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宗風(五)
今天之所以選擇在這里聚會,是希望大家能更加親切地、融洽地,在沒有高低上下、甚至僧齡的階級差別,於一種平起平坐、沒有拘束與限制的氣氛下座談。同時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聽聽大家對教團,或個人的修行,或對將來的願景展望有什麼想法。
問:有人反映說,道場里非常自由,但卻少了規范及獎懲。因為自己擔任執事的關係,平日於事務上較有機會接觸上人,知道上人的教導看似沒有固定的軌則,但其實對於僧眾的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是有高標準的規范精神在其中的,可是這部份不知如何傳達或展現。
慧凈上人:我們道場位於都市公寓中,是社區型的教團,附近有左鄰右舍,跟一般山林道場,平常較少和信眾或社會人 士面對面接觸是不同的。我也曾輾轉聽到有少來道場甚或在其他團體學習的某位以前同修反映,說我們的出家眾有的威儀不足。面對這樣的評論,首先我們就要先檢 討,因為很多事情我們自己是看不到的,尤其了解自己這件事,往往是要假藉外境來當作我們的鏡子。因此,包括我自己,希望大家言語舉止盡量的安詳穩重。
宗風俗諦中就有「威儀(舉止)──安詳穩重」一條,安詳穩重其實是包括內心跟外境的,也就是身口與意。一個人如果內心安詳穩重,他會是很平和的──內心很平和、很平靜、很無諍,也很安穩、很喜樂,一種寂靜的喜樂。
除了內心必須安詳穩重,言語也要安詳穩重,也就是在語言表達上,必須是安穩的、祥和的、不粗暴的、不急躁的,甚至不會說出讓他人苦惱,與人有爭執的語言;舉止也一樣,也是要安詳穩重。所以「詳」是「言」字旁,顯示內心所展現出來的言語舉止是安詳的。
出家本來就是為了修行,所以內心應該是向善、向上、向凈的。我們既然發心出家,心中就應該清楚明了是為了修行而 來,而修行也一定是有自我的要求,而不用等待外面用某種嚴格的或是某一種制度來規范,甚至獎懲。所以,一個真正發心出家的人,很自然的,他應該會有自我要 求,讓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安詳的、穩重的、不虛浮、不粗暴的。
所以有人說我們威儀不足,這對出家眾來講,應該感到很慚愧。既然現出家相就是為了要修行,首先就是內心要平和、平靜、安穩、無諍,展現在外的,也是穩重的、穩定的、平和的,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自我要求。
我比較不會訂出某一種規矩,甚或有獎、有懲,這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從內心自動自發,自我要求。不過,由於畢竟我們都是凡夫,具足貪瞋痴,尤其在社會上久了,難免習久成性,積習難改,因此就訂了宗風俗諦讓大家背誦思惟。
我們學佛,所接觸的都是大聖佛陀的金言玉語,若能將這些思惟在心中,從這些佛言祖語來自我熏染,轉化習氣,調柔個性,這樣,氣質、相貌、舉止、言語、命運都會轉變。甚而將這些金言玉語作為自己的生命,落實在生活,時刻警惕在當下。
所以,對於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的人來講,應該是不會等待規矩等種種要求才想調整自己的,只是說因為是凡夫,習性難改,因此多少需要有一些規范,「宗風二──俗諦」就是我們這里的規范。
再者,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龍樹菩薩以「乘船則樂」來形容,順風揚帆,又可以欣賞外景,輕松愜意,跟一般 自力的修行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上如龍樹菩薩所講是安樂的──乘船則樂,大家過著快樂的出家人的生活、快樂的念佛人的生活,但也不能因 為是易行道、安樂門,所以就放縱了,更要注意自己是身著袈裟的修行人。
雖然我們現在所穿的是漢傳的僧服,但要把它當作袈裟;既然穿袈裟,就要用敬重、庄嚴之心來對待。由於印度比較 熱,同時講究簡便,因此就用一塊布把身體圍起來,袈裟就這樣一披,可是這樣的衣著方式在我們這邊不習慣,所以僧服就延續中國式的服裝。雖然樣式不同,不過 我們仍應把它當作佛陀時代的袈裟,以庄嚴之心來面對它,既然穿上了袈裟,言語舉止,甚至起心動念就要合乎一個修行人的標準,所以希望每個人對自己的言語舉 止要注意。
我們的教團坐落在台北市信義區的社區公寓中,房價很高,環境也比較狹迫,就目前來說,將陸續會有人來親近道場, 或現出家相,所以住的地方就會呈現不足,因此,從長期著眼,教團希望能在郊區建設一個靜修的地方。也就是說,這個地方雖不是在市區,但也不是在很偏僻的深 山,可是有山林景觀,是靜而不僻。
教團中,四眾會愈來愈多,而人總會老,不管是年紀大,或想專修,都必須要有一處靜修的地方,這是我們目前尚缺乏的。
關於將來靜修居住的規劃,希望大家都有寬闊的空間,個人的生活機能也都具備,也就是說,有個人的寮房、衛浴、小佛堂、小茶水間、曬衣處。建設的材質及樣式以簡單、樸實、便宜、堅固、耐用為原則,而不像一般寺院的紅磚綠瓦、雕梁畫棟。
構想中的這個地方將對內不對外,四周籬笆圍起來,平常可以不受干擾,都在裡面用功。當然不止是出家眾,在家眾也 可以,只要是相應於我們這個法門,而個性是無諍、平靜,能夠與眾和合,這樣的人都可以住進去,讓大家晚年可以很安心的念佛,很安然的往生,不過這也只是目 前浮起的一種念頭,將來能不能實現,就看以後的因緣。只是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而已。
另外,也因為同修的護持,讓僧眾可以安住修行,希望大家要有感恩的心。可以這樣說,目前常來道場念佛的同修,都把教團當成是自己的家,也把我們出家眾當成是他們的親人一般,因此我們對同修不能看成是一般的信眾,而要當成是自己的家人、兄弟一樣。
住眾平日就是盡量無諍、平靜,這個非常重要。每個人的內心如果是無諍的、平靜的,那團體裡面就不需要什麼獎懲條文,也不需要什麼規矩,自然就會和諧。所以希望大家由內而外都能夠無諍、平靜、和諧、和樂。
有一句話說「與人無諍,於事無求」,要內心無諍,就是要有這種態度。對任何事情、語言,都要有一種直心,所謂「直心是道場」,直心就是「是、是,好、好,對、對,謝謝、謝謝」,日本話叫作「すなお」(sunao),翻譯成中國話,就是「直朴、素直」。
日本常常有一句話「はい、はい」(hi),對方講什麼,就回應「はい」,也就是說,以一種直接接受的心,人家講 什麼就「嗨,是的,對對,謝謝」,希望大家也能培養這種「すなお」(sunao)的心。直接的、當下的去領受、接受、承受,不要加以轉彎的考量、解釋、看 法。每個人能夠這樣的話,那個團體也會是和諧、和樂的,而且人格、心境都會提升,也會帶來福報。
這樣的心,也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誠」。「誠」非常的重要,《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 故,君子誠之為貴。」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誠,便是虛妄,沒有彼此存在的價值。一個誠心的人,不會懷疑人家,也不會計較人家;一個誠心的人,凡事會直心來 接納。所以誠心、直朴的心對一個修行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有誠心、直朴的心就會減少衝突,衝突減少就不會引生業障,不引生業障就能增加福德。所以直朴的心 與誠心就好像嬰兒的心,嬰兒很純樸,他沒有大人的那種是非、利益、計較、爭奪的心,也因此,在道家修煉上,也很重視像嬰兒那樣的直朴之心。
我們僧眾住的地方都會懸掛一副字──「隨作務,隨念佛,不與人諍,亦無怒容」,這都是我們的座右銘,而且也是修 行的重點之一。「隨作務、隨念佛」,把念佛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行住坐卧當中,落實在時處諸緣當中,讓念佛成為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習慣。「不與人 諍,亦無怒容」,既不在口頭上與人諍,內心也無諍;如果內心有諍,至少也不要表現在容貌上,慢慢讓內心也能夠不存留。
當然,講道理是容易的,一般好像都是講道理給人家聽的,其實修行道理是要講給自己聽的;還有,道理容易了解,講 也容易,可是修行就會遇上困難,為什麼?因為道理的了解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層次,可是個性執著於第七意識,是曠劫以來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面的,非常堅固,因 此,單單靠這一輩子第六意識接觸到的這些道理是很難銷融曠劫以來的這些習氣的,所以都要常常不斷的提醒自己。
這樣講起來,修行是修什麼?是「修心」,一切唯心。所以有一首偈說「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危害自與 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只要起心動念,都要觀照,為什麼?因為那個念頭是小偷,不是主人,主人是那個空靈的本性,所以對一個修行人來講,他的內心應該 永遠處在一種空靈的、安詳的狀態,念頭起來就要觀照。當然處理事情,與人接洽時必須要明辨、動腦筋,可是事情一過,就回復到那個空靈、寂靜的狀態,所謂 「於事無心,於心無事」便是這意思。當然這些也都是道理,我也在學習,可是我們目標就是那樣。
因此,俗諦方面,我們就盡量去做。由於有俗諦這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俗諦不僅是我們行走的道路,也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我們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罪惡生死凡夫」,如果不是罪惡生死凡夫的覺悟,我們也不會老老實實的,通身靠倒在阿彌陀佛的懷抱中。
所以真正學習我們這個法門的人,會比較有包容心,比較不會生起責備人家的心念,為什麼?因為想到如果要被責備的 話,我們自己應比別人更需要被責備十倍、百倍;尤其是體悟到是阿彌陀佛包容我們,不跟我們計較,自然也會想盡量的包容別人,不跟別人計較。就如凈嵩法師說 的:「佛都原諒我們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原諒別人呢?」反過來說,大家也可以自我檢視與觀照,平常內心如果有太多掙扎的事,就要讓它消除;如果一直無法降 伏,就應該警覺。因為一個正常人尚不會這樣,何況是一個修行人。
另外,在佛門中,剛出家時都會先安排做苦役,也就是人家所厭煩的比較苦的工作。為什麼?一方面可以消業障,一方 面增加福報。在佛門裡面要修福真的是比較容易的,所謂「佛寺門中福好求」。因為寺院是三寶的地方,跟世俗的地方不一樣,在三寶的地方播種,就好像在一塊很 肥沃的田地下種子,這一顆種子再怎樣的低劣,但由於地很肥沃,就可以變鐵成金,所以在佛門中如果有什麼差事的話,大家盡量不要計較,承擔差事就是點點滴滴 的在累積福報,都是功不唐捐的。
最近有一位蓮友向我反映,說《大經》(34頁)之「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 利」的經文看不懂,應該是少了字。既然是「遠離粗言」,怎麼還會「自害害彼,彼此俱害」?我回答說:「對於經典,我們應該去了解經文中的意思,而不是在文 字上挑經文的毛病。孟子說:『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經文往往四字一句,偈語更是受字數的限制。因此,不可拘泥文字,而應理解文 中內涵。以我來說,從來沒有起過一念認為這句經文有錯誤,或文字不周到,反而覺得這樣的造句用詞比較簡潔。」我進一步跟這位蓮友說:「其實我們這個法門是 『還愚痴生極樂』,像《盲眼老人 預知時至》中的主角,她懂什麼?可是我們人生末後能夠像她那樣嗎?如果能像她那樣,我想這應是大家所盼望的。所以法然上人就講,聖道門是『極智慧證涅 槃』,若是凈土門則要『還愚痴』,才能安穩的『生極樂』。不然知解太多,意見太多,一直在尋文摘句中作活計,這樣心就會不專一、不安穩。」
我們這個道場是長年念佛,大部份的人在道場也好幾年了,如果有專心念佛的話,幾年來,氣質、相貌、個性、威儀應該都會轉變的;如果沒有轉變,就要自我檢討了。當然不是說相貌突然變成另一個容貌,而是從氣質上可以看得出來,至少性格上會更穩重、更謙柔。
在一支香(七十分鐘)的念佛當中,如果能夠一句一句沒有粗的雜念,就會體得安詳、寂靜的心境,這樣,逐漸氣質就 會改變;如果念佛時妄想雜念還很多,可以依照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來念佛,三三四也好,五五也好,一口氣念下去也好,這樣當然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妄想雜 念,可是比較細。尤其早晨剛睡醒時,心比較平和、穩定、寂靜,可利用早晨的時間采十念記數靜坐念佛,久而久之,就能體會到詳和寂靜之境。
其實我們的佛性是什麼?佛性無非是「寂靜」二字。「涅槃」是印度語,中國話就是「寂靜」。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我們的心多少體會到寂靜的話,言語舉止就會安詳穩重而不會虛浮或粗暴,而且也不會常與人起爭執。今天的僧眾座談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