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法師·靈鷲山佛教教團:梁皇壇開示--懺悔業障了因果 勤守五戒利眾生

道法師梁皇壇開示

懺悔業障因果 勤守五戒眾生

大德菩薩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壽命,所以我們經常要念阿彌陀佛,祝福別人也要阿彌陀佛,一切懺悔業障也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常念常念,我們就會獲得無量壽無量的智慧阿彌陀佛是誰呢?是極樂世界教主也就是從地球西方一直過十萬億的佛國凈土有一世界叫做極樂世界,那個世界非常得美好,全宇宙最好的國度就是極樂世界。我們參加水陸法會,我們的歷代祖先冤親債主,一切我們的想要超度朋友親戚,通通都會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的智慧都是不退轉的。

我們學佛就是進進退退,高興的時候,就勤做功課、也更信仰不高興的時候,就不管了。我們學佛就像沾醬油,沾得再多都嫌咸,沾得多就是咸,沾得少就是清淡,所以學佛就是要保持一個平常心,不退轉地學習。最少我們今生在這里參加水陸法會,我們可以到極樂世界,我們可以到那裡去投生,因為那個地方不苦,沒有打罵教育,都是贊美的教育,所以那個地方是非美好的。我們人生短暫無常所求皆不如願,所遇到的都是冤親債主,也叫做歡喜冤家,有時高興、有時煩惱、有時恨得要死、有時愛得要死,這就是我們的人生。這個人世間,在苦苦樂樂當中互相依存,善業惡業互相依存。

我們的生命從哪裡來?我們的生命因果來,從因果來從因果去,過去生做了什麼因,今生就會發什麼果,今生做了什麼的因,來生就會投生到與因果相應的地方去。什麼是因呢?就是種子種子從哪裡發出來呢?從身口意發出來。嘴巴講好話好因,心想好事好因,身體好事好因;嘴巴講壞話惡因,心想壞事惡因,身體壞事惡果。我們把身口意管控好,努力地結好緣,用身口意結好緣。因為我在這世間,唯一能做好事地方也就是你的緣,唯一做壞事的一個窗口,也就是你的緣。所以緣是好好壞壞的窗口,因此我們是否更應惜緣惜福?惜緣,就是把每遇到的緣,都要種下最好的種子,希望來生從這里收割到好的成果,種了壞種子,成果就不好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每一個緣上必須去種植與耕耘。自凈其意,我們天天都要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就是覺醒世間種種苦,一切受皆苦,一切世間遍尋不到一個真正的我,那個我,今生是人,但來生不知是否是天人。我們脾氣太大,可能落為阿修羅道,善業做了,可脾氣很大、妒嫉心又強,就向阿修羅道報到。所以我們要修養好做善業,就能到天上去。可這不是長久的,最長久的是學佛成佛,要怎麼做呢?就是要行菩薩道。所謂菩薩道,就是為了成佛的一個耕耘,菩薩道就是覺有情,一切有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因為對生命狀況就是這樣,從喜怒哀樂愛惡欲里去凈化。自凈其意就是凈化,凈化讓它變成清涼甘露讓它變成最好的生命營養。

我們一開始學佛,報名了水陸法會,為了超度感恩我們的祖先,開始學習佛法,也來接觸拜懺、諸經壇,然後到了水陸。這個過程,我們一方面熏陶洗滌,也讓我們能夠學佛讓我們祖先能一同學佛。雖然我們看不到,可是因為你們的邀請,給祖先立了牌位,所以他們就能在這里共同的聆聽佛法。所以我們報名超度,他們就能夠離苦得樂,參加法的聆聽,然後解脫他們內心的沉重垢染與煩惱內心便開始喜悅,而因為內心喜悅而能夠超越苦。所以你們也是一樣,為了超度而來聽聞佛法,從超度裡面去學習佛法

佛法什麼呢?就是怎麼走向一個幸福快樂生命。我們學佛以後,就是把三寶當作我們老師佛法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就是要跟佛學習,跟著佛所教育的法路去走。僧就是善知識,引導我們學法成就佛道的善知識。我們先從皈依三寶,要依止佛來學習,然後再規范我們的生活學佛以後要規范那些生活呢?規范起來我們就會清凈就不會造惡,也就是要守三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都是我們佛教徒自我規劃的生活原則,這些做好,才能說是一個學佛的人

再者,我們要學五戒是要自利,自己利益自己,如果要利益別人,就是要受菩薩戒,從五戒五戒菩薩戒,菩薩戒就發願發心利益他人。如果要利益他人,就是不講是非、不挑撥、不毀謗三寶,還要吃素,對眾生要關懷、愛護,菩薩戒就是要吃素、不毀謗、要簡朴。從水陸慢慢進入皈依三寶,從皈依三寶慢慢我們學習守五戒十善,再下來我們就是受菩薩戒,菩薩戒就是利他的行為。平常要熏陶自己,以三毒五毒拚命熏陶,三毒就是貪瞋痴,五毒就是貪瞋痴慢疑,五個經常就是我們熏陶的東西,釀成無邊無際的煩惱,釀成對立關係跟不平安生命,所以要凈化三毒五毒。

慢慢學習布施不要慳貪,慳貪會變成餓鬼道,慢慢地把我貪心解套。貪就是我們的慣性,這樣的慣性如果一直下去,慳貪就放不下了,慳貪以後就變成餓鬼道。所以要用布施,常常學習布施,錢多的你布施不了,大的布施不了,小的慢慢養。所謂的布施,不是說你貼本了,布施就是結好緣,布施就是把自己慳貪的心放鬆,讓自己不要那麼緊繃,貪得緊綁住、束縛住,所以要用布施,讓自己輕鬆。我們貪會綁住,瞋恨心會綁住,瞋恨心的對立關係,恨,恨誰呢?我們常說要寬恕要原諒要懺悔我們跟他關係未來才不會產生互殺互害,互相抱怨,人的對立關係就是瞋恨,因此要用慈悲,常常有憐憫心、拔苦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就會有很多的原諒與寬恕,到最後解冤解業。

水陸法會最重要什麼呢?就是解冤解業,懺悔我們生生世世跟人家的貪與怨,因為貪而起的怨,因為瞋恨而起的對立關係,因為不知道做了很多對不起人的事情,所以貪瞋痴就要用布施慈悲智慧來化解。痴就是要用智慧,所謂的智慧就是看經、聽法,慢慢地你的頭就開了頭腦不會像水泥硬梆梆,如此頑固。所以聽法聽經,然後我們的腦袋瓜慢慢地開竅,不開竅就是因為我們固執,所以聽經聞法會開竅。讀經是什麼?讀經讀給佛祖做什麼佛祖就會說你說出來再念給祂聽,不是念給祂聽,是念給自己聽,要轉化自己的想法見解,轉化以後我們就有一慈悲的心、智慧的心、布施的心。

我們的福氣是怎麼來的?福氣怎麼來的,慈悲來的、布施來的,還要有智慧就可以來的。沒有智慧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沒有布施沒有好緣,沒有慈悲沒有憐憫心結不到好緣。傲慢人皆有之你知道傲慢心會產生怎麼樣嗎?顧人怨,沒結到好緣,我們學佛就是要結好緣,結果你很傲慢,大家不理你,你也不理人家,沒人緣、孤僻又傲慢,所以傲慢就是破壞好緣。猜忌心,猜忌心是什麼?這邊本來好好的,卻懷疑外面有怎麼樣,猜來猜去,本來都沒有,結果二個人就樣子離婚,做生意本來大家合作得很好,猜忌心,他不知道會不會坑我、不曉得有沒有動什麼歪腦筋,猜來猜去結果就好緣就沒有了。所以猜忌心會破壞很多的好緣,我們對朋友家庭事業都有信心,對朋友就是信不要去猜忌,猜忌要減少。

那麼五毒貪瞋痴,貪是布施,瞋是慈悲,痴是智慧。多看經、多聞法,慢心要怎麼樣呢?慢就是要改謙卑謙卑就是人要老實老實又尊重別人,那麼你的人緣會好,做再大的官,人家也覺得你很人緣很有人和,這個做官做得起,因為你謙卑你做那麼大的官又能夠謙卑、又能夠尊重,大家都感動,對不對?但如果你又不謙卑又不尊重,運氣好做一做,但是做沒多久你就會下台,要得人緣會有福氣,不得人緣哪有福氣,對嗎?

在這個梁皇壇,就是懺悔我們過去所結的五毒、所結的惡緣,我們把它懺悔,每天每天懺悔最重要的,梁皇壇懺悔好,我們才能進到內壇,內壇就是請了上堂、請了諸佛菩薩,大家蒞臨水陸道場。蒞臨壇城做什麼呢給我們好的磁場水陸內壇在那邊念經,念誦很多經,請諸佛菩薩就是這樣念一念而已嗎?說不定請不到,也沒看見啊?你覺得沒有啊!哪有也沒有看到啊!雖然沒有看到,但是有請就你有感覺,說不定有呢?說不定請得到,所以說多少有一感覺再來就是拜拜拜,六道眾生都請到了內壇,大家過去結冤結仇結這么多冤債,百年也放不去千年也放不下,這樣去內壇就開始解冤解業了。看佛祖面子,看那個念經出家人面子,看大家那麼多人的善心開始了,冤結開始鬆了冤讎妒嫉開始鬆了,陰的也解冤釋結,陽的也解冤釋結,解開了,冤結解開以後,佛祖的法就會進入我們的心,我們就開始喜悅了,開始進入內壇的時候,冤結冰消誤解,然後我們內心開始喜悅

到內壇的很多人都感動流淚,到最後感覺到內壇是什麼地方,沒有爭執、沒有對立、沒有仇恨,在內壇的時候我們的冤結都消了,極樂世界就是凈土,我們在知道錯了,我們過去錯、現在錯、但未來不要錯,對不對?過去錯了,結了這么多惡緣,現在錯了,我知道錯了我改過來了品質改良,我的產品不好把它改良,改到可以推廣得很好,善業推廣。我的品質不善,那我轉成善業,改變未來行銷品質保證,去到未來這個市場,未來的市場你就賺了,現在不改良轉化善業,未來的市場就不好,你到未來的市場賣不出去,你要賣得出去現在就要改良。

來梁皇壇我們來懺除以後,法會結束了以後我們要做什麼呢?回去以後我們要一樣,生活裡面點點滴滴要注意我們的身口意,讓我們身體好事、心裡想好事,我們的嘴巴不要罵臟話,還有挑撥、惡口,要誇贊別人,誇贊別人甜得要死。我們口業就是要清凈,我們才能夠好事、行好事。我們在水陸就是這樣子,我們從學佛就要常常去熏陶,為什麼每年一定要在這里,我們一年一度每年都講法,大家聽了很高興,耳朵就開始,我們的耳朵就提起來聽,好聽不好聽你們聽進去了,回去以後多多少少可以當做參考,回去以後多多少少拿出來用,好用就你就賺到了,不好就不可能,沒用就不好用,所以我們回去把所學到的,使用在我們的生活上,讓我們的福慧都具足,對不對?

我們學佛就是福慧具足,我們在任何的地方,那個叫做好命,福慧不具足叫歹命,每樣都要自己做,做就有好命有時候又沒做,又不做,懶惰,就慘了。所以我們習氣重,壞習慣太多,做很多不好事情,所以我們要熏陶。佛法裡面去熏陶好的習慣,好的習慣要熏陶,來水陸就是熏陶,熏陶這種正念慈悲布施、結好緣。我們來這里然後就培福,培養福氣聽出智慧,聽出智慧,這樣子慢慢慢慢地讓我們培福。為什麼要到廟里去?就是熏陶聽聞廟里產生出很多的善知識讓我們聽聞熏陶,讓我們能夠走向更有福氣的生命。所以常學佛學,常常迴向,做一點點好事,每天每天你要做一些好事,做了好事的時候你要迴向分享。我做這些好事我也願一切眾生都能這樣做,做了那麼快樂,常常分享,你的心量就大,心量大你就快樂,心量小就鬱悶,就是心胸要開朗、要常常學習,就要常熏陶把自己的這種心量熏開。

學佛是說拜完就沒事了,還要訓練,最重要是實踐,你如果有去實踐就會有獲得,沒實踐只是一個想法光想哪有效!要去實踐,佛法要實踐,做下去你就感覺你就知道佛祖好處,你如果不去做只會用想的,到最後也是沒有用,所以我們佛法就是實踐生命價值,實踐生命的那種福祉生生世世我們都要去經營最好的命跟運,這就是佛法了,佛法不是只有拜拜、求神明保佑,半點好事都沒做,只想要保佑,沒有的事,要去要去幫忙別人、要慈悲一切、要布施、要持戒,種種做下去人跟人之間才會有一個好緣,你如果沒做好緣做一半壞一下,只不過是好好壞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