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一相無相分第九

【一相無相分第九】
       經文:【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須陀洹就是初果阿羅漢。初果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證初果阿羅漢的人,能說:我得初果阿羅漢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但是,我們的清凈自性無所入,【而無所入。】是說而我們清凈自性根本就無所入,沒有入跟出,清凈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沒有出跟入。不入,不被染污,【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注意聽喔!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不被色塵、聲、香、味、觸、法所染污。證初果阿羅漢,見一切的境界,統統不會染污清凈自性,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雲何。】二果阿羅漢【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也不可以,不能著一個初果阿羅漢也不能著一個二果阿羅漢世尊,【何以故。】二果阿羅漢【斯陀含。名一往來。】可是,我們的清凈自性,沒有來,也沒有去,【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就是二果阿羅漢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三果阿羅漢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三果阿羅漢也不執著說:我證得一個,得三果阿羅漢。也不可以。所以,須菩提說:不可以世尊!三果阿羅漢,怎麼可以動一個念頭執著說:我是三果阿羅漢呢?【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就是不來人間清凈自性,沒有來不來這個觀念清凈自性當體即空,沒有說不來,或者是來。來跟不來,不來是對來講的,來是對不來講的。所以,三果阿羅漢心空無我,哪裡有什麼來跟不來的觀念?三果阿那含,也不能著一個:「我不來」這個觀念。【而實無不來。】根本沒有「不來」這個名詞。是故三果阿羅漢,【是故名阿那含。】

        【問第一果。須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無為之理。斷除人我執之相。】以不執著的心,(【以無取心。】)【契無得理。】不執著,心就空,(【無取則心空。】)【無得乃理寂。】理寂,在上面加兩個字:「無生」理,理就是無生,無得就是無生,當體即空。【此人不入地獄不作修羅餓鬼異類。此謂學人悟初果也。】
       【入流者。謂舍凡入聖。初入聖流也。】而我們的清凈自性是【而無所入者。修無漏業。】無漏:沒有煩惱。【不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然終未能舍離塵境。】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者。】眼是對色塵,耳對聲,鼻子是對香,我們嘴巴是對這個味道,觸就是這個身體對觸,色、聲、香、味、觸,對眼、耳、鼻、舌、身。【厭喧求靜。】厭離這個喧擾,求這個靜,在這個【六塵之境。於念未忘。】還沒有放下這個微細的,對這個微細念頭還沒有完全放下。【所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也。】粗糙的沒問題,微細還沒辦法

        【問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漸修精進之行。修無漏業念念不住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統統不住,不執著。【然終未有湛然清凈之心。】可是,這個清凈心性,還是沒有顯露出來。
        【一往來者。謂人間報謝。】人間報謝就是走了。【一往天上。卻來受生也。】就再來受生。
        【實無往來者。謂前念才著。】前念動一個念頭執著。【後念即覺。】所以,我們不能一直墮入這個陷阱裡面,哎呀!我心情悶悶的,我執著、我痛苦。要趕快喔,趕快覺悟喔!時間愈來愈短,以前一年放不下,兩年放不下;現在縮短,一個月放下,七天放下,到最後,三天放下,到最後,一天放下,最後,一念馬上放下。這個放下要有一點時間功夫的,世間沒辦法的。世間人碰到境界一個月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三十年放不下,我告訴你:世間人,一句話,三十年、一輩子放不下,決定跟他計較,一句話,好的朋友,變成怒目相視,反目成仇。一句話,一年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死,一樣恨對方,都一直恨對方。恨對方,傷害的是自己的清凈自性世界上最愚痴的人,就是恨別人,恨別人,痛苦的是自己。嫉妒別人就兩次,聽不懂喔!你的條件比別人差,已經輸一次了,還嫉妒別人,就輸兩次了。知道嗎?譬如說:她比你漂亮,你已經輸一次了,你再嫉妒別人,那個漂亮女人,糟糕!輸兩次。要怎麼彌補呢?哎呀!你長得漂亮,我內心裡面不但不嫉妒,還隨喜功德,彌補我的缺失,擺平,這樣才能平分秋色。知道嗎?嫉妒人家,輸兩次。前念才著,後念即覺,【是無得果之心。心既無我。誰雲往來。故曰】我們的清凈自性,【而實無往來也。】

        【第三果者。阿那含者。已悟入人法俱空。漸修精進。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為不來者。謂能斷除內無欲心。】內心裡面,沒有貪染、貪慾之心。【外無欲境。已離欲界。不來受生。故名不來。心空無我。孰謂不來。】心本來就空,本來就無我哪有什麼東西不來?哪有什麼東西,來跟不來這個觀念?【故雲而實無不來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為什麼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沒有東西叫作阿羅漢啊!人法統統空,叫作阿羅漢,既然統統空,有什麼法呢?實在是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如果證四果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因為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於一切法無諍。這個世間就是。。。你學佛學了這個無諍,哎呀!不得了,無諍,家庭清凈,沒有雜音;團體安詳,沒有紛擾;政治清明,兩黨不對立。剛好顛倒,你看電視,哪一天不諍?立法院啦。。。對不對?你到國外去,告訴人家:i'm come from taiwan.我來自於台灣,沒有人認識。你告訴他:那個立法院,台灣那個國會,打得最凶的那個國家啊!oh!i see i see.我知道了。【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人中第一。

       【問第四果。阿羅漢者。此是梵語。由須菩提當此果也。】須菩提證大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實無有法者。謂無煩惱可斷。】沒有煩惱可以斷。【無貪嗔可離。】當體即空。【情無逆順。】情就是我們這個心性。。。情無逆順,就是我們這個心性上,沒有順境,沒有所謂的逆境順境本空,逆境也是空。所以,世尊告訴你:感謝你的敵人,因為敵人最先看到你的缺點。【境智俱亡。】境界也沒有,所謂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存在。【豈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無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著我眾生壽者相也。】
       【無諍三昧者。梵語也。】中國話,【唐名正定心。心無生滅。名為正定。故雲三昧。】
       【人中最為第一。離欲阿羅漢者。能離一切欲。亦無離欲之心微細四相。】我們有分粗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有微細妄想,叫作微細四相,微細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已滅盡愛染不生。】馬上證阿羅漢果,【故謂之離欲耳。】「欲」是指煩惱別名。離開一切執著、分別心的煩惱,叫作離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我一點都沒有執著,我絕對不動一個念頭,說:我是證阿羅漢果的人。【世尊。】我如果動一個念頭執著,說:我是得道的阿羅漢。【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我絕對不會這樣說。世尊!如果我是這樣說,【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阿蘭那就是遠離城市三、四公里的地方世尊在世的時候,不可以跑到深山裡面去,那是虎、狼、野生動物居住的地方。也不可以離開城市太近,離開城市太近,太吵雜,不好修行就像我們大蓮花居,這個就是阿蘭那,離城市沒有很遠也沒有很近。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是托缽,如果離得很遠,托缽吃飯很困難;如果離得很近,跟世俗閑雜人等湊在一起,不容易修行。因此「阿蘭那」就是寂靜處。世尊,我如果執著有一個說:我須菩提證阿羅漢果我執著有這樣的念頭世尊就不會說:我須菩提是已經進入真正寂靜處的一個修行人,我是一個無諍的阿羅漢世尊就不會跟我說:我是一個寂靜,進入清凈自性涅槃不生不滅阿羅漢、一個聖人世尊就不會這樣說了。【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行」就是生滅,實在是沒有這樣一個造作。【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所以,世尊就說:我是希望無諍,沒有斗諍的、清凈的一個蘭若,阿蘭那行,也就是寂滅處。

        【無我心寂。】無我就空,心寂滅。【不作是念。我是離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滅。不名離欲阿羅漢也。阿蘭那者是梵語也。此名無諍心。】這個諍,加一個言部,就是沒有是非的人,嘴巴從來沒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滅。即是有諍心。】你跟人家諍論不休,表示離道太遠了。諍一個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對死亡的時候,又有什麼用呢?今天你贏了,你贏,帶什麼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樣是生滅法,咽不下這一口氣,死的時候,眼睛上吊,一點幫助都沒有。即是有諍心。
       【須菩提。實無所行。是無生滅。所以佛許須菩提。】你是真正喜歡寂靜處的一個修行人。【是樂阿蘭那行者。】內心寂靜,方便說,就像阿蘭那,心寂靜處,才是真的道場。記得師父這一句話:心寂靜處,心無諍,你就是住在阿蘭那行,你就是住在這精舍。心無諍,無生滅,無分別,無執著你就是住在阿蘭那。【只如今一切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這個心中,【有纖毫停留。】只要有一點點的停留,【是不出網。】你跳脫不出這個煩惱網、生死網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動念。儘是野干。】這個野干像獅子,可是,又不獅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動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動念,統統是像獅子而不獅子,你只要起心動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經離了本性太遠了。【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無所求。都無所得。此人諸惡不生。】因為善惡是在心動念論斷的,【人我不起。是納須彌芥子中。】注意!這是表法的,納須彌芥子須彌的旁邊寫一個大,芥子的旁邊寫一個小;芥子在旁邊寫一個動念,表法的,這是動念。只要你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起來,所有無量無邊的人我,宇宙的這些,當體即空,就在這一念間顯現,宇宙萬有,就在我的心性清凈這一念,顯現出來。只要人相、我相、眾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離開我們芥子這么小這一念。【不起一切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凈,心量廣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廣大。【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對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動亂。【不嗔不喜。】很平淡,【是無事人。】記住!這一句話很重要對於一切境界當中,不迷惑,也不動念,不落動亂,沒有嗔恨,也不特別的專、執著喜悅這是無事人,這個就是見性無事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知解就是著知見修行,叫作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頭陀是吃盡苦頭,把這個身體弄得飢餓,一個禮拜吃一餐、兩餐,吃一點點,吃盡苦頭,可是,卻執著自己的知見,認為:我最有修行我能吃這種苦,別人不能吃這種苦。我說你不修行人。修頭陀行,內心還不能執著我在頭陀,我特別了不起,我特別能吃苦。眾生就是犯了一個毛病佛教也是犯了這個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覺得別的道場不行;我自己覺得很行,就認為別的法師不行,這個就是最糟糕的東西。你修頭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執著說:你很偉大,你在頭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弘法利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區的人就說: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緣五欲六塵。這些弘法利生的就說:沒有我這樣,那佛教怎麼興盛啊?這都不對的。萬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崗位,修苦行的,苦行無所執著,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學,講禪的,好好弘你的禪宗,不能互相攻擊。互相攻擊是佛門不幸,互相攻擊不是佛法,萬法是平等的。所以說:修無相的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勝過一切執著自己知見是對的,拚命修行苦行的人,絕對勝過他。【是名天眼。】這就透視一切,天眼就是沒有障礙,我們肉眼看到牆壁障礙如果你不著一切知見,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樣,無障無礙。【是名有法界性。】這個是真正佛教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開太多的方便,使眾生不著邊,因此永遠不得見性我現在請問你:把爐香贊唱得很庄嚴很好!能見性嗎?
       我們大寮有一居士,每誦一部《無量壽經》,畫一橫,(寫)正,誦了十五年
       我說:你誦多少部?
       他說:我誦一萬多部。
       我說你現在過了十五年你還執著嗎?他說執著
       分別嗎?
       還分別。
       有過顛倒、妄想嗎?
       還有妄想,還很多,沒辦法專。
       我說我現在問你一句話,你誦一萬部的《無量壽經功德大?還是我誦一部《無量壽經功德大?說說看。
       他說師父誦一部的功德大。
       那當然啦,我這一部是見性嘛!你那個是生滅意識心,當然我的功德大嘛!我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記住!不能著相修行
      【是作車載因果。是佛出世度眾生。】你現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諸位!你要直下承擔,你就是佛。
       好,再一次合掌,跟著師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著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

THE END