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1講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緣 起

2009年5月9日,由成都文殊方丈上宗下性大和尚發起的「《瑜伽師地論》讀書會」成立。讀書會的成立緣起於2008年,四川大學唯識小組聽聞了上宗下性大和尚主講的《大乘百法明門論》後,深受法益,懇請大和尚開講唯識系列講座接引四眾弟子。大和尚遂決定建立「《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開展學修活動。

第 1 講

時 間:公曆2009年5月9日,農曆四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

地 點:成都市文殊院後客堂

學習內容

我們讀這個《瑜伽師地論》嘛,下面就強調過,實際上這個方法可以真正地系統性地學習很多基礎性的教理教義。我們這個讀書會這個形式主要是圍繞《瑜伽師地論》,但在正式讀之前,我還是給大家講一個概要性的東西讓你有一個基本的印象和把握,也可以是叫做《瑜伽師地論》的導論。

第一部分,我要講一下《瑜伽師地論》的重要性,也就是瑜伽師地論》的地位,當然我上次講過一個,原來我看南懷瑾的講話裡面談到,學佛法啊!要從教理把它通達了,有3 部書要讀的,一部是《菩提道次第道廣論》,一部是《大智度論》,一部就是《瑜伽師地論》。他認為學修佛法要想系統的掌握,要學習這3部著作我也非常同意這個觀點,實際上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可能大家有看過,它講的三士道,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應該說我們的修行的歷程都沒脫離他的方法了。包括我叫他思考的一個題目,不知道想了沒有,叫人天佛教人間佛教。因為全世界我們今天漢傳佛教的地區都在人間佛教台灣,大陸,包括大陸以外的地區。那麼什麼是人間佛教?我看去看來啊,覺得要注意一個動向,絕對不能讓人間佛教為人佛教。為什麼我提出這個概念啊?諸位也要思考,特別是今天這個大環境國學熱比較流行的時候,更要注意!為什麼我要提這個呢?因為我們看,《廣論》里已經提出了修行的歷程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是吧?下士道基本上就是人天佛教五戒啊!十善啊!實際上這個跟過去五乘佛法是相通的,跟講華嚴天台唯識五位,講52階位都是相通的。

我大概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叫五乘。佛教過去講啊: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有時候我在上課給大家打過一個比方,人天乘是基本的目標,就是保證你修行最起碼的要求,保證你將來來生的時候不要失掉人身,這最基本的目標,但是要真正做到這個不容易。那用什麼辦法能夠達到呢?佛教裡面講,比如要嚴持五戒,持五戒,修十善你就可以辦到將來的人天乘,不會墮到三惡道,因為在三惡道你連聞佛法機會都沒有,所以六道裡面最殊勝的是人乘,地獄惡鬼畜生,他聽聞不到佛法,包括天乘也很難,因為那是享樂的地方,他發不起心來,所以人乘是最殊勝的。但是怎麼樣達到人天乘呢?佛教里講修五戒十善聲聞乘,修四諦,苦、集、滅、道四諦嘛。緣覺乘,修12因緣菩薩乘修四攝六度。佛乘,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成佛。所以我講修五戒十善,是保持人天乘,是基本目標。修四諦聲聞乘,修12因緣到緣覺乘,我叫階段性的目標。修四舍六度菩薩乘叫長期目標。到最後的佛乘就是終極目標佛法一般就講這五乘。在佛的弟子裡面,你看念經,那些聽法的有很多,有聲聞,有羅漢那是四諦、12因緣成的,有菩薩那是修四攝六度成的,這都還是佛的學生啊,都還沒有達最高的佛境界,都還沒有達到終極目標。所以我為什麼把修菩薩,發菩提心叫做永久的。我把它叫做長期目標永遠要堅持的。聲聞、緣覺大乘佛法是不太提倡的,但是他是一個階段,所以是階段性的目標,而人天乘是基本目標,所以我們常常鼓勵大家:你這一修行啊,當然你能大徹大悟,能夠見到道成菩薩成佛,當然最好。如果辦不到,最起碼的、最基本的要保持,來生還可以做人,是吧!那天那些短期出家的,我告訴他們,將來不但發願要做人,起碼還要做成都人嘛!離文殊院近一點,還可以聞法。這是不容易把握的。因為人無量劫習氣毛病啊,你以往造的業,在沒有開悟,沒有神通以前,你是不知道的,將來是什麼樣你也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們今生可以改。佛法嚴格意義上講就是這五乘,當然《菩提道廣論》的三士道也沒有離開過這個,那麼後來的華嚴天台講52位,十信、十住,十地、十迴向……加起來52個階位,實際上還是在菩薩乘和佛乘,聲聞羅漢是分開的,當然這里有些名詞你們都沒有聽過,慢慢會知道,我順便提一提,這個不懂無關緊要,我只是給你介紹一下,主要就是這個五乘佛法,為什麼呢?這個人天乘的,持五戒、修十善都可以得。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比較過,我們是佛教徒嘛!你看那個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他們也有教義啊,有的五戒和這個是相通的,他也有殺生,不偷盜……大同小異,包括儒家講到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作惡之家,必有餘殃」,止惡行善,在我們看來都還在五戒十善,沒有超過人天乘的範疇,所以我們今天的佛學熱啊!我們很多佛弟子們,也在推廣,我不反對,可以去做,但你心裡要清楚,那個絕對不是我們佛弟子的終極目標。我們佛弟子的終極目標是要成佛的,成聖成賢都還是不行的。我為什麼說可以做呢?因為今天的人啊!喪失了我們的傳統了,我們要提倡,我也參與。我常打比方,捕魚嘛!你站在河裡那個網撒的不開,收網時魚兒就會很少的,可是你站在船上,力量大把網撒的開,拋得很大,收網的時候,網裡面的魚兒就多。所以我也要推廣一下傳統東西,它只要了解到傳統東西,就一定了解到佛教東西。撒網嘛,寬一點。他如果連傳統根基都沒有,接受佛教很難呢!你看傳統文化講:頂頭三尺有神靈;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他有這些理念啊,他就會靠近佛教基礎好一點,佛教的群眾基礎要好一點。我也支持去弄,但是一定要想到那個不是終極目標佛法還有更高的。所以我個人看法是在人天佛教。但是呢,看你怎麼做人喔!看你的是什麼心喔!你也可把它轉過來,做成菩薩乘的,看你發的什麼心!我講的不是貶低它,看你發什麼心啊!你發心,他也可以到菩薩乘。我為什麼提醒這個,你看我們近現代以來,那麼多人間佛教理念,我的講法是把佛教人天乘用到生活工作中,讓大家怎麼生起出離心菩提心來,這個樣才是人間佛教而不是用人天佛教來代替人間佛教,所以我們今天很多的人講,多做善事多做慈善、多幫助別人。這是可以的,也是佛法如果你僅僅認為是殺富濟貧,救助弱勢群體,那還是人天善,但是你在幫助那些人當中,能夠像金剛經一樣達到三輪體空,沒有一個人在被我幫,沒有一我在幫,沒有一我在幫助,那就成了大乘佛法了,那就成了菩薩行了。所以我就很擔心啊,我們做的時候,當然我們今天啊,在降低標準啦。說我們今天學佛我在哪個地方看見,今天不是世界微笑日嗎?笑比煩惱好,讓大家要和睦嘛!這些都是基礎,剛才不是提到,人天佛教人間佛教的區別,我就順便提一下。廣論上說三士道、五乘佛法,你一定要找准位置,我們自身也要找准。同樣的事情,你發心不同效果就不一樣。同樣的你去幫助一個人,你發心不一樣做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所以過去說的廣論也好,這個裡面說都是必須要學的,我很贊同。因為他講的三士道和五乘佛法都是學習佛法的綱領、階梯,都是這樣來的。還有《大智度論》是解釋《大般若經》的,《大般若經》600卷。你要搞清楚,這部經書啊,不像我們現在是一氣呵成的。經典都不釋迦牟尼寫的,都是他死後釋迦牟尼弟子們各記各的,一起回憶記錄下來的。《般若經》、《大智度論》啊不是一起弄起來的,他是今天在這個地方講的,明天在那個地方講的,去年講得,不是講了好多會嘛!好多的地方嘛!就是在不同地方,對不同的人講的,但是他思想內容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匯集到一起了,是這樣來的。所以你要讀哪個經典啊,讀得前後不連貫了,特別是《大智度論》不連貫。它本來就不是一天講的,一天怎麼可能講那麼多東西。講的人一定行,釋迦牟尼佛肯定行,但聽的人就不一定行啊!是不是啊!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大智度論》就是解釋《般若經》的,裡面的綱要、思想,概括、濃縮,所以你要了解般若系的東西,《大智度論》是入門捷徑。再就是《瑜伽師地論》,我個人覺得,整個唯識佛法思想精髓都在裡面,他為什麼說,要學瑜伽師第論》,你把這3部書一讀啊!整個佛法的精要都全在裡面了。所以這是關鍵東西,我贊成讀這個。因此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呢?就是要讓大家明白《瑜伽師地論》的重要性。這第二個重要性是,我們有些學過一些唯識基礎,不是教你們找兩本書看嗎?看過就知道,看過吧?唯識過去在印度叫什麼?叫瑜珈行派,這是一個流派,就是他傳播的一個思想啊!這個流派傳播它的思想,一定有他的典籍,對吧,在人群里傳播。典籍在我們今天來概括,瑜伽行派主要的經典,有六經十一論。大家看過《瑜伽師地論》,應該有印象了。那麼六經十一論,六經這塊我們先放開,十一論這塊我們來講,可能搞唯識的講「一本十支」。一本,就是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另外的十部論要小一些,所以我們後來在讀《瑜伽師地論》過程中發現《解深密經》的大部內容,《瑜伽師地論》我們都用了。在其它的一些論裡面,什麼《百法明門論》,《五蘊論》,《二十論》、《三十論》、《攝大乘論》,大部分的思想在這個《瑜伽師地論》裡面都有了。所以我個人看法,《瑜伽師地論》是唯識佛法所有思想理念觀念集中的一個總合,所以我為什麼要你們讀這個呢?你把這個弄透了,弄懂了,唯識佛法東西全在裡面,包括你修行東西全在裡面。所以為什麼說它很重要道理在這里。所以大家在腦子裡面先有一個這樣的認識,這是第一部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瑜伽師地論》的重要性。

第二個,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瑜伽師地論》的作者,這個給大家做一個常識性了解。這個學術界很不統一。這個搞學問研究的人的愛做考證,他們考證去考證來,說彌勒是真的還是假的?甚至還說有兩個彌勒,一個是生在印度彌勒,一個是天上彌勒,這個我們不要去管他,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我們主要是學習他裡面修行方法。這里我們漢地啊!過去把《瑜伽師地論》叫做彌勒著作,那麼我們查藏文裡面呢!藏文裡面,在《甘珠爾》裡面也有瑜伽師地論》完整的本子,但它藏文的翻譯里,記錄的是無著菩薩,是無著菩薩記的。我琢磨了半天啊!我想應該是這樣,一般有個傳說,釋迦牟尼圓寂900年以後,開始有一個無著菩薩,無著菩薩應該是整個唯識關鍵性,開創性的一個人物,你看那個簡史裡面,據說無著菩薩在入定的時候到了兜率內院,見到彌勒菩薩,請彌勒菩薩到東印度的阿域或(?)講堂,來給他講《瑜伽師地論》。所以我一般講的是瑜伽師地論》的內容彌勒菩薩作的,最後成文稿是無著菩薩記錄。所以今天講著作權,版權的話,既不是彌勒也不是無著的,是他兩個共同的,這才叫合乎情理。因為彌勒講了,但他不一定作了、寫了,是無著菩薩記錄的。所以藏文裡面寫了一個無著記呢,他沒有寫一個無著作呢。所以藏文裡面也這樣認為,是無著菩薩記的。所以,一般我認為是這樣的,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寫的。我是比較喜歡讀線裝,你看我們漢地的一般是這樣寫的,《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它也沒說是無著菩薩著。就像我們的今天一本書寫的某某人著,介紹某某人寫的。藏地沒有署名,就寫的無著菩薩記,所以我綜合這兩個呢,不是折中啊!一會你說我,嘿!才怪了,搞個折中主義,兩邊都不得罪,不是這樣的啊!我跟他們沒關係嘛!爭版權也爭不到我這里來,是不是嘛?補版稅也補不到我這里,我只是從歷史事實的考察來說,可能這樣要合理一點。我將來要印這樣的書啊!前面署名彌勒作,無著記。這樣可能要真實一點,所以這是第二個,作者的問題。當然要搞考據的人嘛!可能有另外的想法了。我也辦法和他去辯論了,將來機會說了

第三個,是關於《瑜伽師地論》的翻譯。這個翻譯,我有幾個問題要說明。第一玄奘法師印度目標就是沖著這部書去的。大家要清楚。你們不是看《西遊記》嗎?《西遊記》里有一東西是靠不住的,是編的。你看開始寫的是玄奘法師印度取經了,是唐太宗派他去的,還跟他結拜,是吧?看過《西遊記》沒有?不是一開始叫御弟嘛,是御封的三藏嘛!那個不符合曆史事實。實際上玄奘法師印度求法,是私自去的,玄奘法師13歲出家,一直在洛陽,大概16歲入川,到了成都,在成都生活了5年,還在成都受戒,在他那個時期有一唯識早期經典傳過來,比如《攝論》啊,還有一東西,但都講的比較矛盾他也親近很多人,後來到了成都,也是跟著很多人學,但感覺有一矛盾,說不圓。他就覺得怎麼這么多矛盾。後來他碰到一個印度和尚,說印度可能還有一東西可以解釋清楚,所以他就發願到一定要到印度去,所以上次大慈寺開玄奘法師的會,我都給他們講,但這話不一定靠得住了啊!有可能他到印度動機呢,說不一定是在成都形成的。因為他13歲到16歲在洛陽的的活動,雖然有學習,但不一定有那麼多的疑問。他為什麼來成都呢?成都當時是大後方啊!沒有那麼多的戰亂,相對穩定。學歷史的都知道。他來了,來了大概5年,所以我覺得大概是在成都形成的,因為5年後,從湖北,到了三峽,很快就出去了,所以有可能他的整個動機是在這兒形成的。成都他在這生活五年,是不是在你家門口走過,我也不清楚。未嘗不知,5年嘛,成都過去比現在小得多嘛,所以那個廟子都去過也搞不清楚了。他去的動機就是要解決這個矛盾印度和尚告訴他,讓他去。當然去印度嘛!要寫奏章報上去,沒有批。當時唐朝剛建國嘛,還不穩定。他後來就混在商人的隊伍裡面,當然這一路的艱辛嘛,遠遠超過《西遊記》。當然去印度的時候呢!主要是在那爛陀寺學習,一共待了17 年。這個時期主要跟一個戒賢論師,看過那個書的知道,戒賢論師生病頭上長很多瘡,他本來要自殺的,但菩薩告訴他別自殺中國有一和尚要來學習,你要把你的佛法知識都教給他,才能死。歷史學家他不一定相信這些,但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他在那個地方學習了17 年,主要學習這個東西,當然也包括後來一些東西,他回來著手翻譯的最早的就是《瑜伽師地論》。我個人覺得玄奘法師印度最基本的目標就是求這部論。第二個,這部論的翻譯時間是在唐貞觀21年5月開始,一直到貞觀22年5月翻譯完,這周期很快的, 1年,公元647年到648 是在長安的弘福寺的譯經院。第三個,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瑜伽師地論》有梵文本。在1930年到1936年日本發現了一部分,大概在尼泊爾是在印度,底蘊引來(?)校訂印出來一部分叫《菩薩地》,1936年的時候印度有一個人叫羅布羅(?)在西藏薩迦寺也發現了一個版本,也翻譯了一部分出來。現在國外有很多梵文研究的就是這個本子。另外還有藏譯本,叫《瑜伽行論》。在藏傳《甘珠爾》叫《瑜伽行論》,不叫《瑜伽師地論》,這是給大家講一些常識。這個梵文本研究出很多名堂,諸位要注意文本跟梵文本一對,不一定能夠還原的。但是現在的學者比較死板,它為什麼還不了原?有可能它原來依據的那個梵文本就不是你今天看見的的梵文本,因為嚴格意義上講,一部書原來就有很多版本。特別是古代的那種環境,印刷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都是傳抄的。印度是貝葉經,帶回來的和現在發現的不是同一年代的,這些都有可能。當然這些都是給大家介紹的了,不一定要大家了解,你也不動,你也不梵文,但是要了解這個情況這是第三個要給大家介紹的關於《瑜伽師地論》的翻譯情況。第四個重要的了,關於這個題目《瑜伽師地論》是什麼意思。我想分成幾部給大家報告,第一:瑜伽是什麼意思?按我們念叫瑜伽(音:余茄),梵文叫「yoga」。好多念瑜珈(音:余加),所以現在叫瑜珈是對的。成都有沒有練瑜珈的,很多吧。你們知道瑜珈是什麼?看了那麼多瑜珈,你們對瑜伽印象是什麼?練氣功的,身體柔軟的、強身的、保健的,是不是,是這個印象。實際上在印度還不是這個,印度早期的「yoga」是什麼呢?翻譯成中文是相應。什麼叫相應呢?按我們傳統的解釋,就是身、口、意相應。就是身:行為;口:語言;意:思維。就是什麼呢?就是行為、語言思維,這三個統一。有點像今天的瑜伽,他告訴你也要達到這種狀態。這些都是引伸意義他也是有深意的,yoga在印度早期的生活什麼呢我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看見過,你們很多是城裡的人,你們有看見你過?牛耕田啊!牛耕田時候脖子上要掛一個什麼?掛一個枷板!在耕田的時候人要把住那個枷。相應就像牛耕田的時候,枷和牛脖子相接觸的地方不能脫離,如果枷滑落牛就不能耕田了!所以早期的「yoga」(即:瑜珈)就指的那種狀態,這兩個東西相吻合就叫yoga。這就是我們說的相應,但是佛教裡面,拿來講的是身口意相應,就是你的行為,你的語言,你的思維,三個重疊在一起,不容易。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你的主觀和客觀要一致。主觀就是你的認識嘛!客觀就是認識的對象嘛!但是我們今天這個東西是不一致的。你說怪了,怎麼不一致了?比如說杯子,我們所有人看它都是杯子。你主觀認識的是杯子,客觀認識的也是杯子,怎麼不對?但是按照佛法就不對,什麼叫杯子杯子是個概念。我問你什麼叫杯子?你只能指著這個說這就是。但是這個擺在面前的明明是合金的,組成了這么一個形狀,你給它貼了個標籤就叫杯子。所以今天往往主觀認識和客觀是不相同的,中間有語言文字障礙,所以瑜珈在印度早期沒有那麼深的意義這都後來的引伸意義這是佛教的引伸的意義。在其它的婆羅門教印度的其它教裡面,它的理念又不一樣,包括我們今天見到的瑜伽,它的理念又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注意,這裡面是有關聯的。瑜珈yoga在印度僅僅是佛教的,印度社會當時都通用的,都有這個概念。只是佛教對他的意思引伸不同而已。所以這就是關於「yoga」。第二個:瑜伽師。我們今天看見的開瑜珈館的都叫瑜伽師了,就是教瑜珈功的老師了。但實際上佛教瑜伽師不是這樣,我今天來講瑜伽師,把瑜伽師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狹義的,一個是廣義的。狹義的我們一般指大街上那些開瑜伽館的,教瑜珈功的,都可以叫瑜伽師。你看那些練瑜伽的人啊!我們今天參禪的人打坐的,去練練瑜伽沒有壞處。關鍵你不隨它轉就行了,你看那些練瑜伽的腿子可柔軟啊!你打坐參禪坐不到5分鐘,哎喲我的腿又麻了,我的血脈又不通了!你可以把它拿來助道資糧嘛!看你怎麼用了。我老講大黃也好、參湯也好.用的好可以救你,用的不好可以殺你。它不是大黃、參湯的罪過啊!是你用的人要掌握分寸啊!是不是啊?所以我講打坐、參禪學習瑜伽有用。把你的身體搞通,它就不拉你的後腿了。你想嘛!參禪要坐在那裡話頭公案,一會腿也疼了,身也麻了,它就拉著你想那兒去了你就開始想還有多少分鐘結束啊,我已經開始受不了了。他就拖你的後腿了,瑜珈就可以幫你解決。所以狹義的瑜伽師都可以辦到這一切。廣義的,佛教裡面什麼叫瑜伽師?菩薩、佛才叫瑜伽師。為什麼?只有他們是身口意統一的,是一致的。在《瑜伽師地論釋》裡面講了嘛!「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什麼意思呢?三乘行者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乘行者。由聞思慧、聞思修嘛!次第習行如是瑜伽,就是按聞慧、思慧、修慧一步一步的達到身口意的統一,「隨份滿足」就是他到達了,證到了,一步一步的辦到了,「展轉調化諸有情」就是聲聞也好、獨覺也好、菩薩也好,他通過聞思修達到了統一了,最後他幹嘛呀?不是只管自己嘛!管自己就不大乘佛法了,「展轉調化諸有情」就是教別人怎樣從聞思修這樣修上去,這叫瑜伽師。用今天的話講,他已經證悟到了,他已經達到了那個標準,有當老師、當教授的資格了,同時他還要去學生。今天的博士多不多啊?多得很,但有的叫教授,有的不叫教授呢?只有在大學裡繼續工作學生的才叫教授。對不對?那些當官的了,搞其它的工作的,就只能叫博士了,不能叫教授了。瑜伽師是什麼,就是他通過聞思修修行,達到了身口意統一的境界了,同時把他經驗拿來和其它有情眾生分享讓他也能達到,叫瑜伽師。這是一種,第二還有一種,「或諸如來,證瑜伽滿,隨其所應,至此瑜伽調化一切勝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 如來是誰啊?就是佛嘛!「證瑜伽滿」就是剛才說的聲聞、獨覺、菩薩,「隨分滿足」,什麼是隨分滿足,就是階段性的,還沒有滿足,只有佛才是最後證到圓滿的。「隨其所應,至此瑜伽 」就是根據眾生的一切情況,把這些東西拿來調服教化他們,讓他們也一步步達到修正行,叫瑜伽師。所以我給你們講,廣義的瑜伽師,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才叫瑜伽師。就不是你街上看見開瑜伽館的叫瑜伽師了,是指這一類。那麼第三:什麼叫瑜伽師地?「地」是什麼意思?也有次第的意思,但我想主要是,這裡面講的這些,他們所證得的這些,可以增長善法,象大地一樣。你看這個地,可以長樹啊,可以長其它一些東西吧,可以承載很多東西啊!所以這個地方的「地 」是生長義。生長什麼?生長善法!我們講的瑜伽師是哪些人啊?菩薩、緣覺、聲聞、佛。他們所證得的這個境界,來教給我們,我們通過這個去生長善法。所以叫瑜伽師地。這樣子來的。所以這裡面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瑜伽師所證得境界大地一樣;第二個,我們修習瑜伽的人,通過這個也可證得。明白這個意思嘛?這兒還有,一個是生長意,因為它像大地一樣,我們從裡面可以得到好處。為什麼叫論呢?這個論就不用解釋了,經、律、論,你有這個常識都應該知道。所以這個《瑜伽師地論》的名稱啊你要弄清楚。把前面的意思綜合起來。什麼叫瑜伽師地論》?就是讓一切有情眾生證得三業相應而說的論,叫《瑜伽師地論》。瑜伽就是相應嘛!為了讓我們所有人都證得那個境界就告訴你這方法,這些次第,就叫瑜伽師地論》簡單的講就瑜伽法論。那麼這個是關於題目。

再一個呢,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論的結構和內容。這個目錄嘛!你看這個前面的目錄,一共是多少卷?一百卷。分幾部分呢?有五部分,第一個本地分,對吧?喔!這是第一冊,沒有,不科學,它應該把總的放在前面。共五部分,第一部分,本地分佔了50卷,這是最重要的。第二個是攝決擇分,是51卷——80卷,這一部分佔三十卷。第三,攝釋分,是81卷——82占兩卷。第四,攝異門分,異:就是不同的意思。83卷——84兩卷。第五攝事分,85卷——100卷。這一部分是十六卷。總共是一百卷。那麼這一百卷分五部分,最重要的是前面的本地分,五十卷,這裡面講了十七地。1卷——3卷講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五識身相應地講了前五識了,意地,講了六識、七識和八識。這裡麵包括五識的所緣啊,作用啊,條件啊都在這裡面,實際上我們後面講的成唯識論,八識規矩頌都是從里來的。4卷——10卷主要講的是這三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你們都學習了百法,尋和伺搞清楚沒有,什麼叫尋,什麼叫伺,尋是初略的認識,伺就是細致的了解。你比如認識一個事物,這個杯子吧!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這個輪廓性的杯子,對吧,這叫尋。什麼叫伺呢?就是仔細地看,什麼牌子的,上面還有花紋、有一點舊了,就是深度的認識。尋就是淺度的認識。有尋有伺地,就是既有深度認識又有淺度認識,這是在欲界和初禪以前。不是講四禪八定嘛。在欲界和初禪以前都有。四地無尋唯伺地,就是在初禪和二禪之間,就是淺度的認識思維沒有了,還有深度的思維。五地:無尋無伺地,就是二禪之上,整個思維活動都停止了,這是具體的禪照,什麼都沒有了。第11卷——15卷的一部分,主要講了第六地三摩四多地、第七地非三摩四多地、第八地有心地。第九地無心地。下面是什麼?就是還是自己的別名,還是叫地,但我只是介紹,這裡面都會具體的談到啊!15卷的一部分就會講到聞所成地,就講到聞思修了。這里會具體教你聞慧怎麼修,我們過去講,菩薩於五迷中覺,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16卷——19卷講思所成地,就講修思慧的。20卷,就是第十二地修所成地。21——34卷講聲聞地,就是聲聞怎麼修的,什麼叫發心什麼叫證果。35——50卷主要講獨覺地、菩薩地。講獨覺的發心、獨覺的果位,菩薩發心菩薩的果位。第十六地有餘依地,第十七地無餘依地。什麼叫有餘依呢?聲聞、緣覺、菩薩是有餘依,就是他還是要最後成佛。無餘就是指佛,你看這十七地,把凡夫成佛是不是給你拉了一遍了,所以《瑜伽師地論》最重要的就是這前面50卷本地分,最詳細了。攝決擇分呢,就是解釋這前面十七地沒有完的,再進一步說明、再討論,就是攝決擇分了!所以為什麼還多有30卷呢!主要是討論前面解釋過程中還沒有解釋完的。就等於今天的法律文本一樣,未盡事宜,解釋權歸誰一樣的,後面要繼續討論的就成了攝抉擇分了。攝釋分呢,其它的經論裡面,就好像阿含啊!對十七地的看法。釋異門分呢!就是對其它經典不同的看法,正反兩面都拿來解釋了。攝事分呢!主要對經、律、論,有些沒解釋完的再繼續說一下。所以他的結構內容是這樣構成的。所以我給你說了以後,這學習重點就是前50分的十七地,甚至還說了神通都有。所以有些人問我,我們這個是學習啦?還是修行啊?這就告訴你是階梯了,不要盲目。你了解完了以後,才知道路怎麼走,它實際上和修行矛盾,所以這個論的結構和內容就是這些。實際上我們還要給大家介紹的它還有不同的翻譯本,不僅僅是玄奘法師翻譯的,還有一些節譯本你知道就行了。我知道佛學院的有報告的,他將來出去教別人。還有注釋,這個《瑜伽師地論》注釋有40多中,你們要了解,但這個我順便提一下,因為你不是專門搞研究的,所以作為常識性的東西你知道,注釋有40多種,還有不同翻譯的本子。所以大家在正式讀這個本子之前,諸位啊,在讀之前應該有這個印象。我臨時準備了一下,覺得這些東西該給大家介紹。希望通過這個介紹,讓大家對這個《瑜伽師地論》有一個初略的認識。那下來,我們就正式的進入這個讀了。你們這個本啊還是根據這個來的,這個有電子本,在網上。他把它下下來重新排版,把豎排版換成橫排,但他們校對花了很多功夫

下面開始讀,讀這個《披尋記》,中間讀到哪個地方你不理解的我再提示提示。剛才不是讀了嘛,這個東西很好懂的。不要被這個東西嚇住了,《瑜伽師地論》我從來沒接觸過,怎麼讀得懂。這個文章很好懂。這個前面《瑜伽師地論》的序是韓清凈的,我們先把這個來一起讀一讀。我來領著大家讀,有些我給大家說一下。韓清凈大概是河北省的羅間縣人、他是過去清朝的舉人後來辭官不做了,專門學佛,在北京創立了三時學會,這裡面都提到了,這個人年齡不大,大概六十多一點。因為我在北京學習的這位老師叫韓鏡清,記住韓鏡清和韓清凈是一個人,這個韓清凈老師,後一個韓鏡清是學生。記住韓鏡清的鏡是鏡子的鏡,不是清凈的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也去世了好多年。這個韓清凈三時學會很有影響,他的三時學會在哪個地方就在今天的佛教文化研究所。北長街,天安門旁邊那個長安街嘛!就是長安街旁邊,人民大會堂西側的路過去,過去那是黃金口岸呢,後來被別人佔了。現在也收回來一點點,收回來一個小院。那是他家產捐出來的,北長街27號。現在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咱們讀一下,凈是謙虛的稱呼,實際上這個排法都不對的,按照古代的方法,這個凈要縮小,古文嘛!自己寫的嘛!要謙虛,自己的名字要縮小。不知道是排版的問題,還是什麼問題。嚴格意義上講個字就要小。他這上面沒有印,我要去查原件,這個是學古文的常識。「至聞法以還」,這個你們學中文的容易讀懂,就是我聽聞佛法以來,初讀《俱舍》,好像他去世還有點預知時至,就是臨解放前,我覺得怎麼他一輩子沒修行,光在寫書,他很有功夫,到最後臨解放時就走了。我接觸過他晚年跟過他的董少雲,那個時候一直跟著他,董少雲也是,解放後一直在北京搞??,初讀《俱舍》所以諸位啊,你們學佛要走也不簡單啊,所以走的時候打好招呼,把錢分光,說走就走,那也不簡單哪。就說他「初讀《俱舍論》,繼研《唯識》」,就是《成唯識論》,「《俱舍》以《光記》、《寶疏》為歸」,這個《光記》就是指的普光,這個《寶疏》就是法寶,有人名字法寶,他寫的俱舍論的疏叫《寶疏》,《光記》就是普光大師寫的《俱舍論記》簡稱叫《光記》。學俱舍論要依這兩本書,幹嘛呀?為標準唯識依慈恩《述記》為准,你學《成唯識論》以什麼為准?以慈恩。慈恩是誰呀?窺基大師。他的《述記》為准,有六十卷。

一名一句,務得其詮,一義一量,務盡其旨:這個應該好懂吧?習規矩於步趨,衡是非於智解:你看這些文句寫得蠻好的,不愧是舉人出生,其實你們現在都是舉人,曉得不?過去參加本試考的就是舉人嘛,嘿嘿,你看他多謙虛。

規矩於步趨:一步一步來嘛;衡是非於智解:要有智慧才能辯解是非。乃知佛法文字,不同世籍:學佛法經典,不要把他整成世俗的典籍。

得魚固要忘筌:那個筌字就是捕魚的工具,你把魚捕了,哪個篼篼就不要了。廢筌亦不得魚也:沒有這個篼篼也抓不到魚。所以,這個學佛法也是,你離開這些典籍,你不能領會智慧,要領會智慧,就離不開這些典籍,這是辯證的關係

然如世籍,無義無利:他自己對這個世籍的看法,無義無利:沒什麼好處。不外綺語、戲論:不外乎說些假話、戲論。則非吾人所當習矣:我們不應該學這些,這個典籍上寫的。

吾國佛法,號稱十宗,入主出奴,各執己是:我們中國佛法,有十個宗派。入主出奴:就是講自己學的東西是對的,別人學的都不對;各執己見,都說自己對。

究其實際,隨時隨地,各有變遷:為什麼會形成這樣呢?變遷。時間、空間都有變遷。

而吾國人之所信受者,終不越乎吾國固有儒道沿襲之見。這個很重要中國人很多學佛法沒跳出這個筐筐。吾國人之所信受者,終不越乎,說最重要的是吾國人固有儒道沿襲之見,都是用儒學、道家東西來理解佛教,特別是南北朝,有一如意佛教,理解空啊、巫啊。所以這個般若啊,我跟你們講,最早中國人理解般若,叫六家七宗,就是有這么多門派,他們的意見都不一致,當然今天搞格局的,唉呀!中國哲學繁榮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不學這一種,我們只學般若彼岸好了。為什麼它會有哪么多呢?就中國人按自己的思維這就是中國特色的佛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馬列主義,都是變通過的。我老講,如果釋迦牟尼佛在世,知道我們這樣講佛教,氣不氣死人?但還氣不死啊,他很受尊敬,但馬克思肯定要氣死掉的;你要明天就這樣講,唉,氣死人,早知道該不寫資本論算了,拿給你們這樣糟蹋。

縱或援引佛典名字,不無非義為義,標榜附會之嫌:就是縱然有人引佛法名字,引用佛教東西,都沒有啥子意義或者是標榜,或者是附會什麼,就是中國人講的:我負六親,還是六親負我;一般都是幹嘛呀?六親負我。

縱或傳譯佛教經論,不無非法為法:這裡面有問題。

矜奇好異之弊,求如《俱舍》、《唯識》,文顯義圓,明了易解者,渺不可得矣。

然《俱舍》教義,不通大乘;因為是世親菩薩早期的;

唯識》精旨,遮無外境。猶不足以窺大乘全體大用。好像《唯識也不究竟。

民國十三年:就他在民國十三年。凈因離家居:就是他離開回來。避靜平西房山雲居寺:就是今天平西房山那個地方就在瀘溝橋不遠。

與芾煌居士:這個芾煌,就是朱芾煌,江津人,就他兩個搞的這個披尋記。現在叫重慶江津,過去叫四川江津,他這里有一部書叫:「法相詞典」;不知看過沒有,就是他編的「法相詞典」。就是你要學《唯識》,很多詞弄不懂的,就查那本書他就告訴你從哪個地方來的。他們兩個一個搞了一部查字的,朱芾煌就搞了個「法相詞典」;這個韓清凈就搞這個《瑜伽師地論》披尋記。說民國的時候,哪些居士都不得了呢,你們不要努力你看這些人都是家產捐出來的,我不號召你們捐家產啊,你們回去就打架了,現在條件不一樣了,但是他們這種為法的精神

與芾煌居士同時發願研究《瑜伽師地論》,欲以弘揚真實佛教精義,而苦不得要領,古疏中《略纂》:就是《瑜伽師地論》的《略纂》,就是最早的著作。《倫記》《瑜伽師地論》的《略纂》是中國人的;《瑜伽師地論》的《倫記》是燉煌出來的,這兩個等不足以為研究之資,它很簡單。匪唯義不能詳,甚且文莫能解。門猶不入,室何能窺:就連門都找不著進門,怎麼能知道真正的含義呢?

乃知此論傳譯雖久,研討無人:雖然公元少年就印出來了,但是研究的人很少,弘揚的人也很少。

間或涉獵,焉能有得:即是有些人在研究,但是都不好,都不全面。

科判不分則統系不明:所以,你看中國古人科判的辦法在我們今天判章、判節,這樣子判,對不?先章後節這樣判,過去中國人讀書,加一加二加三,反正就按這個東西來,加一賓新又一賓新,其實這個就是科判。

解釋我據則義理無當:又沒有科判、又沒有解釋。

遂乃致力精研:古人沒說嘛,就這樣辦。

發願以三萬小時為期:你看人家以三萬小時為期,現場算一算是多少天?三萬小時多少天?

義務求潤洽,前後務求貫通:他立的目標

不惑虛言,但徵實際,稔知平昔所聞於各宗者,因多以訛傳訛,而有捍格不通之弊。即《成唯識論》十大論師所引《大論》:這個《大論》是什麼呀?這個《大論》就指的《瑜伽師地論》。他說《成唯識論》是怎麼來的,就是十大論師解釋《三十頌》的,但是他們都引用了這個《瑜伽師地論》,他們各自所引的不一樣,因為同一段文字都有差異

附成己意,詎免顧此失彼之嫌,自非熟讀《大論》者,蓋難詳知其故矣,何暇與人諍論得失耶?嗣因時局戰亂突起,兵匪擾害地方,芾煌居士強余回平:回北京

闢地造屋以居之:就是三時學會,剛才說的,北唐街,他們買的。

繼乃創建三時學會,以為學子研講之所,約集同侶,朝夕相從,佛法真義,得以日昌:他們哪個地方講《唯識》。

不幸國都日遷,倭氛告警,同侶日以星散矣:天天遭打,北平不是淪陷了嗎?他們這些學生也不安心了,都跑了

乃與芾煌居士整理《大論》:你們走了沒人學了,我們就整理書了。

厘句讀、立《科判》:就分段落。你拉通那麼多文字,過去古人讀科判,今天就是分段落,就是這個意思。

三易其稿,綱領次第,始得井然,釋文義以為《披尋記》:實際上他這上面是兩部分,一部分是科句,一部分是《披尋記》。這個科句就是指的科判,《披尋記》就是每段文字加以解釋。是吧?你看他原來叫《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匯編,你們哪個叫什麼?科句披尋記。你就不容易懂啦,人家原來叫科句披尋記匯編,先是作了科句,就是作了科判;就是把原文弄出來分段,把它分完,再作披尋記,就是每一段作註解就把兩個在一起,是這樣子來的。

始得貫通,自二十六年九月始:就是抗戰暴發,其它人走了你看他們兩個,在北平淪陷了,他們兩個閉關,知道不,把門關起來。

迄三十二年一月終,五年之間,寒暑無輟:就是一天都沒有停過。

幸得竣事:才把它弄完。今天有些人是他弄的,實際上是他兩個人完成的。但是中間好像不弄完,那個朱芾煌就去世了。

《大論》端倪,略具梗概,乃復發見文句舛誤者固多,章節錯節簡者亦有:過去章節前後都有錯。

非唯傳寫之訛,亦乃原譯之失:你想翻譯之言嘛,過去是一張一張的紙,不可說前後搞錯,弄的時沒注意到,所以,後來他全部效過了

推厥所由,其源遠矣。茲略擇舉一二,以明其失:就舉了幾個地方

如,《抉擇分》中《思所成慧地》所舉差別各法內,有所知、所識法,應置所緣法前:所知、所識,應該放在所緣的前。

而竟漏略不及:原來漏了

內無三苦性,而反增入無因,至所漏略所知、所緣諸法,發見妄列《抉擇分•聲聞地》中:把它前後顛倒了。

此則章節錯簡,毫無疑義者也,披文勘校,盡人能知。初則以為傳刻之訛:開始以為刻本錯了

繼乃知為梵文之誤:原來就有誤,但是這個還有疑問,這個是他的說法,你們獨立時再去看。

《大論》卷一百,二十頁雲:「復有十智,能覺一切所知境界,謂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苦等智、盡、無生智。此廣分別,如聲聞地」。然此十智分別應屬《抉擇分•思所成慧地》:應該放在這里的。

皆是知法差別不應列入《聲聞地》中,當知譯本錯簡根據梵文。不然,何故前後同一訛誤?古昔諸德皆未校正,翻譯諸師亦未深察,可知從事研究《大論》而能披文尋義者,古今中外不易多覯矣!

又《大論》《本地分•菩薩地》中,分列「初持瑜伽處」、「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第四持次第瑜伽處」諸品,不知何所依據?《菩薩地》這些他都是提出疑問的。

初嗢柁南曰:嗢柁南就是偈頌的意思。

「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

長行釋雲:「持有三種。一為堪任性持,次為行加行持,後為圓滿菩提持」。皆為初持所攝,次後皆不名「持」,何可分為第二、第三、第四諸所持相?譯本當亦根據梵文,定非彌勒菩薩所說。此則論文中間義不容者也!翻譯諸師沿襲增入,豈非隨自意解,與《論》相矛盾耶?這是他提出疑問的地方

凈自揣愚陋,不敢謂為無失。然依論文前後互相印證,披尋有據,不託空言,猶如老馬識途,豈竟茫無覺。爰即發願,擬設清凈瑜伽館:他本來想發願把這個整理完,修清凈瑜伽館》。

並成立董事會,籌集資金,培養學子,以副造百論師,弘揚《瑜伽》之旨:要培養一百個人,來弘揚《瑜伽師地論》,我們這里還沒有啊,有二十個沒有。

而芾煌居士先已物故:先去世了。

能無慨然!很感慨!

乃事變告終,瞬將三載,而人心日非,生計日迫:看來他當時具說窮得來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但他天天讀《瑜伽師地論》。

雖欲聞法,誰復有暇:一個人吃飯都吃不起,想要學都沒時間

雖識奧旨,誰肯精研:天天要去工作要吃飯。

前所發願造百論師,弘揚《瑜伽》,誠恐將成泡影矣:我就聽說晚年給他作待者的董少敏,我去北京見過這個人,他晚年一直跟著他,說我們沒錢買米了,他說:不忙,我們把這一段讀完了,再去找錢買米。

然以弘法之願,不在一時:既然我沒完成,不在一時。

佛亦說法真理常住我不弘揚沒關係,沒培養沒關係真理常在嘛。

今日世界潮流推崇主義,非唯厭故喜新,實欲興利除弊。然其終也,適得其反:他是對時局的批判。

強不同以為同,挾非是以為是。有乖事理之真,不順自然之則。人心演變,各自為利,馴至武力相抗,釀為戰爭。揆厥初因,能無矛盾?可慨也夫,益信佛真理,不重言說,縱有言說,唯在解義:雖然不重言說,但你要解義,還離不開言說。

平等自由之旨,會之於心,當我是得失之辯。未見其利,先蒙其害,苟有智者,幸深察焉:只需後來人要有智慧來辯白。

這是清凈寫的序,是他整理這個書,為什麼整理?整理的過程,整理完了本來還有更大願望,但是沒有完成,那時國家抗戰十多年,你想他三七年開始搞,搞了五年,四二年,四二年以後,他又在整理了一段時間;解放後,中國佛教協會接管了,現在叫:「中國佛教研究所」。他是中國佛教的下屬機構,但這也很不得了,他和朱芾煌捐了很多。其實「金陵刻經」處也是捐的,楊仁山先生捐的。就把他的家產全部捐完,還立了遺囑;聽說後來楊家後人去要,說我們家東西,還給我們;後來聽說把哪個遺書拿出來,他們就沒辦法,因為他先人早就立了遺書。但是這個韓家不知道有沒有後人,好像我聽過董少敏講過,他有女兒,後來還在,但是我們一直沒見過面。他們家在河北,董少敏在文革以後,韓清凈去世,他又沒工作,幹嘛呢?他就是學中醫他不能搞針灸,行醫。這個韓鏡清就是搞「三時學會」,他在北大讀書,韓鏡清嚴格意義來講,就是湯文通的學友,他是湯文通的研究生,他恨日本人,為什麼呢?他跟湯文通考研究生剛讀一年,抗戰就暴發了,湯文通就跟著跑到西南研大來,他就沒來,他就留在了天津,出不來了。所以,他恨日本人,這個三時學會包括周述仁都在那裡學,好了我們一起來讀文字了,前面聊是了解歷史。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彌勒菩薩

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清凈科記

本地分

本地分者:略說此論總有五分。瑜伽師地論釋雲:一、本地分,略廣分別十七地義:這十七地剛才介紹過的,實際它包括了唯識的境、行、果,果就是你修行達到的結果嘛。有餘依、無餘依好不是果位嗎?無餘依就是佛嘛。有餘依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他都是屬於有餘依。為什麼?他還有最後一點沒斷掉。哪么行是指什麼呢?在十七地裡面,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菩薩地、佛地這個就是行了,聞所成、思所成、修所成怎麼修行的嘛。就是指修行,前面都是境。前面講的八識也好,什麼無心定、有心定也好,這個初禪、二禪也好,這都是境。包括了這三方面的問題。好,繼續念:

二、攝決擇分,略攝決擇十七地中深隱要義:前面十七地為什麼最重要?這時決擇分又把前面的十七地還沒解答完的:「深隱要義」就是覺得還沒說透的。在前面說了,就是這第二部分。

三、攝擇分,略攝解釋諸經儀則。你看這三部分攝擇分,略攝解釋諸經儀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其它經典相通的都引用起來。包括《阿含經》、《解深密經》都可以用

四、攝異門分,略攝經中所有諸不名義差別:攝異門分,諸經裡面有不同的,有差別的,他也把它提出來說。

五、攝事分,略攝三藏眾要事義:三藏就是經律論。

今依最初本地分中所顯十七地義,隨文略釋。當知此中教導理趣,應是分別法相摩恆理迦所攝;為瑜伽師之所依止。望餘四分此為根本,得本地名;餘明所攝,略攝一切,解釋此故。

這一段小文字,實際上他就是在解釋,為什麼第一部分叫十七地、叫本地分,知道不?你看他那個叫五部分,其它四部分是不是圍繞它在轉。所以,他叫本地分。應是分別法相摩恆理迦,問:摩恆理迦知道不?答:不知道。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印度的混合凡語。什麼叫混合凡語?就是地方話加普通話在一起的,就是椒鹽普通話,就是這個意思。翻譯過來就是論,我們講經律論的論;應是分別法相論所攝,就是這個意思,屬於論。你想他講了這么多,也不是律,也不是經,它是屬於論。三藏里頭論藏所攝,這個詞可以查嘛,這個詞查得到,網上一搜就出來了,你把它輸進去應該搜得到,網上不是有詞典嗎?詞典里有,你一查就查得到,好,再往下讀:

建議你們,你們要是下功夫的話,你們就全抄一遍;每次讀的就回去抄,你把甲乙丙丁轉換章和節,章、篇、節、段用一些小編號,這樣子把它轉過來,你每轉一段,把原文配上去,明白這個意思嗎?這樣子就是把《瑜伽師地論》重新分解一遍,就是你重新作個科句,就不用這個老辦法,甲乙丙丁的辦法;就用哪個章、篇,問:章在還是篇大喲?你們經常寫文章的?答:篇大。篇、章、節、段,是不是?段裡面又去分,這樣子去理一遍,這功夫下了以後《瑜伽師地論》就在你腦子裡了,完了修什麼通、什麼通,就拿出來告訴大家,這些是不是滿月。

雲何瑜伽師地?

謂十七地。

何等十七?

嗢柁南曰:

嗢柁南者:此雲集施。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些從瑜伽略纂釋名。

這個地方他就是講:為什麼叫瑜伽師地》?謂十七地。實際他這個還不叫雲何瑜伽師地?應該這樣理解,《瑜伽師地論》有哪些內容?對吧?就是指的十七地。何等十七呢?就是有哪十七地呢?嗢柁南曰。這個嗢柁南又叫伽柁,實際上翻譯成今天,就是偈頌。偈頌:就是我們講單人傍哪個偈;偈頌:就是我中國人叫詩詞;叫詩,印度叫偈;偈字會寫嗎?一個單人傍,一個檢舉揭發,不要提手傍,偈嘛;你讀過《金剛經》沒有?「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解說者」。哪個偈。是指的這個。

嗢柁南者,此雲集施:集施就是偈頌嘛,比如幾句幾句,有四句八句一起。

以少略言集合多不,施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什麼意思呢?實際上佛教裡面,我們過去不是講十二部經嗎?三藏十二部,你知道哪十二部嗎?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所以,有些人說,唉呀!那個箱子裝哪么多,怎麼才十二部?這十二部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十二種體裁;是這樣的意思。不是說只有十二部書,哪簡單喲,十二部書弄得我們今天,長行、論議:就是文字部分;重頌:就是這個地方講的偈頌;為了你文字太多不好記,懂嗎?他就用寫詩的辦法把它概括起來,濃縮起來,四言八句,五言七句,這樣好記。就這個地方說的,看嘛,「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懂了沒有,就用簡單一句話,把大概意思濃縮出來;就像書一樣,好記。「施諸學得令易受持」:為了便於記憶。長行、重頌:指一般,佛經裡面《法華經》很多經裡面:《普賢行願品》念過沒有?你看普賢行願品》前面也是講的十大願對不?最後還要開哪么多頌子出來,就是總結前面內容的,讓你好背;哪個《普門品》也是嗎?前面講觀世音功德,最後也給你概括哪么多頌子出來,還是讓你記憶你看這里又叫「嗢柁南」、又叫「伽柁」,也叫「偈頌」,也叫「重頌」;就是前面說了哪么多,我再給你寫首詩,給你概括出來,實際上是一樣的,就是這個含意。

識相應意……

此從瑜伽相應曰開始,這個詞從哪個地方來的,他有個解釋,因為這個小文字不是韓凈清的嗎?他從哪個地方來的?從《瑜伽師地論》略纂,這本書裡面把它接出來的,放到這里的;所以,你要知道,這里頭的小字,是韓凈清自己的大部都不是,他是把其它人的著解拿過來放到這里。所以,你覺得讀原文好讀,讀這個小字不好讀。

識相應意 有尋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無心

聞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無依 是各十七地

這就是十七地,他不是問何等十七?何等十七呢嗢柁南曰,下面二首,就是把十七地給概括了。你看識相應意,就是五識身相應品,哪個意,意地:主要講的六七八識你看目錄前面都有的,是不是開始就是五識身相應地嘛。是不是?

有尋伺等三:這地方是三個:有尋有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這就是三地了嘛。加起就五地了。

三摩地俱非: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這里分開就是兩地。

有心無心地:有心地無心地,對不對?

聞思修所立:就是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

如是具三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對不對?

有依及我依:就有餘依地,無餘依地,是名十七地。對吧?下面小字還是解說的,念吧。

三摩地俱非者:三摩地名,此雲等持,通說欲界及在定地諸心心所。今此唯顯定地心一境性,任運相續散亂轉,名三摩地。於定地中有差別相應而轉,謂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是故名俱。與此相違,非三摩地。下長行中說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名雖有別,義實無異。三摩呬多,此雲等引,唯說定心,是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為簡欲界諸心心所,故易此名。

這一段主要是單獨提出來解釋三摩呬多和非三摩呬多。什麼是三摩呬多?他說此雲等持,等持是什麼?還是定的別名。定,什麼叫定?諸位,我給你講,定不是什麼都不,一天都在哪,腦子裡一片空白,入定了,不對。那是想定,不是佛教的定,佛教的定叫等持。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前一個念頭到後一念頭,一念二念三念是一個念頭,叫等持、叫定、叫不亂,所以,《彌陀經》裡面叫一心不亂。對吧?不是沒有念頭,諸位,不是什麼都沒有,不是有說我腦子一片空白了。我說是神精病來了,小心喲,你腦子不得念頭,這個不是好境界;而他前後是保持一致的,實了上也是定的別名叫等持;什麼叫等持?就是保持前後一致,這里叫定。

通說欲界及在定地諸心心所:欲界就是我們現在地界「在定地」。當然欲界也包括「今此唯顯定地心一境性,任運相續散亂轉,名三摩地」。你看嘛,他這里講的心一境性,對吧?任運相續散亂轉。什麼叫心一境性,前後是一致的。

任運相續散亂轉:就是沒有另外的念頭插進去。就是我常講的念佛一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念就是這個樣子,但是你不念意識還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是這個念頭。可以你念都在哪裡,唉喲,我鍋里水是不是要開了,他另外一邊又跑過來了那就不叫等持,那就不叫心一境性,那就不叫任運相續散亂轉。知道嗎?所以,三摩地實際就是這個含意。哪么下面一句就好懂了,是吧?

於定地中有差別相應而轉,謂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得三摩地,就是你剛剛開始保持,但這個時候有時是要用力的;對吧?

還有三摩地圓滿:就是達到一個高度了。

三摩地自在:就是一個階段

故名俱:包括整個得定了過程我這個比方怎樣打呢?你比如哪個十五的月亮,當然要十六才圓,你看月亮圓的時候,你注意看,你要用心去觀察,它要圓不圓之前的時候,好像看到圓了,對吧?但是呢又好像不明朗,哪么這個時候就等於得三摩地時;三摩地圓滿就像月亮已經圓滿,但是超極光明又出來了;到最後三摩地自在,整個月亮圓滿光又透亮的時候,這時你的感覺,就是讓你最值得歡喜的時候。說這個得定,實際有什麼過程

與此相違,非三摩地:說那個心散亂,心不相續、不等持,非三摩天地

下長行中說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這上邊講三摩地,對吧?下邊長行講三摩呬多地。

名雖有別,義實無異:是一個意思。

三摩呬多,此雲等引:等持都是一樣的。

唯說定心,是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為什麼叫等引呢?因為你得到定以後;無悔歡喜安樂所引,你就充滿喜悅。知道不?因為他讓你生起喜悅的一個境界,所以,叫等引。

為簡欲界諸心心所,故易此名:因為欲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心心所,能不能夠讓你生起歡喜呀?讓你煩惱。所以它不叫等引。這段通了沒有?大家這個意思懂了嗎?要懂啊。

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者:立謂成立。謂由多聞思修,善自成立諸勝相。聲聞、獨覺及諸菩薩依此三為正方便,方能證得自應得義;由是故說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然復當知,此如是言,唯顯聞思修相方便決定,非三乘中都無差別。下自地中隨應廣說,其義當知。

這裡邊主要是把地二個關鍵的提出來講,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是修行過程。對不對?那麼,如是具三乘是什麼意思呢?三乘就是聲聞、獨覺、菩薩。對不對?意思是聲聞也好,他修行也要聞思修;對吧?獨覺也好,他修行也要聞思修菩薩也好,修行也是通過聞思修。明白了沒有?所以,每一個聲聞、獨覺、菩薩修行都是通過聞思修。所以,佛法裡面特別強調:聞慧、思慧、修慧。

我舉個簡單例子什麼叫聞慧?你比如我們佛法裡面講:說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你聽這個理論,嗯,好像跟以前不一樣,這是第一步,聽聞。第二個你就開始思考,為什麼是這樣發展的?對吧?你就開始想,哦,你看這花春天開了,秋天又要落;修的房子開始是新,後來又舊了;你看這個人,生下來只有一尺二,現在長到二米三,確實這個東西是變化的,你開始思考,為什麼是變化的?什麼叫行呢?就是最後在你的行動當中,遇到,比如人家給你一個東西,久了遇到是壞的,你拿去吃嘛,這個東西是變化的,不吃要壞了,你心裡就要好受點,就不煩惱;如果人家給你東西壞了,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是變化的,唉喲,我的天啦,這個東西這么好,它怎麼要爛呢?是不你心裡就不舒服。所以,這里就體現聞思修這程。知道嗎?所以,我常常講:我們聽佛法聽聞了,不要當知識,一定要去好好的思維思維了以後就要在實際生活中來引導,依這樣子來;你這樣子才能少煩惱智慧這是修行的總綱領。所以,他說聲聞是靠聞思修成就的;菩薩、獨覺也是靠聞思修成就的;如是具三乘是這個意思。

唯顯聞思修相方便決定,非三乘中都無差別:什麼意思呢?就是聲聞聞思修,獨覺的聞思修菩薩聞思修各是各的,不一樣的,雖然都是聞思修簡單意思,唉呀,你看你去東西,這里是個例子,前面人吃二棵,老年人吃一羅匡;是不同階段吃的不一樣。是這個道理,明白不?答:明白。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實際上這裡面講了兩個方面,長行就是指剛才讀的這一段;前面那個頌,有四句話,一個四句二個四句,一共八句,那就是重頌。

長行重頌並授記,什麼意思呢?特別是涅槃經裡面講的多,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你將來叫什麼佛,你將來作什麼佛,就是給你加強的講,叫授記,這是一種體裁。

孤起:什麼叫孤起?就是全部是頌子,沒有長行的,也有單列的。

無問自說:佛教有很多經,都是此人有問題,唉呀,佛,我的這個問題不明白,佛就馬上開始說了;對吧?但是有的沒有問他也講的,就是那個彌陀經,佛沒有人問他,他就覺得這些傢伙不問算了,還是我自己說吧。就是這個意思,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因緣:不是都有講,這部經是什麼打件,那部經什麼條件

譬喻:打比方,佛教裡面太多了,是不是?後來佛專門有部經,叫《百喻經》,過去魯訊還出錢刻過此經,那本《百喻經》大家好好讀一讀,這一百個故事裡面有大智慧

本事:當然是講釋迦牟尼本生事跡。

本生:講他過去生事跡。

方廣:方廣經。

未曾有:就是顯神通的。地下冒水了,天上又打架了,有些人不懂,就說搞神話了。

論義:就是互相討論的,對答的。實際上十二部就是指的這個,十二種體裁,所以,我們過去把它編成順子,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及論義。你就記住了,這叫好記了。

下面是: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是吧?這里開始進入正文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要回去讀啊,這個五識身相應地,看嘛,五識身自性,他的自性,它自已是個什麼狀況?彼所依,他依靠的條件;彼所緣:它所認識的對相;彼助伴:它所相應的心所;彼作業:就是它的作用。知道嘛?他就從這么多方面談五識。今天人心理學,這就是心理學;我們講眼耳鼻舌身,它怎麼起來的,它怎麼認識事物的,那就要進入正式的話題了,好,今天就這樣子

阿彌陀佛

回去要看,下次你們來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