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法師:南洋佛教之見聞與我思

南洋佛教見聞與我

菩提

前言

匆匆地在新加坡印尼走了一回。歸來後院長學誠大和尚,非常關切地請我為佛學院同學們,介紹一下此次弘法的見聞,希望在某些方面能對同學們有所啟發和省思,進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於是,我也就遵從院長的指示,並為同學們大略地介紹了到新加坡印尼給留下的最深印象。現在想想,把此行的見聞寫成文字,以期在人生的旅途中,能為這一個月的浮光掠影,留下鴻爪。

一、南洋弘法的因緣

慧雄法師新加坡毗盧寺、蓮池閣寺的住持,也是印尼雅加達大叢山西禪寺、棉蘭千佛寺住持,在南洋佛教的中青年法師中,他是一位熱衷於弘法利事業的有心人。去年十一月,新加坡舉行「佛教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專題研討會,受發起人慧雄法師的邀請,我也不揣自陋地根據這些年來,學習印順導師佛學思想而得到的少許啟發寫了一篇題為《人間佛教發微》的小文章,送交研討會;並很快地得到了參加研討會的新加坡簽證。但也在這時,一代高僧──圓拙老法師在廣化寺示寂,身兼重任的我,只好放棄了到新加坡的選擇。今年二月,熱心於利生事業的慧雄法師,再次為我按排了前往新加坡印尼兩國弘法的計劃因緣終於成熟了。二月二十日下午,我與能振法師一起飛離鷺島廈門,前往此行弘法的第一站──新加坡


二、毗盧蓮池萬佛會

飛機抵達新加坡已是深夜,熱情地等候在機場外的居士們,早已為我們準備好了車子。因慧雄法師法務在身,我們見到他時已是第二天的早晨。法師待人和藹親切,早餐時,熱情地為我們夾菜,並向我們介紹每道菜的風格、特色,以及它的營養價值。從他的言談中,不時地流露出他對佛法信念與追求,同時也領略到一位宗教師,對眾生的那種慈悲的情懷。若不是初次交談,我真的問問他是怎樣管理好兩個國家四個寺院的。在中國我也曾聽說有的法師身兼八九個寺院住持,但究竟管理的如何呢?

毗盧寺是新加坡第三大寺院,建築特點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這里的前任住持是響譽於海內外佛教界的優曇長老,他苦心經營毗盧寺數十載後,慧眼識才,將法任付於年青有為的慧雄法師。現在的毗盧寺終不負長老的遺願,日臻完善,並成為新加坡弘揚佛法的又一重鎮。

對於其它的寺院來說,蓮池閣寺也許顯得小了一些。但正是這方圓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寺院,卻能夠舉行幾百人參加的萬佛法會,這實在令人感到費解。原來,自慧雄法師住持蓮池閣寺以來,即於每周的星期三、星期六和周末,組織信眾舉行各種的共修活動。譬如:念佛靜坐、禮懺、誦經等,並請海內外大德法師開示法要,指點津迷。另外,在每月的十九,都要舉行大悲懺及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的法會,所有這些活動都直接地與信眾打成一片,從而使寺院信眾關係更加密切,以致使信眾真正感到,寺院是他生活的另外一個大「家」,人人都有關心和愛護這個「家」的責任義務。想到目前的中國佛教寺院不正是缺乏這樣的一些聯系信眾寺院關係的活動嗎?筆者有幸親自參加了蓮池閣寺舉行的萬佛法會,那場面實使人有種「蓮池海會雲來集」的感覺

早上八點,信眾們就從四面八方湧來,不一會兒工夫大殿里就擠滿面了禮佛的人群,但秩序卻非常井然,無有絲毫的喧鬧與吵雜,這當然與平素法師們的教誡是離不開的。一陣由緩至急的鼓聲過後,禮佛的人們,威儀齊整地站立兩旁,靜默地恭候法師們的到來。而侍立在左右兩側的護法居士,則將懺本傳遞到參加者的手中。隨著梵音爐香贊的開啟,法會漸近高潮,萬佛洪名,在清凈庄嚴的禮念聲中,和著悲切懺悔的心,激蕩在蓮池閣寺的上空。此起彼伏的禮拜,如池中清風吹拂的蓮花,充滿著無盡的歡欣與法喜。


三、獅城與眾話學佛

新加坡又名獅城,是崛起在東南亞的一顆璀燦的明珠,佛教在這個文明的國度里,也非常地興盛,各種的弘法活動及佛學講座都很普遍。因此,佛友們的文化素質及佛學修養也較為出色。竟管在佛學院任教有年,但面對數百聽眾的我,仍不免有些緊張;不過,這短暫的瞬間,很快被我那連珠的話語,敲打的支離破碎,有的只是那份關不住的法喜。從聽眾那端注的目光及喜悅的笑容里,我讀懂了他們認同的心理思想的共鳴,並從中得到極大的鼓舞與欣慰。我的第一次講題是:佛教懺悔觀。在此後的日子裡,我又先後為佛友們作了:堪破人生學佛十大願王與幸福人生生命緣起世界、離苦得樂的良方──六波羅密、四念處修行老實念佛,莫換題目、以及知恩念恩,感恩報恩等專題演講,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佛友們的陣陣掌聲,為我作了肯定的回答。當然,這些都要歸功於師長的栽培和佛學院成就,以及新加坡師友們的幫助與支持。

學佛是一個快樂的主題,從參加法會的每個人身上,都能夠看到法喜充滿樂逍遙的神情。有位居士說:「學佛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不再為命運的不公而怨天憂人,一切都是因果,只要遵循因果法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樣幸福人生就會時時展現在你的面前」。是阿!要創造快樂人生,就必須把握學佛這一神聖的主題,充實自己的內在,讓生命活出理想的色彩。

在參加法會的人群中,我發現有半數以上的聽眾青年人,這使我對國內佛教的現狀,不禁有些傷感,甚至是悲愴!學佛好像只是老年人的一種寄託,對於年青人來說,那是一件遙遠的事兒,難怪有人會誤以為學佛就是怎樣學死。果真是這樣嗎?新加坡青年對我這樣說:「學佛是叫我們學會如何生活,如何以佛的智慧來引導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積極地創造美好人生。絕不是消極地等到老了,才來學死」。當然,這句話也許偏激了一點,但卻道出了一位青年學佛者的心理


四、南洋佛教慧燈傳

師友們一起探討佛法之餘,競也沒忘了瀏覽一下新加坡自然風光。這兒確實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川流不息的車輛,穿梭在寬敞的公路上,兩旁是綠色的青草地和亞熱帶地區特有的樹木。即使在無人看守的交通路口,司機也一樣地遵守交通規則,單這一點,就可看出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了。城市衛生的整潔,更讓人乍舌稱嘆。一位居士告訴我:「亂扔垃圾是會被處以高額罰金,甚至有被罰做清潔工一個月的可能」。從他的話中,我們也不發現新加坡對環保的重視和法律的嚴格了。

在《南洋佛教》主筆廣品法師的陪同下,我們先後參觀了,新建落成的新加坡佛教總會所和菩提學校。一走進校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學生,正在做課間休息運動。他(她)們見有法師經過,立即合掌敬意。並道一聲:「阿彌陀佛」!這與國內的小學生見了法師只會喊「和尚」,簡直是天懸地殊了。佛教總會組織上有:教育組、弘法組、文化組、慈善組等機構組成,他們各司其職,不遺餘力,默默耕耘。廣品法師的法務非常繁忙,我們只匆匆地在《南洋佛教》編輯部交談了一會兒,就趕往光明山普覺禪寺了。

光明山正好是中午時分,寺院里靜悄悄的,大殿內的護法居士,也正在閉目休養。爐上的幾縷香煙庄嚴佛像前瀟灑而自由地舒捲,拜墊上一位虔誠信徒,默默地禮敬佛陀。普覺禪寺是新加坡一大寺院,金碧輝煌的佛殿清凈整潔的環境,錯落有致的建築,宏偉雄壯的風格,在在都體現著佛教庄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濟世精神在這里,每逢佛菩薩聖誕及大型的佛事活動,都會有眾多的信徒前來參加,每年的衛塞節,則更是人海如潮。雙林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院幾年前,我的一位老同學普度法師,就應邀住在這里。我們去拜訪的時候,正趕上雙林寺在拜千佛,遠遠地聽到海潮般禮懺的聲音和著鈴鼓的陣鳴,此起彼伏。走近一看,竟然有七八百人摩肩接踵,虔誠禮拜,我的那位同學也正神情專註地在前面領眾唱念。我們沒有打擾他,而在寺院的其它地方參觀,直到法會休息時,才與老同學交談了一會兒。在以後的日里,我們又走馬燈似地參觀了福海禪院、龍華寺、廣化寺、觀音亭等到中小寺院。每到一處,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慧雄法師、廣品法師、普度等法師身上,我們看到生活新加坡的每一位法師都是那樣的忙碌。為佛教,為眾生,廣施法化。

佛教居士林,是近年來,活躍在新加坡佛教界的又一支有生力量。它融弘法、教育、慈善為一體,多方面,多層次地開展各項法務活動。尤其是凈土法門法師居士林的講座,極大地推動了新加坡佛教的發展。這其中,李木源居士的功績,也著實讓人讚歎!在李木源居士的介紹下,我們還參觀了正在改建中的講堂講堂所有的設施都是科技的現代化裝置,電腦管理的圖書館,更讓人耳目一新。每天到這里參加共修的居士都很多,他們大都信仰西方凈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發願往生。可見凈土法門的流行。


五、印尼佛教拾零

新加坡自然風光仍歷歷在目,一陣轟鳴後,我們卻又降落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機場機場的夜色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機場的氣氛顯得有些冷落蕭條,不過雅加達的街頭,卻依舊呈現出一片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色。午夜時分,我們終於到達了座落在雅加達市郊的大叢山西禪寺。

大叢山西禪寺的開山即是慧雄法師。寺創建於一九六年,是雅加達最大有寺院。佔地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七層立體現代建築,總高度約一百米。這在以回教信仰為主的印尼,無疑的是一種創舉,也是佛教印尼發展的標識,它為印尼的華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佛教活動場所。在這里,每個星期,都有數百華人參加寺院舉行的各種共修及佛事活動,同時,還組織開辦了兒童學佛班、少年舞蹈藝術班、少年武術班、書法訓練班、插花藝術班、青年合唱團、菩薩互助會、慈善救濟會、弘法基金會、臨終關懷小組等機構。為了使當地青少年也能學習佛法寺院還特地為他們增設了印尼佛教學習班,並編輯出版印尼語的佛教月刊。但所的這一切,有些卻都是在慧雄法師親自主持及眾居士的配合下進行的,這不禁又使我多了一重對法師的敬意。

在慧雄法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一起參加了西禪寺的法華法會,並在每天的中午及晚間為居士開示法華經》大意與其它專題演講。最值得的一提的是:由慧雄法師策劃組織的一次別開生面的佛教文娛晚會,主題是「創造快樂人生」,參加者竟有一千多人,這是我所始料未及並感到詫異驚奇的。晚會首先由青年合唱團演唱「爐香贊佛」及巴利語的「贊僧歌」。之後,依照慧雄法師的編導,由我作十分鐘的演講,翻譯則由法師親自主持。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給此行留下了最難忘的回憶。直到現在,一想起那千百雙專註的目光,就會感到無限的法喜。而慧雄法師演唱的晚會主題歌《創造快樂人生》,更使人經久難忘!說起印尼佛教的歷史,迄今也有一千六百多年了。早在我東晉時期,法顯大師就曾到過印尼的爪哇島,並成為傳播佛法印尼的第一人;唐代高僧義凈法師則在此翻譯佛經。十五世紀荷蘭人入侵印尼佛教在異教的蹂躪與摧殘下,幾近絕跡。七世紀初,佛教印尼才又燃起了希望之火,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印尼佛教正呈現出一片嶄新的面貌。但是,這種現象也僅限於華人圈內。因為印尼是一個地道的回教國家,政府禁止華文教肓,有些華裔的後代已不會講華語了。在慧雄法師的陪同下,我們一起到中爪哇參觀了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波羅婆多佛塔及與之鄰近的幾座佛塔遺址。從中了解到佛教印尼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那栩栩如生、形態逼真的浮雕,雄偉高大的建築,正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個凄美動人的故事。離開中爪哇,我們又驅車到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山村,在那裡我們見到了一個土著部落,據說至少有五千人信仰佛教貧窮似乎正在困擾著他們,但從他們的眼神里卻看不出一絲的愁苦,有的只是那種少欲知足的純樸與心無掛礙的善良。他們每天晚上都聚集在村裡的一座寺院中,用巴利文讀誦佛經,讚歎三寶。為了使他們的孩子能夠學習現代知識,慧雄法師多方籌措資金,幫助他們讀書,並準備在那裡創建一所佛教小學,以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

從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到偏遠山村的低矮草房;從現代文明的高速公路到崎嶇不平的鄉間小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青年法師為法奔波的衲履萍蹤;一位充滿慈悲喜舍心的菩薩比丘形象。想想這個時代,我們不正是缺少象慧雄法師這樣熱衷於弘法事業的僧青年嗎?

結束語

新加坡印尼之行印象,有的已經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漸近模糊,有的回憶則彷彿還在昨天。憑著自己見聞的一滴,寫下這片鱗只爪的隨筆,希望能透過這些文字,使讀者側面地了解兩國佛教的部分內容也就是本文寫作的意趣之一吧!

1998年6月1日寫於福建佛學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