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學法師:佛教教育對人類倫理普世的意義

佛教教育對人類倫理普世的意義

向學

內容提要:

佛教教育是一種社會普世教育,近年來在國內外及社會各界得到了共同認可。對於佛教倫理作為佛教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眾所能接受的部分,所以佛教倫理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教化大眾作用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和研究。從而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教育,對人類社會倫理道德的普世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關於佛教倫理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本文主要從對於人們生活比較有密切關係的部分進行論述。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思想教育,二是、佛教「戒殺放生」的倫理思想教育,三是佛教「嚴持戒律」的倫理思想教育,四是、佛教知恩報恩」的倫理思想教育。本文主要想通過以上佛教倫理道德思想教育,對於人類社會倫理道德思想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使得我們人類得到真正的和平共處、慈愛平等、互助互愛的精神,共同建設我們人類賴依生存的美好社會環境

關鍵詞:佛教教育    倫理道德   善惡報應   慈悲  平等   報恩

作者:向學   中國佛學院教務長   研究生導師

緒  論

道德教育是人類的主要教育,由於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進步,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使人生活走上了富裕道路,現代化的科技創造出的成果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也由於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使得人類社會生了互相鬥爭、相互殘殺,破壞了人類本有的平等和諧的生存環境;嚴重者使得世界連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無數的百姓失去親人和家園;或使得社會你爭我奪、燒殺搶劫,人民的財產生命受到嚴重威脅。輕者使得人與人之間明爭暗鬥、爭名奪利,失去了相互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為了自身的利益父子親人之間反目成仇,為了名利爭奪上下級之間互相勾結互相排擠,失去了人類本有的父慈子孝慈愛真誠倫理道德;為了名利爭奪上下級之間互相勾結互相排擠,失去了人類本有的互親互愛的倫理道德。正因為物質的誘惑和名利的的誘惑,使得人們人類社會倫理道德風尚日下,我們所共同生存的社會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惡劣。為了加強道德教育和社會倫理道德風尚,我們應當重視發揮和運用佛教倫理道德思想

佛教倫理教育是關於佛教道德思想道德觀念學說,主要是用來調解佛教信徒之間的關係,以及佛教信徒普通人群之間的關係,是規範佛教信徒修持實踐過程中的道德准則和道德規範,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佛教倫理道德本文認為主要體現在:「止惡修善」的善惡報應因果觀;「戒殺放生」的眾生平等慈悲觀;「清規戒律」的遵紀守法之自覺觀;「知恩報恩」的尊老愛幼之孝親觀等方面。佛教倫理道德的建設目的要在於指導佛教信徒修行實踐,教導人們如何善待眾生完善自身的人格等為主導,以此來達到去惡從善、轉凡成聖的人最高境界佛教的這種倫理教育對於我們人類倫理普世教育具有重要積極作用

一、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普世教育

佛教中國的傳播,其勸善化俗的思想,最為中國本土化的思想道德領域所接受,其勸善化俗的作用也對中國傳統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宗密在《原人論》中說:「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惡勸善無別,亦不仁義等五常,而有德行可修。」[1]由此可見,佛教的教育是一種勸導人們止惡從善、避惡趨善的倫理教育。今就佛教對於善惡報應說、性善性惡說及勸善化俗等方面說明佛教教育對倫理道德教育所具有的意義

關於「善惡」的論說在佛教涉及非常之廣泛,在佛教各個經論中都對「善惡」的界定作了明確的說明。所謂「善」者,是指順應、順理之義,即隨順佛法使自己和他人皆能得到利益;言「惡」者,是指違逆、違損之義,即違背正理損害自己和他利益,與貪嗔痴等煩惱相應障礙聖道。如《大乘義章》卷十二說:「順理為善,違理為惡。」[2]又《成唯識論》卷五雲:「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為不善。」 [3]在佛教經論中將善法稱為白業,將惡法稱為黑業,白業是指清凈染污之法,黑業是指污濁染污之法。白業是屬於凈業,是眾生善行,通過善行可以去除煩惱達到安隱涅槃;黑業是屬於染業,是眾生惡行,而惡行能造三惡道業輪回生死。如《俱舍論》雲:

安隱業說名為善,能得可愛異熟、涅槃,暫永二時濟眾苦故;不安隱業名為不善,由此能招非愛異熟,與前安隱性相違故;非前二業立無記名,不可記為善不善故。[4]

所以說,「善」是指能感得資益有情身心的可愛之結果;「惡」是指能感得損害有情身心的不可愛之結果。不能感受愛非愛之結果者稱為「無記」。這是佛教對於善業、惡業、無記業的明確界定。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一般以善惡來論人性,認為善惡人性的本質和本性,認為「善」是天所賦予人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品質,而「惡」是人原來就具有的貪欲自然本性。所以孟子為人性「本善」,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由此而有了對人性是善是惡的不同論點,從而也引起了學術界對人性善惡的研究。而佛教善惡論則不同與中國傳統的說法,主張人性本非善惡而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善與絕對惡,是一種非善非惡的無記性心性平等。並且佛教所講的善惡不完全是談人性善惡,還包含對佛與眾生本質上的善惡判斷;同時也不完全是世俗善惡倫理上的善惡,其善惡還包含有法性、真如佛性如來藏等含義。所以道生(355~434)法師在談佛性時,認為佛性即是善性,如道生法師解釋說:「善性者,理妙為善,返本為性。」[5]也就是說在道生法師認為得理為善,乖理為不善,這里的「理」就是指法性、佛性乃至如來藏等。因為,在佛教倫理思想理論上主張「自性本凈,自性本覺」,所以有善惡之分別,是由於我們眾生虛妄分別所至。如《壇經》中說

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一念惡,報卻千年善亡;一念善,報卻千年惡滅。[6]

佛教之所以主張善與惡皆是人們自心的分別者,其目的是為了能「止惡修善」。因此,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觀念,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解脫自我的完善。而且,還擔負著扶世助化、勸善化俗的倫理道德教育使命。佛教善惡倫理觀除了教人們分清善惡外,還以善惡業報輪回的理論與世俗道德觀相結合,從而使佛教倫理思想不僅在眾生中產生了信仰力量,而且在社會道德教育中起到了扶助社會實現倫理普世教育的勸善化俗作用。在佛教倫理中把善惡觀與業報輪回相連,由凈染業力決定人生輪回果報,由凈業得善報,由染業得惡報。如此善業惡業因果規律作用下就形成了善業善果、惡業惡果善惡因果報應。進一步在時間與空間上將因果報應延伸於前世今世來世,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業報輪回思想理論。佛教為人們現在的善惡作業,決定來生善惡果報今生所受的果報取決於前世善惡修行。人們要擺脫這種六道的輪回,就必須要勤修善業以便證得善果,得以脫離六道輪回而成佛果

由此可知,人們通過佛教善惡報應認識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從而可以確定佛教善惡倫理觀既受到了世俗倫理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社會倫理道德的內涵;既形成了中國佛教倫理特色,也極大豐富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所以佛教善惡倫理觀對人類倫理普世教育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二、佛教「戒殺放生」的倫理普世教育

人們在五濁惡世中被世間名利和五欲所染,失去了人們本有的善良和友愛。為了名利和五欲的享受互相殘殺、互相猜忌、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如此弱肉強食的景象處處可見,使人們變得父子反目成仇,兄弟骨肉相殘也見而不怪。由此向大而言擴張成為世界人類戰爭悲劇,也由此導致了自然界毀壞給人類帶來的重大自然災害,使得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在這些千千萬萬的災難中雖然說有不少是天災,但卻有更多的是人禍,由於人為才導致了自然災害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最關注的課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去了解和研究人們的「心靈」問題,也就思想認識理論。由於人們對個人利益的重視而忽視了帶給社會負面作用,這也是人們「自我意識的作怪。只有打破這種自私的「自我意識,把自己看作是社會組成部分的一份,那破壞他人利益也就是破壞自己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人們關心社會、建設社會,使得我們共同生存的社會更加完美

佛教倫理道德教育中,認為世界之所以變得戰爭不斷,天災人禍變得越來越多主要是由眾生殺業太重。今天你殺了他,明天他又殺了你,這樣冤冤相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使大家本來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和平環境,逐漸變成戰火綿綿的殺生地;本來一片祥和、平靜的家園,一夜間變成屠殺生靈的屠宰場佛教講「欲知世間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意思是說世間之所以有戰爭,就是人們平時殺生太多眾生共同的殺業所感。因此,佛教主張「戒殺放生」的慈悲精神。如《戒殺放生文》雲:

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虱猶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何乃網於山,罟於淵,多方掩取;曲而鉤,直而矢,百計搜羅?使其膽落魂飛,母離子散,或囚籠檻,則如處囹圄;或被刀砧,則同臨剮戮。憐兒之鹿,舐瘡痕而寸斷柔腸;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恃我強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補己身,心將安忍?[7]

由此段文說明了生命的珍貴和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所以佛教倫理思想教育人們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我們不要將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予他人。養成慈悲助人為樂和愛護動物生靈道德品質使我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變得更加祥和、和平平等

在當今社會人們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自己的物質生活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餐桌的食物更加應有盡有。俗話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凡是有生命的人們無有不吃的。更加殘忍的是有的動物專用來「活吃」,吃的方法也是花樣繁多。這樣一來,一些對人類有益和珍貴稀有動物,已經在我們的世界上絕種,人們只能從動物園或歷史書本上看到,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最大的悲哀。如《戒殺放生文》所說:「一舉箸則萬錢,一染指則千命」[8]。人們為了自己餐桌上的富有而殺害眾生生命,造成地球上的生態失去平衡,使得環境變得也越來越惡劣,以至於種種疾病而起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這一切歸根而言,皆是人們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哪能怨得他人半點,一切皆是眾生共業所感。所以在佛教倫理道德觀上而言,要使世界和平共處、人們身體安康百姓安居樂業,那就首先要提倡「戒殺放生」的倫理道德思想。如《大智度論》中所說殺生者有十種罪業:

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9]

由此足可以說明殺生者對人類生命健康生態平衡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我們應當大力倡導佛教的「戒殺放生」之倫理思想

如果我們能夠「不殺生」者,不僅對於修行者有很大利益,就是對於一般世俗之人身心健康是有很大利益。如《戒殺放生文》中所列事例:

「一活蟻也,沙彌短命為長年,書生易卑名為上第。一放龜也,毛寶以臨危而脫難,孔愉以微職而封侯。屈師縱鯉於元村,壽增一紀;隨侯濟蛇於齊野,珠報千金。拯已溺之蠅,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將烹之鱉,廚婢之篤疾瘳焉。貿死命於屠家,張提刑魂超天界,。易餘生於釣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孫良嗣解矰繳之危,卜葬而羽蟲交助;潘縣令設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號。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獵人之網,道播神州。雀解銜環報恩,狐能臨井授術。乃至殘軀得命,垂白壁而聞經;難地求生,現黃衣而入夢。」[10]

《戒殺放生文》中所舉事例只是自古以來「戒殺」所得功德的部分而已。從以上事例可以說明了「戒殺」不僅只是為了修行者而言,而是對於所有人類都是有很大利益。因此,自古以來中國人最注重對生靈的護持,古人從小教育子女要有慈善仁愛之心,「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傳統美德的佳話。從而說明,佛教的這種「戒殺放生」的倫理道德思想對於我們人類今天戰爭不斷,社會極不安定現象而言,是應該值得重視和發揮的。所以「戒殺放生」的倫理道德思想,對促進人們共同關注社會、共同保護生態平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佛教清規戒侓」的普世教育

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的宗教,它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反映了人們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人們的道德需求和對善的倫理追求。佛教對於倫理道德的追求,除了教理教義之外,具有抑惡揚善的佛教戒律就體現出佛教人生善惡道德的要求,如五戒十善等皆是說佛教倫理道德思想。在佛教戒律二字是梵語的譯意,「戒」梵語屍羅,意思是清涼道德規矩之意,具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律」梵語毗尼,意思是調伏、善治、化度之意,具有調伏諸惡的作用,所以佛教清規戒律就是佛教倫理道德的主要體現。

佛教戒律種類細分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11],但是五戒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家的共同戒規,凡是佛教信徒皆要受持和遵守此五戒十善[12]。如果我們將佛教五戒儒家五常相比較,二者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就是修身養性、治家、齊國、平天下,是我們社會倫理道德思想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佛教五戒所主張的倫理思想,也是教育人們凈化身心自利、利他、廣度眾生。如儒家講:仁、義、禮、智、信;而佛教講:不殺生相當於仁,不偷盜相當於義,不邪淫相當於禮,不妄語相當於信,不飲酒相當於智。而佛教儒家最大不同者,就是儒家主張「孝」是奉養父母、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佛教主張剃除須發,遠離父母、辭親出家。所以在儒家倫理道德觀看來佛教是為「不孝」,既然是為不孝何有倫理道德可言。而其實際上佛教不僅非常重視「孝道」,而且還主張「大孝」。其實儒家所說奉養父母那隻是「小孝」,只能給父母肉體上的暫時安慰,不能解決生死根本問題。而佛教主張「辭親出家」是引導父母信仰三寶修行佛法出離生死之苦這是一種舍小家而入大家,舍小孝而敬大孝。關於佛教主張孝道例子非常之多,如《善生經》雲:

子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奉能使無泛;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13]

佛教不僅孝養當生父母,而且還主張要孝養三世之父母,認為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應當敬重、關心、度化信仰三寶修行佛法。如《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14]由此可見佛教倫理觀不是不重視「孝道」,而是將孝道大了其「孝」的對象和範圍,使得「孝道」的倫理觀更加完美和全面。

佛教的「清規戒律」我們不僅看到了對於孝道」的倫理道德思想,而且我們還應當認識到佛教的自律、自覺倫理道德觀。佛教戒律作用與我世間法的法規一樣,對人們的所作所為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使得人們對哪些事應該作,哪些事不應當作起到一定的約束力,對社會起到止惡揚善的倫理道德規範。如果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每個人都能佛教徒自覺遵守戒律一樣遵守國家法律,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呈現出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比如人們最熟悉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15]的這一著名關於佛教清規戒律」的偈頌,是佛教戒規的通戒,也是佛教戒律精神的總的概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涉及世間法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要求人們對惡行進行制止,而對善行要加以贊揚的倫理規範。這就無形中從自身作起而影響和教育他人,作一個人益於眾生社會的人,這也是一種人類倫理道德思想的普世教育。

四、佛教知恩報恩」的倫理普世教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金錢意識也越來越強,無論是做任何事都會意識中與經濟掛上鉤,沒有經濟利益的事無論如何也沒人去做。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可誰又能不受金錢的誘惑呢?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明人們做任何事總是為自己有利益,這好像是天經地義的。由於社會經濟變軌時期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社會現象,明顯給我人類的生存空間帶來了新的問題。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現象,人們開始重視「道德教育」,而佛教倫理道德教育正好能夠填補社會教育中的不足之處,使得社會道德教育更加完善和有效。

佛教主張「知恩報恩」的倫理道德觀,在佛教認為每個人在一生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接受他人的幫助,一切眾生對我們皆有恩,我們應當報一切眾生之恩。父母養育我們有養育之恩,老師傳授我們知識有教導之恩,三寶指引我們出離生死解脫之恩,國土為我們提供了居住環境有安居之恩,農民耕種糧食為供給我們吃,工人織布給我們穿,乃至一切眾生皆在無時無刻為我們的生存和工作辛勤勞動和服務,所以我們要報眾生恩。如《心地觀經》雲:「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16]如果人們都能在內心中時刻想到父母的養育之恩,那就不會有五逆不孝虐待乃至殺害父母人間悲劇;如果人們都能夠在內心時刻想到國家的強盛和社會安定給了我們生存的幸福環境,那就不會再有人們為了自己利破壞社會環境人態平衡;如果人們能夠時刻想到自己的知識文化都是老師教授的,那人們就應當重視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俗話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有恩不報非君子」等舉不勝舉的佳句,可人們卻因為一己之利而忘記了對我們有恩的人社會這就是我們人類倫理道德教育的悲哀。而佛教主張「知恩報恩」的倫理道德思想,正好彌補社會當前倫理道德嚴重缺泛的不良現象。只有人們共同存有一顆真誠知恩報恩之心,每個只想回報社會、回報人類就會抵制社會上貪得無厭的罪惡現象,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團結和諧、互幫互助,我們生存的世界才會呈現出和平安定、繁榮昌盛的新局面。

結   論

總之,佛教倫理道德教育是我們社會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乘佛教精神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惡行善」[17],同時也是建設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基礎。我們只有能夠正確認識佛教和認真研究佛法,才能認識到佛教的這種偉大思想境界。使得大乘佛教社會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添加力量!「道德教育」是整個社會教育的根本,同時也是佛教教育的根本。佛教倫理道德教育的思想非常深遠,本論文前面所舉幾條只是佛教所有倫理教育的典型部分而已。自古以來凡是佛教興盛的地方國家必定安定經濟文化也隨著發達,所以有學者們說佛教是「和平宗教」,這說明了佛教是愛好和平反對戰爭佛教徒每天做功果時都有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詞句。如果我們能夠重視佛教的這種倫理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和正確宣揚佛教的「舍已為人」的精神,使佛教育的倫理道德教育能夠普及於社會教育中,對於普及道德教育一定有巨大的推動。使得社會倫理道德教育內涵更加豐富,將會對於人類倫理普世起到積極因素對於人類倫理普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

[1] 見《大正藏》第45卷,第708頁。

[2] 見《大正藏》第44卷,第697頁。

[3] 見《大正藏》第31卷,第26頁。

[4] 見《大正藏》第29卷,第80頁

[5] 道生《大涅槃經集解·德王品》,《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1卷,第24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6] 敦煌本《壇經》,見《大正藏》第35卷,第8頁。

[7] 雲棲祩宏蓮池大師所著《蓮池大師全集》,《嘉興藏》第32冊《雲棲法匯》。

[8] 同上。

[9] 見《大正藏》第25卷,第155頁。

[10] 雲棲祩宏蓮池大師所著《蓮池大師全集》,《嘉興藏》第32冊《雲棲法匯》。

[11] 在家信眾優婆塞(近事男)、優婆夷(近事女)受持三、五戒出家沙彌沙彌受持十戒出家比丘比丘受持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包括在家、出家二眾。

[12]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

[13] 見《長阿含經》第11卷,《大正藏》第1卷,第71頁。

[14] 見《梵網經》第2卷,《大正藏》第24卷,第1006頁。

[15] 見《法句經》卷下,《大正藏》第4卷,第567頁。

[16] 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2卷,《大正藏》第3卷,第297頁。

[17] 止惡行善:止惡是要人們對一切惡絕不去做,行善是要人們對一切善努力去做;善與惡是相對而言,而不是絕對的存在,在佛法中認為凡是對他人有利的事情就是「善」,凡是對他人不利的事情就是「惡」。所以說「止惡」是對自己嚴格要求,「行善」是全心全意幫助他人。這也是人類社會「捨己為人」的精神,所以說大乘佛教菩薩行就是建設類社會的「倫理道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