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是什麼意思?無我境界是怎樣的?

uploads/content/2022/may/349bc42b2e57aaba06766d80febbb02a.jpg" />

無我是什麼意思?佛教無我的意思

  無我梵語(anātman),即世界上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獨立個體,所謂的“我”只不過是一個相續不斷的五蘊聚集體。佛教根據緣起理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即沒有一常住獨立自在主宰的“自我”(靈魂)的存在。

  一般人都認為有一真實的“我”存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我”。其實,無論人的身體還是精神,每一刻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就如同一條不斷流逝的河流。一條河流,每時每刻所流的河水都在變化,那麼這一秒和上一秒的河流是“同一條河流”嗎?若說是,卻每一秒都不同;若說不是,卻又一直在相續。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非“常”非“斷”,相似相續,究竟而言是找不到一個“我”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我”。

  譬如現在的你和幼時的你,是同樣的,還是不同的呢?從外相來說,已經完全不同了,現代科學的理論說,人的細胞七年內會全部換一遍;從內心來說,自己的許多想法、認識也變化了。所以,“我”是內心創造的一個概念,其實只是一個五蘊的集合體。佛法無我,人牢牢執著的這個“我”,不過是無數細胞與流變不息的心識組成的一個暫時存在體。每個人的心識中都有善有惡、有染有凈,修行就是要凈除這些惡、雜染與執著,要“失去”這個部分,才能“得到”解脫光明

  原始佛教在《相應部經典》中著重論述了佛教無我論,如“無常是苦,是苦者皆無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自生,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單一的獨立體,而是種種要素剎那剎那依緣而生滅的。他們認為房子是磚瓦木石的結合體,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在這樣的集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故謂無我

  無我分為兩類:1、人無我(人空)。認為人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沒有常恆自在主體──我(靈魂);2、法無我(法空)。認為一切法都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沒有常恆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張人無我大乘佛教則認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主張法無我。因為一切事物現象,按其本性來說都是空的,它們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一些假象,即所謂“性空幻有”。

無我境界是怎樣的?

  “無我是一種智慧境界,就是內心證得諸法空性,無有顛倒、無有掛礙、無有恐怖。經過有序的修行,依師、聞思、戒定,最終就能證得這種智慧

  無我,不是說“沒有我”,不等於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內心對“我”的執著,把“我”這個妄想破除了。只有通達無我,才能成佛無我是佛菩薩境界,不能作為自己行事的前提,而應該作為修行目標。正因為眾生沒有證得無我”,所以才需要修行

  佛法講的「無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考慮到外在環境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樣的贊嘆、榮譽、肯定,完全不考慮「我」的立場,就只是無怨無悔地無條件付出,這種做事時認真投入,事後卻如船過水無痕般的態度才是無我境界以下是眾法師對“無我”的解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