全退出就必須把極樂世界推翻掉,就要去謗法。推翻才過得心安理得,不然心裡就老發懸,極樂世界那麼好,我現在追求世間這些東西,有沒有價值、合不合理呢?老是接受考驗,要麼得到往生,要麼老在痛苦之中,真想徹底的忘了,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今生遇到佛法是不容易的,是我們曠劫流轉很殊勝緣分,何況遇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就更厲害,釋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你遇到了還想反抗,佛跟你立了誓,你願不願意都得願意,不然就不斷戰鬥。佛法不同於世間知識,需要真心投入,積累知識往生是兩回事誓願的落點在要你皈命、要你往生,學知識並不是重點。

法照禪師雲: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不簡貧窮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凈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法照禪師凈土宗祖師,這個偈子特別有名,朗朗上口,他把阿彌陀佛因中的誓願眾生的各種現狀用一個偈子總持起來,顯示佛的大慈大悲,淺顯易懂。特別是能令瓦礫變成金非常的形象,我們就是廢材瓦礫,通過回心念佛就是變瓦礫為金的妙術。「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但使回心多念佛」中間的那部分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只要回心多念佛不分別不簡別都能變廢為寶,使瓦礫成金,成金就是獲得往生

法藏菩薩一一誓願皆悉成就

問:一切菩薩雖立其願,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為已成就,將為未成就也?

所有的菩薩都有立過願要成佛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願還沒成就,因為地獄還沒有空。現在問法藏菩薩選擇念佛作為往生的本願成就了嗎?

答:法藏誓願一一成就(1)極樂界中既無三惡趣。當知是則成就無三惡趣之願也。(2)彼國土人天壽終之後無更三惡趣。當知是則成就不更惡趣之願也。(3)極樂人天無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當知是則成就具三十二相願也。初自無三惡趣願終至得三法忍願一一誓願皆悉成就

法藏菩薩的48願全部成就了,阿彌陀佛因中的誓願第一願凈土無三惡道願,第二願國中人不更惡趣願,及後面的三十二相願、三法忍願都已經成就,以《無量壽經》的經文為證。

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豈獨不成就乎?念佛之人皆當往生。何以得知。成就文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加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當知一一之願不可虛設。故善導雲:「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我們相信有極樂世界其他的願都已經成就了,但是唯獨對其中的十八願不相信,不是很奇怪嗎?相信極樂世界沒有三惡趣,也不更墮三惡趣,都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都要成佛,信其他的願都成就了,唯獨懷疑第十八願念佛能即得往生,相信一部分,懷疑一部分,實際上對其他願成就的相信也打了折扣。

為什麼只懷疑這條願?因為只有這條願要你的命,其他的願好像關係不大,只有這條願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要你皈命,要你往生這是關鍵你覺得極樂世界是好,我比較相信,因為相信那個跟我關係太大,但要我往生關係大了往生不是要我死嗎?相信十八願就是考驗,信其他願的考驗好像不是那麼嚴厲,由於沒有讓你舍掉什麼,只向你提供了極樂世界很好信息等。

18願直接把你攝進來了,佛立誓跟你建立了直接關係你在18願上過不了關,其他的願都過不了關。極樂世界再怎麼好,都與你無關,因為懷疑佛力。善導大師說:「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阿彌陀佛現在極樂世界已經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真實不虛的,你要是稱念了一定可以得到往生

念佛力量來源於法體

經雲十念,釋雲十聲。念、聲之義如何。答:念聲是一。《觀經》雲:「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大集經》雲:「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

有人問念佛怎麼念呢?《觀經》的下品下生章里就是這樣表述的,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心力已經亂了,非常不安定,業報現前,用心思維念佛力量沒有了,不惶念佛。這時善知識教他合掌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臨終極為痛苦難過之時,集中僅有的微弱心力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雖然他內在的業障很重,只用表層的方式口稱念佛來表達他的誠心,稱十聲,十聲第聲就可以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就是強大的佛力。

念十個別的名字哪裡有這么大力量呢?再怎麼誠心的呼叫都不能有這個力量,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有是一個不可想像方式佛在名號發了誓,念佛力量來源於法體,我們往往把心落在自己這邊,哎呀,我念佛妄想,散心念佛不行,還打著壞主意也沒信心,要知,你即使是打著妄想念佛,佛的力量是在的。

經文上還說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要是大點聲念,還是會更攝心,名號是方便法身念佛的聲就是佛,佛、聲是一,大聲聲音大,聲大就是佛大了,也是相通的,聽到了聲也可說是見到了佛。(「不可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金剛經所說,那是指法身實相。此處念佛名號是方便法身,即實相所顯,故不離音聲)

乃至十念=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乃至與下至,其意是一,乃至者,從多向少,多者上盡一形,少者下至十聲、一聲

乃至包含多少、略、中,帶有不定的意思。法然上人和親鸞大師解釋乃至是從現在的一念一直到臨終念佛,包含所有的念在裡面,從一到無量的意思。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因願文說「乃至十念」,總攝起來乃至十念就是念佛乃至十念=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真實行的念佛就是不間斷的相續念佛,只有相續念佛,念與佛之間就不間斷離開,而不是有時念,有時不念,所以念佛信佛信心=一心,乃至十念正確的理解不是指十念,也不是指一念,是念佛。獲得了信心後,佛心自心已經不離,這樣就自然帶有不間斷的念佛力量,佛攝取我們已經不離開了才是念佛的意思。「乃至十念」的前面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信心,乃至十念是信心的相,有了信心,在相上就是乃至十念;反過來,乃至十念就是念佛之行中包含信心

信心成就才是真正的念佛人,不是口裡隨時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想達到口裡24小時不間斷的念佛也不太可能,會間斷起妄想信心是超越平常心思維心,甚至不是第六意識的心,要想信心不間斷只有佛的心不間斷,信心念佛指心是相續、決定的,雖然口裡有時沒有念佛

凡夫境界里只有我執是相似相續好象不間斷的。任何時候都有一個執著我在後面,昨天也是我,今天也是我,明天也是我,不管幹什麼都有個我是斷不掉的,只信自己以我為主,而我又是一個虛假的執著相信心就不一樣,什麼時候信佛了,信我就信佛二者相置換了,有了信心後,就由信我變成信佛,就皈依了佛,向佛低頭了。在沒有成就信心前,是佛向你低頭,誰最大?我最大,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在每個人的心裡面,自己就是王,天下再大的事情都沒有你大。因為沒有我了什麼都沒有了,覺得天地都隨著你才有的。信了佛就進入了二者深信,深信彼佛48願攝受我們往生,我並不是沒有了,我是曠劫以來長沒長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有這樣的微妙關係

宿命通願雲: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五神通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

法藏菩薩發願說,如果我成佛的話,我的壽命或者我的光明「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就是最少我都要知道那麼多,那何況多了,下至都是無量無邊的,那上至還得了呀,念佛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何況無量念呢?念佛要有正確的理解,真正的念佛就是信心念佛

為什麼「乃至十念」就能獲得往生

若按傳統因果道理來講,乃至十念往生不符合因果,我們又沒有作過什麼修行,憑著十聲一聲念佛就可以往生,怎麼可以得到這么大成就呢?《往生論注》里解釋:在心、在緣、在決定。心就是內在的用心,緣就是外在因緣,決定就是金剛不動

我們無始劫以來到現在的心都是無明為主、虛妄我執。佛的名號是實相,你的心從來沒有源於實相,信心念佛時心就緣於佛的實相。在實相上緣於佛的願力,名號上有誓願力量,你平常的緣是染污的,內心又在虛妄顛倒之見中,就不真實,所以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一個決定的結果出來,輪迴到今天還是什麼也不知道,十念的緣是緣於佛的誓願力,來自佛的實相,乃至十念可以得到金剛心的決定,十念就往生是你完全不同的因緣,無論以往有再多的虛妄因緣和罪業,由於是虛妄緣故,像在做夢一樣沒有醒過來,但只要醒過來了夢里再怎麼樣的繁華也是一場夢,醒過來了就是真實的,醒過來一分鍾也是醒過來了,縱然夢里過了百年也是在夢里,不要在這上面較量多少,就是真實虛妄的對比,乃至十念就一定得往生的。

 

在心

在緣

在決定

罪人

依止虛妄顛倒見

依妄心、煩惱虛妄果報生生

不決定

結果

虛妄

清凈

輪迴流轉

念佛

依善知識聞實相法

依無上信心名號誓願力生

金剛心決定

結果

至心信樂欲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附:原論文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稱,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凈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以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系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系業之義,復欲雲何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系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系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雲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暗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暗豈得言在室千歲不去耶。是名在心。雲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嚴經言,譬如有葯,名曰滅除。若斗戰時,用以塗鼓。聞鼓聲者,箭出毒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聞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緣。雲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心間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較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

錄音:白蓮花 整理:如意 審核:純祥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