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峰法師:皈依共修,法句分享——皈依共修時的開示

皈依共修,法句分享 ——皈依共修時的開示

成峰法師

  2008年10月1日
   從今天開始,每天早晨在這里大家一起做「皈依共修」。
   可能一些老營員知道,這就是我們給大家安排的早課。為什麼沒有給大家安排跟師父們一起上殿誦念呢?因為很多人還不適應傳統早課,所以「皈依共修」就成了很好早課內容
   從3年前,2005年開始,戒幢佛學研究所的濟群法師意識到皈依的重要,不論是對初學者還是久學者皈依在修學道路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長期以來,佛教界對於皈依僅僅停留在儀式上,所以他特彆強調這樣的課程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在戒幢佛學研究所,在蘇州本地,乃至於在廈門等地,每周固定的共修皈依就開始了。
   很多人都從皈依獲得了佛弟子身份,可是,通過一次儀式,還不足以讓我們真正產生對三寶的了解、信仰
   通過「皈依共修」,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地了解三寶、認識三寶、融入三寶。無論是修學佛法,還是在世間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我們希望它和我們的身心融合在一起,正確的了解與認識、深刻的領會和體悟,是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每一次「皈依共修」,以及日常的隨念三寶,都非常重要。
   不知道大家在皈依之後,有沒有對皈依再進行反覆了解和強化?
   皈依大家都知道,兩個字,很簡單,一般法師們介紹的時候都說:皈,就是皈投;依,就是依靠。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你做了一個承諾:把你的生命三寶生了鏈接。這類似於宣誓。
   可能在過去的時候,世間的一些元素,比如說理想、奮斗目標經濟、地位、情感……這些是你生命核心。在皈依以後,做了一個轉化,定位產生了改變。
   皈依,就是從此以後你的生命依佛、法、僧三寶。佛是你嚮往的聖賢境界;法是幫助你看清這個世界方法原則;僧團的賢聖僧人,是幫助你在法的實踐上去除雜質、獲得正確路徑的引導者,可以幫助你趣向聖賢目標
   每一次「皈依共修」的時候,大眾會分享法語。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出自《法句經》的《愚品》,有四句話
   「失眠者長夜漫漫,疲憊者旅途遙遙,不明正法愚痴者,生死輪迴很漫長。」
   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心靈之旅」。
   南傳和漢傳經典中,都有《法句經》這部經典我現在說的,出自南傳的《小部》經,這部經把佛陀幾十年說法的一些重要文字集合起來,精鍊,通俗,樸實易懂。
   這幾句經文,出自佛陀在世時的一個公案,當時確實有這么一個故事
   它的當事人是一個國王,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還有佛陀本人。他們三個人進行了對話,這四句話是從三個人的口中說出的。
   「失眠者長夜漫漫」,這是國王的話。這位國王很有名,大家可能知道,他是佛陀在世時一位著名的護法,叫波斯匿王。
   「疲憊者旅途遙遙」是他國家裡一位很普通的男子說的話。
   最後兩句話,不用我說,大家都會想到,是佛陀親口所說
   整個偈語是要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有一雙智慧眼睛,否則你的生命只是簡單的重複。如果只是簡單的重複也好辦,那生活就很簡單。如果生活有很多不良的情緒,那你就會覺得活著真累。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波斯匿王還沒皈依三寶之前,有一天在路上行走,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孩,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女孩——真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他希望把這個女孩帶到宮中,和自己一起生活。當他知道這個女孩是有夫之婦的時候,心裡很不愉快。他作為國王,貴為九五之尊,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巧妙地達到目的國王打聽到女孩丈夫是城裡的一個普通男子就把他安排到王宮工作。一天,國王對這個男子說:派你一個任務,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尋找一把泥土和一朵蓮花,要在一天之內完成這個任務,如果不能在天黑之前完成,你就被殺頭。這個任務是很難完成的,好比我們現在要到一天之內,到達雲南的邊遠山區去找一些東西
   那個男子受了這樣一個任務之後,憂心忡忡。他有他的信仰,希望能在神明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任務,所以在出發之前做了一些祈願,把一些食物放在河裡獻給河神,把一些點心放到山裡獻給山神。因為他誠心的感召,他在路上非常順利,採集到了他需要的東西
   在這一天傍晚,城門就要關上之前,他來到了城下。不幸的是波斯匿王已經預料到可能會發生這樣的結果,讓守城的士兵把城門關上,不要讓他進來。男子在城下大聲地喊叫說:請大家給我作證,請天地給我作證,我已經完成我應該做的,可是國王沒有信守他的諾言。
   在郁悶之極的時候,男子想到舍衛城外有一個祗樹給孤獨園,這是佛教徒嚮往的聖地
   他想到去找孤獨園的園主釋迦牟尼,做一些心理的疏導。
   於是,他找到了佛陀
   再說這個國王,當他知道這個男子來了,也非常郁悶,不讓男子進城。但他畢竟是個道德觀念國王,覺得做這樣的事情不體面,所以,這天晚上他失眠了。到了下半夜,在迷迷糊糊中,他在噩夢中聽到四個人發出一種怪異的慘叫之聲,感到很恐懼。他起床以後,想要找一位智慧的人幫他解決夢中的困惑,也想到了佛陀
   清晨,他可能沒有來得及吃早飯,穿上衣服,就來到了給孤獨園,正好佛陀也在波斯匿王跟佛陀是老朋友了,就把昨晚的夢說給他聽,希望獲得一個解答。
   佛陀解答說:很久以前,卡撒帕古佛的時代,有四個男子。他們在世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習慣,看到美麗的女孩子就捨不得,就做了一些類似波斯匿王做的事情。因為這樣的行為,他們這一就不幸投生在地獄里,在烈火中煎熬著,痛苦得不停地呼喊,恰巧被波斯匿王在夢中聽到了。當然,這是因為情緒的互相牽引。
   波斯匿王聽了,非常震驚,決定這件事情到此為止,美麗的女孩就不想了。他衝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失眠者長夜漫漫。」
   而那位男子,半夜在園里跟佛陀聊天的時候,感慨地說:「疲憊者旅途遙遙。」是啊,走了一天的路。人生的旅途,世間的旅途,都是旅途遙遙。
   那麼,佛陀總結他們兩人的話說,其實無論是失眠的人,還是疲憊的旅客,真正痛苦原因並不是你失眠,或者你疲憊,而是來自於你的內心不知道世間真相,所以,你生死輪迴的路就不停地循環,不停地循環,不停地循環……
   這樣的一個故事給我帶來了一些啟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偶爾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的原因,並不僅僅是來自於外在的一些客觀條件,更多的可能還是在於內在的對世間的了解。所以歌里唱道:「給我一雙慧眼吧。」要有看清這個世界方法
   大家到這里來,分享佛陀的法句,分享佛教智慧,感受三寶,或許能給你的人生帶來很多啟發,加深對三寶信念,對自身有正確的了解。皈依三寶,通過外在三寶啟發你內在的覺性。
   所謂內在的覺性,就是你真正地能夠了解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也就能處理好自己身心關係,自己跟世間關係,以及個人和自然關係當你把所有的關係都處理好的時候,就能夠照見五蘊皆空

  2008年10月2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法句,也是出自《法句經》的《愚品》中,跟我昨天學習的內容有一點聯系。
   昨天,濟群法師給大家講《心經》的時候,特彆強調了要用佛法智慧透視人生
   這個偈語,就是從實際的角度,來幫助我們看透人生
   原文是非常直白的語言——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可能會說,這是我的孩子這是我的財產。而在佛法看來,這是一個對於世間不了解真相的人才會經常為這樣的事情而煩擾、擔憂。實際上,所謂的自我也不屬於自己,那麼,從究竟的意義上說,也就沒有所謂的我的孩子和我的財產
   我給這段話起了個名字,叫「元無我人,為誰貪嗔」。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這樣說:我、你。這是一個普通的界定,為了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方便,安立了這些語言
   如果學習佛法就會發現我是什麼呢
   佛說,「我」就是五蘊的假合。濟群法師曾經說過,「我」就是一堆復雜的情緒的綜合體。
   我們今天,就是要做這樣一個深入的透視。整個《心經》,就是把它一路透視到底。從色,到受想行識,就是一個假合,這是色空不二的道理
   從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看到,人生是各種條件的組成。在它產生的因素聚集的時候,就會產生外在的現行。而條件消亡的時候,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我們可以用靜修營做一個譬喻:由於大家有時間,大家有意願,我們主辦方的想法目的,各方面都成熟的時候,在蘇州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這所寺院房子里,出現了這樣一些人。
   可是過不了幾天,這樣的因緣消失的時候,就會出現另外一個景象:大家又在不同的地方,繼續著各自的人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假相的和合,就不應該是我們在乎、強調、執著對象
   時空轉換的時候,我們自己能夠做個轉換,我們就不會為此而得失、牽掛。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能做這一點,所以世間就有了種種的煩惱矛盾,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有了很多貪嗔。然後就有了一個佛教的專業的詞:輪迴
   世間就是這樣,也不用等到下一世,其實每天可能經常這樣在循環著。
   循環,從負面的角度講就是輪迴你可以看一看你自己,很多時候都是簡單輪迴
   每個人生活都有特徵,在這樣的特徵里,你就會很適應:我就這樣一個人,很難改變自己的一些規則,如果誰試圖改變我的習慣,那我會非常抵觸,甚至產生很大的衝突。在修學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我認為自己修學得非常完美的時候,別人的話我是聽不進去的,覺得沒有道理
   不是說你一定不對。但是你要做一些揀擇,不要去試圖對抗別人的想法,那麼你就不會為此產生惱怒。無論是對自我,還是對世間的一切,不要存在對抗的情緒。因為我們知道,人生一切都因緣的假合。
   如果你在假相之前,試圖貼上一個標簽:「這是萬古長青的,這是永恆不變的」,你說會得到什麼樣的可能性呢?做一些徒勞無益的事情,實在對我的人生沒有意義。我們要知道,一些東西跟隨著我們,其實也就是一時。
   由此我們想到:那麼,什麼東西屬於我們自己?什麼會伴隨著你呢?隨著你一路走來,樂此不疲?可能每一個人都在思考。
   世間的人可能在想:我要找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伴侶,至少在幾十年之內陪伴我走完生命的旅途。然後就拚命地去尋找,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個好伴侶,是吧。
   還有的人是這樣想的:我要錢,如果沒有錢,就沒有地位。於是去賺錢。如果賺不到錢,心裡就會很沮喪;賺到的話,積累財富就會很開心。
   有些人,淡泊一點,高尚一點,就會追求精神上的東西藝術啊,思想啊,音樂啊,這一東西給我的人帶來了很多樂趣。但同時,它也會對我們產生障礙——我這是說我自己,不是說別人。我做這樣的觀照,其實是在自我對話,我有這方面的愛好。
   這樣的事情,古聖先賢也已經說了,說再高一個層次就好樂內典。什麼是內典呢?內典就是當時對佛經的一個稱呼。內,就是了解自己的心。一個人很了解自己的心靈,這樣的人心靈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同時也是透明的、簡單的,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然後,就開始觀心,禪修,解讀自己的心靈,走向了這樣的體悟。
   我們要知道,只有我們的內心世界,永遠伴隨著我們。無論你是睡著了,還是睜開了眼睛內心總是不停地在運轉著,它像是永動的,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不停地在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同的色彩,你就在裡邊游來游去。
   說到這兒,想起了一個故事也就是這個偈語的來歷。這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一個叫阿難達的富翁故事
   阿難是一個吝嗇的老人不願意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所謂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他經常對自己的兒子牧拉斯里說,你千萬不要家裡的錢拿出去給人,一點都不要給,那些窮光蛋,就讓他們一輩子窮下去吧。他的兒子聽了他的話,也變得特別謹慎。阿難達還特別對兒子說,你看到那些披著一件單衣、頭光光的人就把門關上,不要給他們一點飯,連一粒米都不要給。——我們要是到他那兒去托缽,肯定沒有飯吃
   後來阿難達死去了。由於他過去生的一些善業,他依然投生在這城市裡,在舍衛城。可惜,由於他貪婪、不肯布施習慣,投生在乞丐幫里,父母都是乞丐。自從他的母親懷孕,乞丐們就發現,要飯很不容易要到,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幫主很聰明他說我們做這樣一個嘗試,先把所有的人一分為二,一半往東,一半往西,看看在哪一部分人出現了問題。然後,把有問題的這一半人再一分為二……就這樣分下去,分到後來,發現問題就在於這個懷了孩子孕婦,她只要一出現在哪裡,今天就討不到一丁點東西
   於是乞丐們就跟這家人隔絕了,因為這個孕婦給他帶來了不安。這家人只好自己討飯,他媽媽也討不到,只能是他爸爸討一點,分著吃,維持生活
   這個前世富翁出生以後,一家人實在要活不下去了,只要帶著他,就討不到飯吃有一天他媽媽帶著他沿街乞討,來到一戶人家,其實就是他前世的家,看到門開著,裡邊有很多小孩在玩,其實就是他前世孫子有個小孩拿著餅在吃。他實在餓了,上去三下五除二把餅搶過來,放在嘴裡,把那個小孩嚇哭了。大人出來一看,這個討飯的男孩怎麼這樣做呢?教訓他。
   恰好這時候,佛陀帶著一個弟子從這兒走過,看到了這一幕,佛陀就把這個前世因果道理講給弟子們聽。這樣一說,大家恍然大悟
   聽了這樣一個故事,你們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一個人,在他的生命途中,在不停的循環中,伴隨著他的是什麼呢?他前世妻子沒有和他一起走,錢財也沒有跟著他,他的名聲和地位在前一世也已經中止了。跟隨他的是什麼?這兒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詞:業力
   業是一種動力也可以說是一種牽引力。在你每時每刻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之間,決定了你的業力業力不是上帝的賜予,而是來源於你過去生命經驗,和你現在的選擇。
   今天,我們大家都是非常有力量的人,因為我們可以把我生命中那些善的種子激發出來,喚醒生命中善的力量
   影響我們生命的過去的,是業力
   影響我們生命未來的,從當下我們的願力開始。

  2008年10月3日
   今早跟大家分享的偈子,還是出自《法句經》的《愚品》,內容非常有深度:
   「自知愚痴者,實是智慧人;自稱智慧者,實是愚痴人。」
   大家聽了以後,覺得如何?你們是智慧的人,還是愚痴的人呢?
   我給這個偈子起了個名字,叫《迷悟之間》。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想了解這個世界,同時也想了解自己。這幾天,濟群法師給大家解釋《心經》,也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可是,一個人想真正了解自己,可能需要下很多功夫。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位置,或者說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位置。不是過高地估計自己——傲慢;就是輕視自己——自卑。
   自卑,就是把自己看得很低:我不行,肯定不行,做什麼都不成功,很失敗,看來沒有希望。還有一種就是,我什麼都行,我不用飛船就可以上天,像「神七」一樣。這兩種人都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評估自己。
   我們學佛,就是一個正確評估自己的過程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程度,還需要朝哪些方向努力這就是這個偈語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這個偈語的來歷是什麼呢
   當時,在舍衛城,有兩個人。他們從事的行業什麼呢,就是希望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放在自己口袋裡。在任何一個國度里都有這種不好職業,我們稱為非正命的職業——「三隻手」。有一次,他們到佛陀講經說法地方,希望藉助這樣一個法會,在人多的情況下,獲得些利益。像今天,有沒有這樣的人在我法會上?
   他們來了以後,其中一位就被佛陀演講的內容所折服、吸引,忘記了此行的目的。而另外一位心不在焉,佛陀講什麼,他都無所謂,只看著別人身邊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佛陀在台上,自然看得一清二楚,他內在的智慧使他可以感受到今天來的人里有哪些身份的人。所以這場法會結束的時候,他說:「自知愚痴者,實是智慧人;自稱智慧者,實是愚痴人。」
   他說完以後,那兩個人都非常難堪。但每個人的難堪,摻雜了不一樣的感受。一個人內心是有一種改變的期望,另一個人是因為被當眾說穿了以後感到羞澀。
   佛經里,這樣的教理非常多,讓我們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態四念處教法中,讓我們充分感知到自己的身心。你們坐在蒲團上,能不能感受到你們的身體蒲團上?比如說,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面的感覺,你們要感受到。有的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體感覺。我們的內心也是這樣,對心念保持了解,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身心往往總是不停地在奔跑,就像上了高速公路的一輛車,而它的剎車系統是非常靈敏,或者我們根本不知道剎車系統在什麼地方,只是不停地往前闖。遇到服務區,也不下來保養一下,加點油。你也跑,我也跑,我不能比你落後,你跑得比我快一點,我心裡就非常著急。跑的時候,大家都不是非常開心,還是不知道停下來。直到有一天,這輛車子出現了問題,需要維修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反思。
   我們要考量一下人生目標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帶著各種各樣的希望,所以就到了蘇州西園寺,是吧?進入這個靜修營,對你內心世界做一番審視。
   想要了解自己內心的人,敢於承認自己還不足的人,是真正的智慧者。
   經典中說過:「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就是說,不要以為你今天所想的、所見的,都是真實的。不是肯定是這樣的。因為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
   比如說我今天在上面一笑,你們很多人會在猜想:法師在笑什麼?
   有人說,肯定這個法師剛才在路上想到了一件好事情,所以他現在笑。另外的人可能會說,法師可能今天身體舒服,所以他在笑。不同的解釋,都是你們的想像如果你認為肯定就是這樣的話,那是不一定的。不要相信你那種想法,經過你意識加工之後的想法
   但很多時候我們還要這樣去想。我們想得很多,這個世界就變化得非常復雜,有很多新奇的花樣,然後我們在這的花樣上樂此不疲。
   我們講一個人愚痴的時候,通常並不是說他真的是個傻子。這個「愚」下面,有個「心」,愚和內心關係。而「痴」,裡面有個「知」,痴是錯誤認知生了病的認知思想生了的人帶著各種各樣錯誤想法錯誤的性格,在這世界生活。沒有正確的思路,我們就只能一痴再痴,痴痴不息,說你是很有智慧的人,都願意相信。中國的古聖先賢說過:大智若愚。我想這就是說智慧的人才會承認自己是愚痴的。
   智慧的人,不會為了世間的一些小利益,和所謂現實東西奔忙。可是他所獲得的,卻是一般人所得不到的。
   你們學了佛之後,對世間東西相應地淡化一點,可能被別人認為「這些人多傻啊」,是不是?如果吃素的話,「這么好吃的東西都不吃」。如果出家的話,「他連家都不要了」。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呵呵。
   講到這兒,我又笑了起來。你們千萬不要誤會。我想到了我師父,他有一故事,說起來十分有趣。
   「文革」的時候,他老人家被迫在一個林場里,幫他們看果園。有些好心人就跟他說:你做和尚很好,我們也很贊嘆你,你對人善良。但是,你看你又不吃肉又不娶妻,這樣可不好
   老和尚怎麼回答?他說,你看你們,好事讓你們佔了,肉也讓你吃了老婆給你們了,你們還說我不好
   是啊,世間的人就是這樣。但也不用管他。因為他希望你跟他同化。同化了,那你們就一樣了。一樣了,就沒有感覺了。
   出家生活應該是有嚴格條件的。不過現在,也不一定。那天一位居士說,怎麼日本有的僧人妻子兒女呢?那沒有辦法,他生活自己的世界裡。
   我們的思想有局限性,是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自己設想的思路中,很難做一些突破。這就佛法說的「我執」,自我的一種執著。對自我做一番清洗,是很難事情
   在這里,我們每天都要自我進行挑戰。每天早晨,「邦邦邦」一響,很痛苦,又要起來。
   的確,這個「我」太強大了。不要說過去的事情,就是這一輩子,「小我」養成的一些強大的習慣,就足以讓我們俯首稱臣。想戰勝自我,成為一個智慧的人,要一點一點地做起,從最基礎的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的習慣開始。受持戒律,也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個習慣是在觀念基礎上,用觀念指導我們的行為,我們的人就會發生一些改變,不知不覺,「大變活人」。別人會說:「哎,這個人整個變掉了。」當然有些人會說你走火入魔,你也不要擔心。
   今天的偈語就是讓我們知道,怎麼樣是愚痴的,怎麼樣成為智慧的人
   各位將來都能成為有智慧的人,現在,請打開你們的《皈依共修儀軌》好嗎?

  2008年10月4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句話,也是來自《法句經》。
   「友不勝於己,與我不相等,寧可獨行居,不與愚者伴。」
   很簡單,很直白。在中國也有類似的交友之道
   與人交往,當然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交流,而是互相學習、互相溝通的過程。那麼,一定要找那些,至少與自己相類似的、志趣相投的、有共同喜好的人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近朱者赤。
   佛陀之所以要說這樣一句話,也是為了佛法跟我們的生活聯系在一起。
   很多同學問佛法道理,怎樣融入生活呢?
   其實經教里都有詳細介紹。深入經藏,去找一找好了
   每個人佛法修學的過程中都會希望遇到有這樣一些朋友,互相切磋,互相支持。所以在佛教中,把善知識也稱為善友。但善友的標準,高低不一樣。高一點的叫「知識」,具有戒定慧十種特徵,通達教理——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要找這樣的善友,是很難的,但也不是說沒有辦法
   佛陀鼓勵我們找善友,也是為了避免我們跟一些身上有不良習慣的人在一起,那樣會影響自己。因為人和人之間在相處中互相影響,也就是互為緣起。坐在一朋友中,比如我們今天坐在一皈依共修,無形中就成了一種氛圍,大家就成了道友關係。我們的語言和行為總是在尋找佛法,所以,我們形成了善法的氛圍,彼此的影響是有意義的,至少不會讓我們往下走。這就比較好關係
   可是,在其他環境中,我們未必還有這樣的機會。離開了這個環境,周圍可能是一些世俗快樂世俗朋友請你打打牌、喝喝酒、泡泡吧、上上網……當然,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但你會不知不覺對這種方式生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和貪著。
   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和什麼樣的人交往。
   所以佛教經典中和戒律中,特彆強調人際交往。
   有的人會問:我發心菩薩道,不是說要和眾生打成一片嗎?要到眾生中去幫助他們。
   這句話也不錯。可是有一個前提:我們想幫助別人,必須不受別人影響。你是否具備一定的解脫力?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保護別人的方法就像一個人,自己都不會游泳,看到別人掉到水裡還想去幫助別人,方法不合適的話,結果可能是大家一起落水。
   所以,我們要找好的朋友
   當然朋友有很多種,在佛的經典中也講到很多。
   有一部經叫《孛經》,太虛大師早年曾經講過,大家有機會可以找來看一看。這部經裡邊說,有四種朋友。哪四種呢?知道嗎?
   第一種,有友如花。這樣的朋友,很鮮艷,很絢麗,同時也曇花一現。但是也應該感謝,他在瞬間里在你身邊成為夥伴。這樣的朋友,不可能陪伴你走完生命的旅程,你也不期待。他就像流星一樣滑過天際。
   第二種,有友如稱。稱量的稱。他衡量交往的人跟他交往,我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又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在盤算著。這樣的人,也是一種朋友當你有用的時候,當你分量夠的時候,就可以在一起。當你分量輕了,或者暫時不強勢,他就會離你而去。但也沒關係。既然別人喜歡稱量,那就讓他稱量。他有造作,有分別的心,需要找到一個歸宿那就讓他去吧
   第三種,有友如山。他像大山一樣穩固,可以做我們的依靠。我們在他面前,仰之彌高,不能到達他的境界,但他的人生是我們嚮往的。我們修學,要找一些如山的朋友。有這樣的朋友,確實是很好事情。過去在叢林里有這樣一句話:「名師不如同參」。不是說真的會這樣,而是說在名師的教導下,有一批同參,有一些好的道友,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所以,把這樣的同參叫「生死同參」。不是說在一起、死到一起,而是說在一是為了解脫生死。這樣的朋友真是太好了
   我們可以看一看那些高僧傳記,這樣的人是很多的。我們寺院的歷史上,有一老和尚叫茂林律師,他的一個弟弟叫性璞法師,他們也算同參,一直在一起。
   我想,大家一定有這樣的朋友,遇到修學的困惑或者人生的難題,就向對方提出,獲得求證。
   再進一步講,最好的朋友什麼呢?我們用怎樣的方法來形容他呢?
   第四種,有友如地。像大地一樣。現在大家就坐在地上。坐在地上的感覺,比依靠的感覺更好。依靠,只是有一個靠山,萬一有一天靠不到了呢?大地就不一樣。我們始終生活在地上,就算你生活在山裡,也還是在地上。它永遠是負載我們的一個平面。這樣的朋友,甚至不能稱他為朋友了,他是我們生命的根。
   佛陀在經教里說,善友是全梵行。——這句話大家可能不太懂。
   有一天,舍利弗在佛陀面前佛陀就問他:在你修學的路上,肯定有很多人幫助你,這樣的人為善友,那你認為,善友對你修行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舍利弗說,善友,讓我感激,至少是半梵行,至少是我們修行成功的一半。他覺得這樣說已經很不錯了,已經比較誠懇和忠實了。孰料佛陀回答:不是這樣的,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利益都跟善友有關,善友是全梵行
   善知識利益是非常大的。跟善友交往,你就很難放逸。你在面前很難生起相續妄想惡念。不是說你不會生這些,你也會。但一旦在他的面前的時候,你的妄念很難相續就會把你妄想意識流,一下子給截斷了。
   我們的念頭剎那剎那在變化。如果是跟一些普通的朋友在一起,打打妄想好像沒有什麼也沒有畏懼和緊張。可是和善友在一就不一樣,很慚愧
   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大家坐在這環境中,偶爾打一個妄想,「肚子餓了,等會兒吃什麼」,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與善友在一起,的確不一樣。而如果你社會的人在一起,你這樣想很自然也不覺得羞愧。
   你希望和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你要尋找什麼樣的朋友
   如果我們自己跟別人交朋友的時候,像花一樣不能持久,或者像稱一樣對別人稱量,那就很難高尚的人在一起。交往之中,彼此的平衡很重要你是不是真正用一種仁慈的心,和別人在一起?有人問,為什麼在這樣一個時代遇不到聖者呢?並不是聖者們都不出現了,而是不具備存在的條件當我們內心還沒有真正清凈,沒有真正需要他出現的時候,他是會來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要尋找一些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和善友在一起,他們會讓你強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