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勤修善業 迴向功德──西方寺水陸法會過堂開示

勤修善業.迴向功德

──西方寺水陸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非常的高興看見大家來參加我們西方寺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我們中國傳統講的就是慎終追遠,提倡孝道。所以,我們都會清明的時候、盂蘭的時候、重陽節的時候,拜祭人來表達我們的孝心。所以,大家出錢出力出心成就我們的水陸法會,就是希望把法會功德迴向給過去的父母師長、怨親債主讓他都能夠離苦得樂。而另外一方面,更希望迴向給現世的父母師長親人朋友,令他們都能消災延壽,福慧雙增。因為水陸法會呀,就是與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亦即是和水、陸、空,盡虛空法界眾生結緣。我們平等供養,上供四聖,下施六凡,這就是結緣。

   佛教經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其實我們不但要結人緣,而且更要先結佛緣,結菩薩緣,結聲聞緣,結緣覺緣。因為他都是智慧的覺者,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是我們修行榜樣人生方向,所以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來供養他們呢?那就要以恭敬的心、至誠的心、還有慚愧的心。但是我們沒做到,不單沒做到,而且還時常起心動念,有太多妄想執著,所以我們無法出離,依然在六道里頭輪回。為了要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所以,我們要對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特別是三惡道的眾生也就地獄餓鬼畜生,要生起悲憫的心、慈悲的心。

  因為正如《法華經》中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這個三界指的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果出離不了三界也就脫離不了生死;都在這裡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死為羊,羊為人」,永遠在六道中輪回。而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身,就是因為過去世,受持五戒關係。但是這個人身呀,將來能不能夠保得住,就要看我們當下的修行也就是當下資糧的累積了。

  因此,在凈土五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中,佛就教我們修「凈業三福」,其中的第一福說到:「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凈業三福里頭,首先就是教我們做一個好的佛弟子,要孝養父母、要奉事師長,還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因為這是人道基礎你做好了十善具足,有了禪定就能生天。可是我們大部人就是做不到,所以諸佛才會苦口婆心地對我們一再叮嚀。既然今天我們學佛了,就要履行一個佛弟子的本份,所以我們最基本的就是奉行孝道,能夠不忘先祖、能夠慎終追遠,做一個孝子賢孫。

  我們中國話有句話說:「百行以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世上無孝子。」就是說,孝不單是行為的表現,而是發自我們的內心,所以,今天大家來到寺廟參加禮拜、誦經,目的無非為了超拔自己過往的父母師長、冤親債主這就是一個心意。因為佛教說了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從心想中生」。所以,我們一念慈心就和諸佛菩薩相應,因為我們一念就具足法界,如果念六度四攝,那就菩薩道;如果念苦集滅道,那就聲聞道;如果念十二因緣那就是辟支佛,就是緣覺。當然,如果念十善那就天道;念五戒,就是人道了。

  相反地,如果我們一念惡心,就和三塗相應。所以,一個人如果十惡具足,罪大惡極,那就地獄;輕一點的,就是餓鬼;再輕一點的,就是畜生。這個十法界就在我們一念之間呀,我們一念善、一念誠懇,一念佛號,那我們就與佛相應,那我們將來種的種子,就是佛的種子,佛的因緣。所以,這個佛呀,我們將來都能成;而且,所有的眾生都有成佛機會這就佛教平等觀──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 所以,我們今天來拜佛念佛目的,就是積習資糧希望將來能夠成佛。當然,成佛的路是非常漫長的;我們首先從一個好人做起,然後成為賢人聖人羅漢菩薩,最終成佛。所以,我們要從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開始,這是好人的基本條件;而對父母師長恭敬、事奉,也是最起碼的為人之道

  前面說到佛教是一個平等宗教,為了廣度眾生佛教之門是常常打開的,它裡面就好像一個超級市場一樣,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其中有無盡的寶藏,就看我們懂不懂得去取;所以,大家今天來到佛堂,來到寺院,就應該把握機會,好好地拜佛念佛,要常存恭敬心、虔誠心、謙卑心。而且我們還要懂得把一切的好處利益分贈予別人,也就迴向功德,因為只有佛教才有迴向,所以我們要盡一念誠心來迴向給十法界眾生,令他們都能夠離苦得樂都能超凡入聖;所謂回小向大,回自向他;懂得迴向,那麼我們的境界自然就會慢慢提升了。


  所以,一切的功德就看我們的發心法師發心居士也要發心,我們都來發心,那道場就會庄嚴清凈人心就會和諧人心和諧了,那我們的社會世界自然也就和諧。因為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沒辦法和諧,首先我們自己沒辦法跟自己和諧,即使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的都不和諧,所以我們和他也不容易和諧,與自然也就就不和諧了。因此連帶的關係,國與國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宗教宗教之間,社團和社團之間,當然也就都不容易和諧了。

  那麼,要在哪裡才能和諧呢?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裡面才是真正和諧你看極樂世界之中一切的聲音是在念佛、念法、念僧,而且還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種種的庄嚴殊勝都是彌陀慈悲願力化現,在這清凈和諧環境中修道,試問又怎會不成就呢?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我們嚮往的目標就是我修行方向;我們決心要去的話,就要累積資糧;比如說,我們現在在這裡過堂吃飯,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有我一個人在講話大家都是鴉雀無聲的,這也就和諧。還有我們對食物也沒有分別心,都是羅漢齋,都是一飯、一餸、一湯,大家都不去計較、思索分別,這就和諧了。我們大家都平等,所謂不患寡患在不均,你看我們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大家所吃的都是同一樣的菜,這樣就能體現佛教平等觀;而且在食的時候,我們還要心存五觀,我們食前要供養諸佛菩薩,食時要將功德迴向給出錢出力的功德主,這樣才是一個佛弟子的本份。希望大家既然來到廟里,就要好好地做好自己的本份;把自己的本份做好了,那我們將來自然能夠超凡入聖,了生脫生。好了我們現在結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