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各位同修昨天我們學習了極樂世界所生之處,今天學習五根五塵受用。

庚初、正明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這段經文大意是,佛再次告訴舍利弗等諸大眾極樂世界經常鳴奏種種天樂,每個人能夠隨順自己的心意聽到自己喜歡音樂極樂世界皆以黃金鋪地,二十小時中曼陀羅華猶如下雨一般從天而降,花落在人身上非常舒適,所以曼陀羅又叫適意花。極樂世界眾生都有種種神通,常於清晨以衣裓盛滿天花,去他方世界供養無數諸佛,到了早飯時間還能趕回極樂世界用齋,早飯之後又去經行、打坐、聽經等等。我們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極樂世界生活是非自在。底下來看蕅益大師對此段的解釋。

【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

這段講的是極樂世界的妙五塵勝境,為眾生清凈五根所用。天空中經常鳴奏天樂是聲塵。黃金為地是色塵(黃金有顏色故)。紛落的曼陀羅華是色香二塵,花有顏色屬於色塵,有香味屬於香塵。飯食經行,食是味塵。盛眾妙華,用衣裓盛滿天上落下來的妙華,以及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供養的時候需要散花,包括飯食經行,這些都需要接觸,屬於觸塵。眼根對應色塵,黃金地、曼陀羅華。耳根對應聲塵,天樂。鼻根對應香塵,曼陀羅華散發清妙之香。舌根對應味塵,天食。身根對應觸塵,盛花、散花、經行都需要接觸。這是清凈五根對應勝妙五塵。

【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常作者。即六時也。」常作者,指天樂。晝夜六時,極樂世界的天空不間斷地在鳴奏天樂,每一個人能夠隨順自己的心意,聽到自己喜歡音樂,百聽不厭。稱為「天樂」有兩種意思:一是天人所奏的音樂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但是有人道天道天人用天樂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清凈大海眾。二是極樂世界依報所發出的美妙音樂。經文中有「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極樂世界依報也能發起美妙的音樂,它不像娑婆世界的言情歌曲,剛聽起來特別好聽,但是聽的時間長了就起煩惱心,極樂世界的天樂是百聽不厭,而且能使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就是生起精進修行之心。「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極樂世界是以黃金為地體,表面用七寶莊嚴地界,有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娑婆世界的地體是泥土,地界用混凝土和磚頭鋪地,不能相提並論。「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佛教常講「六時吉祥」,因為古印度把一天二十小時分為晝三時三時故有晝夜六時之說。在娑婆世界白晝和黑夜,極樂世界其實是沒有晝夜之分的,因為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能發光。這里把極樂世界分為晝夜六時,是因為彌陀經主要是針對我們這些眾生講的,恆順此地眾生緣故

【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裓。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陀羅梵語,中文翻作適意。曼陀羅是一種天花,在極樂世界晝夜六時,好像下雨一樣地從天空中掉落下來,其花顏色非常潔白,又名白花。衣裓謂盛花器,大概是衣服的下擺,像我們海青一樣把下擺托起來,極樂世界的人用衣裓盛滿了曼陀羅花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妙華其實不止曼陀羅一種,按照《華嚴經》來講是很多天花。按照《妙法蓮華經》來講有四種天花,分別是曼陀羅華,摩訶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摩訶」是「大」的意思,摩訶陀羅華就是大適意花。曼殊沙花,是柔軟花。摩訶曼殊沙花就是大柔軟花,紅色的。這四種花表菩薩因地修學的四種位置。菩薩有五十二種位次,這四種花分別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個位置,是真菩薩位置。「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極樂世界的人民每天一早都要用盛花器盛滿這四種落花去供養他方諸佛,佛是菩薩因地修學的果,菩薩成佛的真因人,這四十種位置的菩薩不會退轉,不會退轉到凡夫地,也不會退轉到二乘,所以是真因人,他的果地就是要成佛成佛對於這些菩薩來講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這里用花去供養諸佛代表這些眾生都是以真因在趨向極果。極樂世界眾生供養的佛也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是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經文有「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是表果德周遍一切。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想供養一尊真佛都不行,釋迦牟尼佛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彌勒成佛尚早,所以我們每天只能在佛的塑像禮拜以表示對佛菩薩恭敬心。在極樂世界,不但能在國內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而且能夠到他方世界供養無量諸佛,所供養的佛不像我們這里是去恭敬塑像,他供養的是真佛,能夠親自聽佛講法。佛以一音說妙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佛有妙觀察智,他觀察眾生以何種法能夠得度他就講何種法。所以我們這邊的人是值佛世難,就是得到了人身,但要想生在有佛在世,是要有福報的。到了極樂世界,不但能夠聽到本國的阿彌陀佛講法,而且能通過如意神足通到他方世界去聽他方佛講法。「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前面經文講到極樂世界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里又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人民可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土,這就表明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每天可以回到這個娑婆世界來看看。對於那些特別留戀這個娑婆世界的人,你們現在放下,如果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到時候每天想回來看看自己的六親眷屬都是可以的,看到他們得度因緣成熟了,再來度化他們。所以說,可以還到娑婆世界供養釋迦彌勒是非殊勝啊。「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有些人要問了,像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煩惱未斷的凡夫,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能不能有這樣的本事,常於清旦前往他方世界供養十萬億佛。我告訴大家,肯定行。我們的煩惱雖然沒有斷,自性本具的神通尚未顯現,但是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大願力加持下,我們肯定能夠具足這樣的本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中,第九神足無礙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他的大願也就有效了。從這個願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不但能夠供養十萬億諸佛國土,甚至是百萬億千萬億,再遠的地方,我們蒙阿彌陀佛大願力加持都能夠到達,無須顧慮

【食時。即清旦。故雲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

這個地方顯示出他方世界神通力量不可思議。清晨盛滿天花出去供養十萬億佛,吃飯之前又能趕回到極樂世界用齋,這個速度非常驚人,不敢想像。上次跟大家講了,十萬億佛土有多遠,非常不可思議在這么短暫的時間能夠去供養這么多諸佛,所以極樂世界的神足通是非常奇妙的。神足通是六通之一,神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但是由無明妄想執著障礙了我們種種的功德妙用,不能顯現。神足通有三種能力:一、能到。能夠飛行,像鳥一樣,不管多遠,一剎那就能飛到。二、轉變。能夠變小變大,變大變小;由少變多,由多變少,像分身術一樣。三、身如意。變化莫測,你看到他在這里,他已經到了他方世界。「不離彼土。常遍十方。」極樂世界人民用這么短暫的時間供養十萬億佛,其實他本人沒有離開極樂世界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極樂世界的人都有大乘正定聚,在定中有千百億化身,到他方世界供養諸佛,有這種奇特的神足通。神足通的產生一方面是凈業行人的行持所感,一方面是蒙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加持。「不假逾時回還也。」不會因為供養他方十萬億諸佛而耽誤回來用餐的時間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比丘發了這樣的大願,因中第二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乘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傾。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從這里可以看出都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在加持我們,反映出修學信願念佛法門不但是依靠自力,而且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顯示了這個法門殊勝

此文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上面講到極樂世界的神足通,顯現出極樂世界人民不離此土而能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不可思議之理。這一段是顯現出極樂世界的事事無礙法界文中特舉了極樂世界的「一聲」,聲代表聲塵,代表五塵。一塵,代表微小的空間。一剎那,是很短的時間凡夫的一個念頭中有九十個一剎那。乃至於我們一舉一動,隨拈一法,都是我們心性所具造的,心性沒有分別沒有分界,能夠攝盡十方無盡三寶。反過來講,十方無盡三寶的自體也是心性也沒有分別沒有分界也能夠攝盡十方無盡三寶,所以能夠不離彼土常遍十方。就像我們在玄義當中講的,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涉,不相妨礙,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

【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功德甚深。與娑婆而不隔也。】

從理上講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是相通的,那為什麼說從此方到彼方要過十萬億國土呢?其實是娑婆世界的五濁深重,是我們的種種煩惱分別,產生了十萬億佛土之遙。五濁是怎樣產生的呢?眾生由於無明,用身口意造下了種種惡業就是我們講的業障,它障礙了我們自性德能的顯現,造成了極樂世界不隔而隔。現在的人為什麼會有煩惱,為什麼修行不得力,就是惡業形成的業障障礙我們,所以現在修行懺悔業障業障懺悔清凈了,往生也非常容易,非常自在了。懺悔業障方式很多,我們前段時間舉行的地藏七也是一種事相的懺悔,包括放生、誦經、禮懺都是事相地懺悔業障。而在這么多法門之中,念佛懺悔業障是最為殊勝,如果念佛能夠念到一心不亂,能夠念到功夫成片,那我們智慧德能就能夠顯現出來了極樂世界娑婆世界沒有距離了。所以極樂世界眾生功德甚深,與娑婆世界而不隔,雖然相隔這么遠,但是因為有種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能夠遍知娑婆世界的一切。

飯食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極樂世界的人民去十方諸佛供養十萬億佛之後,就回來用早餐。早餐不像我們這里,頭一天要准備好鹹菜、饅頭,普光居士每天要很早起來。極樂世界不用安排,只要動一個念頭早飯就現前,想吃鹹的就有鹹的,想吃甜的就有甜的,百味飲食任君挑選。吃完之後也不像我們這邊,大菩薩發心到廚房間去洗碗、收拾,不需要,吃完之後,缽自然退去。實際上極樂世界心地清凈,根本不需要吃飯。不要說極樂世界了,就是三界色界天這些天人也不要吃飯,而是以禪悅為食。那為什麼極樂世界眾生要吃早飯呢?因為他是帶業往生凡夫娑婆世界微細習氣還未斷盡,在極樂世界到了早上自然而然就有了吃早飯的念頭,有了念頭食物自然顯現出來。早飯之後就去經行,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吃完早飯去散散步,一聽說散步就知道這個人是娑婆世界的,散步把心都散散了,極樂世界眾生是經行,拿著念珠念佛,一邊走路一邊念佛,時時刻刻跟佛法僧相應。所以以後在寺院裡面不要用散步這個詞,我們要經行。極樂世界黃金為地,在黃金地上經行的感覺應該是非殊勝,而且天花繽紛,曼陀羅華像下雨一般墜落,空中鳴奏著種種天樂,在這殊勝的情景當中,這些眾生不會起貪念。娑婆世界眾生則不然,我們在寺院裡面,青燈古佛,剛開始來的時候很發心時間長了道心提不上來,這時就想我還是要回去看看,家裡面住住,廟裡面住住。到了世俗上面,種種五欲六塵,想想還是世俗好啊,心隨境轉。在極樂世界雖然有天花繽紛,天空鳴奏種種音樂,這些眾生不會貪染,而且這些天樂能夠使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多麼殊勝啊,娑婆世界不能堪比。講這么多莊嚴,其實都是讓我們生起極樂世界的嚮往之心釋迦佛苦口婆心講這些道理目的就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藕益大師把每一句一字展開來講,也是苦口婆心希望我們每一個眾生離苦得樂啊。

庚二、結示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功德莊嚴。』

這段經文彌陀經中出現了四次,但是每一次的意思都不一樣,如果我們不學《要解》,很難知道。這段總結五根對五塵的受用,前面講到天樂天花,飯食經行,包括神足通,這些功德莊嚴都是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比丘,他的大願大行功德成就的,所以叫「成就如功德莊嚴」。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