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印法師: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了義與不了義的抉擇

從「空義」談中觀唯識

了義與不了義的抉擇

我們談「空義」,事實是在修行的理上抉擇了義、不了義,這個了義與不了義到底和我們修行有什麼關係

中觀人怎樣談空?唯識怎樣談空?印度的歷史上,為什麼要發展出中觀或者唯識?這個理論很艱深、很復雜,還談到了義、不了義,到底了義、不了義和我們修行有什麼關係?這兩者的關係相當密切。我曾說過:「理不徹,則事不圓」,「理」必須徹悟到不二的中道,理不能徹,則事相上就不圓滿。「事」落實於事相上的圓滿叫做「事究竟」,也就是波羅密」;波羅密的意思就是究竟到彼岸。比如說,布施的行為要怎樣才能究竟到彼岸?如果看相布施,認為布施功德很大,這樣的人有沒有功德、有沒有福德?當然有:所謂「善有善報」,布施當然有幅報。如果把福德說是著相功德就是不著相,這樣的「文字」分別,事實上,是歷史上後來才分別的,古人並沒有這樣分,古人是功德等於福德福德等於功德布施如果沒有般若與理相應,僅著人天相的修福,他的毛病只是不能究竟到彼岸而已,不是沒有功德,如果說沒有功德那就撥無因果了,這就糟糕了。要能究竟到彼岸必定要三輪體空--不執看於有布施的人、被布施的對相、所布施東西。所以要便你究竟到彼岸則「理」要徹。

為了讓各位曉得我強調這一是有道理的,我還要講一句話:我們常念「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就是惑、業、苦,有時說是煩惱障、業障所知障。請問那一個障先消?你看現在的佛教徒,只要聽說什麼法會可以消業障,就一窩蜂去做放生、朝山、拜懺、誦經,最能消業的最熱鬧,其實都錯了

我最近遇到幾個個案有一居士學佛很久、功德做得很大,朝山、誦經、放生、佛七--什麼都做過了,一、二十年下來,結果遇到了逆境,那種挫折之重擊,簡直使他信心要崩潰、要退轉了,他心想:怎麼做那麼多業障從來沒有消?其實,這毛病都出在解脫層次和步驟,四書有一句話說:「事有本末,物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修行也是這樣。所以,三障最重要的是所知障要先破,所知障真正破了的人是理有徹悟的人,理有徹悟就不會像有些年紀大的佛教徒,每天規定拜佛念佛多少數目,誦經規定幾部數目,如果一天做不到就擔心得不著,連續幾天如果補不完就擔心得要命,這毛病都在這里。如果理徹悟得好,則今天有時間精神好就多拜一點,若沒空則即便都沒念也無所謂,拜多拜少,念多念少是事相問題罷了,理如果徹悟得好那還擔心什麼?理和事一定要把握好。

各位可能看過「百法明門論」,這是唯識學的基本入門書,教導名相的;百法明門論在解釋「煩惱」就講到「五鈍使」和「五利使」,這十種煩惱是由六大根本煩惱來的,六根本煩惱是:貪、嗔、癡、慢、疑、見。「見」又分出五種容易斷的煩惱叫做「五利使」,五種難斷的煩惱叫「五鈍使」。

現在學佛的人都說「息滅貪嗔癡」,這是有點不知先後,應該改口說「斷六毒」,而不是斷「三毒」,因為根本煩惱六種--貪、嗔、癡、慢、疑、見。那為什麼歷史上人多數都這么說呢?早期佛經也說斷三毒而沒有說是斷六毒?原來,佛陀在世時的人正見不成問題,聽佛一席話下來馬上得正見,因為正見習氣沒有關係正見完全是一種理智、理性的,概念上一種深刻的印證就能夠得到正見,至於你的性格、習氣和氣質,就要靠「定」和「慧」的輔助去修行。所以佛陀在世時,門人彼此都具有正見了;當時,僧團的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那有像現代大家都這么「多見」?現代佛教不能團結是因為「見」根本沒有同解,彼此沒有共識怎能團結?原始佛教時代見和是普遍同解的,「見」簡直不成問題。

「疑」也是一樣。原始佛教三寶不疑、對戒也不疑,所以那時候並不強調「疑」。又因為學佛的人向來都比較謙虛,所以也不大提「慢」,只提到貪、嗔、癡。

佛教界形容今天已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最嚴重的事是「邪正」已搞不清楚了,所以現在談斷貪嗔癡不高明,要談斷邪見,先把握正見。六根本煩惱一定要從見惑先突破,消除疑、慢,然後再進一步推到貪嗔癡,因為貪嗔癡是二果、三果、四果的人在斷的,證初果的人只是斷見而已,重要的是五利使。由於這個問題佛陀入滅後就成了大問題,所以大乘人在爭論中覲或唯識比較了義時,已經都陷人知見上的問題了。等於說,一、二干年來修行的「理」,在知見上老早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佛理的理要徹悟到很圓滿、很中道、很正確,確實是佛陀的正知正見,那真是不容易。「見惑」破的人等於類似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了一樣,是很自在的,很多煩惱事情可以馬上超越。談到這里就可以曉得,今天談「空義」,事實上是抉擇知見修行的這個「理」,在這個理上抉擇了義、不了義而深刻的把握中道。這和修行有密切的關係,沒有先在理上正知正見把握到最中道就一定會偏。歷史上的各宗各派在辯誰了義誰不了義、誰方便誰究竟,這也都是知見上對「理」的悟入不同,彼此領會的「理」不同所表達出來的就不一樣,這跟修行有關,以及跟經論的結集有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