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凈法師:我對「商禪並重」淺議

我對「商禪並重」淺議

理凈法師

中國佛教的特色是「農禪並重」,脫離了佛教印度托缽乞食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僧侶自種自食的農禪並重思想,巧妙很好的將勞動與禪修結合起來,既解決了僧侶生活問題,又發揮了大乘佛教慈悲助人的精神。這種農禪並重的思想,得到了後來佛教界的認可和發揚,形成了今天中國佛教的特色。

佛教印度堅持佛陀制定僧人不能自己種植、經商等行為,其目的是為了除去個人的貪心,保持僧團的清凈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為了適應中國的民俗文化,修建了寺院道場出家僧侶有了固定的生活場所,不再實行托缽乞食的生活方式。另外由於古代出家僧人大多居住山林寺院周圍有大面積的土地,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提出了「農禪並重」思想。後來建立了從林,禪宗大德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神。這時期的「農」不再是簡單的勞作,而是蘊含更深的禪意,通過勞作的動來感悟到禪的靜,使得動靜不二。修行者思想、行為、意識、分別都是動,如果能把動轉換為靜,在動中能夠找到靜,即是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不二。因此,這裡倡導的「農禪並重」很顯然不僅沒有使用得僧眾增加貪心,而且使修禪者對禪法有了更深更高的理解和認識。也就慧能大師所說:「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古代禪師所說:「吃飯睡覺無非是禪」。

社會在發展,佛教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使得今天有很多寺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商業化的行列。這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社會因素,同時也是佛教內部的商業意識。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對佛教當前這種商業意識出了批評事實上這種商業意識和商業行為,對寺院和僧團管理也帶來了很大的障礙。當然也有人給佛教的這種商業模式給與了支持和認可。佛教「商業化」已經是佛教界面臨的嚴重問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佛教商業化也無可厚非,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如果從佛教僧團的特殊性而言,佛教商業化將淡化了佛教徒的「離欲」精神這是佛教教義背道而馳的。如果佛教僧團沒有了離欲的精神解脫思想,而貪著於世間名利,則成為離經叛道之行經,也失去了佛教僧團的價值所在。

因此,我認為佛教的「農禪並重」與今天的「商禪並重」有根本上的區別:

一是、農禪並重在於體現動中求靜的禪意;而商禪並重則會導致禪修者從事於商業化。

二是、農禪並重雖然體現在勞動,但農業能使人知足;而商禪並重則體現在商業,商業思想使人更加貪婪。

三是、農禪並重能使人通過勞作,使人頭腦清醒思惟清晰,有利於禪修;而商禪並重使人對物質產生貪婪,使人變得更加貪得無厭,對禪修者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四是、農禪並重的思想是發揚大乘佛教慈悲助人的精神,不能只索取而更應施捨;而商禪並重的思想則會誤導人們使得佛教更加商業化,失去佛教清修的本意。

五是、雖然人們通過禪修開啟人們的智慧,在經商中取得更大利益;但不能認為通過經濟利益的增長使禪修更精進,反而使人們淡化了禪修而偏重於商業。

由此可見,農禪並重與商禪並重有很大的本質上的差異,如果將農禪並重轉換為商禪並重者,可能會導致佛教全面的「商業化」。佛教是人們精神利益的支柱,如果佛教去了精神利益的效用,那佛教也就可能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人們的生活空間是由物質利益精神利益兩方面的平衡發展,兩者之間如果失去了平衡,就會導致人們在生活中的痛苦。雖然今天的佛教界已經或多或少在走「商業化」道路,但必定這隻是外表現象,而從根本上仍然主張佛教精神文化。如果我們公然倡導「商禪並重」,則會導致佛教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其實佛教保持「農禪並重」還是轉換為「商禪並重」,需要歷史和社會的變改來決定,不應當由我們人為的來決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