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凈法師:佛教的飲食文化

佛教飲食文化

中國佛學院  理凈

一談到佛教的「飲食」,自然有不少人認為佛教飲食不過「素菜」而已,有什麼文化可談。其實這些人都是偏聽偏見之流,沒有文化修養之輩所言。佛教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遍布全國各個地區、民族和階層。因此,佛教飲食」也非常有特色,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同的飲食文化花樣之多,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古代有不少人寫過關於「吃」文化之類的文學作品,歌頌和宏揚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佛教既然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當然很有必要探討其歷史根源、類別、製作方法和吃喝的形式文化特色。這就是佛教的「飲食文化

一、 佛教飲食文化的歷史根源

佛教產生於印度,因此,佛教飲食根源也從印度說起。古人雲:「民以食為天」。無論人或是動物都以「吃」為第一件事。所以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知此說法從何而來,但卻一句破了人生真諦人類最初的生存,就是從「吃」開始,由於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進化、文明的發展,才有工作事業。雖然,人活著並不是完全為了吃飯,但人要活著必須吃飯。因此,就這樣人們逐漸發明了很多飲食方面的文化佛教亦不例外,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佛教飲食也就成了一種文化。本來佛教印度僧人托缽乞食,每天到了吃飯時佛陀親自帶領他的弟子去城裡乞食,然後回到自己的住處來吃。其目的是:一者減少「貪心」,二者為眾生福田。正因為佛教印度是乞食吃飯,所以沒有素食之說,信眾供養什麼就吃什麼。因為修道的人首先不應起分別之心諸法皆空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到南北朝時期非常興盛,梁武帝身為帝王篤信佛教,曾三次捨身寺院為奴,受菩薩戒為大眾說法。他依據《梵網經》制定佛教徒不能食肉,只能吃疏菜之類的素菜。由此開始有佛教素食文化的發展。所謂「素食」者,就是說凡是一切有生命動物都不得食。其目的是為了養人們愛護動物及眾生生命的慈悲心。佛教主眾生平等、相互轉生,因此,食眾生肉者即是食自已父母、六親眷屬之肉。如果按照律典,「素食」者指不食五種葷菜,即《梵網經》卷下雲:「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韭菜、薤(xie)、蔥、興渠、(根像蘿蔔,氣味像蒜)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佛制不食五辛的目的在於持戒清凈,如《欏嚴經》雲:「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此五種辛菜熟食者生淫,生啖者增恚」。所以出家僧人不吃五辛味。在今天的佛教由於地區、民族的飲食習慣生活條件不同,而有所不相一致。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由於是少數民族游牧生活,所以都是食肉。但凡是佛教徒都不得飲酒,「酒」是五戒之一,凡是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因為「酒」能迷惑身心,可毀犯前四戒。故「酒」為遮戒。所以佛教所說的五葷 是指五種有辛味的蔬菜,而食肉應屬於「殺戒」。

二、佛教素食文化的特點

大家眾所周知佛教主素食,但素食究竟有什麼好處和特點,可能大多數人並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今天世界各國的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大力提倡素食,可見素食必有其一定的特點。一般來說西方國家是以肉食為主,中國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當然以素食為主。其素食非常有特色。概括其素食的特點不出兩點:一者是為了健康,二者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從健康而言,綜括人類長壽的原素,平時多吃素食是其原因之一。有報紙報道:「保加利亞為一個長壽人之國家,總人口僅有600萬,唯其年齡百歲以上老人正式調查所得有162人,無正式調查者也不下五六百人。這種長壽百分率為世界僅有,其重要原因,經醫學之所研究,此長壽人中95%為終生不食肉者,5%為葷蔬雜食」。在本報道文末總結:「從知素食有益健康事實鑿然,非徒理論充足而已」。至於提倡素食長壽的理論文章比比皆是。孫中山先生的「中國人應保守中國飲食法」寫得最令人深思,文中說中國近代文明進化雖落於人後,但飲食文化為各國人所不及,不僅烹調上的高超技術,就各種蔬菜食品調配上在醫學衛生與西歐發明家並駕齊驅。並且,以科學證明,素食好處不僅在於凈化血夜,防止血脂增高和膽固醇在血管壁內沉積,同時還可以避勉便秘、痔瘡等病發生素食含熱量少,維生素豐富,不僅能減少脂肪防治其它病症的發作,而且有著切切實實的防癌作用。因此,不僅僧人食素,在東南亞和西方國家也大力提倡素食

若要說「素食」能增長慈悲心,那更是不可非議的事實。有句佛教顏語說的非常好:「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由此可見佛教不食肉食主要是為了戒殺。《大涅槃經》雲:「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雖食如子肉想,夫食者斷大慈悲種。」《欏伽經》也說:「有無因緣不應食肉,略有十種:一者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二者狐狗人馬,屠者雜賣故。三者不凈乞分所生故。四者眾生聞悉生怖畏故。五者令修行者惡心不生故。六者凡愚所習臭穢不凈,無善名稱故。七者令咒術不成就故。八者以食肉見形起識,以染味著故。九者諸天所棄,多有惡夢,虎狼聞香故。十者食種種肉,遂啖食人肉故。」宋朝大詩人陸游也有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申。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這些例證足可說佛教素食的主要目的在於「戒殺」。

另外,素食的烹調技巧也是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國內很多地方城市如「功德林」等這樣的素齋,都非常有特色。比如素齋有一道「熘黃菜」,很有特點。用料:嫩豆腐一塊半、蘑菇一兩、素火腿五錢、綠色蔬菜二錢、生粉四錢、味精三分、素油一兩三分、檸檬黃少許。製作步驟:(1)把綠色蔬菜放進鍋里燙 熟撈出,用冷水沖涼切成細丁。(2)把素火腿、蘑菇也切成細丁。(3)弄碎豆腐、連同蘑菇丁一起加上生粉、細鹽、味精、檸檬黃拌勻成糊。(4)起素油鍋到六成熟時倒進豆腐、蘑菇丁一起製成糊,然後熘透起出,盛進深底盤里,再淋上麻油成了。製成後的「熘黃菜」味美不膩、清香可口,是飲食中的名菜。所以素菜烹飪技巧是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三、佛教飲食制度

佛教不僅在飲食烹調上有很高的技巧,而且在食用時還有嚴格的規定,這就是佛教飲食文化不同於一般飲食文化的特色之一。佛教飲食有很多規定,最主要的有「過午不食」、「食從五觀」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優秀的飲食文化精華。所謂「過午不食是指佛教僧人每天中午之後再不準吃食物,在佛教戒律中稱為「過午不食」。制定過午不食有很多原因,根據《毗羅三昧經》說:「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如來欲令斷六趣因,令入道中 故制令同三世諸佛食。」此說明佛為眾生斷惡道趣向佛道故制定「日中食」。在佛經中說「過午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眠、三者一心、四者無下風、五者得安樂。並且,佛教飲食不僅在時間上有規定,而且在吃飯時還要作五種觀想:一者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者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者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者正思良葯,為了心故,五者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其意思是我們所食用的都是眾生所給,應以此「五觀」而報眾生之恩。即所謂的「飲水思源」。除此之外佛教飲食文化世俗文化不同之處在於對「食」的含義理解上不同。佛教把食分為「世間食」和「出世間食」兩種。所謂世間食者即是指能長養肉身食物,而出世間食物是指能長養人法身食物世間食有四種:「段食」即分段食。「觸食」即感覺器管接觸。「思食」即意識思惟。「識食」即精神主體。出世間食有五種:「禪悅食」即禪定的樂趣。「法喜食」即聞法後的歡喜。「願食」即發願眾生。「念食」即心存念定。「解脫食」即涅 盤之樂。以上皆指佛教飲食文化精神世界觀

四、佛教的茶文化

「茶」似乎是東方文化的特色,西方國家並不多用,但卻與佛教有不解之緣。據有關資料記載最早發明茶可以飲用的是僧人。因為僧人住山修行,在昏沉之時偶然食用茶葉可以解睡眠,所以在佛教里具有「降睡魔」的作用。從此傳向民間,後來傳到日本有「茶禪」文化、「茶道文化等各種關於「茶」的文化。在中國南北風俗不同,也有很多的食用方法,形成不同的茶文化。「茶」不僅具有生津止渴作用,在佛教還有三德:一者坐禪時不眠,二者滿腹時助消化,三者茶為不發(抑制性慾)之葯。因此,「茶」在佛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即所謂的「茶禪 一昧」。由此可見,佛教飲食文化不僅形式多樣,而且意義非常深遠歷史更加悠久。是我們東方飲食文化的精華之所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