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法器「缽」的介紹

  缽、鐼子、缽支

  ‘缽’是梵語‘缽多羅’的略稱,義譯應該叫做‘應法器’、或是‘應量器’。國人也有稱它為‘缽盂’的,這是華(盂)梵(缽)兼用的稱呼。

  在律制上,規定‘缽’有‘體、色、量’等三法,不得違誤。第一:它的‘體’質只准使用‘瓦、鐵’兩物塑鑄,不得使用‘金、銀、銅、琉璃、摩尼、白蠟、木、石......’等物製做。第二:它的‘色’彩,四分律限用黑、赤兩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準薰染其他顏色。第三:它的容‘量’,也有規定。四分律說:‘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不過這是四分律里譯出來的‘斗’量,不知道是否現今的升鬥了。—因為‘缽’必須遵循這些律法的規定,所以它才被稱為‘應法器’。又因為它的體積大小,恰如持用者的食量,所以才又被稱為‘應量器’。

  ‘缽’的形狀:呈矮盂形,腰部凸出,缽口缽底向中心收縮,直徑比腰部短。這種形狀可使盛的飯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溫。

  ‘缽’的由來:據佛本行集經略說:‘佛初成道,北天竺有二商主,奉佛麩酪蜜揣。世尊思維:往昔諸佛,悉皆受持缽器;我今當以何器受商主食?時四天王,疾以金缽奉上;佛不肯受,以出家人不合蓄此。彼四天王,更將銀缽、玻璃缽、琉璃缽、赤珠缽、瑪瑙缽、硨渠缽相繼奉上,悉皆不受。時以石缽奉上;佛又思維:若受一缽,余王必怨。我今總受四缽,持作一缽;次第相疊,安左手上,右手按下,合成一缽,邊現四唇。而說偈言:“我昔功德諸果滿,以發哀憫清凈心;是故今四大天王清凈牢固施我缽”’。

  另據勝天王般若經說:‘或有眾生,見此菩薩今始成道;或見菩薩久遠成道。或見一世界天王獻缽,或見十方恆河世界天王獻缽。菩薩爾時,度眾生故,即受眾缽。重疊掌中,合而為一。其諸天王,各不相見,皆謂世尊獨用我缽。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示現此事。’

  又據大智度論說:‘三世諸佛得道時,皆四天王自然石缽。’

  除了上面所說的‘缽’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鐼子’的東西它是‘缽’的附助器皿。翻譯名義集說:‘經音疏雲:缽中之小缽,今呼為鐼子。’

  ‘鐼子’也叫做‘鍵咨’,大小有三個,形狀如‘缽’。平時小鐼裝在中鐼里、中鐼裝在大鐼里,大鐼裝在‘缽’里。用時取出,分盛不同的飲食

  ‘鐼子—鍵咨’的來歷,據四分律說:‘欲分粥,不知何器分?佛言:若以鍵咨、若小缽、若次缽、若杓作分’。四分又說:‘乞食比丘,得飯乾飯麩等,並著一處。佛言:不應爾雜著一處。若是一缽,應以物隔;若樹葉皮、若鍵咨、若次缽、若小缽,麩應手巾裹’。

  另據日僧無著道忠大師禪林象器箋‘器物門’說:‘“應量器”內累三個小缽,自大到小,總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缽,重(合)作一缽,外有四唇。今“鐼子”三,與“應器”重成四唇;蓋本(來自)世尊故事’。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又說:‘應量器又名“頭缽”。|日用軌范雲:“不得將頭缽盛濕食”’。

  古時代的‘缽’,還附有‘缽支’。所謂‘缽支’,就是支穩缽身以防傾斜、或使易於捧持的‘墊子、支架’之類。—四分律說:‘缽若不正,應作缽支’。又五分律說:‘比丘以缽盛食,著地翻之。佛言:聽做缽支,用銅鐵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樹,乃至結草著下,亦聽。’

  ‘缽支’:在十誦律中又叫做‘缽枝’,在僧祇律中叫做‘缽鈙’。

  ‘缽’本來是出家人的必備之物,不能一日或缺的。不過佛教傳來中國,我國僧尼未能實行‘乞食’生活古今傳戒‘戒場’,雖然都還宣揚律制,發給‘缽盂’,但卻很少見人使用。時至今日,由於社會潮流激盪、生活形態變遷;出家人早已隨順凡情,燒柴洗米,炊爨渡日了。緬懷那種‘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的雲水生涯,又怎能不教人‘望佛興嘆’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